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个在通信圈从业二十多年的老通信人,我一直经历着行业的发展和变革,十年多前开始的行业混战令人痛苦万分,险些让运营商滑入深渊,后来逐步走出低谷,尤其是近几年,明显感受到了三大运营商在转型发展上的决心,力度之强前所未有,而且他们的的确确取得了明显成效,不再是那些只注重卖卡、卖宽带的营销公司,变成了靠技术吃饭的“理工男”。
如今的通信运营商修的是一条什么路?能在这条路上干什么?
从2G到3G到4G再到今天的5G,从拨号上网到ADSL到LAN宽带再到今天的光纤宽带,移动通信网络和固定通信网络在不断地升级迭代,速度越来越快,体验越来越好,运营商修的这条信息高速公里有效推动了国家信息产业的发展,这是运营商作为“管道工”的历史贡献。
如今,运营商在传统通信网络基础上,已经转型成为智慧管道的建设和行业应用的参与者和赋能者,正如联通董事长刘烈宏所讲:“聚焦算网一体化能力建设,筑牢‘虚实相通’的数字底座,着力打造覆盖更广、速度更快、体验更优、效能更好的精品网络,提供“联接+感知+计算+智能”的算网一体化服务”;全力以赴当好“三种角色”:一是要当好“铺路人”,二是要当好“赋能者”,三是要当好“护航员”。由此可见,以联通为代表的运营商,已经摒弃了过去单纯管道工的角色,正充分挖掘和利用自身优势为数字经济发展发挥更大的作用,这是一种能力,更是新时代的央企担当!
所以,这是一条新路,既是连接万物的通信网络,也是引领我们探索未知的算力桥梁,变得智慧,变得高端,它正在各行各业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再如刘烈宏所讲(以下内容摘自其在多个大会上的公开讲话):
刘董事长所讲的这些内容,不是大话空话,而是通过这些年的实践总结出来的经验之谈,是取得的真实成绩,也是不光中国联通,包括中国电信和中国移动在内的运营商正在干和将来要干的重要事情,是不是与过去很多人包括从业者印象中运营商只会干“卖卡、卖宽带”的工作大相径庭了?
运营商真能有美好未来吗?
角色的成功转型,让运营商的工作内容和工作方式正发生着改变,从重营销到重技术,从重业务到重研发,运营商的技术含量越来越高,手里有了几把刷子,所以在用户尤其是政企大客户面前变得更加有自信,在全国范围内屡屡拿下各类信息化大单,市场份额占据主导地位,在云计算领域保持着每年翻倍的业绩增长,和互联网巨头的差距正在缩小,还有已经实现“物超人”的物联网,17多亿连接正持续不断地为运营商贡献着收益,而且万物互联时代正在到来,未来百亿连接也不是梦。
所以,一些朋友只看到现在通信费在降价,手机和宽带竞争仍然激烈,市场日益饱和的现状,觉得运营商这样下去没有未来,而实际上运营商的发力点已经转移,在拥有巨大潜力的新兴市场上正披荆斩棘,忙得不亦乐乎,也取得了显著成效,近几年的营收和利润都在健康地成长,有什么理由不看好他们的未来?其实更重要的是,运营商通过持续的研发投入、技术积累,以及在市场上的不断实践,培养出了越来越多的技术和管理人才,队伍越来越年轻,这是最大的财富,是保障企业长久健康发展的基石,有了优秀的人,还愁企业前景不好?
企业是发展了,那么通信人的前途是光明还是黑暗?
作为一个老的圈内人士,如果是五年前,我对行业的发展还比较悲观,因为产品同质化严重、恶性竞争不断,员工们每天承受着高强度的KPI考核,基层低三下四地到去摆摊或串门推销手机卡和宽带,在大客户面前因为竞争过度也抬不起头,给人感觉是整天干些很low的活儿,待遇不高,还经常被扣。
而如今,这一切正在改变!虽然KPI压力还是没有减轻,但很多地方员工们的工作方式已经改进,摆摊的少了,为争夺客户大大出手的少了,在竞争的同时三家的合作变得多了,自己的产品更加多元化,技术含量不断提高,在大客户面前也能挺起腰板了。好几个基层的员工跟我讲:“现在终于不用再低三下四地工作了,越来越多的人理解了运营商建设通信网络的重要性,享受到了低资费的网络带来的工作生活便利,自己的付出得到了客户和社会的尊重”。
这是一种积极的变化,我们细想一下是不是也能感觉到,现在网络上运营商的负面舆论越来越少,正面评价越来越多,尤其是主流媒体经常热衷于报道运营商5G行业应用亮点、科普通信基站、算力网络等等,很多政府部门也是把运营商(包括中国铁塔)当成本地基础设施和智慧城市建设的主要参与者,给予了充分的支持和认可。
这样的环境变化之下,你说通信人的前途是黑暗还是光明?可能有人会反驳了:少扯这么多,咱就看待遇咋样,好多年没涨工资了,光明个啥。
我可以很负责任地讲:现在三大运营商的薪酬体系早就打破大锅饭了,总体上是薪酬和收入利润挂钩,按劳分配,多劳多得,贡献少就少得,还有划小承包等创新举措,虽然并不能做到分配的绝对公平公正,但在现有体系之下,是能够保持员工活力的,要不然这些年运营商也不可能保持营收和利润的持续增长,这些业绩不都是员工干出来的吗?据我了解,很多省市内部员工的绩效差异很大,有的业绩好的员工一年能赚几十万,业绩不好的一年也就拿到几万,各级领导班子也是这样,干得好了名利双收,干得不行下台走人,大家都是压力山大,也只有不断地学习,始终保持斗志,才能在现在的运营商里有立足之地。当然了,如果想混日子,那就不用指望有多少岗级和待遇增长了,四五年不变很正常。
我之前发过微博,鼓励现在的年轻人到运营商去工作,除了前面说的企业发展前景外,还有几个优势,例如运营商虽然收入不高,但工作稳定,按时发薪,对于买房买车贷款来说不用担心断供;再如运营商各地都在推行干部年轻化,过去60、70后为主的干部队伍正在更新为80、90后,三十多岁的年轻人晋升提拔的机会很多,收入水平自然提升,00后进入公司干个十年就可以替代80后的位子了,比起当年60、70后们为了提拔打破头要机会多的多。
还有更重要的是运营商重视技术,重视创新,尤其是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ICT等领域正需人才,有水平的理工科学生有更多的展示机会,岗位和待遇提升也更快。据我了解,从去年开始,应聘运营商工作的毕业生越来越多,985、211等名校的研究生也大有人才,这个前几年和比真是不一样了,尤其是今年下半年秋招,据说很多地方报名人数呈现了井喷,运营商人力部门也是感叹终于有“好光景”,可见企业的转型发展,也是让墙外的很多年轻人看到了,认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