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各地各部门深入开展专项行动,加大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治理力度,依法依规严惩恶意欠薪行为(引题)
保障农民工及时足额拿到工资(主题)
人民日报记者黄超沈靖然刘新吾
制图:汪哲平
前不久,读者来信版和人民网“领导留言板”联合推出“让农民工安‘薪’”线索征集活动,得到社会公众的热烈响应。
“两年多前,我父母在福建省厦门市海沧区嵩屿码头一家酒店做装修工,被拖欠工资5万多元。”来自四川省的小刘通过征集活动反映,“如今父亲生病急需用钱,但酒店老板还在以各种理由拒绝支付。”
海沧区信访局获知这一情况后,立即与区人社局及劳动保障监察大队、嵩屿街道及辖区派出所协商处置方案。据该区劳动保障监察大队工作人员梅正林介绍,2019年该酒店进行装修,小刘父母从事搬运等工作,合计工钱5.8万余元,但酒店老板只给了3000元。小刘母亲多次从四川到福建讨要工资,老板一直拖着不给。
梅正林与街道派出所、司法所等工作人员一起把当事双方约到嵩屿派出所调解。“讲了好几个小时,反复给老板做工作,讲人情、讲道德、讲法律,老板最终答应还钱,现场给了3万元,并承诺剩余2万多元会尽快还清。”梅正林说,最近,小刘母亲发来短信,表示已经拿到了剩余薪资。
实施重大节日、关键时段24小时值班制度,开设网上举报投诉平台……2021年以来,海沧区劳动保障监察大队畅通拓宽举报投诉渠道,并依托福建省劳动监测预警和智慧就业大数据平台,在全区开展“大数据+根治欠薪”专项行动。截至2021年12月24日,共办结行政调解简单劳资纠纷2893件,为6151名劳动者追讨工资6802.83万元。
有网友在人民网“领导留言板”上留言称,2021年在湖北省宜都市全福河社区大沟村呼北高速第一标段从事高速公路护坡工作,约定每月付80%的工资,9月15日前付清所有工资,“但已有几个月没拿到工资了”。宜都市委办回复表示,呼北高速公路宜都至鄂湘界段建设协调指挥部已协调中铁建大桥局项目经理部支付该网友工资2万元。
各地开展根治欠薪专项行动
“梁仁举2.3万元,核实清楚了请签字”“陈其烈1.32万元,钱点清楚了,在这里签字确认”……近日,72名农民工来到重庆市荣昌区人社局劳动监察执法接待大厅,在执法办案人员引领下,依次领取劳动报酬。
“我们在一处安置房建设工地干活,活干完了,却拿不到钱。承包人喻某一直说自己没钱,以各种理由不给我们核算工钱。”梁仁举说,眼看快到春节了,工人们多次找工地、公司等反映情况,均无结果,于是集体来到区人社局综合执法支队投诉举报。
执法支队接到投诉后,当即立案办理,分别找农民工和项目公司核实情况,查实承包人喻某与项目公司签订了承包协议、项目公司确已拨付给喻某承包的工程款项等情况后,立即向喻某下达了通知书。然而,喻某在到期后仍未履行支付义务,执法支队以涉嫌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将其移送公安机关。项目公司因对喻某招用农民工的工资发放情况监管不力,被责令先行垫付农民工工资,现已垫付37.247万元。
“讨薪还得走正规渠道!大家四处求助这么久,执法部门半个月就帮我们解决了难题。”梁仁举说。
从2021年11月起,在国务院统一部署安排下,各地纷纷开展根治欠薪冬季专项行动。辽宁省多部门联合行动,重点排查招用农民工较多的工程建设领域、劳动密集型加工制造行业、受疫情影响存在拖欠农民工工资隐患的其他企业;湖南省高级人民法院对涉及农民工讨薪、损害赔偿纠纷等案件实行优先立案,为农民工当事人提供一站式诉讼服务;川渝两地劳动保障监察机构同步启动专项行动,在信息共享、维权联动、案件协查等方面加快区域协作步伐。
“2020年9月,我们几个人打工的饭店关门了,工资到现在还没拿回来。”2021年5月底,云南省曲靖市麒麟区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来了几名务工人员进行咨询,19岁的许太益说,“洗碗端菜,兢兢业业干了两个月,工钱都没拿到。”
仲裁院工作人员了解到,这家饭店只经营了两个月,双方没有签订劳动合同,也没有实际工作过的证明材料,且公司法人代表如今已到外地,劳动者维权难度较大。
既重视年底“清零”,也重视常态化监管治理,紧盯源头创新治理根治欠薪
重庆市荣昌区创新探索“两金三制”治理欠薪顽疾,要求施工方缴纳工资保证金、欠薪应急周转金,并将其与施工许可证挂钩,同时在交通、水利等领域在建工程项目中推广使用农民工工资支付监控预警平台。“为了将保证金制度落到实处,我们实行工资保证金差异化管理。”荣昌区人社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对无拖欠行为的企业可以少缴,存在恶意拖欠的则须多缴一些。已竣工验收并足额支付农民工工资的工程项目,人社部门核查确认后,2个工作日内会按程序退还保证金。
福建省石狮市外来务工群体庞大,当地整合市人社局劳动关系股、劳动保障监察大队、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3个单位集中办公,成立“和谐劳动关系服务中心”,规范案件办理流程,推行“一个窗口受理、一份材料申请、三个部门共享”的案件受理模式。2021年以来,该中心已协调处理劳资纠纷约1000件,调撤率超60%。
西南大学法学院副教授杨茂建议,应完善工资支付监控和支付信用等配套制度。她表示,有的地方建立工资支付守法诚信档案,对失信单位进行惩戒,并强化舆论监督,取得不错效果。这启示我们要完善配套制度,突出源头治理,实现“事后维权”向“事前防范”的转变。比如,可以完善企业诚信支付奖励机制,对等级评价良好的企业在支付保障干预措施中给予财政激励,在政府采购、生产许可、融资贷款等方面予以优先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