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级新媒体“老字号”全面转型底气何在?流媒体网

媒体融合在向深水区挺进的过程中,大家已经从最初“摸着石头过河”的小心翼翼逐步开始大踏步地探索各具特色的差异化融合之路,范式创新和业态创新成为衡量媒体融合深度的新尺度。

“媒体融合是一道时代命题。主流媒体不仅要记录时代,更要与时代建立更紧密的连接,服务于时代”。9月8日,在由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北京市人民政府指导,中共北京市委宣传部、北京市广播电视局主办的中国广电媒体融合发展大会上,央视网副总经理魏星围绕央视网如何以“上云”“用数”“赋智”创新发展引擎,打造独具竞争力的媒体融合新业态发表主题演讲,提出要将媒体融合的成果从传播转向服务。

新冠肺炎疫情的全球大流行,深刻影响着各行各业的发展格局,也给媒体融合带来前所未有的变局。曾是央视负责新媒体业务探索实践独家“老字号”的央视网,将如何面对日益激烈的媒体行业市场竞争并在“变局”中开创话语创新、融合升级、价值变革的“新局”?

腾“云”而起,乘势布局

疫情期间,各行各业排队上“云”。火神山、雷神山医院建设,武汉开城等都通过媒体的慢直播镜头在云端呈现,并形成了现象级的全民围观。

魏星在发言中指出,正如“上网”成为非典之后的发展趋势一样,“上云”已成为本次疫情之后的经济常态。她表示,除常规的云直播外,央视网梳理了各个圈层的云产品形态,针对用户的一系列迫切需求,率先布局将央视网的“云能力”转化为全链条、多样态的“云服务”,将“云”从“传播工具”变为“服务工具”。

首先,打破时空界限,用“云端盛事”传递主流强音。

将大型活动从线下转到“云端”,不是一次简单的迁移,而是一次结构的重置和流程的再造,必须在最大程度保持活动原貌的基础上,实现突破增色。同时,由于活动场地和参与人员分散在全国乃至全球各地,对现场流程把控、技术综合实力及信息安全保障等提出严格要求。

云端盛事

魏星透露,“从今年3月开始,借鉴今年G20领导人特别峰会举办形式,我们紧抓政务服务诉求,为国家部委、地方政府提供云端活动的全流程服务。”据了解,央视网已圆满完成国内首屈一指的综合性国际贸易盛会第127届广交会云开幕仪式、商务部召开的稳外贸专题会议、两国三地美国埃克森美孚云开工仪式、国家发改委全国38地连线的云上中国品牌日活动及中科协中小企业数字经济全球论坛等近20场。在9月15日即将举办的重庆智博会的开、闭幕式,央视网将进一步创新融合XR、全息、裸眼3D等技术,打破线上线下、虚拟现实界限,为观众带来身临其境的视觉体验。

业内人士称,疫情后,无论人们身处地球的哪个角落,都可以在云上一睹中国政府重大活动的真容,某种程度上也释放出我们更加开放、更加自信的面貌。而央视网提供的云端活动服务解决方案,无疑是对这一趋势的积极回应。

第二,开拓应用场景,用“云上建展”服务多元主题。

在本次疫情之前,央视网的“网上展馆”就曾应用于多个重大主题主线报道中。其中,配合围绕重大历史节点搭建的大型实体展,打造了一系列足不出户、永不落幕的“云端展馆”,获得较高点击量,并荣获中国新闻奖特别奖在内的多个业内奖项。

