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就是“整合营销”在近几年来面临的尴尬处境:世界的媒介格局越来越碎片化,我们都知道要把媒介整合在一起,才能覆盖更多的消费者。但是面对满屏的APP,面对满眼的综艺大剧,没有哪家土豪企业能把所有的媒介一次性整合掉。
很显然,整合营销在当下这个传播环境下,必须要迭代和进化,就是我们要从“整合”过渡到“有机整合”。这两年,“整合”这两个字在中国被提及的越来越少,而另一个词被讨论的越来愈多,那个词叫“链路”。
那么,“链路”这个词为什么能顶替“整合”,成为中国媒体巨头们的新宠?链路和整合之间,区别到底在哪里?我认为“整合”和“链路”最大的区别在于:
整合是为了占据消费者心智,而链路是为了驱动消费者行为。
简单来说,整合营销就是:在不同的地方,用同一个声音说话。
不难看出,“整合营销”这个概念是信息爆炸时代的产物。在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企业如果想向消费者传递100%信息,最终能留在消费者记忆里的只有1%。在一个超量信息环境中,消费者对企业的印象是片面而模糊的,所以,唐·舒尔茨提出了整合营销的概念,企业可以把所有传播手段整合起来,“力出一孔”才能“利出一孔”。
这么看起来,“整合营销”似乎十分匹配当下的传播环境,为什么它的风头会被“链路营销”所取代?主要有三个原因:
即便是整合营销之父的唐·舒尔茨恐怕也预料不到,引爆信息的不是炸弹,而是原子弹。营销人已经无法有效整合所有的媒介,我们不仅需要整合营销,还需要更为高效的整合营销。
那什么是“链路”呢?
企业要在消费者的关键行为决策点上布局,从而让各类资源协调作战,彼此各司其职地引导消费者的购物决策。例如,同样是做头部综艺营销,十几年前的蒙牛酸酸乳《超级女生》,和现在的蒙牛纯甄《创造营》有什么区别?前者是在做整合,后者是已经开始做链路。
大家可以看出前后两张图的区别吗?
“整合”是所有地方都发出同一个声音,所以音量最大、更适合抢占消费者的记忆;
所以,我们才说:整合是为了占据消费者心智,链路是为了驱动消费者行为。细心的营销老炮可能会发现:所谓的“链路”,不就是当年很多人在PPT上贴的AIDMA法则吗?这难道不是翻炒老梗,硬造概念吗?
AISAS理论的前两个阶段和AIDMA法则相同,但迭代了后三个阶段:
电通的这个理论模型直到今天还是适用的。只不过AISAS理论也有自己的适用范围,它更适合一些“高决策力”的产品,也就是汽车、手机、房产这些产品。因为这些产品价格很高,消费者往往需要深思熟虑,多方打听才能下定决心购买。但如果是一罐可口可乐,AISAS理论中的interest和Search则没有太大必要,从attention到action就是一瞬间的事。
而且,当互联网从PC时代进击到移动时代之后,大量互联网企业诞生,他们的营销目标和传统的实体企业有很大差异,消费者的行为路径再次发生了变化。
一般而言,实体企业的营销目标是“卖货”,而互联网企业的营销目标是“获取用户”。例如,农夫山泉的营销目标是卖出更多的矿泉水;而MOMO的营销目标是让更多的用户下载APP。“拉新”顶替了“品牌知名度”,“留存”代替了“复购”,一些新的营销概念诞生了,传统的品牌理论遭遇了新经济体的肢解。
而“链路营销”也出现了新的营销模型,最典型的是大名鼎鼎的“增长黑客”理论里,提出的“AARRR”模型。
这种理论模型追求用技术手段影响用户的行为链路,用更极客化的方法,帮助Facebook、Twitter等知名互联网企业,获得了爆炸式的市场增长。而滴滴打车、饿了吗、拼多多,这类企业的崛起,核心更依赖增长理论,而不是品牌理论。
而在2019年,营销上追求全链路这事,更是迎来了一个爆发年,阿里、腾讯、爱奇艺、字节跳动等中国的头部媒体集体为“链路”喊话。
以上是各大媒体的全链路营销模型。但是这些个看似高大上的链路营销模型,到底是伪概念,还是真链路?我们来谈一下链路营销可以成立几个原则:
所谓链路,从概念上来说就是一个环环相扣的链条。如果我们拿着一个五个环的铁链子,其中有两个环没有扣在一起,那么这就是一个残次品。比如,我们用当年的AISAS理论去做汽车客户的营销,就是一条割裂的链路。
“失眠”=产品功能设计
“送礼”=消费心理设计
但很多高决策产品,例如房产、汽车,毕竟很难让消费者短时决策,营销链路又如何在漫长的预购周期里一直抓住消费者,减少流失呢?这就涉及另一个链路成立的关键原则:数据和媒介的无障碍流通。
而当媒体们都开始大谈链路时,你要判断一下它的数据能力,这到底是一个有用的营销工具,还是一个跟风的营销概念。
那么,如何判断媒体的数据能力能否支撑整个链路呢?我们核心要看两点:
所谓的“后链路”数据,也就是最终的市场端数据,以三只松鼠而言,就是天猫店铺的销量数据;以拼多多而言,就是APP的会员拉新和购物数据;以奔驰而言,就是收集到的销售线索数据。
在零售领域而言,后链路数据最完善的体系是阿里,因为可以打通淘系和支付宝的购买系统。而腾讯体系由于缺乏电商平台,只有京东和唯品会等第三方平台接入,数据的流通会相对滞塞一些,但随着小程序电商的完善,腾讯的零售链路生态会进一步加强。那字节跳动呢?他们自然也缺少后链路数据,但是他们前链路足够强。
我们聊了整合和链路到底有什么不同,追溯了链路营销的历史,以及讲了我们如何判断一个链路营销是不是伪概念。
每个企业都要找到自己的链路,自成一个生态,而不是成为别人生态里的一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