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共有3盘公示12盘登记,详见文末▼
杭州楼市新政,给了很多人购房资格和新的机会。
L先生也是其中一位。90后的他来杭州8年,先后买过4次房,对楼市沉浮深有体会。最近3年,因为没有购房资格,他空有改善的愿望,无法付诸行动。
新政的到来,让他又可以成为行动派。
他在小红书上记录了他的购房经历和心得,引起不小反响。从2015年在未来科技城买第一套房开始,他从一个房产小白,成为了一个对楼市深入了解的购房者。
以下是他的自述。
口述L先生
整理张向芳
1
看了50多套老房子后,到未科买了第一套房
2015年大学毕业后,我到杭州工作。第一份工作是天目山路、学院路附近一家事业单位。
工作没多久,家里支持买房,于是到了周末,我就在中介的带领下,到处看房子。
周边的房子看了不下50套,看过古荡,看过翠苑,也看过回迁房。总的感觉是:上世纪o八九十年代的房子,旧,破,小,而且没有电梯,很不方便。
那时候没有贝壳网,只能跟着中介到处看,知道了未来科技城和钱江世纪城。
8年前的未科不像现在高楼林立,沿河的地方可以看到一些排屋。当时对未科没什么概念,但阿里巴巴我知道,我们金华有些亲戚,就是通过淘宝做生意赚到很多钱。
新城峯璟
我看的是新城峯璟,在阿里巴巴南面。参观了精装修的样板间,我惊呆了,房子还能建这么漂亮?当时他们叫花园洋房,有跃层的设计,就是一楼二楼打通,一楼带花园。
我大学学的建筑设计专业,这个房子的户型和立面结构还是挺吸引我的。而且价格也不高,单价1万多,我就买了一套底跃,150㎡左右,带一个大花园。
当时的房子并不好卖,有很多打折促销活动。中介帮我申请了20万元优惠,最后总价不到200万元,首付了60万。
这套房,父亲很不满意,我们为此还吵了一架。他觉得:第一,上班不方便;第二,这个地方是农村。
那时候未科什么样子呢?我印象中周边都是水田。看盘的时候,到处在施工,我的车胎都被扎破了。
但我当时的想法是,买套大面积的房子住着舒服。换成现在的话讲,就是我想买改善户型。
2015年底买的房,2016年8月份房子交付。2016年9月份,杭州G20峰会召开。峰会结束后,楼市正好向上,房价“蹭蹭蹭”往上涨。
我本来是买了房子要自住的,没想到房价翻着倍往上涨,这远远超出了我的预期。所以我果断出手把房子卖掉了。
挂了三四个月,2017年年底,房子以550万元成交。这套房子让我账户上多了300来万。当时我一个月的工资是3000多元。
2
摇中世纪城红盘后,还想在郊区有套排屋
第二次买房,我买在奥体-世纪城。那时的钱江世纪城也到处在建路,根本想象不到今日的繁华。
那两年到处看房子,知道了购房“鄙视链”,付全款优于贷款;也亲眼目睹有些楼盘需要高昂的“茶水费”。而我,为了买到好房子,开始研究楼市,并认真做功课。
2018年6月,我去摇创世纪。这个“奥体三兄弟”之一,当年被很多人瞄上。600多套房子,2万多人报名,中签率只有约3%。我成了其中的天选之子,选了一套128㎡,当时单价3.6万元/㎡。
创世纪
买创世纪这一年,身边到处是热情高涨的购房者。市场好,我的行动也更大胆。
年底,我又到远郊买了一套排屋。在我的终极改善梦想里,理想的生活状态是:城里一套房,郊区一套排屋。
我带父母去看中式排屋,细节很到位:一进大门,二进坊门,三进宅门,有着传统王府门第的气派和尊贵。父亲看到大门连说六个字:好好好,买买买。钱你不用担心,我会想办法。
这个排屋得房率很高,我买的200㎡,实际面积有400多㎡。
除了排屋情怀,我也看好区域未来的发展,以及排屋的稀缺性。
没有想到,这套排屋发生了意想不到的事情,建建停停,本来应该2020年底交付,但直到现在,房子还没有到手。
3
人生第一套房,应该冲着安居乐业的目标
2020年12月,我摇中符祥一个楼盘。这是我第4次买房。
回顾这些年的购房经历,我觉得买房会给你压力,也会让你成长。
如果当初我在单位附近买了老房子,我现在的生活可能是按部就班,安安稳稳的。
现实中的真实情况是,因为房贷压力大,2018年底,我瞒着父母,辞去铁饭碗的工作,去做了在线教育。却无意中踩到了事业的风口,收入翻了好多倍。而且在后来的工作中,我认识了我老婆,我们在杭州有了一个幸福的家。
晓风印月
购买过的几套房子,有时也会让我唏嘘。创世纪的房子交付后,我以6.3万元/㎡的单价卖掉了。
而那套梦想中的排屋,却让我吃了苦头,不仅拖了我五年,还占用了购房名额。今年馥源庭开盘的时候,我很喜欢,去看了好几次,甚至冒过借用别人名额的念头。不过最终没有去冒险,留点遗憾吧。
新政出台后,我又重新拥有了购房资格。我改善的初心不改。每个人都希望房子越来越好,生活越来越好,我始终怀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只是我买房的考量标准会变化。最早买未科的房子,我考虑居住的舒适性。买世纪城,看中的是板块的规划和配套。买排屋,是为了圆一个排屋梦。
有了孩子之后,我发现“平时住市区,周末住郊区排屋”的浪漫想法其实很不现实。现在我会重点考虑宜居的、有好的教育资源的区域。
你说现在买房没有我当初买未科的那种机会了?我跟你说,买房不是冲着机会去的,人生的第一套房子,一定是冲着安居乐业的目标。我也是这样的,我买房也是想安居乐业。房子是用来住的,因为买对了,后来升值了;而不是一开始就冲着赚钱去。
很多年轻人买房,背后是三个家庭六个口袋的支持。买房是人生大事,草率不得,不要盲目跟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