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买房故事:没有父母支持我根本买不起房丨上篇

房苏州有用的买房建议,买好房、买对房,

▏抬头望星盼

这是房苏州第40期买房故事

以下为正文。

零丨90后的买房故事

看了不少苏州买房故事,其中有因买房早合理加杠杆,实现个人财富爆发增值的庆幸。

也有因谨小慎微,错过最佳买房时机而多掏首付款的懊悔,更有至今仍因各种原因没买成房,犹豫着不敢上车的困恼。

我也有一个买房故事,普通且平庸。我的故事可能是一个鲜明的群体印记,可能代表了一部分毕业2-5年的90后群体的当前状态。

家里有矿的除外。

壹丨选择苏州并爱上这座城

我是一名90后,2010年高考结束,志愿填报了苏州大学。

入学报道的那一天,我在车站乘坐学校大巴到的苏州大学。

毫不夸张的说,从下车的第一脚踏进苏大就喜欢上了这里,本部校区实在是太漂亮,太文艺了。

身处闹市而又不失宁静,气质庄严典雅,秀外慧中,袅袅婷婷。

在苏大念了四年书,也等于在苏州这座城市生活了4年,深深爱上了这座城市。

喜欢粉墙黛瓦、小桥流水的平江路;喜欢人文气息浓郁,环境优美的高教区;又喜欢磅礴大气、经济发达的产业园。

在苏州,可以在一天内同时体会到两千年前的古典与21世纪的现代化都市。犹如穿越一般。

很幸运,我在大学里也收获了爱情。因此,在14年毕业后没有任何迟疑就选择留在苏州工作,在IT行业做了一名程序员-码农。

当年我拿着好几个offer可以选择。有老家中国联通,也有南京IT公司,最后还是选择了一家园区企业。

写到这,突然羡慕起来前面买房故事里2007年买哪,2009年买哪,2012年买哪的买房故事博主。

其实,那个时候买在哪里都是ying,都会赶上国运实现个体的财富增值。

可惜那个时候我不是在高中刷题《五年高考三年模拟》,就是在大学上课谈恋爱打Dota。

到我们毕业已经是2014年!

贰丨人生的第一套房

我买的第一套房正是发生在2014年下半年,阿根廷梦断大力神杯之后,也是我刚毕业参加工作的前几个月。

双方都是普通家庭,各自拿出一些钱给我们做首付。没记错当时的房价均价是非核心区8000-11000元左右,园区和高新区核心地段稍高。

两个刚入社会的新兵蛋子,开始是租房住。

本科刚毕业工资也算不上高,所以当时看房的心理可接受单价是1万以下/平。

当时我在园区工作,女友在高新区工作。为了关怀体谅女友,希望她上班近一点舒服一点,我们主要看新区的一手房。

记得有狮山14000单价的某某盘,浒关的九千的某某盘,马涧8000多的某某盘,还有科技城9千多的某某盘。

看了好几个楼盘都没有下手。要么是价格高、要么是户型不好、要么就是太偏了,考虑后期发展不好,各种纠结着挑选着心仪的好房子。

当时,首套房的利率还是上浮5%,2015年之后贷款利率才回归基准。

在买房这件事上双方父母都没有干涉,也没有提建议,基本上是我们来拿主意。

但我们两个都是刚毕业的愣头青,完全没有经验而且对房产价值认知不够,根本无法理解地段价值和学区价值。

对于我们,首要考虑是上班方便的交通,尤其是老婆上班的方便。

初入社会的我们把总价需求放在了第一位,交通需求放在了第二位,现在回想我只能说自己“年轻”。

那个时候工作之余,除了踢实况足球,就是不断的看房产APP。搜索各种新盘开盘资讯,了解各楼盘户型的优缺点。

有一天,在房产APP上刷新盘讯息,看到了一个位于吴中尹山湖楼盘,边户南北通透的户型,价格不高。

重点是:楼下就是即将要开通的地铁二号线延长线,我觉得挺不错的可以看看。首先征询了女朋友的意见,要不要去那边看看?

因为假设买在那,我工作在园区会比较方便,但相对女友上班就不方便了。

女友看了简介决定去看,当时我们刚毕业还没有买车,从高新区坐公交再转公交再步行。可谓是辗转反侧、一路披荆斩棘到达了售楼处。

说真的,当时尹山湖真荒凉啊!

真的是什么都没有,一点也不夸张,用王首富爱唱的《一无所有》来形容一点也不为过。

售楼处金碧辉煌。但除了售楼处,周边不是在修路就是在造房子。到处都是规划,到处是工地,到处是ZF画的大饼。

地铁二号线延长线未开通,商业水街未建,尹山湖实验小学未建(当初这些承诺现在终于都兑现了)。

买在这真的是需要赌上一把的勇气啊!

置业顾问一个劲的guchui尹山湖这边未来潜力大,环境优美没有工厂,靠近地铁交通方便,产业加持工作机会多多。给我们算价格打完折是9000多。

我就征询了女朋友的意见,她持正面意见。我立马打预防针说:“你可想清楚了,买这里你上班不方便”。

她说:“没关系,大不了我二号线转一号线,而且未来也有可能换工作,至少你上班近了。”

一年后她真的跳槽了,加入了独墅湖高教区的一家公司。

后来这家公司也有了自己的研发大楼,后来这家公司也上市了,女友一直在这里工作至今。

第一套房就这么买成了,歪打正着,算我们走运吧!

