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老人300万房产赠水果摊主案”了解意定监护公证

近日,“上海老人300万房产赠水果摊主案”有了最新进展,据水果摊主的诉讼代理律师称已经收到《民事判决书》,水果摊主胜诉。判决书认定意定监护协议有效,水果摊主承担了监护人职责;遗赠扶养协议有效,水果摊主履行了生养死葬的义务;根据遗赠扶养协议,300万房产归水果摊主所有。

律师表示,老人有法律意识,未雨绸缪地为自己做好意定监护以及遗赠扶养的法律安排,捍卫自己的自由和尊严,也实现了自己财富的意定传承。所有的公证文件经受住了严苛地质疑和挑战。高度对抗的家事司法实践充分说明:不论是意定监护文件,还是意定传承文件(如遗嘱、遗赠抚养协议、信托协议等),最好都通过公证文书的方式来呈现,这是对当事人最负责的建议。

法官调取公证时的全程录像并当庭播放

2017年3月,上海宝山区88岁老人,其老伴和儿子均已去世,与楼下水果摊老板格外投缘,还得到了水果摊老板数十年如一日的照顾,老人邀请水果摊老板一家住在自己家里,还订立了《遗赠扶养协议》,委托水果摊老板为自己的意定监护人,并到公证处做了公证。

该案原告为水果摊主刘某,被告为老人的妹妹和外甥等多人。原告主要诉讼请求为:1.请求判令上海市宝山区某房产及房屋内财产由原告所有;2.请求判令老人名下银行存款余额及孳息归原告所有。被告不同意原告诉请。

老人的妹妹辩称,2017年之前,其兄长已经出现精神障碍,行为能力应当受限;2017年7月住院时,老人被诊断出脑梗塞、老年痴呆等情况,后续由于刘某带走老人,无法进行进一步确诊,老人签署《遗赠扶养协议》时不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签署协议当属无效。

在法庭审理阶段,主审法官依职权至公证处调取了老人在做意定监护公证时的全程录像,并予以当庭播放,接受双方质证。在三个多小时的录像中,老人意识清楚、表达清晰、对答如流、谈笑风生。

然而,老人妹妹始终认为“老人头脑不清、行为能力有瑕疵”,并穷尽各种方式、启动各种程序,意图推翻经过公证的意定监护协议,导致一个并不复杂的案件,审了一年半。

2023年12月14日,本案有了最新进展,上海市宝山区人民法院作出《民事裁定书》,结论:驳回老人妹妹的起诉。案涉房屋及房屋内财物均归原告(水果摊老板)所有。

广州公证处:60到79岁是意定监护公证办理主要群体

通过公证对扶养协议、意定监护的真实性、适法性、安全性、公示性加以保障和体现,由公证机构对意定监护和遗赠扶养协议的履行情况实行有效监督,能够充分保证被监护人和被扶养人的合法权益,从源头上减少涉及监护、遗赠的纠纷和诉讼。

记者从广州公证处了解到一个案例:市民邓伯(化名)年逾七旬,早年离异。随着年纪增大,邓伯担心儿子长期不在自己身边,自己生病或神志不清醒的时候,没有人替自己作重要决定。同时,希望把住房交由侄子继承,担心侄子要了房就不再照顾自己。

于是,他到广州公证处办理了意定监护和遗赠抚养协议协议公证。其中,遗赠扶养协议约定侄子保证继续悉心照顾、关心邓伯,让其安度晚年,所产生的费用由邓伯支付。邓伯去世后由侄子负责送终安葬。邓伯自愿将去世时遗留的房屋遗赠给侄子。另外,意定监护协议约定,侄子明确表示愿意负责邓伯将来的生活照管、医疗救治、财产管理、维权诉讼等事务。

据了解,广州公证处自2018年开始接受当事人申请办理意定监护公证。据不完全统计,办理意定监护、遗赠扶养协议公证的老年人年龄分布来看,60岁~79岁的年龄人群占比最大,是意定监护公证办理的主要群体。当事人办理意定监护的主要原因为家庭矛盾以及无父母、配偶、子女或近亲属不具备监护能力。

公证员表示,意定监护公证解决“我的财产用在我身上”,遗赠扶养公证解决“我的财产怎样分配”,希望有更多的老人通过公证自主选择尊严和幸福,确保自己的意愿顺利实现。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魏丽娜通讯员:何思明图/视觉中国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李慧婷

