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房地产行业专题研究 地产链行情如何轮动?2022 年初以来各地地产政策频出地产“三支箭”陆续落地,2023 年初以来,各部门也 在多次会议... 

地产链行情是A股重要的轮动周期之一,本篇报告意在通过复盘历次地产修复行情,回答以下三个问题:

地产周期分为几个阶段?每轮地产周期内,地产链各个板块的轮动顺序如何?当前地产周期(21年7月至今)较以往特殊性在哪里,后续配置如何思考?

地产周期关键点的划分

地产是典型的周期型行业,一般来说地产可以分为约三年一轮的小周期(基于地产量价变化)和约六年一轮的大周期(基于供给侧拿地、库存等变化)。

自2005年以来,依据前述划分依据,可以划分出地产三轮修复行情:2008-2010年、2011年-2012年、2014-2016年,其中2008-2010年、2014-2016年为地产大周期修复行情,2011-2012年为地产小周期修复行情。

基于对实际经济增速vs目标经济增速、地产投资增速、土地购置面积增速、人均土地资源等多项指标的对比,我们认为当前地产初具大周期底部的特征,多项地产指标处于历史底部区域,修复行情可类比的阶段应为2008-2010年、2014-2016年。

通过复盘2008-2010年、2014-2016年两轮地产修复行情,我们认为地产周期通常可以划分出五个阶段:阶段(销售面积同比增速转负→政策底部出现):

阶段(政策底部出现→地产销售数据底部出现):地产政策出台后,市场开始关心政策的有效性,直接可观测的数据便是地产销售数据;地产销售数据牵动着开工、竣工及投资数据,是地产基本面回暖的前瞻指标;

阶段(地产销售数据底部出现→地产投资增速底部出现/经济增速底部出现):销售数据回暖有望改善地产企业资产负债表、提振地产企业施工能力及意愿,进一步带动地产投资数据的回暖;

历史上看,地产投资增速底部与经济增速底部在时序上较为接近,2008-2010年、2014-2016年两轮地产修复行情均领先于经济增速底部1个季度以内;

阶段地产投资增速底部出现/经济增速底部出现→政策顶部出现):随着地产、经济数据拐点逐步出现,地产政策出台的数量、频率会逐步下降,直至开始收紧;

依据上述阶段划分,我们将2008-2010年、2014-2016年两轮地产修复行情进行了划分,需要说明的是:

从地产销售面积增速顶部出现到下一轮地产销售面积增速转负,地产及地产链配置价值较低,因此上述划分省略了这一阶段。

地产投资增速底部和经济增速底部往往不是同步的,在阶段划分的时点上,我们取两者中数据拐点较早出现的时点作为后文分析时阶段划分的依据。

2008-2010年地产修复周期复盘:2008-2010年地产周期产生的原因是金融危机,2008年年中出口增速快速回落、海外需求不断减弱,直至年底出口增速转为负数。

09Q1GDP增速下滑至6.4%(较07H1累计回落8.6个百分点),PMI在2008H2持续位于枯荣线以下,08年末更是跌落至40以下,经济下滑压力较大。

地产政策于2008Q3转松:9月央行宣布降低人民币存款利率及贷款利率,10月15日再度下调存款准备金率。

10月下旬,财政部发布《继续加大保障民生投入力度切实解决低收入群众基本生活》,加大保障房建设力度,同时下调房贷利率和首付比,一揽子地产政策开始陆续出台。

数据上,2008年2月地产销售数据开始转负,2008年9月开始地产利好政策频出,9月央行年内首次降息、10月央行放松对首付比例的限制。

2008年11月,地产销售数据触底,2008年12月70大中城市房价环比增速触底,2009年2月地产投资增速见底,时隔1个月后,2009Q1GDP增速触底。

2009年9月央行取消二套房利率优惠,本轮地产政策开始收紧,而地产销售数据顶部则在2个月后才出现。

2014-2016年地产修复周期复盘:2012年政策放松拉动经济阶段性复苏未能持久。2013年货币政策再度收紧,年中一度出现“钱荒”,经济短暂的反弹后再次进入下行周期。

随着经济下行压力不断加剧,2014年二季度地产政策开始明确转向。从4月份开始,全国层面的限购开始松动,至9月份除了一线城市外其余绝大多数城市都已解除;