最终,我们上班还都很方便。

从尹山湖到独墅湖高教区,要么地铁三站路,要么我开车10分钟顺路送她上班。

当然这些都是后话了。

叁丨人生的第二套房

买第二套房是2017年底的事,当时处在限购限贷的大背景下,2014年购买首套房用之后成熟的观点看是个错误:

1.贷款方式,首付比例高,贷款很少,无月供压力

2.没有把杠杆用好,杠杆用的不充分是对自己未来财富的贬值

第二套房操作完全相反,把杠杆用到了极致,而且是最低的利率。

没错,就是公积金贷款。2016年国庆节限购限贷政策发布后,买二套房首套未还清首付八成、还清首付五成。

无论哪种方式,首付压力对于我来说都比较大。

最后,我的确用这种方法购置了第二套房。公积金贷款不受商贷限制,夫妻最高可贷70万。

如果是首次使用公积金贷款,总价110万以下面积90平以下可以最低首付两成贷款八成,最高可贷88万。

我拿20万首付撬动了100万总价的房子,而且是3.25%极低的公积金贷款利率。

当然,100万总价的房子在园区,肯定不是什么好房子。

当时的我,在园区青剑湖中环高架旁54平总价120万小两室商品房与园区车坊60平总价100万的淞泽家园中,选了后者。

选淞泽大帝国这种拆迁安置房,后期升值潜力一定不如青剑湖商品房。

但是,当时我想到另一个问题---出租回报率的问题。

两套房我都实际看过,楼盘我觉得大差不差。

园区的莲花帝国淞泽帝国很新的,都是2010左右建成交付的房子,车位也多。

淞泽家园还带地下停车位,都是免费停,也不收物业费,不像姑苏区房龄老的拆迁小区停车蛮难停的。

还要考虑是租客群体,青剑湖环境优美,个人感觉宜居不宜转租。

54平租金也低,淞泽家园就不同了,依托独墅湖高教区和未来的桑田岛,产业多后劲足,年轻人是一波接一波的来,如雨后春笋……

事实也是如此。我在2018年买房,做到租金收入覆盖房贷,我觉得我也没亏什么。如果当初买在青剑湖租金收入应该只能覆盖一半房贷。

大家会问,80万公积金贷款月供4000多,60平淞泽家园租4000千多,如何操作?

我这不是普通的60平,找房源时我专挑一室一厅加阁楼户型,阁楼不需要从楼下屋里面上去,是单独的加高一层,随着入户楼梯上去是有2个入户门,楼下楼上完全互不影响,等于2套房。

楼下40多平标准一室一厅一厨一卫,阁楼产证面积20多平实际使用面积也有40平。

大部分挑高正常只有一块有拐角影响(莲花帝国的阁楼也去看过拐角影响较大),阁楼我做了一室一卫,厅与厨房一起。

10平方的大露台我花了7千块封了阳光房,不住人,养了花草,摆了健身器材。

就这样,我楼上楼下都租了2000多,的确覆盖了4000多的房贷,没什么压力。

装修的支出用一年租金收回成本。

实际上这套房用公积金摊还,公积金完全覆盖房贷,租金收入实际上是了用来还第一套房的贷款还有剩余。

肆丨之后的生活

2019年又定了第三套房,坐标江苏老家。由于不是在苏州的买房故事就不展开叙述了。

在房住不炒的今天,买个三四线城市基本没有什么增值可言,但我们是刚需,准备给父母住的。

这套房子写父母名字我们出首付,一如当初他们帮助我们在苏州买房一样。面积不大,但小区还不错,钱不多,刚好够的着。

虽然手上的房产都不算优质资产,但也总算是安家苏州了。

由于资金有限,三套房子所做的每一次选择都谈不上最佳,但在当时条件背景下其实能做的选择也不多。

2019,努力!奋斗!

写在后面:

