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投诉情况来看,消费者最不满意的地方主要体现在吃差价、搞暗佣、违规收费等方面。房产中介“坑蒙拐骗”的形象,跃然纸上。
然而,不管你喜不喜欢这个行业,它都是国人社会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角色了。
众所周知,中国正在快速进入存量房时代,尤其一些典型一二线城市。如深圳,据深圳市住建局统计,2020年全市住宅累计成交超14万套,其中,一手住宅45384套,二手住宅95273套,深圳已成为存量房交易占绝对主导的市场。
如果没有中介,未来越来越多的存量房市场,将会一片混乱。
这个行业真的有罪吗?
当然不是!要知道,在发达国家,房产中介就好比专注于房产交易的律师,他们像会计师、设计师一样受到社会尊重。
所以,我们应该反思的是,为何到了我们手上它的口碑就变臭了?
01
好人谁去干中介啊?
撕开二手房交易的遮羞布
老百姓对房产中介的恨,从何而来?
有两个主要原因,一是他们乐于哄抬房价,是高房价的帮凶之一;二是他们善于利用信息不对称,吃差价、搞暗佣,损失买卖双方的利益。
以下两种伎俩,是房产中介惯用套路,相信有过二手房交易经历的大部分人,都对它们不陌生:
第一种伎俩是,中介与业主私下达成协议,抬高房价,合伙欺骗买家。
某业主委托中介门店出售房产,意向委托价格为400万。
通过一个月的撮合后,该中介告知业主,其房产可卖高至430万,与此同时,中介提出了一个要求,即卖高的30万“差额”,要作为佣金支付给中介,业主则无需再支付佣金。
因为着急用钱,业主不得不配合。
最终,买家成了冤大头,不仅白白损失30万“差额”,其需要支付的佣金费也从8万元提升至8万6000元。
本来对买家而言,只有业主一个对手盘,现在却变成了要与“中介+业主”的组合拳斗智斗勇。
第二种伎俩是,中介凭借奥斯卡级别的演技两头骗,隔离业主和买家,所有价格信息全凭中介传达。
某房子报价520万,买家让中介按照500万佣金各付去和业主谈判,结果被告知,业主最低490万到手,要求买家加钱。
于是,买家加到510万佣金各付(业主到手大概480万多点)谈了下来。
直到签买卖合同时,业主和买家才终于见上面。签约结束后,买家得知,中介告诉业主,买家不愿支付佣金,所以由业主付给了中介10万,而业主之所以愿意承担这笔费用,则是因为其实际给到中介的底价是470万到手。
所以,这套房子500万佣金各付就能成交,但两头骗之后,中间的10万“差额”就被中介吃掉了!
所以,常常可以看到中介门店在其招牌上打出“真房源!无差价!”的宣传文案,这六个字仿佛已成了行业最高的庄严承诺、最大的良心,然而,换到其他任何行业,这一准则不是基本要求吗?
02
该不该消灭房产中介?
“洗白”不能靠打价格战
网上开始有声音呼吁:“消灭房产中介行业。”
在莫老爷看来,能说出这类话的人,一定是没有买卖过二手房的。
就在上周,莫老爷的一位亲戚刚刚卖了一套物业给她的同事,明明双方都是认识的人,照样找了中介,付了中介费。为什么?因为二手房交易周期长、风险多,极易引发买卖双方资金纠纷。
以周期长为例,排除极少数买卖双方为熟人的情况,从买家角度来说,第一步是筛选到心仪的房子,而这看似简单的一步,只有业内人才知道,中国能够提供真房源,且没有重复房源的线上平台仅且只有贝壳一家;
而除了提高成交效率、确保双方资金安全过渡这类最基本的服务之外,一个优秀的中介,还能够充当客户的“投资军师”,精确挖掘并匹配双方需求。
举个例子:现在已经过了房子供不应求阶段,并非随便乱买就能坐等物业升值,那么,手握800万的你,如何才能判断市场上哪一个标的最适合自己?莫老爷告诉你,这种时候,越优秀的中介越能帮你找到最接近完美的答案。
但很可惜,在中国,让老百姓为看不见的服务买单,这种意识一直很薄弱。
这不仅针对于房产中介行业,拿律师行业来说也一样,向律师咨询法律问题,只想“白嫖”不想付费的大有人在,所以你看,中国现在的刑辩律师少到快成保护动物了。
据老爷了解,一些特别优秀的房产中介可以做到五成、七成客户均来自于老客户的转介绍。
综上,“消灭房产中介行业”的说极其不理性,这个行业有其存在的巨大价值与意义。
只是,民怨滔天,它的确到了急需“洗白”的时刻。
然而,结果却证明,打“价格战”这样的方法只会令行业的口碑变得更臭!