5月央行发声力挺首套住房需求,强调满足刚需、合理确定利率;三季度房价月环比跌至-1%以下后,央行开始下调首付比、鼓励二套房,把楼市去库存作为重要政策目标。

数据上,2014年1月地产销售数据开始转负,2014年3月开始,郑州等地开始尝试公积金贷款放松,2014年5、6月30多个城市取消或降低二套房购买限制,标着本轮地产周期政策底部的形成。

2014年8月70大中城市房价环比增速触底(本轮价格触底早于销售面积增速触底),2014年12月,地产销售数据触底,但受到高库存影响,投资数据的修复耗时更长,直至2015年12月地产投资增速才见底。

2016Q1政府工作会议下调当年经济目标增速至6.5%,市场对经济压力的担忧有所缓解,也奠定了本轮周期经济底部的位置,2016年3月上海、深圳购房政策收紧,地产销售数据顶部在1个月后才出现。

市场表现方面,由于有了08-10年地产政策放松的经验,在14年3月各地放松政策出台前,市场便有了政策放松的预期,地产板块超额收益领先于地产宽松政策出台时点。

地产链各板块的轮动顺序

依照2022.7.27《寻找“含地产量”下降的地产链细分行业》中的划分,我们将地产链分为开工端(工程机械、水泥、钢铁)、竣工端(玻璃、建材)、后周期(家具、家电)三个部分。

由上述关系可以看出,销售数据牵动着整个地产周期,开工、竣工数据均滞后于销售数据。

我们以地产销售数据拐点为锚,复盘2008-2010年、2014-2016年两轮地产修复行情内地产链各板块的轮动顺序,得到如下结论:地产各项数据的勾稽关系上:

销售牵动地产周期,开工和竣工滞后于销售,开工滞后销售时长的关键在于库存水平,竣工滞后销售时长的关键在于期房占比、三/四线城市销售占比及精装房渗透率。

数据上看,2014年前,销售数据基本稳定领先开工数据约6个月,14年后,销售数据领先开工数据的幅度在减少;竣工数据的变化则相反,2014年之前竣工数据约滞后销售数据1.5-2.5年,2014年之后,竣工数据滞后销售数据的时长逐步增加。

各个阶段地产及地产链的表现情况:阶段①(销售面积同比增速转负→政策底部出现):这一阶段地产板块能否获得超额收益取决于地产宽松政策的预期何时出现。

2008-2010年地产修复周期中,由于此前并无地产一揽子政策推出的先例,地产超额收益与政策底部基本同步出现;

2010年后,由于有了2008-2010年的先例,政策宽松预期提前于政策底部出现,地产超额收益行情的起点因此也领先于政策底部的出现;

阶段③(地产销售数据底部出现→地产投资增速底部出现/经济增速底部出现):地产板块超额收益出现第一个小高峰,出现阶段性的回调压力,同时开工端、竣工端、后周期超额收益开始展现。

复盘发现,在销售数据拐点出现后,地产板块将迎来阶段性高峰,随后有回调压力,回调后底部判断的依据在于地产投资拐点预期何时出现。

同时开工端、竣工端、后周期各板块超额收益开始出现,水泥、工程机械超额收益拐点往往同步于地产销售数据拐点,建材、钢铁、家电、玻璃、家具超额收益拐点往往滞后于地产销售数据拐点,其中后周期品类滞后的幅度大于竣工端品类;

超额收益的持续性上,工程机械、水泥、玻璃的超额收益顶峰往往在地产投资增速底部/经济增速底部附近达到,家电、建材的超额收益持续性更长,往往延续至本轮投资顶/经济顶;

阶段④(地产投资增速底部出现/经济增速底部出现→政策顶部出现):这一阶段地产板块往往会迎来一波业绩修复主导的上升行情,超额收益达到本轮地产修复周期的顶峰。

这一峰值往往在政策顶部来临前就已经出现;建材、家电、家具、水泥等板块有α机会;

阶段⑤(政策顶部出现→地产销售数据顶部出现):这一阶段地产板块往往没有超额收益。

开工端:水泥、工程机械、钢铁

开工端的地产核心观测数据为地产销售数据及新房开工数据,新开工数据滞后于地产销售数据,但滞后的时长在缩短。2014年之前,销售数据基本稳定领先开工数据6个月左右。

2014年之后,销售数据领先开工数据的时长在所减。这一现象背后的决定性因素是房屋的库存水平,以2000年以来新开工房屋面积累计值与商品房销售面积累计值的差来衡量地产中期库存水平。

