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0日,以色列出动军队占领和围困阿拉法特在拉马拉的总统府,要求阿拉法特按以色列的通缉名单,交出杀害以旅游部长泽维的凶手等恐怖分子。此后至今随着巴以关系的起伏,以方对阿拉法特的围困时紧时松。
在强大的国际压力下,巴以9月开始谈判解除对阿拉法特的围困,但至今未能取得实质性进展。阿拉法特是100多个国家承认的巴勒斯坦领导人,是一个独立政治实体的民选领导人。屡屡围困阿拉法特,成为巴以冲突中的一个独特现象。这种做法使以色列陷入了道义和外交困境。
二、美国大公司频爆财务丑闻
去年底安然破产案发生后,整个美国企业界遇到"信誉地震"的困扰。随后,安达信公司做假账的丑闻更是在全球掀起了轩然大波。一波未平,一波又起,7月1日,美国世界通信的假账丑闻又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事隔几天,另一知名大公司施乐又曝光新的丑闻---连续5年夸大营收60亿元,后来世通又被发现33亿美元错账假帐金额增至70多亿。由于企业丑闻继续为患、布什提出的"改造华尔街"计划令人失望、企业盈利令人担忧、信心不振的投资者在观望,华尔街股市"熊"相毕露。
三、非洲联盟正式成立
7月9日,52个非洲国家的元首、政府首脑和代表在南非德班举行非洲联盟首届首脑会议,宣告非洲联盟正式成立。非洲联盟的前身是成立于1963年的非洲统一组织,它曾为非洲国家争取民族解放与国家独立作出了重要贡献。非洲联盟的成立,是非洲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重要步骤,它标志着非洲已从争取民族解放和国家独立转入克服贫困、实现富强的新纪元。此举必将对7亿非洲人的未来产生深远影响。
四、车臣恐怖分子制造莫斯科人质事件
10月23日晚9时左右,四五十名车臣绑匪闯入莫斯科东南区一家剧院,将在那里看音乐剧的700多名观众、100多名演员和文化宫的工作人员扣为人质。经过三天的紧张对峙,26日凌晨,普京总统命令俄罗斯特种部队发动营救人质行动,32名武装分子被当场击毙,128名人质不幸在这一事件中死亡。普京27号签署命令,宣布28号为全国哀悼日,悼念在恐怖分子劫持人质事件中的遇难者。
五、联合国恢复对伊拉克武器核查
11月27日,抵达伊拉克首都巴格达的17名联合国武器核查小组成员开始进行武器核查工作。这是中断4年后联合国武器核查小组首次对伊武器核查。12月7日,伊拉克向联合国递交长达1.2万页的武器情况报告。但美国对伊拉克的报告表示“失望”,认为伊拉克“实质性”违反了联合国安理会决议。一些外交官透露,布利克斯19日告诉安理会,伊拉克的报告没有消除他对伊拉克生物、化学和核武器的一些疑问。面对这一形势,伊拉克表示欢迎联合国武器核查小组继续检查。美伊形势箭在弦上!
11月8日-14日,举世瞩目的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胜利召开,大会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写入党章,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选举产生了新一届中央领导机构。50多位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140多个国家的300多个政党和组织及友好人士给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人发来贺电、贺信700多件,对中共十六大和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给予高度评价,对中国的未来充满信心。
七、北约实行历史上最大规模东扩
11月21日,北约19国首脑在布拉格决定,邀请罗马尼亚、保加利亚、斯洛伐克、斯洛文尼亚、爱沙尼亚、拉脱维亚和立陶宛等7个中东欧国家加入北约,2004年正式成为北约成员。这是冷战结束后北约的第二次东扩,也是北约历史上5次扩员中规模最大的一次。
八、朝鲜宣布解冻核计划
美国总统特使、助理国务卿凯利10月初对朝鲜访问后,突然向媒体透露,朝方向其承认“朝鲜仍在实施核武器开发计划”。此事立即在国际社会引起轩然大波。12月12日,朝外务省发言人宣布,朝鲜解除1994年朝美核框架协议签订后对核计划的冻结,立即重新启动和建设电力生产所需的核设施。
九、欧盟扩大接纳10国
12月13日,欧盟哥本哈根首脑会议宣布,已与波兰、匈牙利、斯洛伐克、立陶宛、拉脱维亚、爱沙尼亚、捷克、斯洛文尼亚、塞浦路斯和马耳他等十国达成全面协议,十国将于2004年5月1日成为欧盟正式成员国。欧盟的大举东扩,是欧洲一体化建设中的又一里程碑。
十、中国经济强劲增长吸收外资跃居全球首位
今年前11个月,外商对华实际投资达到480亿美元,同比增长14.59%。按此进度,全年实际使用外资金额将首次突破500亿美元大关,约占今年全球外国直接投资总额的十分之一左右。
去年下半年以来,世界经济持续低迷,全球外国直接投资大幅减少。在全球外国直接投资大幅下降的情况下,中国吸收外国直接投资不降反升,成为全球瞩目的外商投资首选地。首先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潜在市场,而且这一潜在市场的某些方面正在成为现实市场;二是中国成为全球投资最安全的地方,中国社会政治稳定、经济快速发展,投资回报高,成为许多国外企业包括跨国公司对外投资的“安全港”;三是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的投资环境得到根本改善,交通、通讯、基础设施等投资硬环境和软环境都很有竞争力。四是随着国际产业结构的加快调整,中国的低成本优势和劳动力素质优势,以及配套能力的提高,吸引了大批国外企业。五是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正面效应推动了外资的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