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图告诉你日本楼市泡沫破裂后的情形:一线城市跌得最惨

日本90年代经济泡沫破裂后,东京和六大都市并没有更幸运,一样暴跌。

该文的一句话令人触目惊心:

“别管什么一线城市还是二线城市还是东京核心圈,价格同样是暴跌。只不过跌到后来,一线城市还能止血,而二三线城市根本就没有这个功能。现在还在跌!有个朋友的父辈买了一套大阪的房子,当年倾其所有,现在跌了一半,每年还要交着沉重的赋税。根本卖不掉。”

上世纪1980年代,日本地产上行,房价疯涨的时候,与中国无异。日本人也相信,他们只有一个东京,东京掌握着教育、医疗、金融、就业等等资源,所以东京房价不会跌。但华尔街见闻根据历史数据发现,在日本楼市泡沫破裂之后,日本包括东京在内的六大都市和全国楼市同时从1992年陷入跌势。而从跌幅来看,三大都市圈(东京圈、大半圈、名古屋圈)在楼市暴跌的数十年里,跌得最惨!

如下图所示,不难发现,楼市一旦进入下行通道,三大都市圈地产跌幅大于平均,但若楼市稍稍企稳,三大都市圈就会率先止血,恢复涨幅,而整体楼市再度下挫时,三大都市圈又陷入暴跌,惨逾平均水平。对比大三都市圈,地方圈房地产跌势则基本没有回血的余地。从92年开始,跌到现在还在跌。

“永不跌”的东京房价是怎么崩盘的?

文/花儿街

如何在中国实现资产保值增值?这个问题似乎有个永远的大备胎,他的名字叫一线城市房产。

在中国,炒股就像去夜店high,碰见渣男的概率高。买房,特别是在一线城市买房,就像一个安静的暖男。随时在你受伤后,给一个温暖的怀抱。

反正就像貔貅只进不出一样,一线城市房产,只涨不跌。秉持这一信仰的逻辑是:一线城市人口密集,外来人口和土豪们共同托举房价,一线城市教育、医疗资源丰富。

可是,早在几年前,一线城市高企的生活成本就驱使着外来人口告别北上广;优质的教育与医疗资源,并不能撑起一个城市的房价;土豪们在托起了温哥华的房价后,现在已经跑到柏林去买房了。

反正同样人口密集,同样由于奥运会经历过房价暴涨,同样汇集着优厚的资源,同样经历着人口涌入的东京,在日本1990年代的经济危机中,未能幸免于房价的大崩盘。

核爆前的东京

曾保持过GDP双位数增长的日本经济,在经历了“土地神话”的破灭,中小银行的破产,证券丑闻的暴露后,是如何陷入衰退的;而曾经被奉为“东京房价永不跌”的东京房价,又是怎样崩盘的?

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日本保持着每年10%的高速经济增长,在短短20年间从一个农业经济小国转型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钢铁和汽车出口国。

1964年东京奥运会,1966年大阪世博会,日本向全世界展示了从战败阴影中复兴的国家形象。

为了迎接东京奥运会,日本修建了一系列交通基础设施,兴建了城市。这些大规模的建设带动了日本房地产行业的强劲发展。当时,东京被认为是全球最有活力的国际大都会。1969年,未来学家赫尔曼·卡恩在《即将出现的超级强国》一书中预测,日本将在2000年成为世界第一经济大国。

然而,还未等到验证预言的那一天,日本就从繁荣的天堂跌入危机的深渊中。1990年,日本股市、楼市泡沫相继破灭,日本经济从此一蹶不振,进入“失去的二十年”。

今天,无论是日本普通民众,还是庙堂高官,都希望借助再次举办2020奥运会的契机,提振日本经济。日本政府计划将东京作为经济增长特区,进行大规模的再开发。公共设施投资、政策放宽、税收制度改革等等计划都已经开始实行。

外国资本也已经蠢蠢欲动。一批主权财富基金正在涌向日本房地产市场。卡塔尔刚刚买下了一系列保龄球馆;阿塞拜疆接近买下银座的蒂凡尼大楼,而新加坡正准备买下东京西南部婚礼场馆MeguroGajoen……