2014年房屋中期库存约为21.5亿平方米,为2000年以来的最高值,远高于2008-2010年,开工在土地库存充裕时可以短期实现,这造成了开工相对销售的滞后时长越来越短。

水泥:超额收益拐点同步于地产销售数据拐点,领先于基本面拐点

水泥价格、产量拐点均同步或滞后于地产销售数据,其中水泥价格滞后于开工数据、销售拐点约2-3季度;

2008-2010年周期内,水泥产量拐点领先开工数据,与地产销售数据基本同步。2014-2016年周期内,水泥产量拐点与地产开工数据基本同步。

超额收益方面,2008-2010年周期内,水泥超额收益拐点同步于销售拐点,高峰出现在第四阶段(地产投资增速底部出现/经济增速底部出现→政策顶部出现)前期;

2014-2016年周期内,水泥板块超额收益滞后于地产销售数据拐点约三个季度,开启于第四阶段(地产投资增速底部出现/经济增速底部出现→政策顶部出现)后期。

滞后原因在于2015年水泥行业由于产能过剩,竞争格局恶化、价格战频发,2015年末国家提出供给侧改革、2016年初行业并购整合开始后,水泥板块才出现超额收益。

工程机械:超额收益拐点同步于地产销售数据拐点,领先于基本面拐点

挖掘机产量、销量拐点均滞后于地产销售数据拐点。2008-2010年周期内,挖掘机销量拐点滞后地产销售数据拐点约半年,与开工数据拐点基本同步。

2014-2016年周期内,挖掘机销量拐点滞后于地产销售数据、领先于开工数据拐点。超额收益方面,2008-2010年周期内,工程机械行业超额收益拐点同步于地产销售拐点。

高峰出现在第三阶段(地产销售数据底部出现→地产投资增速底部出现/经济增速底部出现)后期;

2014-2016年周期内,工程机械行业超额收益拐点开启于第二阶段后期(政策底部出现→地产销售数据底部出现),高峰出现在第三阶段(地产销售数据底部出现→地产投资增速底部出现/经济增速底部出现)初期,地产数据向好短期提振工程机械板块,但由于盈利较弱,行情未有持续。

钢铁产量、钢铁价格拐点均滞后于地产销售数据。钢铁价格拐点在2008-2010年及2014-2016年两轮周期内均滞后于地产销售拐点出现,约同步于开工拐点;

竣工端:消费建材、玻璃

竣工端的地产核心观测数据为地产销售数据及房屋竣工数据,竣工数据滞后于地产销售数据,且滞后的时长在增加。

2014年前,销售数据领先竣工数据约1.5-2.5年,2014年之后,销售数据领先竣工数据的时长在增加,这与新房销售中期房占比越来越高(交付周期长于现房)、三/四线城市交易占比高(期房预售条件宽松于一/二线城市)、精装修房屋占比提升(较毛坯房交付周期长)有关。

玻璃:超额收益拐点略滞后于地产销售数据拐点,基本同步于基本面拐点

玻璃产量同比、玻璃价格拐点均滞后于地产销售数据。2008-2010年周期内,玻璃产量拐点滞后于销售拐点与房屋竣工数据拐点约6个月,玻璃价格拐点滞后于销售与竣工拐点7个月;

2014-2016年周期内,玻璃产量拐点滞后于销售拐点约12个月,滞后竣工拐点约2个月,玻璃价格拐点滞后于销售拐点2个月。

消费建材:超额收益拐点略滞后于地产销售数据拐点,领先于基本面拐点

PP/PVC价格同比拐点均滞后于地产销售数据。2008-2010年周期内,PP价格拐点滞后于销售拐点与房屋竣工数据拐点约3个月,PVC价格拐点滞后于销售与竣工拐点7个月;

2014-2016年周期内,PP与PVC价格同比拐点均出现于2015年10月。行业基本面拐点滞后于销售数据拐点10个月,滞后于竣工数据3个月。

地产周期带来的消费建材行业的超额收益在第三阶段(地产销售数据底部出现→地产投资增速底部出现/经济增速底部出现)结束,之后供给侧改革推动水泥玻璃等建材价格终于走出低谷,建材超额收益开始持续扩大。

