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今天我们非常有幸地请来了我们分论坛,就是明天举办分论坛的嘉宾,提前一天到达我们的会场,跟媒体朋友举办一个BIM的沙龙会。这个BIM沙龙会也是我们“第六届中国房地产科学发展大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个沙龙会的主旨就是希望我们这些专家和我们的媒体朋友能有一个充分交流的机会。
??首先我来给各位媒体朋友们介绍一下出席的各位嘉宾:
??从我这边来,首先从我自己来吧。我是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BIM所所长,我叫魏来。坐在我旁边这位是傅炜杰,他的英文名字我发音不准,中文名字叫傅炜杰,他是我们新加坡CPG集团(相当于BIM中心)的子公司Dihub公司的总经理。
??中间这位叫于洁,我估计媒体朋友都比较熟悉,这是在我们中国BIM界出镜率较高的专家,是我们中国建筑设计院的主任。
??接下来一位叫WooYoungKim,是一位韩国朋友,他来自于韩国建设经济研究院,是一位在BIM方面研究了超过20年的专家。
??接下来一位也是BIM界的一位非常著名的老专家。说实话年龄挺年轻的,但是资格非常老,他是于晓明,于总。他是来自上海建工集团、上海安装工程集团的设计总监。如果各位有对于施工特别是对于我们最著名的上海中心,这是我们国内最高的楼房,上海中心的BIM实施过程有任何疑问,我们于总一定会给你一个非常完整的答案。
??首先,我对于各位嘉宾的到来表示欢迎!另外我也非常感谢今天到场的各位媒体朋友,有很多我都认识,也有老朋友,也有新朋友。我先啰嗦一两句,今天我想这样,我先定一个基调,今天的媒体沙龙会,在我设想当中是一个专家和我们的媒体之间的一个互动讨论,这样的机会说实话并不是很多,我想把更多的提问或者讨论留给我们媒体的朋友,而不是仅仅我们专家在讨论,这样就能够达到您这边想问什么,我们专家回答什么。可以很尖锐没有问题,你最好把我们的专家难住!
??接下来我想感谢媒体朋友今天的出席和到来,咱们就正式地进入议题。谁来先提问?
??PohWeeKiat:大家好,我的国语不是很好。关于BIM技术在整个社会的角色有什么样的改变,我们就说以前。在整个建筑行业以前我们是用纸和笔绘画,我们必须去提交,提交之后我们经过3D三维的方式做一个模型,现在,那样的时代已经过了。当时的时代以3D建模为主,有了BIM以后,这些模型都成为了资讯、信息,在不同的方面不管是承包商也好,设计单位也好,都必须在模型中取出信息达到他们想做的东西,这就有了一个转折点。不光是我们这个行业,在新加坡我们有指定的,需要通过BIM格式提交的文件。我们所谓的国家人才阅读这些,他们也需要培训,不代表所有的这些人都会读取信息。这个模型带有信息,但是你能够在里面拿出什么信息还得看你自己。因为毕竟在新加坡不同专业、各种部门的人士也必须受这些培训,学会怎么去阅读这些3D模型的信息,所以和以往二维的方式转折非常大。角色分配上我觉得责任和压力多了很多,但是价值观提高了,因为在新加坡我也是这样读过来的。
??WooYoungKim:其实韩国和中国现在BIM的进程都是差不多的,我的专业不是建筑专业,我的专业是项目管理,所以从项目管理的角度分析一下。首先说一下品质方面。以前不能保证一些正确的数据,但是现在的话一些日照、风向分析,对一些建筑的设计都有很大的提高和帮助。现在使用BIM最大的受益者是开发商,从这个方面来说的话,品质是非常重要的。第二个是一些设计过程的改变。其实施工的时候会出现很多问题,BIM跟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后期管理这些都是有关联的,三者的关系是特别重要的。我们做好一个项目的话这三者必须有连贯性,而且它们互相的交互是非常重要的,不光是施工单位或者设计单位要解决的事,而是一个共同的目标。而且使用3D的话,跟甲方沟通起来在分析碰撞检测这些东西方面都是非常便利的。韩国的造船行业是全世界第一的,造船行业非常多地使用BIM软件提高技术,减少成本,后期管理非常方便。使用BIM的话会进入一个新的模式,会对建筑产业来说是巨大的改变。
上海建工上海市安装工程集团设计总监于晓明发言
??记者:我是来自新华网的,我想问一下,对于开发商来说,用BIM可以节省多少成本?在中国有没有一些比较成功的案例?谢谢!
??WooYoungKim:我们去年2012年对韩国的BIM现状进行了调研,调研的结果是比如说投资回报率的话,韩国是59%,西欧是74%,美国是62%。
??我其实不相信这些数据,这个其实也没法具体的比较,比如说我们之前用的手机和现在用的手机,比如说你们使用性能上用速度能来表现。
??比如说现在用的智能手机,但是这个人跟那个人用都不一样,按每个人的用法是很大区别的。
??在韩国60%的企业在不同程度的使用BIM,大多数使用BIM的软件有五年,高级别的BIM用户占到28%。
??BIM使用中90%的人指出一些问题,还有80%的人指出价格过高一些问题。
??记者:最后一个问题想问一下魏所长,这边于先生说了,我想问一下魏所长,能不能介绍一下咱们国家的BIM标准,也就是建筑工程设计信息,也就是建筑信息模型分类编码,介绍一下这两个项目的进展?
??问:我们主要是土地利用和项目开发的承担者,我们项目前期开发的研究和决策的关系,这个工作应该在项目的前期是非常重要的,主要涉及到项目的产业规划,产业的业态选择,空间的规划和设计研究,包括项目管理各个方面,实际上就是在项目设计的政策、技术方案和市场需求方面多种因素,我想了解BIM这个技术,我们曾经给美国的一个公司做过交流,BIM技术在项目的施工管理、成本控制和其他一些方面效果非常明显,但是在最前端的项目的决策和开发研究方面感到BIM技术有什么开发的感受,今天这个机会感谢各位专家,想了解这方面BIM技术在这方面有什么优势?还有发展的状态,谢谢。
??于洁:其实你问的挺好,解决说一个信息化技术能帮你什么?其实BIM是一个载体,你的这个问题背后应该有一个大数据,要经过很多的积累完成,
??使用BIM软件不光是为了设计,而是为了最终达到什么样的目的,从后期开始,比如说设计方和施工方先了解一下施工方使用BIM的难点,或者是使用BIM的时候不方便的地方,设计单位了解这些情况,根据他们的要求来做一些间接模型。
??BIM现在使用于哪个阶段,比如说后勤管理还是施工管理,还是前面的这些设计,整个是有一套流程才能发挥最好的价值。
??于晓明:你提的是一个新的大型的规划模型。相当于一个园区,我就说从具体来讲,一个新的城市规划里面有道路、桥梁、水系、周边环境的影响,你原来可能是看着地形图去想,后来又人做成沙盘,代价很大,现在有了BIM以后这些东西很容易,我昨天看了一个项目是上海统计设计院给深圳滨海新区,这么一个规模的新城做了一个规划,他做了一个土方的优化和河流的优化,因为河流要治理,不同的道路分割方向是不一样的,它在一个山丘上,因为他前后做了八套方案,最后从第一套方案到地八套方案好像费用的优化大概占10%,就是这样,土地平整这一块,还没有把楼盖起来,从1-8很简单的,这条路重新画一画,后面的土方数据跟着变,这个是人工的话这个很难做,当然还有更多的施工阶段的计算,那是后话了,我们说规划这一块对造价的影响会更大,这只是一个点,还有很多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