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重庆两会当中,重庆房地产就迎来了2024年的两项开年新政。
第一个,重庆房地产税再度重磅调整。
1月24日,重庆市政府官网发布关于修改《重庆市关于开展对部分个人住房征收房产税改革试点的暂行办法》和《重庆市个人住房房产税征收管理实施细则》的决定。根据决定,试点以来新购的独栋商品住宅、高档住房,建筑面积未超过180平方米无需再缴房产税。
将不同交易价格区间独栋商品住宅和高档住房对应执行的0.5%、1%、1.2%三档税率,调整为统一的0.5%一档税率。
第二,发布《重庆市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进一步调整优化房地产政策措施的通知》。
为房地产市场带来八条细则促进房地产市场发展。包括:实施购房补贴。支持买新卖旧改善购房。优化多子女家庭住房套数认定标准。进一步加大住房公积金支持力度。促进非住宅销售利用。进一步加大金融支持力度。支持提升商品住宅品质。优化地块容积率计算标准。
首先,我们来看房地产税。
对于这次为什么要调整房地产税,重庆财政局人士表示,是为了更好地满足居民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在2023年9月,重庆市就调整过一次房地产税征收范围。
将个人住房房产税征收对象中“在重庆市同时无户籍、无企业、无工作的个人新购的首套及以上的普通住房”调整为“在重庆市同时无户籍、无企业、无工作的个人新购的第二套(含第二套)以上的普通住房”。
为深化个人住房房产税试点改革,结合当前房地产市场供求关系发生重大变化的新形势,在9月政策调整基础上,重庆市对房地产税进一步修改。
这里可以插播一下此前的数据情况。
从锐理数据统计来看,重庆中心城区在此前2023年9月房地产政策后,10月份有一个成交量的明显回升。2023年的改善型住房占比也是大幅提升,还有2023年的整体销售来看,香港置地的豪宅观宸拿到销售榜冠军。
海纳君再带你来看看这次的修改。
从修改细则来看,免征面积扩大了,从100平到180平,这表明是进一步支持改善型的需求,政府方面也认为,家庭应该需要更宽敞的居住空间,从居者有其所到居者有其好的改变。
征收额从原总价到70%、税率从分档到统一到最低0.5%,都是给住户降低税务成本,也是促进高端市场的进一步松绑。
其实,海纳君认为目前的重庆市房地产税其实征收范围一直很有限,最开始也是希望以重庆、上海为全国房地产税探路,在现在整体经济严峻、房地产市场日益冰封的形势下,这样的探路也可以先行按下暂停。
2011年1月,上海和重庆两地开始试点房产税。
其中重庆对个人住房征税对象一个是高档住宅(含独栋商品住宅)个人,另一个就是针对存在“炒房”倾向的“三无”人员。
如果说此前2023年9月重庆的房地产税调整,是减少了对“三无”人员的限制,那么这次,就是把高档住宅税收认定再次缩小。
由2011年至今,重庆房产税起征点从最初的9941元/平方米,到2020年的19587元/平方米,10年间增长97%。而从2020年到今年,起征点从19587元/平方米到29616元/平方米,4年间的增幅达到51%。
在最新的重庆市住房城乡建委公布数据显示,2022—2023年,重庆中心城区新建商品住房成交建面均价2倍标准为29616元/平方米。
这也就意味着,2024年重庆个人住房房产税起征点按此标准执行。
按照这个价格叠加现在的“三无”人员首套认定、免征面积扩大、税额最低档等政策,其实海纳君认为目前的重庆房地产税对市场的影响已经是微乎其微了,其更多的是一种风向标象征意义。
购房补贴也就是各区减半契税等;
支持买新卖旧改善购房。开展“换新购”服务,组织房地产企业提供商品住房“放心买”、中介机构提供二手住房“优先卖”交易服务,支持“以小换大”“以旧换新”。大力推行二手房“带押交易过户”,促进一二手房联动交易良性循环。——这项对于促进二手房交易,减轻换房压力很重要。
优化多子女家庭住房套数认定标准。对符合国家生育政策的多子女家庭(二孩及以上)在重庆市中心城区新购的第二套住房享受首套房商业贷款政策。
进一步加大住房公积金支持力度。持续扩大住房公积金制度受益群体,支持更多灵活就业人员使用住房公积金购房。进一步放宽租房提取条件,支持在重庆市中心城区无房的缴存人家庭提取住房公积金直接支付房屋租金。——公积金再度提升活跃。
促进非住宅销售利用。支持商业商务用房市场良性循环。优化商办用地供应时序和布局,降低商业商务用房比例。暂停市、区(县)国有企事业单位新建办公用房,鼓励通过租购闲置商业商务用房作为办公、公共服务及产业使用。
——这项新政特别重要,也影响特别大,一方面减少了国有企事业单位的无节制扩大投资和新建自有大楼浪费,另外一方面,也将会充分提升目前重庆商业的入住率,减少空置率,也有助于商业地产度过寒冬,提升商区的人流和商业活跃度。
支持提升商品住宅品质。进一步优化高品质住宅的绿色建筑、施工工艺等指标。支持房地产企业适应市场需求,按程序修改项目未开发部分的规划指标或设计方案,提高项目品质和建筑风貌。鼓励建设立体绿化住宅和前后通透的高品质板式住宅等改善性、生态型住宅产品。
优化地块容积率计算标准。开发建设单位无偿提供的社区综合服务中心、社区组织工作用房和居民公益性服务设施以及社区养老、医疗、文化等社区配套公共服务设施,不计入地块容积率计算。
——后面这三项,更多的是给房地产企业支持,房地产企业的金融畅通、项目资金(此前重庆统计局披露2023年房地产业投资下降11.0%。);而第二项提升住宅品质则是对改善型更多的鼓励;最后一项可谓更加重磅,容积率的重新计算,包括多个社区养老、文化等配套设施,不再列入容积率计算,在拍地上面也给房地产企业更多空间。
重庆锐理数据显示,2023年重庆中心城区商品房供销规模均创新低,其中全年商品房供应1156万平方米,同比下跌4%;成交1293万平方米,同比下跌2%。
中指研究监测,2023年重庆中心城区商品住宅累计供应500.3万平方米,同比下降17.6%;成交659.2万平方米,同比增长6%。商品住宅成交均价则同比出现微涨。
二手房市场表现明显好于新房。重庆锐理数据显示,2023年重庆二手房销售107325套,同比下滑3%;均价12074元/平方米,同比上涨2%;全年新增二手房挂牌超30万套,累计挂牌存量超20万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