后周期:家用电器、家具

家用电器:超额收益拐点滞后于地产销售拐点,领先于基本面拐点

2014-2016年周期内,白电产销量拐点滞后于销售数据拐点17个月,滞后于竣工数据10个月。超额收益方面,家电的超额收益滞后于销售数据的拐点。

家具:超额收益拐点滞后于地产销售拐点,领先于基本面拐点

家具销售额累计同比拐点滞后于地产销售数据。2008-2010年周期内,家具销售额累计同比拐点出现于2009年2月,滞后于销售拐点与房屋竣工数据拐点约4个月;

2014-2016年地产周期内,家具销售额拐点同步于销售数据拐点,提前于竣工拐点7个月。

本轮地产周期行情到了哪个阶段?

上文,我们通过对2008-2010年、2014-2016年两轮地产周期进行阶段划分,总结了地产修复行情演绎的五个阶段以及每个阶段内,地产及地产链板块如何表现。

接下来,我们将回答第三个问题,即当前地产周期(21年7月至今)较以往特殊性在哪里,后续配置如何思考?我们进一步将这个问题细化成三个小问题:

按照五阶段划分,本轮地产周期演绎到了什么位置?本轮地产周期较以往两轮,有什么特殊性?综合规律性及特殊性,当前对地产板块及地产链如何配置?

当前位置:销售底初现,经济底/投资底可期

21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召开,提及“支持商品房市场更好满足购房者的合理住房需求”、稳增长,市场对宽松政策的预期再度强化,但2022年初5年期LPR下调幅度不及预期后,市场对政策幅度及有效性的担忧再度升起,地产板块再度下行。

22年3月地产景气触底,销售同比增速逼近底部区间,央行、财政部、证监会、银保监会等多部委陆续发声,支持优质房企兼并收购、支持民营企业上市融资&并购重组,同时二线城市调控政策陆续放松。

3月1日,河南郑州发布《关于促进房地产业良性循环和健康发展的通知》,同时放松限购、限贷,并在人才购房补贴、贷款支持、土地购置、预售管理给予政策支持。

但22年7月初的贷款风波又对市场信心造成打击,地产板块转而下行,此后至22年11月前,地产板块在下调5年期LPR、中债增信、销售数据短暂回暖、疫情影响下震荡。

核心是前两条,自2016年以来行业股权融资冰封后,这是监管层态度的首次明确转变。随着三支箭陆续落地,市场改善预期显著增强,地产板块重新上行。

数据上,2021年7月地产销售数据开始转负(2019-2021两年CAGR),2021年11、12月开始地产政策宽松预期开始出现,21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再度提及稳增长。

23年1月,一、二、三线城市销售面积同比有见底迹象。按照前文所述划分,当前地产板块正处于政策底已现、销售底初现、投资底/经济底可期的阶段。

特殊性:长周期拐点vs短周期底部

住宅的长期需求由人口水平和城镇化率决定,换言之,增量需求由新增人口、城镇化率提升和旧房置换决定。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2年我国人口总量相比2021年减少85万,为新增人口首次转负,市场担心人口周期拐点提前到来,叠加城镇化率放缓,可能会压制本轮地产修复空间。

我们认为新增人口下滑对住房需求的影响整体可控,城镇化率的结构性平衡、家庭规模缩小化、旧房置换仍能在长期提供稳定住房需求。

城市化率的结构性平衡:人口的迁移、城市群的聚集都将带来大量房屋置业、置换需求。过去20年我国城镇化率快速提升,从2000年的36.3%提升至2020年的63.9%。

但随着劳动力成本的上升、自动化的快速发展、土地及户口政策开放步伐或相较2000年初放缓,未来我国整体城镇化率的提升或将放缓,加快城市群建设成为构建我国城市新发展格局的重要路径。

家庭小型化:家庭户规模的缩小化有望推动地产需求。根据海外历史经验及经济发展规律,随着经济的发展,家庭户的人口规模趋于缩小。

当前我国家庭规模缩小的速度要快于人口增速下降的速度,这说明表单位人口的刚需性住房需求量在提升,人口总量下降并不意味着住房潜在需求下降,人均住房密度的增加可以一定程度弥补需求。

