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最争议的,要数剧中的房产中介本身了。
现实里真的会有这样的房产中介吗?
其实整部剧看到现在,最戳我的,是鱼化龙的某段“solo剧情”。
张晓谦演的鱼化龙,是门店里难得的高学历,人称985,其实在老家完全可以找个安稳的工作过安稳的日子,却非要到大城市来打拼,当了这么久中介,也一直没开过单。
然后,苗阿姨委托他帮自己女儿卖房,因为房主人在英国,有时差,总是半夜把他从睡梦中叫起来沟通,导致白天上班打哈欠,明明工作挺辛苦的还要被质疑偷懒。
弹幕里好多人都表示:太真实了!太感同身受了!
然而,虽然大家在看剧的时候,打心眼里同情985,觉得这个客户才是神经病,居然还好意思倒打一耙,但是到了现实生活里……又有多少人,能耐心对待中介呢?
中介,对大家来说是一个非常熟悉的存在,大大小小的城市里,都有各种房产中介的门店。
当然,事实好像也确实是这样。
《安家》里的中介,虽然明显经过了美化,尤其是罗晋饰演的男主角徐姑姑,把中介工作搞得简直跟做慈善一样,现实里大部分人估计一辈子也遇不到一个这样的中介。
可即便是经过美化,有些时候,站在客户的立场,也觉得他们挺烦人的,比如,小楼开的第一个单子,几乎是靠着死缠烂打拿下的;比如,朱闪闪给“上海鲁班”卖跑道房,是带着两个店长直接杀到人家吃饭的店里,特别冒昧……
这真的也就是在这么理想化的电视剧里,如果放在现实生活中,可能会被人追着骂骚扰。
最真实的,其实是前两集里,房似锦为了给宫医生卖房,推测出她工作所在的医院之后,跑去医院找她,让她非常不满。尽管她当时确实有买房子的需求,可是在毫无防备的情况下突然被中介找上门来,还是有一种自己平时习以为常的安全范围、或者说隐私,被突然打扰了的感觉。
没办法,毕竟中介和客户是两个群体,立场是完全不一样的。
大概现实中的中介,能够从这部剧里得到的启发就是:不要功利心太强,当你设身处地地去了解客户的内心需求,给他们推荐他们真正需要的房子时,自然就能赚到钱,否则的话,就算天天絮絮叨叨围着客户转也没用啊。
不过,剧中的中介,还有一个非常不现实的点就是:开始的时候,像朱闪闪这样几年不开单一直拿底薪的中介,居然还一直没被辞退,甚至还被好吃好喝地当吉祥物供着……
就算朱闪闪再“闪闪惹人爱”,可公司是要赚钱的啊!
而且这家门店,在房似锦去当店长之前,小楼和985也都没开过单,等于整个店只有徐姑姑、老谢、王子健三个人在进行有效工作,6个人里有3个是白领工资的……这还怎么过啊!
后面虽然是翟云霄使坏要取消底薪制度,但我觉得,对公司长远发展来说,这个决定其实是没错的。
不然的话,每个月领2000元底薪,社保也有公司交,中介上班又相对自由不用坐班,这工作岂不是太好了吗,每天往那儿一坐,甚至脸皮厚点都不用去公司,自己另外干点兼职啥的,爽歪歪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