云上建展

疫情发生之后,央视网迅速优化产品,丰富应用场景,拓展多个主题。例如,关于民族品牌高质量发展,央视网在今年的中国品牌日活动中开发制作的“云上2020年中国自主品牌博览会”,包含序厅及37个地方特色展厅,遴选1300余家优质企业,网友们通过虚拟立体空间,能深度了解中国品牌的发展成就和创新成果;在城市形象宣传方面,搭建的含70座城市在内的《一首歌一座城》网上展馆,以“音乐+城市”的形式,打造了一座特色鲜明、互动性强的网上“城市博物馆”;为三沙市打造的《遇见三沙遇见美》刚刚亮相2020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并计划以此为起点,依托正在搭建的中国海洋城市联盟,打造海上丝绸之路系列网上展馆;在脱贫攻坚方面,正在建设的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扶贫博物馆》,将以亿级像素全景图超高清还原展馆实景,拟使用康辉AI语音讲解,真正体验无差别的“身临其境”。

央视网将其在主题主线报道中锤炼出的“互联网+展馆”解决方案,服务于更丰富的场景,把主流新媒体的内容和技术上的传播优势转化为服务的动能,形成媒体融合与服务的又一有效链接。

第三,优化生产效率,用“云化思维”激活原创潜能。

疫情期间,“云录制”风生水起,随着疫情的平稳控制,这种模式还能走多远?在魏星看来,“这种创制模式盘活了社会资源,提升了生产效率,‘云化思维’大有可为。”

《经济战疫·复工》《经济战疫·云起》

在疫情期间,央视网以“主流产品+精深加工”的生产逻辑推出多种形态的云录制作品,将内容传播与品牌服务紧密结合。例如充分调动企业领袖、经济专家等优质资源,先后打造《经济战疫·复工》《经济战疫·云起》系列高端财经访谈,触摸疫情之下的产业脉搏,共同提振企业信心、凝聚发展共识,获得各界广泛好评;系列直播访谈“人人都爱中国造”定位于“支持国货、赋能品牌”,持续打造“中国粮”“中国车”“中国器”“中国味”等各类专场活动,通过央视网覆盖17亿人次的多终端平台,并联合流量网站、社交媒体,为企业提供品牌展示与宣传、带动订单与销售等一系列服务。

“人人都爱中国造”

央视网以权威平台、优质内容赋能独具特色的“云端定制”进一步呼应后疫情时期的社会需求。由此可见,媒体融合不是传播路径和话语的简单升级,为政府、企业、用户提供具有实效性的产品和服务实现媒体价值维度的增加,正是央视网媒体融合的努力方向。

心中有“数”,融以致用

商务部、科技部调整发布了最新版的《中国禁止出口限制出口技术目录》,“基于数据分析的个性化信息推送服务”赫然在列。大数据的重要性,已然上升到新的高度。尤其是疫情发生后,大数据等前沿技术在疫情防控中发挥了关键作用,实现概念到应用的一次完美展示。后疫情时代,整个社会向数字化转型升级的需求更为迫切。

魏星认为,如果把大数据比作“原油”,那么大数据的挖掘能力才是整个的核心。互联网媒体作为海量用户大数据的持有者,如何对这些“数据原油”进行开采、冶炼,一直是业内的重要课题。

首先,在数据建设方面,央视网正在搭建主流媒体中规模最大、服务最强的数据平台之一。

数据平台

用户数据建设方面,央视网已形成“贯通多终端、统一化管理”的实时数据采集分析体系,每天采集20亿-30亿条的用户数据,具备每天处理100亿条数据的能力。

内容数据建设方面,央视网建设的“国家网络视频数据库平台”拥有视频存储总量超过1000万条,年视频发布量超过30万小时,已有效实现了海量视频集约化、制作流程一体化、资源共享便捷化、内容产品融媒化,服务全球的新媒体用户。

其次,基于对大数据优势的深度挖掘,央视网打造了一系列体现主流媒体责任担当的融合产品。

例如,以扶贫脱贫宣传为核心的“决胜——脱贫攻坚智惠媒体平台”,联动IPTV、OTT、手机电视、移动传媒等多终端进行跨屏传播,多个版块通过大数据算力与电商平台进行链接,为贫困地区的农特产品拓宽销路、让好产品有更大的展示舞台。