存量房的置换需求:老旧房屋置换也会带来新的住宅需求。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当前我国住房结构中,约有55%的房屋建于2000-2015年,14%的房屋建于2015年之后,但仍有31%的房屋建于2000年之前,这部分房屋的置换将释放新的房屋需求。

短期来看,基于对实际经济增速vs目标经济增速、地产投资增速、土地购置面积增速、人均土地资源等多项指标的对比,目前地产多项指标处于历史底部区域、具备大周期底部特征。

乐观预期下,23年地产销售增速同比有望回升至5.6%,地产修复力度及弹性均可期。

从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额累计同比、商品房销售面积累计同比、土地购置面积累计同比、人均房屋新开工面积、人均房屋竣工面积、人均房屋销售面积等地产指标来看。

2008-2010年、2014-2016年与本轮地产周期均为地产大周期,而2011-2012年则为小周期,大周期地产指标回落程度相比小周期更甚:

GDP当季度同比增速均未达到全年设定GDP目标增速(2008年Q4GDP当季同比低于2008年8%的GDP增长目标,2014年Q3、Q4GDP当季增速低于2014年7.5%的GDP增长目标)。

而2011-2012年地产小周期中,GDP当季同比均达到全年设定GDP目标增速值。对比本轮,2021年Q3、Q4GDP当季同比低于2021年GDP增长目标(7.5%);

2022年Q2-Q4实际GDP当季同比增速(22Q2→22Q4:0.4%→3.9%→2.9%)均低于2022年GDP增长目标(5.5%)。

房地产开发投资额累计同比增速均回落至较低位置(2009年2月投资累计增速回落至1%,2015年2月投资累计增速回落至1%)。

商品房销售面积累计同比增速均转负且位于-20%附近(2008年12月商品房销售面积累计同比增速为-19.70%,2015年2月商品房销售面积累计同比增速为-16.3%)。

对比本轮,商品房销售累计增速于2022年12月达到-24.3%的历史低位,低于2008-2010年、2014-2016年两轮底部水平。

对比本轮,2021年年中以来,土地成交价款及土地购置面积累计同比快速滑落,2022年12月土地成交价款累计同比、购置面积累计增速分别为-48.80%、-53.40%,与2008-2010年、2014-2016年两轮底部水平相当。

人均地产资源指标:人均商品房销售面积底部与地产周期底部同期出现。目前人均商品房销售面积处于2009年水平,人均房屋新开工面积为1.32平方米/人,相当于2006年水平,人均房屋竣工面积处于2005年水平,分别处于2000年以来45.4%、27.2%、22.7%的历史低位。

随着防疫政策优化,2023年经济预期的不确定性逐步消除,叠加房贷利率水平和限购政策等宽松,2023年房产销售有望回暖。且销售恢复或带动房企积极性,“保交楼”政策叠加房企现金流改善,竣工面积也有望走向平稳。

从历史地产周期底部复盘,从房产销售底部至销售顶持续时长为1年左右,2023年房企销售预期转好:2008年销售底为2008年12月,销售顶为2009年11月。

从回暖到见顶持续时长约为1年;2014年地产周期角度,销售底为2014年12月,销售顶为2016年3月,从回暖到见顶持续时长约为15个月。

以商品房销售面积为锚点,销售数据的回暖是地产开工、施工、竣工、投资数据的前瞻指标,具备一定领先性,2023年房企开工、竣工数据有望回暖。

2008年地产周期中,地产销售拐点(2008年12月)同步或领先于房地产开发拐点(2009年2月)、房屋新开工面积(2009年3月)、房屋施工面积(2009年5月)、房屋竣工拐点(2008年12月);

2014年地产周期中,地产销售拐点(2015年2月)领先于房地产开发拐点(2015年12月)、房屋新开工拐点(2015年8月)、房屋施工面积(2015年12月)、房屋竣工拐点(2015年8月)。

压力点:海外需求或衰退,国内基建同比增速下行

海外衰退预期及美国地产周期下行会对后周期企业景气形成扰动、23年国内基建增速或下滑可能会对开工端的工程机械、水泥景气形成扰动,从而影响到这些地产链板块的修复空间斜率。

截止2022年末,根据Wind数据,我国地产链产品出口占比达到21.3%,且出口比例不断上升;在地产链产品出口分项中,资源品占比达到38%,家具、汽车、家电、建材紧随其后。

