2023年上海购房限购政策!

二、单独名下无房,本人和父母在2011.1.30之前共有不超过2套(含2套),可新购一套住房。

三、单独名下无房,本人和父母在2011.1.30之前共有超过3套(含3套),限购。

沪籍已婚人士

一、夫妻双方都是上海户籍

a、夫妻双方在2011.1.30之前各自和父母共有不超过2套(含2套)可新购二套住房。

b、夫妻一方在2011.1.30之前和父母共有3套,另一方无房,可新购一套住房。

c、夫妻一方在2011.1.30之前和父母共有3套,另一方与父母共有1套,可新购一套住房。

d、夫妻一方在2011.1.30之前和父母共有3套,另一方与父母共有2套,可新购一套住房。

e、夫妻一方在2011.1.30之前和父母共有超过4套(含4套),限购。

二、夫妻双方有一方是上海户籍,另一方是非上海户籍

a、购买首套房产证可单独上非上海户籍一人,但需提供满5年社保或满5年个税证明

b、购二套房产证必须上海户籍的人上产证,否则限购

注:满5年社保或满5年个税是指签合同当月不算,往前推算63个月中社保或个税正常缴纳满60个月。

特殊客群

o1

本市集体户口

按上海户籍政策执行,但需要注意户籍证明号:如90、98、97为上海户籍。户籍证明号:99是挂靠上海地区户口,并非上海户籍,按外地户籍政策执行。

o2

外国籍或港澳台同胞

提供满一年的上海劳务合同和满一年的税单!可购买一套住房。(要求劳务合同和税单公司必须一致)

o3

在读博士、博士后

要求已婚并提供学校证明(学历证明),无需提供满五年社保或满五年个税,可购买一套住房。

o4

部队人员购买住房

注:1、部队须出具证明,并写明身份证号、军官证号、户籍状况、结婚状况、有无未成年子女,出生证编号。

THE END
1.购房税费最新规定解读2021版购房税费概览:2023年最新规定解读与应对策略 一、购房税费概述及重要性 购房不仅仅是简单的买卖行为,更涉及到一系列复杂的税费问题,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时代的变迁,购房已成为大众生活中的重要部分,了解最新的购房税费规定,不仅能帮助购房者规避风险,还能更好地规划个人财务,税费政策作为国家调控房地产市场的重要手段之https://www.zhajiaotian.com/post/8653.html
2.最新房地产税收政策(房屋税收新政策2023年)感谢您在茫茫网海进入到我们的网站,今天有幸能与您分享关于最新房地产税收政策(房屋税收新政策2023年)的有关知识,本文内容较多,还望您能耐心阅读,我们的知识点均来自于互联网的收集整理,不一定完全准确,希望您谨慎辨别信息的真实性,我们就开始介绍最新房地产税收政策(房屋税收新政策2023年)的相关知识点。 http://www.cnqbw.cn/article/3774.html
3.2023年房地产税收政策新规定法律知识专题听律网听律网小编为大家整理了关于2023年房地产税收政策新规定的相关内容知识,希望可以为您提供帮助。 一、2023年房地产税收政策新规定 一、2023年新房契税怎么算,有哪些相关的规定 法律分析如果是首套房,契税的征收房屋面积的大小而有所差别,房屋建筑面积在90平米以内的需缴纳房款1%的契税,建筑面积在90—144平米的需缴纳房https://www.471.cn/zt/1498554.html
4.2023年房子税收政策解读上海买房贷款政策2023最新其中提出,自2023年1月1日至2024年12月31日,继续按照50%幅度减免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小型微利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的资源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印花税(不含证券交易印花税)、耕地占用税和教育费附加、地方教育附加等“六税两费”。https://www.fljg.com/baike/574827.html
5.2023年厦门房产税收新政策有哪些?厦门买房攻略导读: 2023年,厦门市将实施一系列新的房产税收政策,对购房者和房地产市场带来影响。首套房契税优惠范围扩大,二套房契税降低,改善型住宅购房者受益。 2023年厦门房产税收新政策有哪些 2023年,厦门市将实施一系列新的房产税收政策,对于购房者和房地产市场都将带来一定的影响。本文将介绍2023年厦门房产税收新政策的具体https://xiamen.jiwu.com/gonglve/20835.html
6.广发郭磊:下半年金融市场或重拾“定价锚”盈利底和短期政策底将(3)5月新增专项债发行累计进度为51%,慢于去年同期的56%和2020年的61%,财政政策空间之一是加快专项债投放速度;另一空间是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的落地,传统基建和部分新基建领域是主要受益方向。 (4)2023年上半年积压需求的释放一度带来地产销售回升,但5月起销售再度有走弱迹象,主要约束一是疫后居民收入恢复程度尚https://wallstreetcn.com/articles/3692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