决胜——脱贫攻坚智惠媒体平台

将“有数”变为“用数”,是媒体融合发展过程中的一次重要跃迁。魏星指出,“对于主流媒体来说,不仅要做到心中有‘数’、用‘数’,更要做到脚下有‘力’,要一步一个脚印扎实推进,让技术有立场、有温度、有使命,真正成为造福社会的宝藏。”

双轮驱动,“智”造未来

人工智能是媒体融合发展的“神经中枢”,开放则是活力之源。央视网以人工智能编辑部为抓手,在推动自身向智媒体升级的同时积极为行业赋能,输出一系列智能工具;同时,也积极与产业链上下游合作,建设更具开放性的内容生态体系。

第一,建设人工智能编辑部,输出智能技术服务。

去年,央视网联合央广网、国际在线组建了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人工智能编辑部”。央视网联合国内顶尖的AI技术机构,围绕新闻采集、生产、分发、接收、反馈全流程,对总台的优势资源进行智能化开发,共同建设智能创作、智能加工、智能运营、智能推荐、智能审核“五智”于一体的人工智能集成服务平台,致力打造独具总台“智造”特色的产品创新基地,推动媒体融合的进一步升级。

人工智能编辑部

依托人工智能编辑部持续建设人工智能中台,已完成10万小时历史媒资资源的智能标签提取与智能审核,已完成智晓、智营、智闻、智客等数据产品的上线并应用于重大主题报道。并已建成国内最大的智能化时政素材数据库“I学习”和国内主流媒体中首个具有自主研发完备知识图谱的人工智能产品“融媒智控”。

“I学习”目前已有16590条数据,并开发出智能归档、多策略搜索、精准统计、图谱联想等功能。“融媒智控”实现了AI智能人物标签功能的全面升级,与运营商、平台厂商达成多项商务合作,向产品全面商用迈出坚实一步。

第二,全方位开放合作,打造产业链IP。

央视网以人工智能编辑部为引擎,重点开发互动式、服务式、体验式新闻信息服务产品升级主题主线报道。先后推出融合语音识别、语音合成等先进技术的融媒体H5《课本里的新中国》及全国首个时事AI产品《对答如流·两会“智”通车》等特色产品。

《对答如流·两会“智”通车》《课本里的新中国》

《人生第一次》

在改革新阶段和后疫情时代的双重格局下,央视网秉承媒体融合要积极从传播层向服务层转变,为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媒体力量的融合思路,积极布局“云”“数”“智”、向“内容+平台+技术”全媒体综合服务商升级,为身处媒体融合深水区的广大媒体同行展现出作为网络媒体“国家队”、央级新媒体“老字号”全面转型,在传播价值与政治价值基础上提升服务能力、提升市场价值的努力。

面对媒体融合的未来,魏星在发言结尾引用经济学家的话与媒体人共勉,“需要用更辽阔的视野看待产业,看待国家,看待这个时代;需要在正确的战场,拿出勇气和智慧,用好新的工具,打好这场‘除了胜利,别无选择’的战役。”

