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首页
好书
留言交流
下载APP
联系客服
2024.05.13山东
通胀,这个经济学术语,正在以一种看得见摸得着的方式,悄悄蚕食我们的钱包。
当你发现,曾经10块钱能买一大袋的零食,现在只够买一包薯片时,你就感受到了通货膨胀的威力。
有人说,投资黄金最保值,毕竟几千年来,黄金都是财富的象征;也有人推荐房地产和收藏品,认为它们能在通胀中为财富护航。
事实真的如此吗?在通胀加剧的2024年,什么样的投资才最具保值功能?
提到抵御通胀,很多人第一个想到的就是黄金。这种金黄色的贵金属,自古以来就被视为财富的象征和价值的储存工具。
历史上,无论是战乱频仍还是经济动荡,黄金总能展现出非凡的韧性,为人们提供一个相对稳定的避风港。
那么,黄金为什么具有如此独特的魅力呢?这要归功于它的稀缺性和不可再生性。
这就意味着,黄金的供给增长速度远赶不上人类社会对它的需求增速。
当纸币的发行量不断增加,货币购买力下降时,黄金的价值却能够得到保全,甚至还会随之上涨。
历史数据显示,在通货膨胀严重的年代,黄金价格往往会出现大幅上涨。
1970年代的美国就是一个典型例子。当时,受石油危机和越战等因素影响,美国的通胀率一度高达13%。
在这种情况下,黄金价格从1971年的35美元/盎司,飙升到1980年的850美元/盎司,涨幅超过20倍!
即便考虑到通胀因素,黄金的实际涨幅也在10倍以上。
相比之下,股票、债券等其他投资品的表现则相形见绌。
当然,黄金投资也不是万能的。它的价格波动性较大,在经济稳定、利率上行的年份,黄金的投资回报率往往不如股票和房地产。
而且,黄金也不能产生现金流,持有它的机会成本可能会抵消一部分通胀保值的功能。
尽管如此,在通胀的阴霾笼罩下,黄金仍然是一个值得考虑的投资选择。
对普通投资者而言,购买实物金条、金币是一种简单直接的方式;
而对于追求更高收益率的投资者,金融衍生品如黄金期货和期权则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不过无论选择哪种投资方式,都要记住分散投资的重要性,不要把所有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
除了黄金,还有没有其他可以抗通胀的投资品呢?
除了黄金,房地产和某些收藏品也常被视为抵御通胀的利器。这两种投资品虽然风格迥异,但它们身上都有一些共同的特质,使其在通胀时期备受青睐。
先说房地产。买房子不仅是为了居住,更是一种投资行为。
以中国为例,过去20年,主要城市的房价平均涨幅超过10倍,远高于同期的通胀水平。即便考虑到购房成本和税费,房地产投资的实际收益率也非常可观。
房地产还有一个独特的优势,就是可以产生租金收入。与黄金不同,房子不仅能保值,还能创造现金流。
这在通胀时期尤为重要,因为租金水平往往也会随着物价上涨而提高,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对冲了货币贬值的影响。
不过,房地产投资也有它的局限性。首先是门槛较高,普通家庭可能难以承担动辄几十上百万的购房费用;
其次是流动性较差,房子不像股票基金那样可以随时买卖;
最后,房地产的价格波动也可能带来风险,特别是在经济衰退或政策调控的时期。
相比之下,收藏品投资就显得小众许多。
这里说的收藏品,主要是指那些稀缺、不可再生,且具有艺术价值或历史意义的物件,如名家字画、古董、邮票、红酒等。
它们之所以能抵御通胀,原因与黄金类似,都是因为其内在价值不会因货币贬值而减损,反而可能因为稀缺性的提高而水涨船高。
以苏富比拍卖行的数据为例,过去50年,在全球范围内,艺术品价格的年化涨幅平均达到7.6%,高于同期的通胀率。
一些顶级艺术家的作品,如毕加索、梵高的画作,更是屡屡刷新拍卖纪录,成为资产配置中的明星产品。
当然,收藏品投资也不是每个人都能玩得转的。
它对投资者的专业知识和鉴赏力提出了很高要求,而且市场的参与者相对较少,价格的波动性也更大。
每一种投资品都有其局限性和风险点。黄金的价格波动性较大,房地产的门槛较高,收藏品的专业性较强。
对于普通投资者而言,并不是每一种投资都适合自己。
因此,在制定投资策略时,我们要全面考虑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投资偏好和专业背景,选择那些与之相匹配的投资品。
同时,还要坚持分散投资的原则,将资金合理配置到不同的资产类别中,以降低非系统性风险。
更重要的是,我们要时刻保持理性和警惕。在通胀预期下,市场情绪往往会被放大,一些投资品的价格可能会脱离基本面,出现泡沫化趋势。
对于普通投资者而言,盲目跟风、加杠杆的做法无异于饮鸩止渴,极易陷入财务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