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绍兴滨海新区管委会发布《绍兴滨海新区“十四五”经济发展和开发建设规划》。
规划把绍兴滨海新区未来5年发展方向,甚至2035年的远景展望,描述的明明白白。
篇幅过长,我来做简单概括。
当然,已经被写烂了,我来一期【讲人话】的版本。
归纳了一点老百姓愿意看,看得懂的内容。
一、文件解读
绍兴滨海新区概念描述
10街道,70万人口
【绍兴滨海新区】于2019年11月25日获省政府批复设立。
绍兴滨海新区下辖江滨、袍江、高新、镜湖四个区块,托管皋埠、马山、斗门、沥海等10个街道。
现有常住人口约70万人。
滨海新区区位图
各种“最”举足轻重
是绍兴市规格最高、空间最广、政策最优、环境最佳的开发区。
也是绍兴城市北进、打造未来新绍兴的城市副中心和产城融合示范区。
在全市乃至全省拥有举足轻重的战略地位。
拆迁,2020年全市第一!
加大拆改攻坚力度。以拆改推动两区进一步融合联动,拉大城市框架,为城市建设提供坚强保障。
2020年累计拆改251万平方米,总量列全市第一。
明确:镜湖,城市核心,打造CAZ
明确以下:
镜湖城市核心:承担综合配套。
滨海产业中心:承担产业配套。
临江创智中心:承担区域创新职能。
镜湖:定位“国际大湾区的新引擎,绍兴大市区的新中心”
打造绍兴市最高首位度的城市核心和地标新城区,通过镜湖中心的建设,融入大湾区,提升绍兴在区域中的战略地位。
强化城市中心职能,集聚高端发展要素,融杭接沪、跨湾协作、聚合三区、支撑滨海、牵引腹地,成为湾区经济的新引擎、产城融合的新中心,着力打造区域创新活力区(CAZ)。
2025年,11万人口!75%城市化率
重点提及大项目
三大“未来社区”2025年全部建成
高标准编制沧海社区、薛渎社区、外滩社区等一批未来社区规划方案、实施方案。
坚持职住平衡原则,聚焦人本化、生态化、数字化三维价值坐标,构建以未来邻里、教育、健康、创业、建筑、交通、低碳、服务和治理等九大场景创新为重点的集成系统,
加快建设全省一流的沧海、薛渎、外滩等三个具有滨海辨识度的未来社区
计划2025年,全部建成!
袍江保税区,对标上海自贸区
规划总用地1.72平方公里的综保区正式获批、挂牌成立,设立综保区管理办公室、服务促进中心、综保区建设发展公司三大机构,高起点、高标准编制综保区总体规划、产业规划、修建性详细规划,工程建设、项目招引快速推进,目前已完成一期工程建设,计划2021年底前正式封关运行,努力打造成为全市外贸提升发展“引爆点”、改革开放新高地、对外开放新引擎。
11月17日,经杭州海关、省发改委等八部门组成的联合预验收组严格评审,绍兴综保区(一期)顺利通过预验收。
加快增强袍江区块开放能级。
大胆探索综保区改革创新试点,在综保区1.72平方公里核心区基础上,规划建设10平方公里的承接区、30平方公里的拓展区,利用综保区“引爆”袍江区域二次开发,助推全市开放能级提升。
对标上海自贸区,力求先行先试,大力推进通关便利化改革,大力发展新型业态,复制推广智能化卡口验放、委内加工、批次进出集中申报、保税展示交易、先进区后报关等自贸区创新成果。
通过与上海外高桥保税区、杭州综保区等开展战略合作,吸引一批优质企业落户综保区。
产业文旅
重点产业:医药芯片
重点培育两大千亿级产业集群。一是集成电路产业,二是生物医药产业。
着力培育四大超百亿级产业集群。一是高端装备产业;二是智能家居产业;三是黄酒产业;四是新能源产业。
规划:镜湖文化休闲园滨海湿地公园
腾退曹娥江沿江工业
斗门街道曹娥江边的工厂,可能会被腾退,一切为了城市框架拉伸!
交通
地铁:1#2#3#5#
人才
人才新政3.0!
围绕人、人才、人物全生命周期服务,将制定实施人才新政3.0版本。
不分“本、外”,不分“新、老”,全面优化人才落地服务保障,优化完善就业、安居、医疗、落户、家属安置、子女入学、获得荣誉称号等公共服务体系,全面提升人才服务温度。
二、项目附表
接下来是详细项目分布。更直观看懂各区域定位!
灵芝街道
一句话概括:灵芝街道无产业!大量房产、学校、基建配套!
东浦街道
一句话概括:东浦街道,是灵芝街道的弟弟,大量房产。
斗门街道
一句话概括:斗门街道也在去产业化……基本是基建配套、房产。
马山街道
一句话概括:马山街道,两湖保税区区域正在重点打造,产业基本和纺织无关了。
东湖街道
一句话概括:东湖街道,则水牌正在重点打造。
皋埠街道
一句话概括:皋埠街道,越城产业重心!集成电路产业正在崛起!
沥海街道
一句话概括:沥海街道,越城产业重心!生物医药产业正在崛起!同时正在改善生态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