历经了20年的低迷之后,日本的房地产市场似乎重现曙光。此时,回顾那场发生在20世纪末的房地产泡沫危机,或许有助于日本不再重蹈覆辙。

奥林匹克景气1964年的东京奥运会被认为是历史上最成功的奥运会之一。日本成为了世界上第一个借助奥运会带动国家经济高速发展的国家。

在筹备东京奥运会期间,日本政府正在进行收入倍增与国民经济高速增长计划。以此为契机,东京和日本全国各地都大兴土木,建设了一批交通基础设施。

其中,令日本人颇为自豪的新干线高速铁路系统就是修建于此时。1964年10月1日东京奥运前夕,连结东京与新大阪之间的东海道新干线开始通车运营,这是世界第一条投入商业营运的高速铁路系统。

其中,日本政府对比赛设施和奥运村投资160亿日元,道路交通设施建设825亿日元,运营费用60亿日元。除此之外的所有投资,都被用来完成新干线、高速公路、地铁等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这种投资的比例显示,日本并不是仅仅为了举办奥运会而投资。大规模建设带动了房地产建筑业、服务业、运输业和通信等行业的强劲发展,从而带动日本经济的全面腾飞。1962年到1964年,日本经历了一段“奥林匹克景气”时光。

受奥运会影响最深的是房地产行业。除场馆建设之外,东京周边的住宅以飞快的速度发展起来。1964年,日本民间住宅建设总数比1951年增加了71%,而1963年1964年的建筑承包合同额分别比前一年增长了32.9%和27.8%。

从1961年到1963年,日本房地产行业迎来量价齐升的鼎盛阶段。当时,在短短两年之内,日本建成公寓62栋,2191户,价格也较之前上涨了接近一倍。1964年日本公寓售价平均为950万日元,最高达到1880万日元。

进入80年代,日本经济进入了令人炫目的鼎盛时期。日本制造的产品遍布全球,日本企业在全球范围内大量投资和收购。1985年,日本取代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债权国。美国人的银行、超市,甚至好莱坞的哥伦比亚电影公司和纽约的标志性建筑——洛克菲勒大楼都成为了日本人的囊中之物。

然而,当日本人目空一切,认为自己是“世界之王”时,一场危机正在酝酿当中。

签订“广场协议”

1978年,第二次石油危机爆发。由于能源价格大幅上升,美国国内出现了严重的通货膨胀现象。1979年夏天,保罗·沃尔克就任美联储主席。为了治理通货膨胀,他连续三次提高联邦基金利率,实施紧缩的货币政策。

美元居高不下的汇率水平导致美国对外贸易逆差大幅增长。为了改善美国国际收支不平衡的状况,美国希望通过美元贬值来增加产品的出口竞争力。

1985年9月,美国、日本、联邦德国、法国、英国等5个发达国家的财政部长和央行行长,在纽约广场饭店举行会议,决定五国政府联合干预外汇市场,使美元兑主要货币有序地下跌,以解决美国巨额的贸易赤字,史称“广场协议”。

“广场协议”签订之后,五国开始在外汇市场抛售美元,带动了市场投资者的抛售狂潮。美元因此持续大幅度贬值,而世界主要货币对美元汇率均有不同程度的上升。其中,日元的升值幅度最大,三年间达到了86.1%。

这并不是美国第一次干预外汇市场。1971年12月,日本曾与美国签订《斯密森协议》。根据协议,日元对美元的汇率从1美元兑360日元升值为1美元兑308日元,涨幅为18%。此轮汇率改革导致了1973年日本地价的上涨,但由于石油危机的影响,仅持续了1年。

日元的大幅升值提高了日元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地位,促进了日本对外投资大幅度增加,为日本企业在海外扩张提供了机遇。但与此同时,日本经济也已经埋下了泡沫的炸弹。

由于担心日元升值提高日本产品的成本和价格,日本政府制定了提升内需的经济增长政策,并放松国内的金融管制。从1985年开始,日本央行连续5次下调利率,从5%降至1987年2月以后的2.5%.