2021年美国地产上行大幅拉动我国地产链下游产品出口,但对我国地产链上游产品影响较小。

2023年美国地产周期预计仍处于下行期,叠加经济或进入衰退,美国居民耐用消费品消费预计有所回落,或对我国家电、汽车等耐用消费品出口形成扰动。

2023年我国基建投资增速在高基数效应下或有收敛。22年下半年以来,随着高温消退解决实物工作量的问题,意愿、项目、资金以及实物工作量形成合力,基建投资增速进一步走强,高频的沥青开工率、建筑业PMI、社融等数据也都有印证。

展望2023年,经济内生动能仍处于修复进程中、外需面临一定压力,政府在23年也有增长诉求,基建投资的意愿在2023年具备持续性。

多维度对比:地产“复苏”接力出行“复苏”

估值:地产“复苏”有望接力出行“复苏”成为下一阶段经济修复的主旋律

横向对比来看,地产链目前估值(PETTM)修复程度不及出行链,地产“复苏”有望接力出行“复苏”成为下一阶段经济修复的主旋律。

对于出行链行业,随着防疫政策优化,市场普遍预期2023年将迎来线下经济拐点,且随着扩内需政策的持续发力,出行链行业仍有望保持长期增长。

对于地产链行业,我们认为本轮地产周期已处于底部区间。若市场给予地产链与出行链相近的预期,我们认为地产链估值或仍有修复空间。

2022年1月20日,出行链估值水平处于2019以来85.9%的历史分位数,而地产链仅修复至2019年以来65.5%的位置,部分成份行业估值修复程度远低于出行链。

具体板块来看,白电、黑电、水泥、银行估值分位数位于2010年以来较低区间(<20%),玻璃、小家电、地产开发、家具估值分位数位于2010年以来中位区间,工程机械、厨电、装饰材料估值分位数则位于2010年以来较高区间(>50%)。

筹码:22Q4公募基金加仓地产链、减仓地产开发商

从超(低)配比例分位数来看,家具、水泥等板块超(低)配比例分位数处于自2010年以来较高分位数(>80%),白电、小家电等板块超(低)配比例分位数处于自2010年以来较低分位数(<10%)。

商业模式:地产链ToC估值、基本面压力均小于地产链ToB企业

业务模式差异导致地产链上toB/toC企业财务状况显著不同。头部企业在toB模式的地产链板块中更加受益:

在toB模式里,随着招标环境的改善,关系营销、低价竞争情况减少,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转为供货能力、垫资能力和服务能力,大企业明显更具优势。

从财务指标上看(以下讨论均指地产链上的toB/toC企业):存货:由于toB业务以订单模式为主,toB企业的存货周转天数明显低于toC企业;

垫资水平:toB企业的应收账款/流动资产比例显著高于toC企业,表明toB企业平均垫资水平较高;

现金状况:toB企业的现金运营指数平均来看低于toC企业,表明toB企业收益的现金化程度低于toC企业,现金压力高于toC企业。

截止22Q3财报数据显示,2022年前三个季度地产链ToC、ToB企业各项指标均有恶化,但地产链ToC企业的基本面整体处于可控范围,而地产链ToC企业基本面则是大幅恶化。

结果显示,地产链toC企业估值已与21年9月接近,说明toC企业估值赔率仍较高,而地产链toB企业估值则是创新高,预计后续赔率空间低于toC企业。

配置思路:后周期≥竣工端>开工端,toC>toB

规律性(地产销售数据见底→经济底/投资底这一期间地产链胜率较高)及特殊性(长周期压力可控、短周期地产修复可期)均指向当前地产链具备配置机会。

但地产链其他板块(开工端、竣工端、后周期)超额收益行情开始扩散,部分竣工、后周期行业如家电、建材等超额收益行情可一直延续至第五阶段末期(政策顶部出现→地产销售数据顶部出现),直至投资顶/经济顶出现。

特殊性角度,实际经济增速vs目标经济增速、地产投资增速、土地购置面积增速、人均土地资源等多项指标的对比均显示当前地产处于大周期底部区间。

23年1月地产高频销售数据出现修复迹象+地产团队预期23年地产销售增速可修复至5.6%(乐观状态下)均指向当前地产链板块胜率、弹性均高。

竣工端行情有赖于供给侧纾困进度、政策重心及停工面积消化程度,开工端行情有赖于地产销售数据修复及地产中期库存水平,而后周期板块行情有赖于地产销售数据、居民资产负债表及居民消费意愿的修复。

