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预测:土地市场热度或持续下半年房企会推更多促销手段

焦点|深V走势之后,楼市向左还是向右?——房地产市场半年回顾及展望

中房智库苏志勇

2020年上半年,新冠肺炎疫情对中国经济造成严重冲击,房地产业在拿地、开发、销售等环节均受到不同程度影响。随着疫情的缓解,加之宽松的货币金融政策,二季度房地产投资反弹,土地和商品房市场双双回暖,走出一波深V行情,一些热点城市甚至出现了过热苗头。这种深V行情是否意味着房地产业已经彻底摆脱疫情困扰?下半年房地产市场走势如何?本文将通过一些数据指标,并结合专家和机构的观点做出分析和判断。

一、外部环境恶化,国内经济显著回暖

从国际环境看,全球疫情蔓延,贸易摩擦不断,外贸及产业链布局承受严峻考验。虽然中国疫情已经得到有效控制,但疫情仍在困扰着全球大部分经济体,特别是美国、巴西和印度等国家有加速蔓延的趋势。全球疫情不确定性外加贸易摩擦,对中国的外贸进出口以及全球产业链布局将产生深远影响。为此,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支持出口产品转内销的实施意见》,通过十项措施帮助外贸企业打通国内市场,刺激内需。

从国内经济形势看,固定资产投资和制造业恢复明显;第三产业受疫情影响较重,恢复尚需时日。受疫情影响,今年一季度,我国GDP同比下降6.8%,消费、投资、出口均出现严重下滑,就业压力加大。中央在强调“六稳”工作的同时,首次提出“六保”目标。通过调整货币金融、财政税收等政策措施,国民经济各项指标在二季度出现明显好转。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显示,6月份制造业PMI指数为50.9%,环比上升0.3个百分点,恢复到疫情之前的水平;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4.4%,连续4个月回升。2月份以来中央实施了适度宽松的货币金融政策,大力支持“新基建”、旧城改造等领域投资,带动固定资产投资逐月恢复,同比增幅从2月份的-24.5%回升到5月份的-6.3%。特别是房地产投资前5个月累计值同比由2月份的-16.3%回升到-0.3%,基本恢复到去年同期水平。5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5823.4亿元,由4月份的同比下降4.3%转为增长6.0%。

相比投资领域的快速恢复,消费增长则面临着多重障碍。疫情以来,中央和地方政府出台了一系列鼓励消费的政策措施,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受疫情影响,交通运输、旅游、餐饮、娱乐、酒店住宿等消费需求仍被抑制,恢复尚需时日。而线上消费在疫情期间异军突起,成为消费市场新亮点。数字经济全面提速,远成办公、在线教育、网络问诊、无人零售、直播带货等新模式不断涌现,一定程度上弥补了线下消费的缺口。

二、楼市调控未现明显松动,“房住不炒”被反复强调

众所周知,房地产对产业链上下游乃至宏观经济的拉动作用显而易见,但是政府此次并未过度依赖房地产,反而在各种场合反复强调“房住不炒”的总基调,彰显政府“不将房地产作为短期刺激经济的手段”之决心。

金融政策方面,上半年央行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金融政策,大幅释放流动性的同时,对资金流入房地产领域进行了“严防死守”,从拿地到开发再到销售,对各个环节的资金使用实施严格监管,特别是个人经营性贷款、个人消费贷款成为重点排查、监测对象。

楼市政策方面,受疫情影响,地方经济和财政收入承受巨大压力,一些地方政府试图通过放松限购、降低首付等政策刺激楼市,均被迅速叫停。据统计,上半年有13个城市放松调控政策被迫撤回,反映出调控的底线不可触碰。

三、楼市现状:超级分化的格局

从企业层面,一是销售出现超级分化态势。百强房企销售额占比从2015年的36.7%到2019年的61.5%,4年增长了24.8个百分点;前十大房企销售额门槛值提高了5.2个百分点。二是融资规模和成本出现超级分化。今年上半年百强房企海外债和信用债融资规模占比超过60%,前三十强房企占到百强企业的64%,资金资源向头部房企集中的趋势非常明显,融资成本最低与最高的差距超过了5倍。三是拿地规模和成本上,前三十强房企上半年拿地数量是前五十强的85%,而且规模越大的房企拿地成本越低。

从城市层面看,城市间的市场也愈发明显。百强房企拿地布局多集中在五大城市群,占比达60%,长三角占比达30%。房价涨幅前20的城市一半以上集中在长三角地区。城市内不同区域、不同类型的房价也出现明显分化,涨跌互现。7月2日成都成交的两块住宅建设用地,分别在城北和城南,楼面地价相差了12.8倍。