当时,日本已经完成了城镇化建设,国内的城镇化率超过90%。这意味着在原有产业结构下,日本的经济增长已经趋向饱和。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大量的资金流向了股市和房地产市场。人们纷纷从银行借款投资到收益可观的股票和不动产中。于是,股价扶摇直上,地价暴涨,一个巨大的泡沫正在诞生。

疯狂的泡沫

20世纪80年代,日本银行开始推行银行资本金管理改革。为了推动银行国际化,日本政府决定实行双重标准:国内营业的可以按照本国4%的标准,有海外分支机构的银行则必须执行8%的国际标准。在此要求下,日本银行除了必须不断补充资本金之外,还得调整银行资产结构。

当时,日本银行最苦恼的事情是有钱贷不出去。为了扩大营业份额,日本银行想尽各种办法,利用超低利率拼命发放贷款。

相对于一般公司贷款,房地产抵押贷款的风险权重较低。这意味着银行发放相同数量的贷款,房地产抵押贷款只需一半的资本金。于是日本商业银行纷纷将资金投放到这一领域。

为了发放贷款,日本银行使出浑身解数。甚至对于那些有存款意向的人,银行都会劝告他们进行土地投资:“地价在不断上涨,而利息又接近于零。如果从银行借入资金来购买土地的话,肯定会因土地升值而大赚一笔。”

而一旦这个人买了土地,银行又会以这块土地为担保,再借给他相当于土地价格70%的资金,劝他再购买别处的土地,然后再以新的土地为担保……如此循环反复。

同一时期,国际热钱的涌入加速了日本房地产泡沫的膨胀。签订《广场协议》之后,日元每年保持5%的升值水平,这意味着国际资本只要持有日元资产,即使价格没有升值,也可以通过汇率变动获得5%以上的收益。

敏锐的国际资本迅速卷土重来,在日本的股票和房地产市场上呼风唤雨。国际廉价资本的流入加剧了日元升值压力,导致股价和房价快速上涨,从而吸引了更多的国际资本进入日本投机,泡沫越吹越大。

随着大量资金涌入房地产行业,日本的地价开始疯狂飙升。据日本国土厅公布的调查统计数据,1985年,东京的商业用地价格指数为120.1,到了1988年暴涨至334.2,在短短三年内增长了近2倍。

1990年,东京、大阪、名古屋、京都、横滨和神户六大城市中心的地价指数比1985年上涨了约90%。当年,仅东京都的地价就相当于美国全国的土地价格,制造了世界上空前的房地产泡沫。

一个广为人知的故事是,在东京,有一位学校的看门人在传达室干了40多年,一直收入微薄。退休之后,他准备返回乡下安度晚年。于是托人把他在东京的一所小房子卖掉,没想到这所房子竟以800万美元的价格出售。看门人瞬间成为百万富翁,衣锦还乡。

然而同一时期日本名义GDP的年增幅只有5%左右。由于地价快速上涨,已经严重影响到了实体工业的发展。建筑用地价格过高,使得许多工厂企业难以扩大规模;过高的地价也给政府的城市建设带来了严重的阻碍;高昂的房价更是使普通日本人买不起属于自己的住房……日本泡沫经济离实体经济越走越远。

失去的二十年

1990年,日本生产性行业的贷款比重下降到25%,非生产行业的贷款比重却上升为37%。日本看似繁荣的经济成了名副其实的空中楼阁,危机一触即发。

泡沫的破灭来得迅速而毫无预兆。1989年,日本政府已经意识到经济泡沫,但是此时施行紧缩货币政策为时已晚。

日本货币政策的突然转向,首先刺破了股票市场的泡沫。1990年1月12日,是日本股市有史以来最黑暗的一天。

当天,日经指数顿挫,日本股市暴跌70%。人们依稀记得,就在半个月前的1989年12月31日,日经指数还达到了辉煌的高点38915点,市场普遍相信“明年股价可以达到5万日元”。

