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北上广深是一座围城,里面的人想出来,而在外头的人却挤破了头想要进去。
苏晓以为自己足够清醒,他早早就考虑好了,既然在北京买房是天方夜谭,那不如退而求其次在附近的小县城买一座房子。
这样做既不用承担天价的房价,也可以安稳地坐等升值,毕竟在"天子脚下",发展必然差不了,这样做进可资产升值,退可回县养老。
无论是炒房还是自住都两相宜,甚至苏晓早早开始想象闲适的乡村时光,在金黄的麦穗和乡间公路附近悠然养老,岂不美哉?
更何况在19年左右,各地房价来到了高峰期,所有人都在绞尽脑汁、掏空4个钱袋子想尽办法买房。
在小县城买房在各大网红、大V的炒作下仿佛成为了一线城市"小中产"的最优解。
"那么多人都买了,我也必须这样做!"
现在想来好像是头脑一热,此时的苏晓十分后悔。
近年来,随着十余年的棚户区改造,大量的老房子被拆迁,伴随着拆迁和补偿款,众多农村人口涌进都市买房。
随之而来的则是城市化进城的急剧加速以及不可避免的房价节节攀升。
家里人催你买房、相亲时要求买房、和同学聚餐时攀比谁的房子多,巨大的社会压力下人们都认为没有房子是"可耻"的。
然而钱总共就那么多,蛋糕一共就那么大,北上广深的房价也早已成为了常人不敢想象的程度,许多人年纪轻轻就欠下了要两代人才能还清的巨额贷款。
普通人要怎么才能拥有自己的房子呢?生活在这样的压力下,年轻人的日子水深火热、苦不堪言。
房产中介的话术不断迭代,在他们口中无论经济是好是坏房价一定会涨;房价小跌意味着未来一定会涨,房价小涨未来更会大涨。
鬼使神差下,在2020年苏晓也决定在北京附近的县城买房。
承德县是河北承德市下辖的一个县,距离北京240公里。
近些年来承德发展的态势很好,城市框架不断扩大,配套设施也逐步齐全,俨然成为了众多北漂心目中的最佳选择。
于是,像是羊群中的一员一样,苏晓随大流地涌入承德买房。
遥想当年,他满心欢喜乘坐3个多小时的大巴来到河北承德,这里距离北京240多公里,出行十分不方便,但是在当时他却毫不在意。
他很快就签了合同、背了贷款,想着钱能生钱,在这里买房是最好的投资方法。
然而如今的他肠子都悔青了。
疫情三年,房价大跌,以为疫情过去了房价会有所回暖,但是现实却给了他一个重重的耳光。
2022年全国人口总计减少85万人,成为61年来首次负增长。
而当年的中国总出生人口仅仅有956万,出生率6.77‰,中国开始步入老龄化社会。
随之而来的则是人们的消费欲望降低,造出来的房子也没人接手了,房价的大跌已是必然结果。
然而苏晓还不死心,既然作为投资赔了本,那承德的房子用来自己住总没问题了吧?
这话乍一听确实在理,毕竟房子不住白交贷款和物业费着实太冤枉了,但是事实是也走不通。
承德人口少,并且还在不停流出,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承德的常住人口比上一次普查降低了11.88万,与此同时经济发展也略显缓慢。
然而最困扰苏晓的则是距离,没有通高铁时来回只能坐大巴,夏天又燥又热,回县生活犹如"受刑"。
如果放弃北京的高薪去小县城生活仿佛是唯一的选择,但是这并不现实,高昂的工资差异让人望而却步。
20年时,苏晓不停的安慰自己,等京沈高铁建好了就万事大吉了,届时交通便利了房价也会回暖,再不济回县城生活也方便得多。
"总不能一直白交物业费吧......"
然而事实并不能遂他的愿,那些建好了高铁的县城,房价仍旧是一潭死水,那些投机买房的年轻人人就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同样是北漂的张晖就深刻认识到了这一点。
3
在北京,张晖是一家知名短视频公司的工程师,租房住。
他把涿州的购房合同塞进衣柜最深的抽屉里,宁愿这事没发生过。
"哥,你在涿州的房子要装修不?"