THE END
1.中房网中房网是中国房地产业协会的官方网站,致力于政府、行业、专业三大资源的整合,以权威及时的房地产行业资讯、数据与信用信息,打造房地产政策解读、市场判研、测评研究、信用管理的权威公信力平台。http://www.fangchan.com/data/135/
2.中房网中房网官方网易号 中国房地产业协会官方网站 北京 更多信息 00:19 国家统计局:房地产后期走势有望继续改善 2024-12-16 13:43 国家统计局:房地产后期走势有望继续改善 2024-12-16 13:13 明年房地产工作怎么干?高层明确四大任务 2024-12-13 12:22 https://www.163.com/dy/media/T1473401970452.html
3.央网信息李强同第二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参展参会企业代表座谈 2024-11-26 李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 研究推动平台经济健康发展有关工作等 2024-11-25 李强在参观调研中国建筑科技展时强调:着力推进好房子建设 更好满足人民群众高品质居住需求 2024-11-19 李强签署国务院令 公布修订后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条例 2024https://www.fuxin.gov.cn/newsilist.thtml?id=13788&pn=1
4.实况:大话地产之主流媒体东迁的集聚效应房产资讯随着电视台、北京电视台、凤凰卫视等主流媒体入址北京CBD区域,“CBD传媒区”已经初显规模,这种聚合效应带动了CBD区域产业结构的变化。那么,CBD媒体区的区域价值究竟在哪里?随着主流媒体的东迁会出现哪些集聚效应?这些集聚效应利弊有哪些?媒体区重心的东移对媒体人的置业有那些影响?另外,CBD的区域价值势必会带动房地产行业https://www.fang.com/news/2008-02-22/1529845_all.htm
5.企业中高层时事解读课2022第39期(总期138期)在线培训课程据证监会相关人士10月20日披露,对于涉房地产企业,证监会在确保股市融资不投向房地产业务的前提下,允许以下存在少量涉房业务但不以房地产为主业的企业在A股市场融资:自身及控股子公司涉房的,最近一年一期房地产业务收入、利润占企业当期相应指标的比例不超过10%;参股子公司涉房的,最近一年一期房地产业务产生的投资收益占https://www.zzqyj.net/?list_89/1361.html
6.媒体称中国楼市巨变信号已现主要问题已不再是泡沫中国经济学家、全国政协委员厉以宁表示,中国经济中房地产业的作用是不可低估的。没有房地产带动,经济增长的拉力是不够的。如果说经济发展中有一个大的机车在前面跑,那就是房地产。 及时楼市资讯,就上楼盘网 作为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楼市正从持续一年的下滑中复苏。 https://m.loupan.com/nn/news/201704/1884911
7.财经网财经网——秉承《财经》杂志理念,严守新闻专业主义精神,坚持客观、中道、理性、建设性前提下批评性立场,整合《财经》杂志与财讯传媒旗下20余家媒体资源,融汇贯通海内外同品质媒体精华,以专业的网络新闻采编团队和强大的国际国内专家阵容,向希望一览海内外重大财经新闻https://www.caijing.com.cn/
8.财经首页东方财富网财经频道提供权威、全面、专业、及时的财经资讯,将众多财经资讯、功能进行浓缩,内容饱满详实,展现形式丰富,是网友获取财经资讯的重要平台。https://finance.eastmoney.com/
9.中国经济周刊杂志人民日报社主办2016年第16期“减法”的重点放在了煤炭、钢铁去产能和房地产去库存,而“加法”则主要是通过加大基建投资和促进产业升级上。 网约车新政最快5月出台 关键词:出租汽车经营 新政 服务管理 车辆使用 私家车 媒体报道 出租客运 有媒体报道称,《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暂行办法》最快将于5月初出台。《管理办法》提出,约车https://www.youfabiao.com/zgjjzk/201616/
10.短信营销招商广告语12篇(全文)阅读欧洲——房地产广告语 阅读,让心灵澄静自觉 家,?让生活慰藉 阅读是一种体验,享受,品位,咀嚼 灵感,发现,重新开始的乐趣 炼就火眼 识别虚假招商广告 第8篇 如今,报刊媒体上的招商广告和致富投资项目可谓层出不穷,浩如烟海。看起来又头头是道,无懈可击。但还是奉劝您小心,一方面要捂紧自己的钱袋,保持足够的https://www.99xueshu.com/w/file32lw7fhe.html
11.中国县域民生经济交流博览会暨中国县域民生经济发展大会媒体矩阵 (一)央级媒体及门户网站 人民网、光明网、央广网、新华社、环球网、中国新闻网、中国经济网、中国日报网、消费日报、中国工业报、光明日报、新浪网财经频道、凤凰网、中青网、网易、搜狐、新浪、腾讯网等。 (二)新媒体端 抖音、微博、B站等。 https://news.foodmate.net/wap/index.php?itemid=670143&moduleid=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