THE END
1.今日看“典”夫妻共同财产擅自赠与?法院:赠与无效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夫妻一方私自将婚内共同财产赠与“第三者”,另一方能否要求返还?近日,广西壮族自治区阳朔县人民法院审结了一起妻子要求“第三者”返还财产的赠与合同纠纷案件。 廖芳(化名)与高峰(化名)原是大学同学,毕业后修成正果,于2017年2月登记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A3NjkyNjg1OA==&mid=2650345575&idx=2&sn=e51aa268a5dc8e2a46ec85e01b8417b3&chksm=8627dfc68e2a59aa645d853c20ed8ec632d94766ebff2ceaf831bbd105c320751213435387ab&scene=27
2.老人将300万房产赠水果摊主遭亲属质疑“动机不纯”?随后,老人让小游一家五口住进自己家里。2017年,老人带着小游到上海普陀公证处办理了意定监护,同时决定将自己价值300万元的房产都留给小游。 老人和摊主之间这种胜过亲情的关系看哭了许多网友。 老人亲属:老人痴呆赠房或非出自本意 此事经媒体报道后,老人亲属突然发声。11月24日,亲属表示,他们看了新闻才得知老人赠http://share.gaomi.net/wap/thread/view-thread?tid=23937
3.#老人将300万房产送给水果摊主#受赠摊主来自凤凰网视频【#老人将300万房产送给水果摊主# 受赠摊主:照顾老人十年 还会继续赡养】#水果摊主出示遗赠扶养协议# 88岁上海老人王老伯将300万房产赠予照顾他的水果摊主一事还在持续发酵。11月25日晚间,记者和老人亲属一起,https://weibo.com/1806128454/JvF0A7Z7Z
4.百姓微律所老人300万房产赠水果摊主遗产纷争何解特别是房产继承纠纷,由于家庭成员关系复杂,容易牵扯到非直系亲属,加上房产价值不菲,发生的争议较多。那么发生遗产纠纷该怎么办?关于遗产继承有哪些误区?腾讯新闻与大象新闻共同推出“百姓微律所”系列公益普法直播栏目,邀请专家律师针对热点事件,以案释法,进行主题法律科普。本期为系列第三期,邀请的嘉宾是北京市中伦文德(https://www.hntv.tv/yc/article/1/1738484524103827458
5.关于涉中华遗嘱库40个成功继承案例的分析《民法典》增加了录像遗嘱和打印遗嘱作为法律所认可的遗嘱形式。中华遗嘱库在《民法典》颁布前就已经对遗嘱过程采用双录方式,即在自书遗嘱的基础上,对遗嘱过程同步进行录音录像,确保遗嘱过程的真实性、合法性,为后续纠纷提供了有力的证据支持。 曾经有一则新闻,报道上海失独老人将百万遗产留给水果摊主,引起网友热议。http://www.xufenglawfirm.com/a/589.html
6.上海老人将房产送给水果摊主案判决,引发社会关注和热议近日,上海市宝山区人民法院对一起老人遗产纠纷案作出了一审判决,涉案房屋及房屋内财物归原告(水果摊主刘某)所有。此案源于一名上海老人在生前将自己的房产和遗产赠与水果摊主,引发家族纠纷。这一案件的公正裁决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讨论。 在这个案件中,老人的妹妹等家属对遗产分配提出异议,双方对簿公堂。老人的https://www.sohu.com/a/821727419_121986552
7.“上海老人赠房产给水果摊主案”宣判,意定监护落地难在哪?日前,“上海老人房产赠水果摊主案”一审宣判:上海市宝山区人民法院判决支持了水果摊主小游(化名)的诉讼请求,老人的房产及银行存款余额归小游所有。 案件的宣判备受社会关注的同时,也让“意定监护”再次进入公众视野,成为热议话题。 其实,早在2020年12月,《民法典》明确“意定监护”之初,上海法治报就曾推出相关系列https://www.xhby.net/content/s65892850e4b00219d4cdc58a.html
8.“上海老人赠房产给水果摊主”案宣判背后,“意定监护”制度落地3日前,“上海老人房产赠水果摊主案”一审宣判:上海市宝山区人民法院判决支持了水果摊主小游(化名)的诉讼请求,老人的房产及银行存款余额归小游所有。 案件的宣判备受社会关注的同时,也让“意定监护”再次进入公众视野,成为热议话题。 其实,早在2020年12月,《民法典》明确“意定监护”之初,本报就曾推出相关系列报道。https://m.gmw.cn/2023-12/25/content_130361173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