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而瑞]2021年中国房地产企业销售TOP200排行榜中房网

1、百强房企销售增速罕见负增长3.5%;2、千亿房企数量43家,与去年持平;3、近2成百强房企业绩下滑超过10%4、逾8成房企未完成全年业绩目标

☉文/克而瑞研究中心

榜单解读

2021年,房地产市场强、弱转化,上半年成交显著放量,百城成交面积创同期历史新高,热点三、四线城市房价出现普涨行情。下半年市场持续转冷,百城成交面积持续下行,同比跌幅扩至30%以上,这在历史上实属罕见。

各城市市场加剧分化。具体而言,部分热点城市房价转折,上半年急涨、下半年转跌,部分板块、部分项目价格更是一降再降。即便是广州、深圳、厦门等核心一、二线城市,市场预期同样转折,购房者观望情绪愈加严重。压力城市市场形势愈加严峻,天津、昆明、长春等19城落地“限跌令”。受此影响,房企打折降价常态化,特价房、工抵房等优惠频出。

企业层面,2021年规模房企销售增速罕见出现负增长。规模房企整体的目标完成情况也远不及历史同期,平均目标完成率不到90%,明显低于过去三年105%以上的平均水平。在行业去杠杆、市场降温的背景下,不断出现大型房企风险暴露,金融机构对房地产行业的风险偏好明显下降,行业从“控制风险”到“暴露风险”。

展望2022年,企业整体业绩预期将更为保守,仍会有一定规模的房企面临负增长困境。短期内谨慎投资预期难以大幅扭转,投资力度修复仍需要3-6个月。融资方面,行业融资管控趋于常态化,企业偿债压力仍然较大。同时,新常态下规模房企整体经营逻辑将加速向“以销定投”转变,更好地平衡财务杠杆、提升运营管控效率,防范风险、降本增效。

01

规模:百强房企全年累计业绩同比降低3.5%

2021年12月,百强房企实现销售操盘金额9940.1亿元,单月业绩同比降低35.2%,较11月环比增长32.4%。从累计业绩来看,年内百强房企累计业绩增速持续放缓,截至12月末累计销售操盘金额较2020年同比降低3.5%,规模房企销售增速罕见出现负增长。

全年来看,2021年中国房地产行业的企业整体销售,表现为先扬后抑的走势。一季度,市场购房情绪延续了去年末以来的热度,企业销售规模较去年和2019年同期提升显著。二季度之后企业销售增速持续放缓,特别是下半年市场降温明显,行业百强房企单月业绩增速自7月由正转负以来,延续下跌趋势且降幅不断扩大。

02

门槛:TOP30房企保持规模优势百强门槛200.3亿元

2021年,百强房企在各梯队销售门槛继续提升的同时,规模增速也呈现一定的分化,行业竞争加剧。其中,行业龙头房企继续稳健增长、保持规模优势,TOP十房企销售操盘金额门槛达到2879.5亿元,同比增幅达19.8%,较2019年增长42%。TOP20和TOP30房企的销售操盘金额门槛也分别同比提升9.2%和2.5%,实现规模稳定提升。

而TOP50房企销售操盘金额门槛则较去年同期同比下降14.9%至570.6亿元,与其他梯队房企出现一定程度的分化。截至12月末TOP一百和TOP200房企的销售操盘金额门槛均同比降低至200.3亿元和55.1亿元,规模房企分化加剧。此外,从千亿房企数量来看,2021年全口径千亿房企数量与去年持平,保持在43家。

03

企业表现:年内累计业绩负增长的企业数量增加

2021年,百强房企整体表现不及去年同期,年内累计业绩同比降低的企业数量增加。具体来看,截至12月末近4成百强房企累计业绩同比降低,销售规模负增长的企业数量较2020年有明显提升。单月业绩来看,12月逾8成百强房企单月业绩同比降低,其中逾6成房企同比降幅大于30%,20家房企单月业绩同环比双降。

但2021年也有部分规模房企业绩表现相对突出,如绿城、华润、招商、金地、建发、龙光、滨江等年内均实现了较高的累计业绩同比增长。此外,碧桂园今年在三个口径榜单中都继续保持在行业第一的位置。

04

目标:规模房企整体目标完成情况远不及历史同期

2021年,规模房企整体的目标完成情况远不及历史同期,规模房企平均目标完成率不到90%,明显低于近年105%以上的平均水平。在披露年度业绩目标的部分规模房企中,截至12月末有逾8成房企未完成全年业绩目标。但绿城、华润、金地、滨江等房企仍超额完成全年目标。可见,即使年内规模房企已对业绩增长保持了谨慎预期,并适度调降了销售目标的情况下,但下半年市场大幅降温、企业业绩持续萎缩的影响下,多数企业的业绩压力仍然较大。

05

企业展望:延续谨慎的投资预期降本增效、防范风险

规模:业绩预期会更为谨慎,部分企业面临负增长困境

整体来看,近年房地产行业监管不断收紧,企业规模增速自2016年以来持续放缓。特别是2021年下半年至今市场降温明显,项目去化率表现不佳,房企销售去化及回款压力增加。目前,预期的市场底尚未真正到来,短期内房地产市场仍难言乐观,全国商品房销售规模将步入无增长时代。