此外,住宅地产与商业地产、不同地段的房产需求量、不同房企的库存都存在超级分化。秦虹认为,房地产市场的超级分化将使调控和应对风险的难度加大。

四、楼市走势及政策建议

上半年房地产市场从深跌到迅速反弹,在投资端和销售端走出了一波深V行情,部分热点城市甚至出现了房价暴涨。这是否意味着房地产市场将开启新一轮上涨周期?对于接下来的市场走势,在“中国宏观经济论坛”上,与会专家给出了各自的观点,也提出了一些政策建议。

植信投资首席经济学家兼研究院院长连平认为,在“房住不炒”政策指导下,近两年房地产市场运行总体健康平稳。今年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为房地产市场带来了较为宽松的环境。在当前形势下,尽管政府不会利用政策刺激房地产市场,但也不会以政策打压房地产市场运行,因此下半年不存在政策收紧的可能性。关于市场走势,连平认为下半年房地产市场将进一步复苏,主要理由是:第一,目前国内疫情基本得到控制,消费需求快速恢复,房地产作为最重要的耐用消费品,在经济复苏过程中需求将得到释放。第二,国家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政策不断落地,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等城市群、都市圈的建设,推动了区域房地产需求。第三,最近中央发布了关于要素流动和新型城镇化的两个重要文件,推动了要素市场特别是人才市场流动,带来需求进一步增长。第四,在货币宽松的大环境下,金融为房地产市场提供了较为友好的环境,各方面流入房地产市场的资金在增加。

在新时代证券副总裁兼首席经济学家潘向东看来,疫情之后的房地产政策,不同城市应当差别对待,对于一些三四线城市,疫情冲击到房地产需求,因此要做好应对低迷的政策措施。而对于一线城市和核心二线城市要应对好股市走强之后的房地产价格波动,坚持调控政策不放松,保证市场的平稳性。

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刘元春对疫情之后的房地产走势做出了四个判断:第一,只要中国疫情可控,资产价格适度回归的预期就是既定的,资产和流动性的流向也应该是既定的,因此房地产在下半年出现持续回升是大概率事件;第二,因城施策和坚持三个稳定、坚持“房住不炒”的政策定位,必定意味着对违规资金、违规交易管理的强化,但这种强化不足以逆转整个大环境下所形成的资产价格预期;第三,城市群、都市圈的发展给结构性变化带来推动力,这也是下一步发展需要的结构性力量;第四,不要忽略一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上的问题和整个市场分化带来的调整契机。

对于下半年走势,中房智库执行院长、中央财经大学副教授柴铎也给出了自己的观点。第一,由于担心秋冬季新冠疫情回头,加之资金链压力,房企将调整开发建设和项目销售节奏,加速回款,下半年房企会推出更多的促销手段。

第二,货币政策持续宽松,近、中期LPR步入下降通道,释放资金向高净值人群集中。同时,股市这波行情如果持续,可能带来财富的重新分配,而在众多投资品中,唯有房子是看得见、摸得着、用得上、理解得了的,出于防止资产贬值避险目的,这类人群可能会集中入市,进而与房企加大推盘力度的供给端举措相互作用,导致个别城市市场升温乃至过热。

第三,楼市政策有保有压,调整政策更加务实。疫情之下城市房地产市场分化加剧,有的城市因经济和财政压力,尝试解禁、刺激楼市的意愿强烈,下半年可能有更多的城市尝试解禁;而有的城市疫情之后楼市供不应求,房价高企。针对不同城市特点,中央在“房住不炒”的主基调下,应坚持分类指导,因城施策,有保有压。既要防止热点城市过热,又要避免一些三四线城市偏冷。

第四,土地市场方面,今年热点城市优质地块推出频度、力度加大,领军企业借助资金等优势拿地力度加大,下半年土地市场热度或将持续。

第六,下半年房企偿债高峰来临,个别企业、中小房企资金链依然紧绷,局部风险爆发的警报仍未解除。同时,房企的并购、项目打包出售可能增多。

第七,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即将出台,农村土地市场大门正式打开,是否以及在多大程度上能够顺利运行,将对现行土地市场构成影响。特别是征地制度改革,成片开发的界定和操作方式可能改变未来土地一级开发、二级开发的利益分配格局和模式。

