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优爱腾”这个词被喊出来的时候,排列的顺序,还是优酷、爱奇艺、腾讯视频这三大流媒体视频平台的市场影响力,但从2016年到了2024年,“优爱腾”早已变成了“爱优腾”“腾爱优”……平台的排序早已打乱,抢占先机的优酷反而掉队。
据《QuestMobile2023内容视频化与商业化洞察报告》,优酷的月活仅为2.3亿人,不仅远低于4.73亿人的爱奇艺、4.16亿人的腾讯视频,连芒果TV都以2.3亿人领先。在付费会员方面,腾讯视频在2023年Q3增长至1.17亿,爱奇艺在2023年Q3达到了1.075亿,而优酷已超过三年没有公布付费会员数。当“88VIP”可以在联名视频网站会员中在“优酷”和“芒果TV”二选一时,可以合理预估,优酷的付费会员数又将略有下滑。
为什么掉队的优酷,难以缩小差距?
01
“爆款”缺失
人人都期待爆款,但打造一个爆款又难如登天。天时地利人和,哪怕每个条件都已满足,但还是有很大概率竹篮打水一场空。
起码在2023年,爆款对每一个视频平台来说,都是值得一说再说的底气,也是一再得到验证的获得收益与流量的最佳方式。在云合数据2023年电视剧播放量的统计中,爱奇艺1月播出的《狂飙》达到了惊人的集均有效播放1.8亿,遥遥领先于排名第二的腾讯视频的《长相思第一季》的7641万,是当之无愧的经过市场检验的爆款。
腾讯视频的爆款虽然不及《狂飙》的普世性,但在精品化上站稳了脚跟。2023年豆瓣年度剧集高分榜排名前二的《漫长的季节》《三体》,皆出自腾讯视频平台。2023年12月底开播的《繁花》同样在豆瓣取得了8.6分的高分,作为电影大导演王家卫的首部剧集作品,十年磨一剑的同时也赚足了话题与眼球。
优酷本来有多部作品有机会成为爆款,但因为种种原因,最终影响力都相对有限。《新闻女王》以TVB职场剧的底子与观众见面,原本以区别于当下国内职场剧“披着工作谈恋爱”的风格而出圈,也契合了当下独立女性、职业女性的风格,剧中不仅金句频出,其真实性也常常让观众感叹“编剧真的上过班”。可惜的是,随着剧情的深入,电视台里职场的明争暗斗变成了《金枝欲孽》般的宫廷争斗风格,“宫斗”比例的提高,让剧情的吸引力大打折扣,后期草草收场。
同样的问题,也出现在优酷的另外几部热播剧《他是谁》《异人之下》中。而在云合数据2023年统计中优酷集均有效播放最高的《长月烬明》,却因为今年暑期多部古偶剧集扎堆、古偶类型口碑欠佳、观众口味迭代周期、剧集本身口碑较低等问题,在播放期内数据优异,但在首播后便失去后劲。
没有观众的长期稳定的口碑作为支撑,热播剧总是离爆款剧有着相当的差距。但可惜的是,可能几部热播剧带来的影响力和市场价值,都比不上一部爆款剧的体量。在爆款上的掉队,让优酷首先在“路人缘”上就失去了先机。
但在优酷,似乎并没有将重点放在如此“高举高打”上,更多精力和规划直接放到了垂类分众类型中。在保住了某类型的固有观众、保证项目的安全性和收益率之外,很难再有破圈性的突破。
02
失意的剧场化运营
国内流媒体视频平台大规模提出剧场化运营的概念,还是在2020年的时候。当爱奇艺推出“迷雾剧场”、接连播出《隐秘的角落》《沉默的真相》等高品质爆款剧时,大家才看到剧场化运营带来的重要价值。
腾讯视频在剧场的打造方面,也颇有点“后浪推前浪”的意思。跟随《漫长的季节》共同推出的“X剧场”,在2023年也大放异彩,《欢颜》《繁城之下》等剧都收获了较高的口碑,其平均口碑相较第一季的“迷雾剧场”还更胜一筹。
但剧场化运营到了优酷这里,却仿佛陷入了一个不小的尴尬。
其实2023年优酷的几部热播剧也分属几个剧场,比如《他是谁》属于“悬疑剧场”,《长月烬明》《偷偷藏不住》属于“宠爱剧场”,《新闻女王》属于“港剧剧场”。另外,虽然还未冠以剧场之名,但2023年的《异人之下》承接了2022年的《少年歌行》,延续并丰富了“漫改真人剧”赛道。
对普通观众来说,能将同一类型对应到某一个剧场来说已经很不容易,比如“迷雾剧场”在抢占了“高品质悬疑剧”这个垂类后,就会给观众留下先入为主的印象,而其他几个平台的悬疑方向的剧场就自然会被观众拿来对比,“后发”相对劣势。
03
综艺全面滑坡,文化能否突围?
