销项税=营业额×税率这里的税率是17%
组成税价格=生产成本×(1+生产成本利润)
合成税价格=生产成本×(1+生产成本利润)〉(1-销售税率)
2.进出口货运
应纳税额=组成税价格×税率
组成税价格=完税价格+税金(+营业税)
3.零星纳税
应纳税额=营业额×收款率
营业额=含税营业额÷(1+征收率)
二、销售税
1.一般条件:
应纳税额=营业额×税率
不含税营业额=含税营业额÷(1+税率或征收率)
组成税价格=(生产成本+收入)÷(1-消费税率)
组成计税价格=(材料生产成本+加工费)÷(1-销售税率)
组成税价格=(完税价格+税金)÷(1-销售税率)
2.从数量中征税
应纳税额=销售数量的单位税额×
三.征税
1.从价税
应纳税额=应纳税出口运费数×单位完税价格×适用税率
应纳税额=应纳税出口运费数×单位税额
3.复合符号
应纳税额=应纳税出口运费数×计税单位税额+应纳税出口运费数×单位完税价格×纳税申报过程适用税率
四.中小企业个人所得税
应纳税所得额=总收入-允许扣除的项目金额
应纳税所得额=利润总额+有偿变更增加-有偿变更减少
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税率
每月预付款=每月应纳税所得额×25%
月应纳税所得额=同比应纳税所得额×1/12
动词(verb的缩写)所得税:
1.工资和报酬收入:
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使用税税率-快速扣除
2.稿费收入:
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使用税税率×(1-30%)
3.其他收入:
应税金额=应税所得×使用税税率
不及物动词其他税收
1、征收城市农业土地使用税
年应纳税额=应税农用地总面积(平方米)×使用税税率
2.不动产税
年应纳税额=应税房地产原值×(1-扣除比例)×1.2%
或年应纳税额=地价收入×12%
3.资源税
年度应纳税额=税额×单位税额
4.耕地税率
税率=房地产转让收入-扣除项目
应纳税额=∑(每辆小汽车耕地增值额×适用税率)
5、
契税
应纳税额的计税依据×税率
二、应纳税额的比例
(a)法院
税率
计算方法
1.必要的法律法规
应该被接受
金额:=增值税金额×税率
增值额=工资+贷款+地价+收益+其他增值项目-运费成交额的全部价值-合法扣除项目购买运费金额
2.间接法律法规
扣除税额=项目扣除额×扣除税率
(1)购买扣除法
扣除税额=本期购买的扣除项目金额×扣除税率的纳税申报过程+受托方代收代缴的税额
(2)真实消费扣除法
扣除税额=项目金额扣除当期具体消费×扣除税率+受托人已收已付税额
一般应纳税额
一般应纳税额=当期销项税额-当期进项税额
1.销项税额=营业额×税率
营业额=含税营业额/(1+税率)
2.进项税<报税流程/p>不能抵扣的进项税=1月份进项税总额×1月份免税项目营业额和非应税项目销售额合计/1月份营业额和销售额合计。
零星税款的税率
零星应纳税额=营业额×征收率
营业额=含税营业额/(1+收款率)
营业额=税收(1+税率)
出口运费税率
出口运费计税税率=组成部分计税价格×税率
组成税价格=免税价格+税金+
销售税
第三,
额
1.从价税率的计算
应付消费税=营业额×计算从价税率所需的税率
(1)应纳税消费营业额=包括税率在内的营业额/(1+税率或征收率)
(2)组成税价格=(生产成本+收入)/(1-消费税率)
(3)组成税价格=(材料生产成本+加工费)/(1-消费税税率)
(4)组成税价格=完税价格+税金+应交营业税
(5)组成税价格=(完税价格+税金)/(1-销售税率)
2.具体数量限制的计算
为实现特定配额而必须计算的应缴纳消费税金额=销售额×单位金额
应税收入=总收入-要扣除的项目金额
应纳税所得额=利润总额+(-)税改项目金额
总利润=总收入-生产成本、费用、伤亡
1.制造业中小企业应纳税所得税申报流程
制造业中小企业应纳税所得额=利润总额纳税申报流程+(-)纳税变更项目金额
利润总额=期初收入+投资收入+期初收入-期初支出
期初收入=产品收入+其他业务收入-管理费用-财务费用
产品收入=产品收入-产品生产成本-产品销售费用-产品税费
其他业务纳税申报收入=其他业务收入-其他业务生产成本-其他销售税金及附加
本期产成品成本=期初自制产成品生产成本定额+本期产品成本核算-寒假自制产成品生产成本定额
本期产品成本核算=材料+工资+制造成本
2、中小企业商品流通应税所得公式
期初收入=主营收入+其他业务收入-管理费用-财务费用-汇兑损失
主要收入=产品销售收入+代购销售收入
产品销售收入=产品销售新增份额-产品销售生产成本-经营管理费用-产品销售税金及附加
产品销售新份额=产品销售收入-销售折扣和折让
3.中小企业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公式
期初收入=经营管理收入+业务收入-业务附属的业务生产成本
管理收入=营业收入-开始生产成本-营业费用-
增值税
黄金和其他
开办费=期初库存材料、产成品库存定额+本期购入材料、产成品金额-寒假库存材料、产成品库存定额。
动词(verb的缩写)所得税金额
1.工资和报酬收入
工资及工资收入应纳所得税=应纳水收入×适用税率-快速扣除
应税收入=月收入-800
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快速扣除
应纳税所得额=(不含税收入-快速扣除)/(1-税率)
2.集体工商户
应纳个人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快速扣除
(1)将1月份累计应纳税所得额折算成年度应纳税所得额
全年应纳税所得额=1月累计应纳税所得额×12/1月底累计管理