结合今年规模房企实际的销售目标完成情况来看,2022年企业整体的业绩预期势必也将更为谨慎,会有部分企业业绩目标同比持平或降低。2022年,企业需在保证货量供应的同时,继续积极营销、促进销售去化及现金回笼。但预计全年仍会有一定规模的房企面临负增长困境。

投资:谨慎拿地是主旋律,投资力度修复仍需3-6个月

2021年,22个重点城市采取“双集中”供地对企业投拓带来了前所未有挑战。一年拍三次的固定节奏下,房企投资博弈性增加,短期资金池深度成为企业增储的重要砝码。集中供地叠加房企资金压力增加,导致企业投资及扩张动能降低,投资态度保持审慎,全年百强拿地销售比仅为0.29,创近五年新低。

融资:行业融资管控常态化,短期内企业偿债压力仍然较大

2021年,行业融资政策持续收紧,房企三道红线监管和房地产贷款集中度管理制度常态化。典型规模房企全年融资总量同比下降26%,近五年来首次出现负增长且达到五年内最低水平。四季度企业融资一度降到冰点,融资总量同比减少55%,房企资金压力加剧,违约事件频发。同时,不同企业之间融资规模以及融资成本出现明显分化,国企、央企以及财务稳健的优质房企更具优势。

这样的背景下,年末中央及部委、金融机构等密集发声,向市场释放有关房企融资政策偏正面消息,部分企业融资压力略有缓解。但并不意味着房地产信贷政策转向,而旨在维稳纠偏。预计2022年,整体的融资环境仍以维护企业正常融资需求,促进行业良性循环和健康发展为主。短期内房企融资仍将低位运行,企业整体偿债压力仍然较大,未来房企将更加依赖销售回款和自筹资金。

管控:提升运营管控效率、降本增效,加强产品力打造

新常态下,高杠杆、高负债运营模式无法持续。未来房企经营逻辑将加速向“以销定投”转变,更好地平衡财务杠杆,增强企业自身的抗风险能力,以实现稳健、高质量的发展。整体战略以谨慎经营、防范风险为主,并积极适应新的政策与市场环境。

06

市场展望:上、下半年市场强弱转折12月成交止跌回升

2021年12月,房地产市场成交止跌回升,29个重点监测城市商品住宅成交面积环比增长16%,同比跌幅收窄至35%,较2019年同期下降26%。

一线城市成交稳步提升,环比增长6%,同比仍下降30%。其中,上海、广州成交放量,环比涨幅皆超30%,同比跌幅仍在20%附近。北京、深圳成交不增反降,同、环比跌幅都在30%以上。上海市场两极分化,豪宅再现抢购潮,即便部分房源总价突破1亿元,开盘当天同样售罄,核心在于一、二手价格倒挂,买到即赚到。刚需盘去化表现平平,部分项目去化率低于30%。年末广州市场出现翘尾行情,尤其是那些一、二手价格明显倒挂的楼盘,开盘当天均能实现“日光”。

25个二、三线城市成交企稳回升,环比增长19%,同比跌幅收窄至36%。其中,近7成二、三线城市成交止跌回升,长沙、厦门等环比涨幅皆超70%,宁波、天津等成交持续下行,环比跌幅都在20%附近。9成以上二、三线城市成交同比仍下降,3成以上二、三线城市同比腰斩,仅限于成都、济南同比转正。

而从全年市场走势来看,房地产市场强、弱转折。上半年成交显著放量,百城成交面积创同期历史新高,热点三、四线城市房价出现普涨行情。下半年市场持续转冷,百城成交面积持续下行,同比跌幅扩至30%以上,这在历史上实属罕见。

展望2022年,房地产市场难言乐观,预计全年成交规模或将同比下降5%-10%。受极高基数影响,上半年成交较难摆脱下降通道,同比跌幅或将进一步扩大。下半年成交有望企稳回升,同比跌幅将明显收窄,甚至同比转正。

各城市市场或将持续分化。核心一、二线城市市场仍具韧性,改善性需求依旧坚挺,豪宅市场更将持续火热。弱二、三线城市市场或将持续低迷,市场需求及购买力难免透支,成交或将持续低位运行。

