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房到底是在买什么?房子最底层的价值是什么?
蝈蝈认为是:空间
我们可以从地段空间、小区空间、房子空间三个空间维度来看房子的价值。
地段空间
地段空间=地段+地段所在空间,地段是一个二维平面中的概念,地段空间是三维空间中的概念,地段空间≈地段3
地段好是地段空间好的基础,但地段好≠地段空间好
举个简单的例子,陆家嘴有一个小区叫:瑞苑公寓,地段好,配套好,但地段空间不好。
从这个图就可以看到它在高楼大厦中间。
它周围有六个高层:中国船舶大厦、金穗大厦、中国工商银行大厦、瑞苑公寓写字楼、中国人寿金融中心、尚悦湾写字楼、购物中心。
在陆家嘴且有这些配套,说明地段好,但因为周围这一圈高楼,空间被压缩了,地段空间差。
这个盘的实际表现如何?20、21年市场大涨的时候它居然没有涨起来,大势上涨却不涨的资产要特别小心。
九卢和瑞苑公寓位置很近,但价格是2倍多,当然有房龄、产品等差异,但最关键的还是地段空间的差异。
九卢周围没有高层建筑,在江边,空间广阔。
地段接近,但地段空间,九卢>>瑞苑公寓
核心地段的江景房之所以值钱根本原因就是好地段+江景带来了优质空间,地段空间好。
地段空间的基础还是地段,没有地段的江景没有意义,没有地段的海景也没有意义。
结论:地段空间,地段空间,还是地段空间
小区空间
小区空间最直接的评价指标是:容积率=建筑面积/土地面积,房子建设的越高越密,容积率就越高,房子建设的越低越稀,容积率就越低。
容积率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产品。
0.1-0.5,独栋别墅
0.5-0.8,叠墅、联排
0.8-1.0,低密度洋房
1.0-1.5,多层板楼
1.5-2.0,小高层板楼
2.0-3.0,高层板楼
3.0-5.0,塔楼+高层板楼
5.0+,高密度塔楼
容积率还决定了楼栋结构、梯户比、楼间距、户型等影响居住体验的关键要素。
今年去了10几个城市调研,看下来这几年房地产最大的问题是高容积率房子的大量供应,现在全国各地都在降容积率,过去几年大量高容积率房产处境尴尬。
对比一线城市容积率可以发现,近20多年,容积率控制最好的是上海,其次是北京。最差的是深圳,深圳从2017年开始把平均容积率提升到了5的水平,成为全国容积率最高的城市。
去广深交流的时候,我提了容积率的观点,认为低容积的房子会冲击高容积率的房子,大家的反馈是不在乎容积率,我的回复:不在乎是因为原先没有低容积率的选项,有了之后就不一样了。
快速降容导致二手房置换链条的终点是低容积率新房,高容积率二手房整体估值不断缩水,二手房降价反向又会拖累新房。
这可能也是这轮楼市很难走出来的重要原因,说到底还是供需的问题,高容积率=高供应,高容积率的房子抛压普遍比较大,挂牌率高。
但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性,这带来的好处是:未来改善需求源源不断。
什么情况下高容积率的不良影响会下降?
好的地段空间可以降低高容积率的影响,比如江景房、海景房。
汤臣一品的容积率高达5.97%,但地段空间极佳,相当于广义的容积率很低,小区本身的容积率就没有那么重要了。
还有一种就是周围都是低层建筑的超高层,比如黄埔现在规划了很多风貌别墅+超高层,这种超高层也可以突破自身容积率的问题。
突破的逻辑类似于江景房,超高层可以理解为城景房,既有地段,又有空间,地段空间好。
如果在很多超高层中间的超高层,地段空间就比较差了。
结论:容积率决定了小区空间,未来房地产的主导力量是改善,降容是趋势。
房子空间
房子空间分为两部分:房子内部的空间和房子外部的空间
关于房子的空间,蝈蝈在用香港的案例做了一点分析:
一、外部空间
房子外部空间取决于:地段空间、小区空间、房子位置+楼层
外部空间简单来说就是目之所及的空间大小和空间质量。
外部空间大多数时候是一个奢侈需求,比如江景,国内大部分房子对外部空间定价不足,也就是说大部分房子外部空间好也没有什么溢价,在这里是存在套利空间的。
二、内部空间
买房最基础的概念就是买多少平米,我们谈内部空间,可以升级一下,买房就是买多少立方米。
房子内部的空间主要取决于:面积、户型、层高
好的内部空间就是:面积、户型、层高有一个合理的比例关系,更好的组合出有效的立方米。
比如面积和户型就有比例关系,平均到每个房间40平+是比较合理的,三房就是120平+,4房160平+,100平内的小三房就略显拥挤了。
面积和层高实际上也有比例关系,比如老破小面积小,层高只有2.8米,甚至2.6米也不会感觉不舒服。
但是如果你面积非常大,层高低就会明显感受到压抑。之前看过一个小区:盛大金磐,3房300多平的户型,圆形客厅非常大,进去看的时候就明显感到压抑,层高太低。实际它的层高是3米,但在这么大的面积之下,就显得太低了。
下面是一张这个户型的VR截图,可以感受到层高太低。
之前层高限制3.3米,在这个层高限制下,单层面积是不能太大的,极限基本就是三四百平米了,再大设计成复式更协调。
别墅对于这种比例关系就更加讲究了,先说下坏的比例关系:
5层、窄面宽、长进深,每层面积很小,一看就不协调。
比较好的比例关系应该是:层数少(2层是比较合适的,一层更牛,但太少见)、每层面积大(200平左右),大面宽,窄进深。
面积和高度是要有比例关系的,应该是一个平放的长方体,而不是竖起来的长方体。四五层的别墅,每层四五百平+超高挑空才会比较协调。
买别墅,立方米比平方米更重要。
结论:买房就是买比例协调的空间
现在第四代住宅的概念比较火,可以用空间的逻辑来看第四代住宅吗?
从空间维度看第四代住宅
第四代住宅是真概念,还是假噱头关键看房子空间有没有真正的改变。
如果仅仅是加个大阳台,养花养草,这不能叫第四代住宅,大阳台还会影响采光。
如果仅仅是可以偷更多的面积,得房率高一点,其实就是变相降价,不能叫第四代住宅。
如果层高调整为3.6米,甚至每家每户做挑空,真正的提升了房子空间,那可以认为是真正的新一代住宅。
这类产品真出来,会对现有市场造成很大的冲击,特别是豪宅市场。
总结
买房就是买空间,结合地段空间、小区空间、房子空间三个空间维度可以更高维的评估房子的价值,抓住更多穿越时空的真价值,识别未来的长期风险。
推荐星球
冰山量化房产—用量化的思维接近楼市真相,与一千多位会员一起站在楼市信息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