今天的买房故事是2019年2月份投稿同学提供,截止今天2019年5月份,这位同学已完成房产置换,尹山湖小三房已本地内部置换为了尹山湖4房。

园区淞泽家园也已卖掉准备置换,期待他的下篇。

房住不炒的今天,房苏州祝愿所有同学都能在苏州安家入户,买个好房子,换个大房子。

THE END
1.人生第一套房设计教科书,《嗨!我的新家》纵容你对生活的所有想象张媛在深圳漂了7年,终于在2020年买下了人生中的第一套房子。这个家,对张媛来说意义非凡,包含了过去7年的奖励、未来7年的起点、28年的成长感悟及对未来的憧憬…… 新家位于深圳宝安区,房屋面积85平米,套内面积68平米,三室两厅,一厨一卫,购买时已经是精装房,所有硬装都是统一装修,所以存在着一些不足和缺陷。玄https://m.pchouse.com.cn/x/19/2806409.html
2.35岁逃离北上广,40岁失业送外卖,中年人的“体面”在于投资自己40岁,人生的第二个起点上,你开始送外卖,论体力你跟不上年轻人,论未来,你的经验毫无用武之地,前途堪忧。 中年人,一个充满争议的年纪,我们要有的是一个健康的体魄,以及一份维持我们现状“体面”的工作,还要对未来有明确的规划,以及应对风险的意识,中年人的真体面在于“投资自己”,不断自我修复升级,才能更好的https://blog.csdn.net/Yuki1127918/article/details/125204764
3.买房故事25岁,我回到常州收获了人生的第一套房在常免费商家自荐买房故事25岁,我回到常州收获了人生的第一套房在常州长大的我,一直向往着大城市的生活,毕业之后直奔上海,租了一间十几平的房子,开启我的大城市生活。刚开始工作时,还一直相信着“房子是租来的,但生活不是”的说法,觉得即使一直租房子也没什么,直到后来认识小A。我们两人是老乡,三观很合的来,每天都有说不完的http://www.hualongxiang.com/chazuo/15518487
4.对于小白们,人生的第一套房子,一定要买对,要是买错了,短时间内想要翻对于小白们,人生的第一套房子,一定要买对,要是买错了,短时间内想要翻身真的很难很难,土豪忽略,在此,给小白们3点建议,第一套房: 1、 买房前一定要多踩盘多了解,勤跑腿能避开很多坑。 2、 能在自己工作的城市买房,就别在老家买了,除非你铁定了心以后要回去发展。 3、 买房除了居住还要考虑流通性,像便宜https://www.toutiao.com/w/6971656507696268032/
5.人的一生要有4套房子:第一套,自住;第二套,改善;第三套,收租;第四之前霸屏朋友圈的这张图,“一生四宅,美好未来”,出自国内知名房地产专家孟祥远做的主题演讲! 也就是说,人的一生要有4套房子:第一套,自住;第二套,改善;第三套,收租;第四套,情怀。 为什么这张图会被大家刷屏呢?其实会刷屏的原因一般要么是广告,要么就是能引起大家的共鸣。 http://www.rongfdc.com/mobile/news/show.php?itemid=1655
6.一个手握2套房房奴的忠告:别让房子拖累了你的后半辈子我个人认为,生活不能局限在一方面,它应该由多个部分组成,包括家庭、工作、旅游,才是一个完美的人生。或许因为我恬淡的生活态度和乐观的心态的缘故,我30岁之前的工作、爱情都很顺利,30岁荣升为公司市场运营主管,也是在2012这一年,我买了第一套房子,与女友完婚,我们的宝贝儿子也在这一年出生了,一切都显得那么顺风https://wlmq.loupan.com/html/news/201605/2300915.html
7.工薪族如何成有钱人?从2万到1000万不是浮云游丽美三十五岁时惊觉自已工作多年,还没存下什么本钱,于是从三十五岁那年开始,她每个月定期定额买基金,七年后,复利效果展现,已经累积千万元财富。有了第一笔财富之后,再做投资,例如可投资在房地产,逢低买进,可加速致富。 如果可以更早开始,相信她今天的财富不止于此,游丽美以自身经验鼓励还没存下人生第一笔财富的https://www.yicai.com/news/1181995.html
8.人生第一套房子要怎么买人生第一套房,要买一二线或者重点省会城市有价值的房子,因为以现在的政策,我们只有一次三成首付撬动更多资金的机会。如果居住地为一二线或者重点省会城市的,有主场优势,可以去你所在城市旁,选那种有产业配套,人口净流入的郊区,选一个交通非常方便的地铁次新房,把首房首贷用足,能买多大就买多大。首房首贷是三成https://www.jianshu.com/p/30858af889db
9.如何做人生规划(精选9篇)如何做人生规划 如何做人生规划(精选9篇) 篇1:如何做人生规划 做生活的有心人 一.前言 命运是可以改变的。要想改变碌碌无为的生活状态,首先要改变自己!有众多的前辈在大学阶段就取得了骄人的成就,就是因为他们对自己的人生有一个清析的认识和规划。https://www.360wenmi.com/f/filepandmx5e.html
10.独居的第六年,我买下了人生中的第一套房我靠自己,花全部积蓄,买下了人生中第一套房。 21岁,大学毕业,我就过上了没有节假日,没有法定假期的生活。 我做过十几年的记者,现在,是一名导演,和名字一样,不知名。 独居的这些年,我知道,原来靠谁,都不如靠自己。 我自己,就是一个宇宙了。 https://www.douban.com/note/768550366/
11.文史英华千年回声:三苏文化传承大事录史料之窗1990年,苏辙著、陈宏天和高秀芳点校《苏辙集》,由中华书局出版,为国内第一部苏辙研究的权威著作。 1994年美国艾朗诺《苏轼人生中的语言、意象、事迹》出版 英语世界苏轼研究成就最为突出的学者、美国斯坦福大学汉学家艾朗诺1994年推出学术专著《苏轼人生中的语言、意象、事迹》,以一个西方学者的视角深入解读苏轼策论与《http://scdfz.sc.gov.cn/whzh/slzc1/content_1406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