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过去,房地产行业就是政策的忠实追随者,政策利好即涨价,政策不利就清盘。在今年,这种惯例被打破,利好政策一波又一波出台背后,价格仍然以稳为主,敢于大幅上调售价的楼盘是少之又少,几乎没有。
一边需直面高企的库存,一边却在权衡以价换量的风险。房企们正在动脑筋:僵局未破之下,如何撬动买家入市,提高销售业绩?
逆势营销大放异彩,在“保利是个P!”“恒大无理由退房”等概念后,越秀地产宣告旗下10城26盘全部进入“免”战模式,推出18项免费措施。你方唱罢我登场,绿地、绿城、旭辉、世茂等一众房企陆续开展营销大战比拼,花样不断翻新。
不过,问题也来了:噱头十足之下,有多少真金白银的优惠?一旦运用不当,不但对楼盘去化毫无帮助,甚至对企业品牌的维护都是一种损害。如果只“营”不“销”,该如何破解?
刷屏朋友圈
真相很快出炉。碧桂园在“周一见”中发布了“0号行动”,即在5月16日-6月30日期间,购房者认购碧桂园的产品,就可以享受0首付、0首付免息、0物业费以及0费用(契税和维修基金)优惠。
放眼业内,碧桂园的“0号行动”并不新鲜。4月中旬,恒大召开紧急媒体发布会宣布启动无理由退房活动。随后,保利亦通过“保利是个P”制造悬念,在第二天宣布启动5P战略。除此,越秀、奥园、万科等房企也以不同方式加入高潮迭起的房产营销大战中。
房企营销为何如此拼?韩桐投资顾问有限公司总经理韩世同认为,半年来频繁降息降准以及降低二套房首付等政策,导致今年四五也月份以来的市场有所回暖。但企业销售要想有十分明显增长的话,以价换量也不一定能取得效果。于是,利用所谓的“互联网思维”进行概念化炒作,最主要的初衷就是为了助力销售。
变革or噱头?
从以往铺天盖地的电商营销到近期五花八门的自媒体营销,对房企而言,持续不断的营销革命势在必行。一场场的营销大战虽然声势浩大,但是对于购房者而言,却很难从中获利。比如恒大打出的“无理由退房”,就被业界批评称均缺乏具体的操作细则。
面对时兴的互联网思维和互联网语言,韩世同认为企业要避免陷入误区,过度效仿则会造成邯郸学步的效果。与其在花里胡哨的表面下功夫,还不如提供一些更实际的内容。
韩世同提醒道,营销是把双刃剑,一旦把控不住,反倒起了负面作用。如无理由退房,一旦操作上出了问题,反倒会对企业的诚信造成负面影响。
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研究员严跃进则表示,房企五花八门的营销方式确实赚足了眼球,但是,某种程度上这也会使得房企娱乐化的营销战略受质疑,甚至令购房者产生厌恶之感。营销方面,“守正出奇”的策略应该重新审视,在创新方面不宜太夸张,否则容易收到负面效应。
什么样的营销,购房者才会买账?严跃进认为,除了营销计划需要在当地合法的购房政策下进行,否则很容易招致批评。最重要是推出的营销计划要真正节约购房成本,购房者才会买账,“很多销售只是为了跑量,短视行为比较多,所以对于企业品牌的维护是一种损害”。
此前,华南某房企一名离职员工告诉时代周报记者,受楼市大环境影响,集团在番禺及中山的房屋销售均陷入僵局。“为去库存,我们也搞了诸如全民营销、诚意登记送进口名牌包等活动,不过都收效甚微。”
在新媒体邦地产看来,当下的房企似乎越来越不愿意深入研究消费者心理,把产品研发做到极致。“互联网+”趋势下,不但没给开发商带来更多机会,反而让他们失去自我。
行业变革期,最容易丢掉饭碗的,就是那些只懂概念包装,不懂落实,传播又始终无法超出地产圈的平庸之辈。市场完成整合之际,也就是这些房企出局之时。
房企营销事件簿
保利:保利是个P
4月15日,保利地产董事长宋广菊通过微博发布“保利是个P”,瞬间引起业界的哗然。在全民疯狂猜想的第二天,保利地产宣布启动5P战略线上发布会,揭晓“保利是个P”谜底。“5P”是指象征Peiban(陪伴)的养老地产、代表Promise(承诺)的全生命周期绿色建筑、成为业主好Partner(拍档)的社区O2O、让便捷生活瞬达的PloyAPP、在国际舞台上充满Power(力量)的海外地产。
恒大:无理由退房
4月15日下午,恒大地产在广州召开了一场只有十分钟的新闻发布会。会上,恒大副总裁何妙玲宣布,从4月16日8时起,恒大所有住宅楼盘将实施全面无理由退房政策,覆盖恒大在全国147个城市共计305个楼盘,让买恒大房的老百姓买得放心。
越秀:18项免费以及Q龄抵房款
碧桂园:不扯淡,周一见
按照碧桂园的官方解读,即认购产品时,客户只需缴交定金即可签约,且允许客户延期一个月缴清首付款,免收利息。而对于新业主而言,碧桂园则给予免收一年物业费的优惠。此外,根据具体项目所在地的政策,按首套房的收费标准将契税及维修基金通过项目进行拆分,并在楼价中予以扣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