在2022.7.27《寻找“含地产量”下降的地产链细分行业》中我们提到,彼时地产风波的核心矛盾,供需视角下,在于供给侧的流动性风险,资产负债视角下,短期更集中于负债端的资金成本及可获得性压力。

政策焦点视角下,在于能否出台有效的政策工具化解供给侧停工问题,防止存量风险传染。在这种组合下,解决停工、改善竣工优先级最高,对新开工或有挤出,并结合彼时行业供/需/成本的边际变化,配置顺序为:竣工端>后周期>开工端。

择线上,后周期(家电>家具)≥竣工端(消费建材>玻璃)>开工端(工程机械>水泥>钢铁)。目前,随着央行降准降息、设地产纾困基金、对有系统重要性的企业帮扶及地产“三支箭”逐步落地,供给侧停工的矛盾有所缓解。

保交房逐步向扩大需求转移,融资端的帮扶政策实质上只能暂时缓解房企资金紧张的局面,想彻底破解地产链困境,关键还看销售提振,未来或有更多需求侧的宽松政策落地,而开工意愿则仍受到高库存压制。

THE END
1.中房网中房网官方网易号 中国房地产业协会官方网站 北京 更多信息 明年房地产工作怎么干?高层明确四大任务 2024-12-13 12:22 报告|全国大中城市租金持续小幅下降 2024-12-12 10:58 市场周报|2024年第49周——典型城市商品住宅成交总面积环比减少32.50% 2024-12-11 11:07 https://dy.163.com/v2/media/T1473401970452.html
2.房价数据房地产数据分析 房地产数据 二手房交易数据 楼市数据 美国房地产数据 房价上涨数据 房价查询 相关标签 北京房价数据中国房价数据全国房价数据房地产数据分析房地产数据二手房交易数据楼市数据美国房地产数据房价上涨数据房价查询 Ta还在看 房产证信息查询租房114二手房估价房产证办理进度查询房价查询抵押贷款计算器 https://m.fang.com/juhe/6875/
3.中房网中房网是中国房地产业协会的官方网站,致力于政府、行业、专业三大资源的整合,以权威及时的房地产行业资讯、数据与信用信息,打造房地产政策解读、市场判研、测评研究、信用管理的权威公信力平台。http://www.fangchan.com/data/135/
4.北京房价网,2024年北京房价走势图,北京二手房价格安居客北京房价网,提供北京2024年年房价趋势、走势图,北京二手房均价价格信息, 及时查询北京房价走势、了解北京房价上涨还是下跌,预测北京房价涨跌情况,北京房价多少钱一平米?北京小区房价情况。https://m.anjuke.com/bj/trendency/dougezhuang/
5.全国楼市最新动态,趋势影响及未来展望蔬菜花卉全国楼市最新消息显示,当前房地产市场呈现复杂多变的趋势。随着政策调控的持续和供需关系的变化,楼市走向受到广泛关注。市场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包括经济环境、政策调整、投资需求等。展望未来,楼市发展将面临新的挑战和机遇。投资者和购房者需密切关注市场动态,以做出明智的决策。 http://m.hnjwwzy.cn/post/1387.html
6.最新房价数据发布,市场现状与未来趋势揭秘钢结构工程随着最新房价数据的发布,房地产市场再次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本文将对最新房价数据进行分析,探讨当前市场现状及未来趋势。 市场现状 1、房价总体趋势 根据最新数据显示,我国房价总体呈现稳中有升的趋势,在一二线热点城市,房价上涨压力依然较大,而在三四线城市,房价则相对平稳。 http://www.hnbwgg.com/post/412.html
7.11月新房二手房成交同环比齐涨全国楼市自9月底“促进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定调以来,一系列优化政策“组合拳”密集出台,房地产市场出现积极走势。 从11月份市场交易情况来看,不论是新房还是二手房,成交量均在10月份的基础上继续突破。 新房成交创年内新高 新房方面,随着利好效应持续,11月成交面积创下年内新高。 https://www.0370house.com/news/detail?id=22195