第八,新基建以及新型地方政府债、土地指标管理方式改革等政策对于产业用地市场来说可能是重大机遇。

THE END
1.专家带你看未来房价:涨还是跌?房产资讯专家带你看未来房价:涨还是跌? 2023年中国房地产市场在一系列政策支持下,正面临复杂的挑战和机遇。财政部的政策旨在稳定市场信心,促进需求增长。短期内市场或显稳定,但不同城市房价走势各异:一线城市或许稳中有升,二三线城市则可能平稳甚至小幅回调。长期来看,随着政策逐步落实,房地产市场将趋于健康稳定的发展。政策https://news.fang.com/open/51711665.html
2.机构看市:2025年房地产市场研判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我国推进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一年。宏观经济形势如何?政策将如何发力?房地产市场能否摆脱困局实现止跌回稳?针对明年经济和房地产市场走势,各研究机构在年度报告中给出了各自研判和展望。 对宏观经济形势谨慎乐观 对于2025年的中国经济形势,各研究机构普遍持谨慎乐观态度。对全年GDP增速的http://www.creb.com.cn/scyj/207410.jhtml
3.专家再次预测房地产走势,今年已基本应验,明年大概率也是对的00:00/00:00 专家再次预测房地产走势,今年已基本应验,明年大概率也是对的 赵见不凡发布于:河南省2024.08.27 20:07 分享到https://business.sohu.com/a/804128773_121646334
4.中国房地产市场的走势及未来十年预测程序员斯文我只是对整体房价形势做一个描述,短线预测太过困难。即使是中国指数研究院的专家,你明年看,他们预测的房价数字也多半也会有误差。《中国房地产指数系统百城价格指数2012年总结与2013年展望》中,他们预测房价2013年全国平均房价涨幅为7.8%。 我在我在贴子里说过,只有在当地实际呆过,在当地实际走过,收集了足够的当地https://www.cnblogs.com/svennee/p/4091701.html
5.中国房价狂涨众专家预测2011年房价走势分析中国房价狂涨 众专家预测2011年房价走势分析 在中国房价狂涨的2009年2010年是花旗手下的业务员不断的把美金送给开发商拿地盖房,对抗国家调控。“中国指数研究院最近的一份报告显示,2010年,房地产开发企业资金来源7 .25万亿元,其中利用外资、自筹资金增速较快,开发商贷款和按揭贷款增速较慢。具体来看,国内贷款12540https://cs.loupan.com/html/news/201003/136357.html
6.专家观点房地产长效机制全面落实市场降温趋势显现中央坚持房地产调控不放松,各地因城施策趋于灵活,房地产市场将继续在理性区间内运行。随着房地产长效机制的不断夯实和调控政策的持续加码,调控效果逐渐显现,房地产市场指标增速将继续保持“平稳回落”的走势特征,房地产市场热度下降。 根据有关预测模型,结合当前经济形势及房地产政策走向,预计2021年全年房地产市场保持https://www.ndrc.gov.cn/wsdwhfz/202108/t20210830_1295304.html
7.20102011年广州房地产市场形势分析与预测增强责任感和敏锐性,密切关注房地产市场走势,坚决落实监管和调控政策措施; 于《严格落实房地产用地调控2. 完善调控措施,促进土地市场健康发展; 政策促进土地市场健康发展3. 严格执行招拍挂出让制度和操作程序,规范房地产用地出让行为; 有关问题的通知》 4. 加强房地产用地监管,严格落实制度; 2010年12月25日,中国https://doc.mbalib.com/view/82f2dd9c54550591dec20d09d9805565.html
8.后危机时代心理预期对中国房地产价格的影响———以成都市为例根据成都市房管局统计的 2011 年第一季度的房价数据可以看出,在 2010 年政府出台的房地产价 格调控政策开始逐渐有所呈现,1—3 月房价开始出现回落的趋势,但这种价格的下跌仍然是基于高位 的房价水平的小幅度调整,不会影响全年整体房价的走势情况.据专家估计,2011 年未来几个月的房价 也将会继续持续较高的价格水平http://jjxj.swufe.edu.cn/EN/PDF/594
9.2024至2030年中国一线城市房地产行业发展前景预测与投资趋势分析预测性规划方面,考虑到经济基本面的稳定和长期发展的预期,一线城市作为中国经济的重要引擎,其房地产业将保持适度增长态势。预计到2030年,房价水平将在现有基础上有15%20%的增长空间,但这一涨幅将较过去十年放缓。价格走势将更侧重于质量、位置和服务的差异化竞争上。 整体而言,在市场规模、金融政策调整和技术进步的推https://m.book118.com/html/2024/0917/7101146162006152.s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