THE END
1.房地产行业:2024年1~11月全国房地产企业拿地TOP100排行榜中指研究院-房地产行业:2024年1~11月全国房地产企业拿地TOP100排行榜-241210 当月要点: 1、重点房企拿地总额同比降幅显著收窄 2、自然资源部242号文落地,标志着专项债用于土地储备的正式重启 3、从各城市群拿地金额来看,长三角继续居四大城市群之首https://t.10jqka.com.cn/pid_408346879.shtml
2.2024年十大房地产公司房产公司有哪些入选《 2024年CNPP房地产行业十大品牌榜中榜名录》的有:保利发展控股、中海地产、华润置地、招商蛇口、万科、绿城中国、龙湖、建发房产、越秀地产、滨江等,该名录是以大数据算法、人工智能、客观真实公正统计计算为基础,通过广泛收集整理汇编全球权威资料,综合多家机构媒体和网站公布的排行榜单数据,结合专业独立的调研测评https://www.cnpp.cn/china/list_1088.html
3.2022年1拿地同比下降59.3% 房企拿地分化显著 2022年1-3月,TOP100企业拿地总额2271.6亿元,拿地规模同比下降59.3%。TOP100门槛值为8亿元,较2021年3月下降6亿元,TOP100企业招拍挂权益拿地总额占全国300城土地出让金的比例为58.5%。 从新增货值来看,绿城中国、华润置地和上海地产集团占据榜单前三位。2022年1-3月,绿城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28954830241454609&wfr=spider&for=pc
4.榜单发布2019年中国房地产企业新增货值TOP100排行榜【榜单发布】2019年中国房地产企业新增货值TOP100排行榜 如果您无法正常浏览邮件,请点击这里在线浏览 2019年土地成交规模回到近十年低位,“小阳春”后热度持续下行。溢价率创新低、流拍回到高位,在“地价底线未降、预期下行”的大背景下,2019年房企投资延续了2018年以来谨慎趋势,全年百强房企拿地销售比降至0.34,与http://www.cricchina.com/research/details/9090
5.2019年14月全国房地产企业拿地排行榜2019年1-4月全国房地产企业拿地排行榜 伴随房地产市场调控的深入,房企拿地回归理性,行业进入精细化竞争阶段。与此同时,作为房企的“粮仓”,房企土地储备规模与结构对业绩的影响持续加大。在此背景下,中指研究院对房企拿地情况进行研究,关注房企在土地一二级市场拿地的最新动态与热点,为研判行业趋势提供参考。 https://m.loupan.com/tc/news/201906/3881619
6.2020年全国房地产企业拿地排行榜01全年拿地同比增长14.0%12月拿地规模有所增长 2020年,TOP100企业拿地总额32337亿元,拿地规模同比增长14.0%。TOP100门槛值升至85亿元,环比增长16.4%,TOP100企业招拍挂权益拿地总额占全国300城土地出让金的比例为54.0%。 从新增货值来看,保利、碧桂园、万科占据榜单前三位。2020年,保利以累计新增货值5098亿元的占据https://36kr.com/p/1049973179449480.html
7.2024年19月全国房地产企业拿地TOP100排行榜.pdf2024年1-9月全国房地产企业拿地TOP100排行榜.pdf 12页内容提供方:bosunram 大小:956.33 KB 字数:约2.56万字 发布时间:2024-10-15发布于江苏 浏览人气:16 下载次数:仅上传者可见 收藏次数:0 需要金币:*** 金币 (10金币=人民币1元)2024年1-9月全国房地产企业拿地TOP100排行榜.pdfhttps://max.book118.com/html/2024/1012/7003040100006161.shtm
8.[中指研究院]:2024年18月全国房地产企业拿地TOP100排行榜2024年1-8月全国房地产企业拿地TOP100排行榜 当月要点: 重点房企拿地总额同比降幅继续扩大:2024年1-8月,TOP100企业拿地总额为4731.3亿元,同比下降40.0%,较1-7月降幅进一步扩大2.0个百分点。 “7090政策”正式退出上海市场:上海优化了新出让商品住房用地中小套型住房建筑面积标准和供应比例,有利于高品质“好房子”建https://www.fxbaogao.com/detail/4503590
9.2020年18月全国房地产企业拿地排行榜排名 企业 拿地金额(亿元) 企业 拿地面积(万㎡) 1 中国恒大 822 中国恒大 2437 2 中海地产 781 碧桂园 2340 3 碧桂园 776 绿地控股 2133 4 绿地控股 716 新城控股 1536 5 龙湖集团 627 龙湖集团 973 6 绿城中国 606 金科集团 973 7 万科 586 万科 931 8 保利发展 579 保利发展 883 9 新城控股 572https://m.sohu.com/a/415946181_120409518
10.观察地产物业股风险和机会的窗口:2022年1炒股第一步,先开个股票账户 中指研究院两榜均已发布,从销售业绩排行榜与拿地TOP100排行榜来看,越秀服务和滨江服务排名不错,尤其越秀服务,如果加上另一大股东广州地铁的拿地指标的话,更是再上一层楼。 2022年1-10月中国房地产企业销售业绩排行榜https://caifuhao.eastmoney.com/news/20221102103959804431100
11.2022年全国房地产销售排行榜(2022年中国房地产企业项目销售TOP100?2022年中国房地产企业项目销售TOP100排行榜 百亿热销盘数量维持高位,达到13个; 金额门槛两极分化优者更优,面积门槛全线下降; 热点城市优质项目加入折扣促销,推高入榜项目均价。 ☉文/克而瑞研究中心 /// 榜单解读 “ 2022年虽整体的政策走向为稳信心,但多种因素叠加下市场的整体信心仍然不足,房地产整体销售增https://www.niaogebiji.com/article-65143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