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儿,女婿的哪套房要过户给你弟弟?”
当袁雨听到爸爸的这句话时,眼泪不争气地流下来。曾经,她最爱的那个男人,就是被爸爸这样逼着离开了自己身边。
如今,她都订婚了,马上要举办婚礼,爸爸又来掺和,她真的害怕了,一边哭着,一边看向自己的未婚夫。
都说父母对孩子的爱永远是无私的,都说当父母的宁愿委屈自己,也不愿意委屈了孩子,都说父母是孩子这辈子都亏欠的人。
可到了袁雨这里,怎么全都反过来了。她觉得自己生下来,就是一个错误,她从未体会过父母无私的爱,从记事起,就一直在为了弟弟妥协,忍让。
还记得当初她兴冲冲带着男友回家,渴望得到爸爸的认可。但爸爸第一句话并不是问候,而是问对方家里有多少钱,能给多少彩礼。
她红着脸从中周旋,可男友依然头也不回离开了她家,任她如何挽留都没有停顿。
其实袁雨理解,一个男人,即便再爱这个女人,又如何会为了这个女人养着其父母和弟弟?大概像她这样的“扶弟魔”,很难找到真心爱自己的人吧。
后来,袁雨又跟如今的未婚夫相识,她害怕旧事重演,先跟未婚夫打好了招呼,可如今发生的事情,依然超出了袁雨的想象,因为这次,爸爸直接开口向她要房子了。
袁雨未婚夫家庭条件的确好一些,名下有三套房,而且一套比一套大。但袁雨不是那种愿意花男人钱的人,也不在乎房产证上有没有自己名字。
可挡不住自己爸爸看上了人家的家产,非要在订婚后的这顿饭的饭桌上要房子,而且还是堂而皇之地替自己的儿子要。
这让袁雨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然而并不现实,她只能杵在那里,听未婚夫怎么说。还没听到未婚夫讲话,袁雨的手机就响了一下,袁雨低头一看,是未婚夫发过来的。
未婚夫的信息就几个字,他说:“你就这样跟你爸说,说爸你别闹了,快回老家吧。”
袁雨听未婚夫的话说出了这句话,当她说完,就听未婚夫立马接上说:“对啊爸,您快回老家吧,听说我小舅子又闹事了,这样我手里正好有两万块钱现金,您老拿去用,也给自己买点好吃的。”
当厚厚的一沓钱放到袁雨爸爸手里的时候,袁雨就看到爸爸的眼睛都放光了。两万块钱到手,自然就不再逼问房子的事儿了。
看着暂时满足的爸爸,袁雨还是发愁。她明白,这两万块钱满足不了爸爸的胃口,将来爸爸还是会在关键时刻不给人留面子,还是会要房子。
当然,她最在乎的还是未婚夫的想法,她害怕未婚夫因为自己的家庭问题而取消婚约,如今32岁的她,真的折腾不起了,只想顺顺利利结婚生子。
所幸,未婚夫让她放宽心,以后他来应付自己的岳父,只要袁雨不表态,不说话就够了。袁雨内心感激未婚夫替她扛下了这一切的压力。
袁雨从小到大在家里受了不少委屈和苛待,父母的重男轻女严重影响了她的身心健康,以至于如今患上了社交恐惧症,见到人就想躲。
在我看来,袁雨的未婚夫反应能力还不错,至少能把房子这件事先平息过去,哪怕花点钱。但这样下去不是办法,两个人想要在一起,想要过上幸福安稳的生活,还需要从根本上打消袁雨爸爸想要替自己儿子跟女婿要房子的问题。
更重要的是,从这件事上,我们可以得到这样的启示。
重男轻女的家庭,孩子几乎都没本事
参考《欢乐颂》里面的“樊胜美”一家就能看得出来。樊胜美的父母重男轻女,尤其惯着自己的儿子,导致儿子太依赖父母,眼界太窄,不会赚钱,还极其自私人品不好。
这样的男人,如果不改头换面,重新做人,几乎都没有什么大本事。因为他被保护得太好,缺乏独立能力,没钱了找父母要,做错事了找父母摆平,父母压榨不来钱了,还可以恬不知耻找姐姐要。
当一个男人过上这样的生活时,又如何能锻炼自己,让自己适应这个社会,有出息呢?
再看樊胜美,虽然也是大城市里的白领,可因为父母的不喜欢和利用,让她这个原本就站不稳脚跟的大龄剩女持续低不成高不就,无论工作还是情感,都陷入了这种境地。
根本原因就是樊胜美从小缺爱,导致她太虚荣,太不脚踏实地。她渴望过上富足的生活,渴望嫁得好,这种畸形的心态,往往就让她遇人不淑,受到伤害。
也因为父母重男轻女,父母不仅给不了她支持,还要给她拖后腿,所以这些年来只靠那点工资她压根无法翻身,只能过着月光以及整日捉襟见肘的日子。
因此,你看到了吗,重男轻女的家庭,无论儿子还是女儿,其实都没有太大本事。因此,父母们,想要孩子有本事,千万不要重男轻女,否则不仅溺爱了儿子,还让女儿寒了心。
另外,借着袁雨这件事情,提醒父母们。千万不要以为女儿结了婚,就能随便从女婿手里要东西,女儿有为你养老的义务和责任,可女婿没有。为了女儿的幸福着想,千万不要随便插手他们的生活,以免让女儿夹在中间为难。
父母们,无论是儿子还是女儿,我们都需要公平公正去对待,不偏不倚。如果你重男轻女,溺爱儿子,苛待女儿,不仅会耽误了儿子的成长,让其养成不劳而获,不懂感恩,自私自利的性格,还会让女儿对这个家产生不满,只想着如何逃离。
重男轻女不可取,指望从女婿手中获得利益更不可取。所谓和睦的大家庭,需要大家的付出,而不是索取,希望大家都能记得这个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