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主管
中国建设报社主办
一年一度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被看作是下一年政策制定的风向标。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于12月11日至12日在北京举行。在涉及房地产内容方面,会议不仅重申了中央政治局会议中的“稳住楼市股市”提法,还指出,持续用力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加力实施城中村和危旧房改造,推动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
强调“稳住楼市股市”延续中央政治局会议精神
12月9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稳住楼市股市,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和外部冲击,稳定预期、激发活力,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
今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重申了“稳住楼市股市”。会议指出,实施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扩大国内需求,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稳住楼市股市,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和外部冲击,稳定预期、激发活力,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保持社会和谐稳定,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为实现“十五五”良好开局打牢基础。
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副院长严跃进认为,此次会议强调“稳住楼市”的导向,延续了此前中央政治局会议精神,也进一步说明2025年房地产工作要强调“稳”字。该表述相比202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发生了重要的变化,去年主要是从防范化解风险的角度出发。
“202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则从‘十四五’圆满收官和顺利开启‘十五五’的角度进行,把‘稳楼市’上升为更高规格,也赋予了‘稳楼市’在新一轮高质量发展中的重要使命和角色。”严跃进说。
中泰证券研究所政策组首席分析师杨畅认为,该表述既包括目标,要“扩大国内需求”,又包括手段,要“实施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具体又涵盖“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和“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与近期中央政治局会议表述保持一致,表明宏观政策的扩张空间已经打开。
持续用力推动“止跌回稳”政策支持力度将加大
广东省城乡规划院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李宇嘉表示,“持续用力推动”的表述比较新颖。意味着,下一步继续贯彻落实“推出增量政策、落实存量政策”以形成政策叠加和释放效应的逻辑。同时,用力也意味着未来不仅有新政策,而且政策力度会加大。
加力实施城中村改造是“止跌回稳”的重要抓手
“城中村改造”被认为是这一轮促进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的重要抓手。今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加力实施城中村和危旧房改造。与去年的提法相比,不仅更加聚焦,力度还更大。
“这有助于各地深入落实政策和消化政策,紧紧围绕城中村改造工作开展系统工作。”严跃进如是说。
去年以来,关于城中村改造的政策频发。尤其是近日,住房城乡建设部、财政部联合印发通知,部署各地加快落实增量政策措施要求,进一步做好城中村改造工作,推动符合条件的项目尽快启动实施。其中明确指出,城中村改造政策支持范围从最初的35个大中城市,进一步扩大到了近300个地级及以上城市。
在李宇嘉看来,都市圈的背景下,35个超大特大城市是房地产增量市场的基本盘,也是止跌回稳的关键变量。这些城市城中村、危旧房较多,吸引着大量新市民和年轻人的聚集,实施城中村和危旧房改造,既是推进房地产高质量发展的新模式,也能够提升居住环境品质,还能通过货币化安置来带动新房库存去化。
严跃进说,根据历史经验和实践反馈,城中村在解决住房需求、改善居住条件、促进投资等方面可以发挥非常积极的作用。本轮城中村改造有一个重要的特点,除了传统功能外,也将通过城中村改造挖掘出更多的潜在需求,为房地产止跌回稳提供更大的市场需求,也进一步启动房地产市场的更好发展。
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需要政策“组合拳”
此外,还提到“适时降准降息”“增加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发行使用”等,均有利于房地产的发展。
总结来看,今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的涉房内容,看点十足,既强调了继续加强风险防控,又致力于持续推动市场止跌回稳,同时还着重提出了要加大城中村改造的力度。
李宇嘉认为,房地产回稳,需要政策“组合拳”。从此次会议来看,稳定房地产也好、全方位扩大内需也好,并不会像过去一样,单纯通过财政或货币资金投入,而是强调要打好政策“组合拳”,用会议中的话讲,就是系统集成、协同配合,需要积极的财政政策、宽松的货币政策、新型城镇化的政策,宏观审慎的防风险政策等。
对于下一步政策的重点,在李宇嘉看来,一是积极的财政政策降低城镇化成本,降低住房消费成本。二是专项债对接存量盘活,实现库存去化。比如,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下,专项债发行力度加大,支持回收闲置存量土地,以及收购存量商品房用作保障性住房等。三是宽松货币政策下,通过降准降息降低住房消费成本,同时配合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精准投放。四是推进城中村改造货币化安置,预计房票安置将在2025年大规模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