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国家统计局的测算显示,9月份大中城市新建商品房和二手房价格环比综合平均分别上涨1.8%和1.2%,分别比上月收窄0.1和0.2个百分点。分城看,一线城市环比涨幅比上月略有扩大,二、三线城市环比涨幅持续收窄。
国家统计局18日公布的大中城市住宅销售价格变动情况显示,与上月相比,大中城市中,价格下降的城市有10个,上涨的城市有55个,持平的城市有5个。环比价格变动中,最高涨幅为4.9%,最低为下降0.5%。
国家统计局城市司高级统计师刘建伟分析,从发布的数据显示,6月份大中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和二手住宅价格环比上涨的城市分别有55个和48个,分别比上月减少5个和1个;下降的城市分别有10个和14个,分别比上月增加6个和1个。新建商品住宅价格环比上涨的55个城市里,有33个城市的涨幅比上月收窄;最高涨幅为4.9%,低于上月0.6个百分点。
易居研究院根据国家统计局7月18日公布的《2016年6月份70个大中城市住宅销售价格变动情况》,对大中城市住宅销售价格数据进行简单算术平均,计算得知,2016年6月份,大中城市新建商品住宅价格环比增幅0.7%,相比5月份0.9%的增幅出现了收窄。70城房价在2015年5月份顺利完成止跌反弹的过程,而后保持上涨态势。2016年5-6月份呈现出增幅收窄的态势。
从领涨的城市来看,2月前领涨均为深圳、上海、北京等一线城市,从3月一线城市收紧调控后,以厦门、合肥、南京外加未纳入大中城市统计的苏州,并称今年房价快速上涨的二线“四小龙”。
这其中,
3月房价涨幅环比最高的三个城市:厦门5.4%、合肥4.6%、上海4.3%;4月房价涨幅环比最高的三个城市:合肥5.8%、厦门5.3%、南京4.4%;
5月房价涨幅环比最高的三个城市:厦门5.5%、合肥5.1%、南京4.1%;6月房价涨幅环比最高的三个城市:合肥4.9%、厦门4.7%、南京4%!
中原地产首席市场分析师张大伟对《第一财经日报》分析,新建商品房数据中,二线城市全面取代一线城市,成为房价上涨的先锋,已经连续4个月二线城市成为房价上涨的急先锋。但从涨幅看,本月环比涨幅最高的城市首次出现了低于5%的现象。
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严跃进说,近期几个月,合肥和厦门轮流领涨。这是因为一线城市的房价偏高,再加上三月沪深等城市收紧调控,部分投资投机资金开始撤出一线城市,进而进入二线城市,这使得此类二线城市的价格涨幅开始超越一线城市。
一线城市涨幅扩大
另一方面,尽管绝大多数城市房价环比都出现上涨,但城市间涨幅差异仍然较大,上涨过快的城市主要集中在一线城市和部份热点二线城市,其房价涨幅远高于其他城市,其余二、三线城市房价走势相对平稳。
表1:6月新建商品住宅价格环比增幅排序
增幅前10位的城市增幅后10位的城市
城市增幅城市增幅
合肥4.9%锦州-0.5%厦门4.7%牡丹江-0.3%
南京4.0%唐山-0.3%深圳2.6%三亚-0.2%
无锡2.6%北海-0.2%惠州2.5%泉州-0.2%
上海2.4%包头-0.2%北京2.3%乌鲁木齐-0.2%
天津2.3%襄阳-0.1%武汉2.0%银川-0.1%
分城市看,一线城市环比涨幅比上月略有扩大,二、三线城市环比涨幅持续收窄。数据显示,深圳、上海、北京新建商品房住宅价格涨幅均超过2%,广州上涨也达到了1.8%。张大伟说,一线城市出现涨幅环比扩大的主要原因是因为5月下半月开始的系列地王潮,抵消了之前3月开始的调控政策影响。
同比来看,与上年同月相比,大中城市中,价格下降的城市有12个,上涨的城市有57个,持平的城市有1个。6月份,同比价格变动中,最高涨幅为47.4%,最低为下降3.5%。
各个城市中,深圳在同比增幅排行中位居首位,为47.4%,但相比5月份的54.0%有所收窄。2015年下半年开始,房价同比上涨的城市数量总体处于增加态势。到了2016年6月份,同比上涨的城市数量已增加到57个。
同时,从排行中可以看出,5月份同比跌幅最大的三个城市为锦州、牡丹江和丹东,分别为3.5%、2.4%和2.0%。可见,一二线城市量价齐升的同时,广大三四线城市仍然不愠不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