(2)计算每年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
年应纳个人所得税=年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快速扣除
(3)计算一月份累计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
1月应纳个人所得税额=当年应纳个人所得税额×1/12年末累计经营管理数
(4)计算本月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金额
本月应纳个人所得税=1月累计应纳个人所得税-累计已缴纳个人所得税
3.稿费收入
应纳个人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20%×(1-30%)
=应纳税所得额×20%×7纳税申报流程0%
4.劳动报酬收入
(一)主要收入在2万元以下的
应纳个人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20%
(2)、收入2万~5万
应纳个人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20%+应纳税所得额×20%×50%
=应税收入×(20%+10%)
(3)当初次收入超过5万时,
应纳个人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20%+应纳税所得额×20%×100%
=应税收入×(20%+20%)
5.个人财产的转让
个人财产转让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20%
应纳税所得额=个人财产转让所得-个人财产原值-适当费用
6.贷款和股息储蓄收入
7.外国所得税的扣除额
外国所得税扣除额=依法计算的全部领土和外国所得的应纳税总额×来自某一外国的所得额/全部领土和外国所得的总额
8.支付给预扣税代理的利息的计算
利息金额=代扣所得税金额×2%
不及物动词土地增值税金额
1.通用计算方法
应税总价值=∑各级农用地增量×适用税率
小型车耕地增值额×适用税率
耕地增值率=耕地增值额×100%/扣除项目金额
农用地增值额=房地产转让收入-扣除项目金额
2.简单计税方法
(1)、农用地价值不超过项目金额的50%
应纳税额=农用地增值额×30%
(2)农用地增值额超过扣除项目金额的50%,但不超过100%
应纳税额=耕地增值额×40%-扣除项目金额×0.05
(3)农用地增值额超过100%,且不超过项目扣除额的200%
应纳税额=农用地增值额×50%-扣除项目金额×0.15
(4)农用地增值额超过项目金额200%
应纳税额=农用地增值额×60%-扣除项目金额×0.35
六、城市建设项目维护税
城市维护建设项目应纳税额=(产品收入+经营收入+其他经营管理收入)×周边地区适用税率
应纳税额=具体营业收入额×周边地区适用税率-已纳税额
退税金额=已付税额-核定后应纳税额
七.自然资源税
应纳税额=税额×单位税额
八、车船税
1、乘汽车、三轮车、自行车、畜力车、三轮车、自行车等货车,每年应纳税额的比例为:
年应纳税额=卡车拥有量×适用的年税额
2.货车年应纳税额比例为:
年应纳税额=重摩托车在纳税申报过程中的净排量×适用年税额
3.货运两用车辆的计税金额比例为:
年应纳税额=载人部分年应纳税额+装载部分年应纳税额
载人部分年应纳税额=载人车辆适用年税额×50%
负荷部分的年应纳税额=负荷部分的净排量×适用的年税额
4.机动船舶应纳税额的比例:
机动船舶年应纳税额=机动船舶净排水量×适用年税额
5.非机动船应税金额=非机动船载重排水量×适用年税额
6.新购买的卡车按购买期剩余月份的比例征收车船税,比例为:
新购买民用建筑的车辆和船舶应纳税额=各种民用建筑的排水量(或车辆数)×从购买开始到征收期结束的剩余月数/征收期月数
当期补缴漏税额=漏缴车船税(或净排量、载重排量)数×适用税额/及时补缴数
本期少缴税款=[应交车船税(或净排量、载重排量)数×适用税额/按时缴库数]-已缴税款
误缴税款退款=误缴税款
返还本应错算多交的税款=已入库的税款-核定后新的应纳税额
房产税年应交房产税=房产评估价值×税率
每月应缴房产税=每年应缴房产税/12
季度应缴房产税=年度应缴房产税/4
九、农业土地使用税
年应纳农用地使用税=已用农用地总平方米数×每平方米农用地年税额
每月或每季度应缴纳的农用地使用税=每年应缴纳的农用地使用税/12(或)4
十,
税
1、购销合同应付款
计算
应税金额=购销金额×3/1000
2.施工测量应税设计合同的计算
应纳税额=列支费用×5/10000
3.应税材料合同的计算
应税金额=原材料和合同收入×5/10000
4、建筑安装工程施工合同退税过程中合同应纳税额的计算
应税金额=合同金额×3/10000
5.个人财产租赁合同应纳税额的计算
应税金额=租赁金额×1/1纳税申报流程000
6.应税物流托管合同的计算
应税金额=物流仓储费用×1/1000
7.应税贷款合同的计算
应税金额=贷款金额×0.5/10000
8.被保险人个人财产应纳税额的计算
应税金额=保费收入×1/1000
9.应税财产转移凭证的计算
应税金额=单据中包含的金额×6/10000
10.新技术合同应纳税款的计算
11.铁路运输合同中应纳税额的计算
应纳税额=运输费用×5/10000
12.开户应税账户的计算
(1)应纳税资金账簿的比例记录如下:
应纳税额=[(人民币原值年末同比计算出的纳税人民币原值)+(自有盈余年末同比计算出的纳税自有盈余总额)]×5/1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