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什么样的人容易得房颤呢,房颤有好多危险因素,分心源性因素,与非心源性因素,心源性因素包括患者既往或现在患有二尖瓣疾病、冠心病、心功能不全、高血压、糖尿病、肥厚性心肌病、先天性心脏病等疾病,非心源性因素包括:短期或长期酒精摄入过多,甲状腺功能异常、慢性阻塞性肺病、肥胖、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年龄等,危险因素越多,患房颤的概率也越大。
三、房颤的危害
通过以上的描述相信大家对房颤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那房颤有什么危害呢?随着公共卫生的普及以及大家对房颤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许多房颤患者也都能认识到房颤最大的危害就是血栓形成,房颤发生时,心房丧失了收缩功能,变为无序的颤动,导致心房内血流缓慢、瘀滞,同时左心耳内壁比较粗糙,容易形成涡流,血栓也就比较容易在此处形成,形成的血栓一旦脱落,随血液循环到身体各处形成栓塞,栓子脱落到脑动脉形成脑栓塞,脱落到肠系膜动脉形成肠系膜动脉栓塞等,房颤患者的血栓事件发生率是正常人的5-17倍。同时,房颤可以降低心脏的泵血功能,尤其是对本来就有心室舒张功能不全的患者,心室的充盈更依赖左心房的主动射血,房颤对心排血量的降低更为明显,有研究显示房颤发生时心排血量比正常可降低25%甚至更多。此外,如发生快心室率心房颤动,心率持续超过120-150次/分时,可发生心动过速型心肌病,影响心功能。
四、房颤的治疗
(一)药物治疗
表1CHA2DS2-VASc评分方法
危险因素
分值
充血性心力衰竭/左心功能不全(C)
1
高血压(H)
年龄≥75岁(A)
2
糖尿病(D)
卒中/TIA/血栓史(S)
血管病变(V)
年龄65-74岁(A)
性别(女性)(Sc)
总分值
9
(二)非药物治疗
1.电复律:通过电复律,可以使房颤转为窦性心律,房颤电复律的适应症为:(1)房颤病史短,一般小于半年,最长不超过1年。(2)应用抗心律失常药心室率控制不佳。(3)左心房内径≤45mm。(4)风湿性二尖瓣狭窄房颤矫正术后仍有房颤。(5)甲亢症状已经控制的房颤。(6)冠心病、高血压引起的房颤。电复律前需要常规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使体内维持一定血药浓度预防复律后房颤复发,同时提高复律成功率,一般复律能量为100-150J。
2.射频消融:近年来射频消融治疗逐渐应用于临床治疗房颤,射频消融主要应用于抗心律失常药物无效,或有明显症状的阵发性房颤患者及心室率不易控制的持续房颤患者,房颤导管消融高度依赖术者的经验,目前消融的术式有左心房线性消融术、肺静脉电隔离术、心腔内超声指导下节段性消融肺静脉电隔离术的方法、肺静脉口周围环形消融术以及神经节消融和CAFE的消融等。
3.左心耳封堵术:左心耳封堵术是近几年新兴的房颤患者预防血栓的技术。主要应用于抗凝药有禁忌症或不能耐受抗凝药的患者。左心耳封堵术的适应症有:非瓣膜性房颤+高卒中风险,同时满足以下任意一种情况都可以作为左心耳封堵术的适应症:①不能口服抗抗凝药;②不愿意服用抗凝药:如果经常旅行和运动的患者,认知能力差的患者;③高出血风险:HAS-BLED评分≥3分,有出血倾向和有出血史的患者,再就是做过PCI需要抗凝联合抗血小板的患者。
其实任何疾病,预防比治疗更重要,那么如何预防房颤呢?一是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日常生活中注意低盐低脂饮食,少喝咖啡、浓茶、可乐以及其它一些含咖啡因物质的饮料,注意戒烟限酒,平时注意避免生气、情绪激动,保持愉悦、轻松的心态,都有助于预防或减少房颤发作;二是有基础性心脏病的患者积极治疗原发病,有高血压的患者应积极控制血压,长期高血压容易导致心房、心室肥大,容易诱发房颤,平时注意监测血压,保持血压在合理水平。
房颤并不可怕,只要我们以正确的态度认识房颤,采取规范的治疗方案,房颤患者是能恢复正常生活,回归社会,享受幸福安乐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