整个2023年,相比剧集市场的突破和热闹,综艺市场反倒有些冷静与无聊。《奔跑吧》《王牌对王牌》《你好,星期六》等综N代依然霸占综艺热度和播放的主流,并没有诞生什么令人兴奋的全新综艺节目形式。
据“云合数据2023年网络综艺有效播放榜”中,全年排名前十的网播综艺里,只有两档新的综艺,分别是爱奇艺播出周期较长的《种地吧》,和腾讯视频的《现在就出发》。不过前者在长短视频平台联动的探索中成果有限,后者在收获高热度的同时口碑相对不佳。
对流媒体视频平台而言,还有一个不得不提的问题,就是综艺的整体招商难度越来越高,这也成为许多“综N代”在繁荣的同时新类型难以大展手脚的重要原因之一。哪怕是《势不可挡》《我可以47》《超机智青年大会》这样的节目,也曾在赞助上面临巨大困难。
综艺赛道的整体颓势,背后反映的是整个社会经济环境的状态,以及品牌方对观众消费能力的预期。相比前些年各式全新爆款综艺“霸屏”的时代,2023年太缺乏《乘风破浪的姐姐》《哈哈哈哈哈—很高兴遇到你》《这就是演员》《中国有嘻哈》《这!就是街舞》这样具有全民影响力的作品。
可惜在这样一个综艺节目相对保守的时代,优酷的“综N代”代表《这!就是街舞第六季》并没有取得预期的热度,至今该节目在豆瓣上还未开分。而优酷独播的热度最高的综艺《无限超越班》,也并未进入“云合数据2023年网络综艺有效播放榜”的前十排名。
毕竟在综艺领域,在“爱优腾”之外,还有一家影响力极高的芒果TV。背靠湖南卫视在综艺领域的多年深耕,芒果TV的“乘风破浪”、“披荆斩棘”、“大侦探”等系列都堪称长青,尤其是在2023年,芒果TV反倒有点站上了网络综艺头把交椅的感觉。
不过在真人秀领域,优酷找到了一个相对小众的领域进行了深耕,颇具成效,就是文化领域。不仅拥有窦文涛打造的《圆桌派》系列、《锵锵行天下》系列,周轶君打造的《第一人称复数》,还用包括梁文道的《一千零一夜》、陈丹青的《局部》、马未都的《观复嘟嘟》系列等众多节目打造文化内容矩阵。
相比而言,爱奇艺在文化领域还欠缺知名节目,而腾讯视频最值得提到的,也只有《十三邀》和《风味人间》系列等少数节目。在视频平台领域,文化布局成为优酷少有的领先的领域。
04
经营走弯路,是否有机会“弯道超车”?
在阿里集团“6+1+N”拆分改革之后,独立经营获得盈利,或许是阿里大文娱板块不得不面对的问题。再聚焦一点,当组成大文娱的三分之二——阿里影业和大麦网——都已经获得强劲增长后,压力完全来到了剩下的三分之一——优酷——的身上。
视频平台扭亏为盈的探索是一段漫长的旅程,老板的多次更换确实会从经营模式和项目培育上带来影响。相比爱奇艺的龚宇、腾讯视频的孙忠怀作为掌门人的长期经营,优酷从2016年开始,已经经历了俞永福、杨伟东和樊路远三位掌门人。2018年杨伟东因贪腐问题被带走调查,此前一直任职于支付宝体系的樊路远被火速调来接手,但由于内容平台的模式具有其特点,他在一开始走了不少弯路。
这些弯路有的是日常管理上的,比如曾一度要求优酷员工严格考勤打卡,但很快发现并不适合后改为弹性工作制。有的弯路是关键角色上的,比如多位高管、制片人因牵牵扯进杨伟东贪腐案被开除,且在2020年之后有超过10位高管离职;如今在优酷负责剧集中心的副总谢颖,此前担任的也是阿里影业金融类产品“娱乐宝”的总经理,直接负责内容行业后也需要进行一定的摸索。还有的弯路是经营方向的,樊路远曾在2020年明确提出要在长视频的基础上发力短视频、直播等新赛道。
随着抖音在短视频领域的独霸一方,以及B站通过稳定增长的UGC、PGC中视频业务支撑起社交属性,多家长视频平台在短视频领域的探索基本已经全面收窄或停止,更多还是选择与抖音、快手、视频号这样的短视频平台直接合作。留给长视频平台的出路,似乎只有聚焦在优质内容、优质IP上这一条路。
不过也正是由于优酷在内容领域上的“掉队”,反倒将更多的精力放在了早期人才的培养上。2023年11月,优酷组织60余位编剧学员参加了“百川编剧大师班”,而在更早的3月,优酷还发布了“拔萃·编剧计划”,希望“从入门到上道再到出师”一条龙式地培养新生代编剧。起码在目前的剧集领域来看,好的编剧、好的剧本依然稀缺,从好内容的源头开始发掘,有利于优酷在未来的长期发展。
另外,短剧领域在这两年里的蓬勃发展,也让抖音这样的短视频平台和“爱优腾”这样的长视频平台都获得了不错的收益。早在2021年,优酷就推出正式推出“扶摇计划”,与番茄、中文在线、咪咕等头部IP平台深度合作,抢占先机。2023年随着短剧市场的发展,93%的头部短剧在优酷平台实现盈利,而且据2023年德塔文微短剧景气指数显示,榜单排名前十的短剧中,有五部在优酷播出。在未来,短剧也将可能成为优酷“弯道超车”的引擎之一。
不过,在实现这些长远的计划之前,只有跨过盈利这道门槛,掉队的优酷才能吹响反攻的号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