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楼市在调控政策下慢慢降温,但是许多楼盘的开盘现场仍十分火爆。手里攥着钱却买不到房,成为许多买房者的真实写照。近日,一位留汉硕士生在武汉城市留言板质问武汉楼市开盘乱象,讲述自己交了十几万认筹金,却“陪跑”五楼盘开盘的尴尬经历,引起许多人的共鸣。开盘前以及现场存在哪些猫腻?为什么总是选不到房?凤凰湖北为你解读。
侦察分析:去年以来,不少买房者为了取得购房资格,被迫向房产销售人员交十几万元的“茶水费”,令买房者敢怒不敢言。武汉市房管部门已出重拳整治市场乱象。武汉两个楼盘项目的4名销售人员私下违规操作,以提前带进现场、内部选房的名义,向购房者索要大额好处费,已被公安部门刑拘。
“认筹”就是购房者表现出买房的诚意,这个诚意需要通过缴纳“认筹金”来体现。在缴纳“认筹金”后,购房者可以获得房屋的优先购买权,并在房价上享受一定程度的优惠。等到楼盘正式开盘销售时,“认筹”的购房者再以“优先选择”的顺序选房。
侦察分析:根据规定,任何形式的认筹都是开发商在没有取得预售许可证之前的非法活动,是国家明令禁止的。但是,很多开发商以VIP定金、团购等变相形式收取认筹金。这实际上是一种无偿占用购房者资金的“融资方式”。通过“认筹”,开发商能够轻易控制房号,从而故意制造楼盘热销的假象,让购房者产生紧张感,着急出手买房,借机抬高房价。
侦察分析:大多数楼盘都采取摇号选房的方式,且极少数楼盘会邀请公证处工作人员进行现场公证,大部分都是开发商自己主持整个摇号流程。许多开发商对于一房一价的具体信息、摇号人数、房源信息都会保密,并且不乏为关系户预留房源、内部认购、保留房源等情况。买房者的权益难保证,也许你摇中号码,到选房的地方之后却发现房子都卖完了。
侦察分析:对于网上软件摇号,一位从事软件开发的业内人士说,从技术上完全可以通过程序设置锁定房源,无论开盘时怎么摇,呈现的结果中都会有之前锁定的房源,并且一般购房者难以掌握证据,很难被查出来。武汉市知名房产专家李国政表示,这是新时期出现的新问题,建议房管部门开发一个官方版本的开盘系统。
6月16日,网友在“城市留言板”留言:本人去年硕士毕业,留汉工作,今年想在武汉结婚定居,准备买套房。我们从今年4月份到现在一直看房,发现武汉真是一房难求,参与了至少5个楼盘的登记,交资料、认筹、认筹金都交了15万。5个楼盘都是陪跑,不管是网选还是现场摇号,都没我们的份。卖指标、收茶水费的太多。
刘先生2月份看中武汉绿地国际理想城的房子。开盘前几天,置业顾问通知他缴款,并告知他买到房子会算作首付,没买到会立即退还。3月1日,他去绿地国际理想城营销中心缴纳了10万元认筹金,开盘后未能选到房子。
抢到房后的小夫妻显得十分兴奋,这个楼盘曾于一周前选择过网上开盘。和他们一样赶在网上抢房的买主不在少数,但傲娇的开发商却在开盘当天网页被黑,导致线上开盘狼狈收场。对于网上的秒光盘,不少购房者提出了质疑,认为有内部操作。
一个多月前,她就看中了位于光谷东边的北大资源山水年华,也参加了认筹,得知要摇号购房。昨天上午9点摇号开始,她一直紧盯着屏幕看。陈女士发现,一组叫“陈×王××”的名字反复在中签名单中出现。
认为现在楼盘开盘存在的问题多,例如:网上摇号容易滋生猫腻,通过“茶水费”方式倒卖房源等。
呼吁公证机关进入更多售楼处摇号现场,监督摇号。
不承认开盘存在猫腻。
提出进一步整顿规范房地产市场秩序。
检查时很多在发现问题后就地劝诫整改,但后期未整改的也很少再有追责。
采取公证摇号的手段,加强监管。
希望出台更多调控政策,以避免开发商或中介机构钻当中的空子。
公证摇号有利于市场交易公平,但摇号政策还需要“打补丁”
分单元、分楼层开盘严格意义上来讲是违规的
这种分层、分单元的销售方法,制造出楼盘房源紧张的气氛。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认为:严格意义上来讲是违规的。但是没办法监管,你要说肯定要买的你是可以买的,一旦取得预售证,在有效期内价格是不可更改的。最高上限就是取得预售许可证的价格,这样来说开发商的目的是为了把市场供需结构拉平稳,凸显房源紧张,因为很难判断是否是捂盘。因为项目的确是处于可销售状态。
倒卖房源背后暗藏着忽悠
凰家大律师
◆湖北维力律师事务所合伙人湖北省律师协会建筑与房地产专业委员会委员
2010年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就明确规定:取得预售许可的商品住房项目,房地产开发企业要在10日内一次性公开全部准售房源及每套房屋价格,并严格按照申报价格,明码标价对外销售。不论住宅还是商业项目,领取销售许可证后不开盘或者分层、分批捂盘销售,购房者都可以直接向南京市房产局综合执法办公室进行反映举报,他们将对此展开调查和查处。
武汉市房管局负责人表示,首期开盘的项目,房管部门将参照周边同品质项目进行价格指导;多期开盘的项目,则严格按照前期项目价格进行备案。对于不接受备案指导价的楼盘项目,3个月内对其重新定价备案不予复议,暂缓发放预售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