那么,如果一家中介执行连经营成本都无法覆盖的“超低佣模式”,可能意味着什么?
很简单,“羊毛出在羊身上”,它们一定会通过其他途径把让利掉的佣金弥补回来。
惯用的“超低佣”伎俩是这样的:客户的确没有支付什么佣金,却被莫名其妙新增收了服务费、咨询费,甚至还被算计了暗佣、差价。最后其算账发现,实际花费远远超过3%的佣金,可谓因小失大。
以链家为例,一笔佣金费就已经涵盖了整个服务流程所有环节的收费,包括后期的办理银行按揭、过户、协助物业交接等,绝不会再有隐形项目。这也使得链家的经纪人在服务客户时,能够专注于服务质量,而不是往歪门邪道上动心思。
对于大部分老百姓来说,一辈子买卖房产的机会可能只有一两次,它们不懂这个行业的潜规则,看到有便宜可捡,很容易就会掉入“陷阱”。这些“陷阱”不仅给他们造成了大量困扰,还导致房产中介机构的投诉量居高不下,行业被越洗越黑。
当前,国家想要整顿二手房交易市场的迹象已经非常明显,莫老爷的立场是,坚决支持国家严厉打击所有乱象行为,因为这些政策的出台,只会让行业的未来发展更健康、更阳光。
然而,从房产中介行业的角度而言,莫老爷认为,既然整顿已经无可避免,那么,赶在国家出手之前,自行完成净化,这绝对要比被动性的“挨打”承受的痛苦来得小。
03
让“暗佣”成为历史
佣金透明化是难而正确的事
房产中介行业应该如何自我净化呢?“佣金透明化”是大势所趋!
让暗佣、差价彻底成为行业历史。
其实,早在2020年9月,“深房中协”就已经发布了《关于实施“佣金透明化”要求的通知》,并呼吁深圳行业共同推进这一举措。
“通知”中,对深圳市房地产中介机构及从业人员做出了这样要求:“在中介服务过程中,应就服务项目、计费依据与标准及各方应付佣金及其税费分担等,明确告知交易双方,不得‘背靠背’,刻意隐瞒牟取不正当利益,或与一方当事人串通,损害另一方当事人利益。”
当时,贝壳作为新居住服务提供商在行业内率先响应了号召,链家、德佑、览众、糯家、脉房、68置业、微地产、成宏地产等行业机构率先践行落实,它们在业内首推“佣金透明化”,实现了房产交易佣金的“双透明”。
而具体“佣金透明化”又是如何落地的呢?
深圳链家给出了一个样本示范,主要是令佣金结构透明和佣金金额透明。
“要求业主佣金不超过成交价的1%、购房者不超过成交价的2%(事实上,世界上大部分国家,二手房佣金都算在卖家头上,而在中国的绝大部分城市,却是由买家一方全额承担的,显然不合理);要求买方、卖方、居间服务方必须签署同一份合同,双方无信息差,享有绝对知情权。”
在此顺带跟大家爆一个料,8月3号,深圳链家将举行一场盛大发布会,主题是进一步推进“佣金透明化”的落地,莫老爷拿到了内部文件,两大看点提前曝光一下:
2,有一组漂亮的数据也将被公布:截至2021年6月底,链家已累计为消费者陪垫付安心保障金158654笔,金额超28.07亿元。
最后,莫老爷想说,其实,二手房交易行业佣金乱象的问题,是整个产业链的问题。
虽然深圳已经有一些机构参与到了这场净化运动中,但影响力依然微乎其微,否则,“深房中协”就不会同一件事反复重申了。
7月29日,“深房中协”再次发文重申:“深圳市行业从业人员应与‘背靠背’SayNo!拥抱‘佣金透明化’标准,用专业服务赢取职业尊严,共同打造更良性的行业生态。”
也因为,如果仅靠少数几家公司拼命努力,然后一大批黑中介拼命反行其道,由于市场占有率的原因,大多数消费者还是会和黑中介成交,那么,代表整个行业形象的依然是黑中介。
莫老爷还要呼吁所有从业人员,爱惜自己的羽毛,坚守职业操守,将客户至上、诚实可信作为工作准则,立志做尊严的服务者。
这几年,中国房产经纪行业从业人员素质已经有了明显进步,以链家为例,目前全国14万经纪人里,差不多每两个就有一个是本科及以上的学历。这些高学历的年轻人,难道不想挺直腰杆站着赚钱吗?
莫老爷更要呼吁我们的消费者,请尽可能选择与敢于“佣金透明化”的中介机构进行合作。
这不仅是消费者“避坑”的最好方法,更重要的是,只有当行业中的正规中介普遍比黑中介赚到更多钱时,才有可能良币驱逐劣币,而不是劣币驱逐良币。
相信这一天不会太远了——“房产中介,是一个受人尊重的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