令人绝望的是,以1990年新年为转折点,日本股市陷入了长达20年的熊市之中。

与此同时,随着日元套利空间日益缩小,国际资本开始撤逃。1991年,日本不动产市场开始垮塌,巨大的地产泡沫自东京开始破裂,迅速蔓延至日本全境。土地和房屋根本卖不出去,陆续竣工的楼房没有住户,空置的房屋到处都是,房地产价格一泻千里。

1992年,日本政府出台“地价税”政策,规定凡持有土地者每年必须交纳一定比例的税收。在房地产繁荣时期囤积了大量土地的所有者纷纷出售土地,日本房地产市场立刻进入“供大于求”的时代。

几种因素的叠加,加速了日本房地产经济的全面崩溃。房地产价格的暴跌导致大量不动产企业及关联企业破产。1993年,日本不动产破产企业的负债总额高达3万亿日元。

紧接着,作为土地投机主角的非银行金融机构因拥有大量不良债权而陆续破产。结果,给这些机构提供资金的银行也因此拥有了巨额不良债权。当年,日本21家主要银行宣告产生1100亿美元的坏账,其中1/3与房地产有关。

1991年7月,富士银行的虚假储蓄证明事件被曝光。紧接着,东海银行,协和琦玉银行也被揭露出来存在同样的问题。大量银行丑闻不断曝光,使日本银行业产生了严重的信用危机。数年后,几家大银行相继倒闭。

“土地神话”的破灭,中小银行的破产,证券丑闻的暴露……接连的打击让日本民众对资本市场丧失了信心。此后,受到亚洲金融危机、次贷危机等国际大势的影响,日本房地产市场再也未能重回辉煌。

据2005年日本国土交通省发表的地价统计数据,日本全国的平均地价连续14年呈下跌趋势。与1991年相比,住宅地价已经下跌了46%,基本回到了地产泡沫发生前1985年的水平;商业用地下跌了约70%,为1974年以来的最低点。13.1%,高于1988年的9.4%,是至今为止的最高水平。

