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产行业是指从事房地产开发、建设、经营、管理以及维修、装饰和服务的综合性产业,属于第三产业,是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带动性和风险性的产业。它包括土地开发、房屋的建设、维修、管理,土地使用权的有偿划拨、转让,房屋所有权的买卖、租赁,房地产的抵押贷款以及
房地产行业是指从事房地产开发、建设、经营、管理以及维修、装饰和服务的综合性产业,属于第三产业,是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带动性和风险性的产业。它包括土地开发、房屋的建设、维修、管理,土地使用权的有偿划拨、转让,房屋所有权的买卖、租赁,房地产的抵押贷款以及由此形成的房地产市场。在实际生活中,人们习惯于将从事房地产开发和经营的行业称为房地产业。
房地产行业与建筑业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建筑业是物质生产部门,属于第二产业;而房地产业兼有生产(开发)、经营、管理和服务等多种性质,属于第三产业。这两个产业又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因为它们的业务对象都是房地产。在房地产开发活动中,房地产业与建筑业往往是甲方与乙方的合作关系,房地产业是房地产开发和建设的甲方,建筑业是乙方;房地产业是策划者、组织者和承担发包任务;建筑业则是承包单位,按照承包合同的要求完成“三通一平”等土地开发和房屋建筑的生产任务。
房地产行业可分为房地产投资开发业和房地产服务业。因此,房地产业的细分行业包括房地产投资开发业、房地产咨询、房地产价格评估、房地产经纪和物业管理业等。
房地产行业的产业链结构
上游环节主要包括土地开发和供应,以及建筑材料供应商。土地开发公司负责寻找土地、进行规划和开发,并将土地转让给开发商和建筑商。建筑材料供应商提供各种建筑所需的材料,如水泥、钢筋、砖块等,这些供应商与开发商和建筑公司密切合作,满足他们的建筑需求。
中游环节主要是指房地产开发和建设。开发商负责项目的整体开发,向上游采购建筑材料等原材料,同时向下游销售成品住宅。此外,开发商还需要向政府购买土地使用权,向金融机构筹借资金。
下游环节主要涉及销售和物业管理。销售策划代理、装饰设计、家装建材、家装设备、物业管理服务等都是下游环节的具体行业。不同房地产开发形态的下游消费者不同,例如住宅地产的下游消费者主要是个人消费者,而商业地产的下游消费者可能是企业和商家。
房地产行业市场发展现状
国家统计局1月17日公布数据显示,2023年12月份,70个大中城市中,各线城市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下降、同比有涨有降。
从环比看,12月份,一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下降0.4%,降幅比上月扩大0.1个百分点。其中,北京持平,上海上涨0.2%,广州和深圳分别下降1.0%和0.9%。二、三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分别下降0.4%和0.5%,降幅比上月均扩大0.1个百分点。
从同比看,12月份,一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同比由上月上涨0.3%转为下降0.1%。其中,北京和上海分别上涨1.7%和4.5%,广州和深圳分别下降3.0%和3.6%。二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同比上涨0.1%,涨幅比上月回落0.1个百分点。三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同比下降1.8%,降幅比上月扩大0.2个百分点。
从环比看,12月份,一线城市二手住宅销售价格环比下降1.1%,降幅比上月收窄0.3个百分点。其中,北京、上海、广州和深圳分别下降1.2%、0.6%、1.5%和1.1%。二线城市二手住宅销售价格环比下降0.8%,降幅比上月扩大0.1个百分点。三线城市二手住宅销售价格环比下降0.8%,降幅与上月相同。
从同比看,12月份,一线城市二手住宅销售价格同比下降3.5%,降幅比上月扩大0.6个百分点。其中,北京、上海、广州和深圳分别下降2.2%、3.4%、5.2%和3.1%。二、三线城市二手住宅销售价格同比分别下降4.0%和4.2%,降幅比上月分别扩大0.4个和0.3个百分点。
国家统计局局长康义17日表示,经过20多年的发展,房地产市场正处在调整转型的过程中。在此背景下,各地区各部门都在适应房地产市场供求关系发生重大变化的新形势,调整优化房地产政策。当前,房地产市场在两个方面出现积极变化。
2023年,房地产开发投资比上年下降9.6%,降幅比上年收窄0.4个百分点。房地产开发企业到位资金下降13.6%,降幅比上年收窄12.3个百分点。商品房销售降幅明显收窄,2023年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比上年下降8.5%,销售额下降6.5%,降幅分别比上年大幅收窄15.8个和20.2个百分点。8月份以来,新建商品住宅网签备案量整体回升,12月份比8月份回升20.2个百分点。从70个大中城市监测情况看,新房和二手房成交量均温和上升。
房地产行业市场发展趋势分析
房地产市场的恢复仍然依赖于购房者的预期能否修复。2023年,房地产市场供求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政策环境已经接近2014年的最宽松阶段。但是,居民收入预期弱和房价下跌预期仍然制约着市场的修复节奏。在销售市场修复缓慢的影响下,全国新开工和投资下行态势可能难以改变。
2024年的房地产市场预计将进入存量房主导的时代,随着主力购房人群的人口长周期拐点出现,城镇化率达到66%,套户比超过1.09,人均住房面积超过34平。同时,土地财政面临转型,房地产市场面临调整分化,人口往都市圈城市群迁移,东北、西北、低能级城市人口面临持续流出压力。
从政策角度来看,2024年预计供需两端政策将持续发力,核心一二线城市政策继续优化,房企资金支持举措细化落实。需求端,降低购房成本、降低购房门槛仍是政策优化的聚焦点。供给端,新开工下降、施工过峰等因素或将继续制约建筑工程投资的修复。
2024年中国房地产市场将面临销售规模下行压力,新开工面积和开发投资可能继续回落。不同城市市场分化可能更加明显,一二线人口保持流入,产业资源优势突出,新房规模有望逐步筑底;低能级城市住房回归消费属性,预计市场将延续回落态势。
免费获取更多报告节选
免费咨询行业专家
近日,住房城乡建设部和金融监管总局联合印发通知,要求各地建立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及时研判本地房地产市场形势...
预制菜的实质,是农业工业化的有效实现形态。有了预制菜,农业得到工业的加持,农产品成为附加值更大的食品,让农产品...
细胞治疗,是指采用生物工程方法获取并培养具有特定功能的细胞,使其具有增强免疫、杀死病原体和肿瘤细胞等功能,达到...
近年来,我国制造业加速自动化、智能化升级,机器换人、人机协作成为一种趋势和共识。国际机器人联合会发布的《世界机...
经过30多年发展,我国期货市场已经颇具规模。2023年全国期货公司实现净利润99.03亿元,同比下降9.88%中国期货业协会2...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齐向东认为,这是一项系统工程,要求实现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