8.「2022年度潍坊市区房地产市场行情汇总报告」2022年已然过去,针对2022年度潍坊房地产市场行情,房产超市网潍坊站数据监控中心就房价、网签、土地成交、政策等方面,做了大致的梳理。 1、新房及二手房价格方面 根据房产超市网潍坊站数据监控中心统计,潍坊市区新房价格房价整体均价在7953元/㎡至8113元/㎡之间波动,潍坊市2022年度1-12月房价走势如下: https://m.fccs.com/wf/news/t/8948308.html
9.中国房价行情平台app下载中国房价行情网appv2.9.8安卓版实时发布权威的、深度的房价行情、预测、和供求关系。应用截图应用介绍 中国房价是禧泰数据公司打造的一款全国房地产数据发布,查询、预测等工具,是了解房地产行情最便捷的app应用。 功能详解: *房价地图:一张图实现全国城市房价地图,城市每个小区的楼盘地图实时查询。 *定位查询:免费查询当前位置周边住宅,办公,商铺http://qqtn.com/sj/83583.html
10.国家统计局:2014年前5个月的房地产销售行情来自国家统计局13日发布的统计数据,1至5月份,全国商品房延续今年以来销售面积和销售额双双下降的势头,且降幅继续扩大。 国家统计局:1至5月房地产投资销售双回落 销售面积为36070万平方米,同比下降7.8%,降幅比1至4月份扩大0.9个百分点;销售额23674亿元,下降8.5%,降幅比1至4月份扩大0.7个百分点。 https://zh.loupan.com/html/news/201406/1319295.html
11.政策到位利好加持重庆房地产市场有望重迎“银十”行情随着政策到位、利好加持,叠加“国庆黄金周”的到来,重庆房地产市场“银十”行情可期。 政策到位 ——主动适应市场供求关系新变化 “重庆房地产政策的制定和出台,一直走在全国前列。”重庆市住房城乡建委相关负责人表示,2023年,中央出台多项重磅稳楼市政策后,重庆迅速跟进落实,主动适应http://www.cq.xinhuanet.com/20241006/4464b1e154564002896874a5ca638bd3/c.html
12.楼市信号31省份房地产行情报告黑龙江下跌最大易居研究院12月21日发布《31省份房地产行情报告》(下称“报告”),报告显示,今年前11月全国有13个省份房价出现下跌,其中黑龙江跌幅最大,为10%,充分说明当前房地产市场下行的压力。 值得注意的是,12月20日,黑龙江省政府官网发布《省住建厅召开调度会议,部署全力冲刺房地产业增长工作》。会议提出,落实优惠政策。要落https://m.loushi.com/nc/zixun/32475.html
13.工具库评估行业常用网站汇总及常用公式政策法规房地产评估查询 中国房地产指数研究院:http://www.zfsj.org/index.asp 中国指数研究院:http://industry.fang.com/ 中国房价行情网:http://www.creprice.cn/ 网站名网址全国房地产自动估价平台:http://www.crevalue.cn/ 房价网:http://sh.fangjia.com/ http://www.hbkexinpinggu.com/content/220
14.「中国房价行情中国房价行情提供住房全周期大数据服务,一张图查询全国城市、区市县到小区的房价房租实况,查询城市居住区、小学、地铁站的房价房租分布,分析住宅、商铺、办公的房价走势和结构,并具有房产价值变动预警、智能选房等功能。 【一张图】移动、缩放地图直观查看全国各地住宅、商铺、办公的新楼盘、二手房、租房的房价和房租实况https://itunes.apple.com/cn/app/%E4%B8%AD%E5%9B%BD%E6%88%BF%E4%BB%B7%E8%A1%8C%E6%83%85-%E6%88%BF%E4%BB%B7%E7%A7%9F%E9%87%91%E5%AE%9E%E5%86%B5/id598179687?l=ja
15.中国房价行情APP下载中国房价行情平台v3.5安卓版下载中国房价行情app是一款采用科学的方法全面、客观、实时发布房地产市场行情,提供各地房价的应用,权威发布各大小区的实际房价和租金,通过网站和移动客户端向用户提供全国房地产市场行情数据查询、在线下载数据和打印报告等服务,件能够让每一位用户清清楚楚的查询到自己所在地区的房价,为用户提供各种市场行情,是您买房租房的http://www.winwin7.com/azapp/322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