尽管经过了长达20年的艰难调整,但日本房地产市场依然疲软。

在大类资产框架内,未来股市走势以及房市走势都是投资者极为关心的市场,且两者之间强烈地相互影响,时而相互促进,时而此消彼长。

THE END
1.外国网红“爆买”8套东京老破空屋,一年后逆袭成了千万富翁日本而从三轩茶屋开始,安东正式开始了他的“日本空置房”改造计划。 今年8月份,他完成了一栋中野区建成53年的空置一户建的改装。截止到今年11月,安东已经在日本拥有了8套房产,他们都是曾经破旧的空置一户建,在他的改造后变成了精致的民宿。 也通过这样的改造,安东赚到了足够他在日本生活的钱。 https://www.163.com/dy/article/JHSOA1DB0553TDTY.html
2.当年日本金融危机爆发后,产生的几大赚钱行业,普通人想挣钱必看!20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日本经历了一场严重的金融危机,房地产市场泡沫破裂,经济陷入长期低迷.然而,在这场危机中,也有一些行业脱颖而出,成为了赚钱的热门领域,以下是对这些行业的分析以及对我们的启示。 二手交易行业 行业分析:在经济不景气时,人们的消费观念发生变化,更加注重性价比,二手物品因其价格低廉且仍具http://www.360doc.com/content/24/1122/12/73974374_1140112835.shtml
3.当年日本房产泡沫破裂后日本政府做出了什么来补救?在这种情况下,日本政府主动为保证实体经济健康发展,迫不得已引爆了房地产泡沫,之后20年,至今未见起色。但也没有日本人再去炒作房子。 在房地产泡沫破裂之后,日本经济遭受沉重打击。而日本政府也曾经采取一些措施来补救,主要核心是进一步加强实体产业的发展。而对于房地产市场,推出一些公租房措施来解决破产、实业、低收入https://m.loupan.com/nj/news/201004/3291229
4.泡沫破灭后,受影响最大的行业主要包括**房地产行业****建筑行这些行业直接受到了房地产泡沫破灭带来的经济衰退和信贷紧缩的影响。然而,也有一些行业如**二手交易市场**、**教育培训**、**医疗保健**、**动漫和游戏产业**等,在泡沫破灭后迅速兴起,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 受影响最大的行业 - **房地产行业**:泡沫的本身就是围绕房地产的投机活动,随着泡沫破裂,房https://xueqiu.com/8315851674/300874199
5.经济下行时谁在闷声发大财?日本房地产泡沫破裂后这些行业迅速兴起日本房地产泡沫破裂后这些行业迅速兴起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现在发生的往往在历史上都能找到很多相似之处,日本这个国家在我们前面提前走了30年有很多值得借鉴的地方,这也是我们为什么要认真研究日本。 19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日本经济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泡沫,当时的房地产市场如同脱缰的野马,一路狂奔。然而,这场看似辉煌https://www.360doc.cn/article/71725359_1126375743.html
6.日本房地产泡沫是多久日本房地产泡沫对经济造成了什么影响 房地产泡沫的破裂对日本经济造成了巨大的冲击。房地产市场崩溃导致了大量企业破产,失业率大幅上升,金融机构面临严重问题,甚至引发了多年的经济衰退。 房地产泡沫破裂后,日本政府采取了什么措施 日本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应对泡沫破裂带来的经济问题。包括降低利率、实施财政刺激政策、http://www.qbxxw.cn/fangchan/q27146.html
7.李迅雷最新撰文:人口负增长时代,地产金融及细分行业将迎来大回顾历史,发现日本央行快速收紧信贷是日本房地产泡沫破裂的直接原因。 1989年5月至1990年8月,短短15个月内日本银行5次加息,将中央银行贴现率从2.5%快速上调至6%。 1991年日本商业银行实际上已经停止了对不动产业的贷款。房产税和各类土地税的征收也加速了房屋的贬值交易。 https://www.cmtzz.cn/article/54001
8.2024年日本两轮地产危机复盘:为何90年代烈度远超70年代?什么房企1985-1990 年日本私人住宅投 资额加速上行,区间涨幅高达 74.5%。泡沫破裂后的前 5 年投资额依然上行,主要与日 本政府在危机初期出台的大幅宽松政策有关。在此之后,日本房地产市场进入漫长的“量 价齐跌”阶段,住宅投资长期下行。从宏观经济的角度看,日本上世纪 70 年代因输入型通胀而加息、海外需求减弱出口承 https://m.vzkoo.com/read/202411259afbc49845b93e9a75382e10.html
9.楼市泡沫破灭后的日本是怎么样的日本房地产泡沫破裂后 老百姓就买得起房子了吗 所谓日本输掉20年或者失去20年只说,只说某些砖家意淫,指鹿为马,日本房地产开发商不能代表日本,也就是说,日本房地产失去20年,可不是日本失去20年发展。 日本房地产崩溃与广场协议没 有因果关系,日本房地产崩溃与日本普通公民没有直接影响,也没有发生大面积失业,倒https://www.jiwu.com/news/2539025.html
10.国盛证券泡沫破裂后的前5年投资额依然上行,主要与日本政府在危机初期出台的大幅宽松政策有关。 在此之后,日本房地产市场进入漫长的“量价齐跌”阶段,住宅投资长期下行。 0204060801001201401601971197219731974197519761977197819791980198119821983198419851986房屋价格指数(名义,2010Q4=100)房屋价格指数(实际,2010Q4=100)02040608010012014016018020http://wap.hibor.org/wap_detail.aspx?id=1d7626dcab89f7fbe0f0ff6b44eb95e8
11.99%的人都不知道,定投为什么赚钱?反观,我们来看看上世纪日本的股市。 1985年至1990年,日本经济出现空前繁荣局面,各项经济指标都达到历史最高值,日本股市也迎来了“大牛市”,1989年12月日经股指创下接近39000点历史纪录。但随后,日本房地产泡沫破裂,此后日本的经济长期不景气,这段金融危机的历史也被称作日本“失去的十年”。股价一路暴跌,从1990年高https://www.estv.com.cn/xyzx11/22017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