苏晓还可以用"还没通高铁,未来能涨价"安慰自己,但是张晖却束手无策。
张晖在河北县级市涿州买的房子,走路10分钟就能到高铁涿州东站,买的时候145万元,现在跌到100万出头。
仿佛没有什么可以阻止他买的县城房子的房价暴跌。
即便所有卖房者都坚守底线,不把房价定价太低,但是挂了两年仍旧无人问津的房子告诉他:
自己的房子和所有在涿州买房的年轻人一样,都是有价无市,无人敢接盘。
张晖感到很沮丧,但一切好像都没有办法。
他也并非没有试过在县城居住。
如今32岁的张晖曾经试图举家搬到涿州生活,然而并不如意。
在涿州,他所在的小区孤零零地矗立在一片树林里,想买瓶矿泉水要骑10分钟电动车去买。
外卖也叫不到,因为这里是没有骑手覆盖的区域,APP里最近的一个商家也在10公里开外。
他在北京提着旅行箱上班,像一只寄居蟹一样,从北京往涿州运送生活物资。
如果说吃穿不便还可以想办法解决,那么时常停水停电就让人无法忍受了。
当年他还花了10多万简单装修了房子,满心欢喜住进去后才发现,由于入住率太低,楼房的电梯有时候都不开启,还时不时停水停电。
他去找物业投诉,物业也叫苦,说小区几乎没人真正住进来,大部分都是投资客买的毛坯房,物业费都收不齐,物业公司也快倒闭了。
他有一次夜里走在小区里,一片漆黑。
"只有两三个窗户里有灯光,感觉像买了鬼楼。"
他忍受不了,又到北京租房住。
几乎所有在小县城买房的年轻人都吐槽过一些无良的房产中介的口若悬河。
地产销售像候鸟一样,哪里的开发商有需求,就去哪里帮卖,从中赚千分之二的提成。
在卖县城楼盘这件事上,全国的手段都大同小异。首先,最好是有个核心的概念。
"高铁是最好用的概念,没有之一。大城市周围的任何地方,哪怕是荒山野岭,只要通上高铁,在附近开发楼盘都能赚钱。"
这是许多房产中介的"成功心得"。
他们通常的做法是,做一张交通图,在大城市周围画一个大圆,提出一个"XX分钟通勤圈"的概念。
倘若从某地到某地需要2个小时,那算正常;如果只要1个小时,那算快的;只要几十分钟?那太近了。
当这种观念投射在买房上面,就会产生一种"未来坐高铁上班也不是不可以"的幻觉。
接下来,就是把地图上所有比这里房价高的区域都标注出来,主打"价格洼地"的理念。
其实,通过我们的深入调查,我们才知道,有很多和这位小伙子一样的年轻人,他们后悔当初在县城买房子,主要有以下3个方面的实际原因。
第一条:在农村找工作非常困难。
所以,在镇上买房子,不仅仅是因为自己的名声,更重要的是,自己的未婚妻,也能有更好的选择。可是,到了婚后,他们却发觉自己在这个城市里买房子成了"累赘"。
最重要的是,农村的工作机会不多,收入也不高,男人很难在农村找到工作,所以,男人们才会选择去大城市工作。
这样的话,他们就要面对大城市里的房租和小城市里的房屋贷款之间的两难局面了。这栋楼原本是用来买的,但现在却不能用了,实在是太不值得了。
第二:县城的房子不值钱,与城里的差距太大了。
这两年来,有不少人都是在小城镇里买不起房,觉得小城镇里的房产价值更高,所以才会在小城镇里买房子。
但是这两年房地产市场的变动,却说明了,大城市里的房产始终是一笔财富,而在小城镇里的房产却成了"坑货",价值一直在下降,二者之间有着巨大的差距。
大城市有强大的工业支持,有源源不断的移民,但小城镇有什么?没有产业,没有配套,价格本来就很高。并且,从目前的发展趋势上来说,小城镇的人口还在继续向大都市转移,小城镇的价格恐怕还会继续下降。
因此,一些行业人士也曾分析过,目前许多城市的价格还处于高位,对于非自住型购房者来说,还是趁早卖掉比较好。
第三条:小城镇更适宜安度晚年,而不适宜青年人居住。
不少年轻的小伙子,在小县城里买了房子,就以为自己可以跟大城市里的人一样生活。然而事实证明,普通百姓并不能回到小镇,而县城里的房产,更不可能随随便便地出售。
尤其是在目前房地产市场低迷的情况下,县城的房产更是难以脱手,以前买了房的年轻人,现在要套现离开也要面对不小的损失。
所以,在小城市里买房子,只是给自己以后的退休打下基础,并不是一个长久居住的好地方。
总之,当年那些在小城镇里买了房子的年轻人,现在都在为房价下跌,房子不好卖,年轻人不适合创业而懊悔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