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提到,在2023年要“着力扩大国内需求。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多渠道增加城乡居民收入。稳定大宗消费。”
就在全国两会召开同时,多家车企在政府补贴等多重条件下开始降价促销,一二线城市楼市逐渐回暖,多家航空公司直飞国外的航班开始陆续恢复通航……
关键词1
房地产
专家:居民改善性住房需求潜力很可观
“加强住房保障体系建设,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解决好新市民、青年人等住房问题。有效防范化解优质头部房企风险,改善资产负债状况,防止无序扩张,促进房地产业平稳发展。”
华夏新供给经济学研究院院长、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研究员贾康在接受红星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防范化解优质头部房企风险,是中央指导房地产行业发展的重要要领之一,优质头部企业应该得到更多的融资和有效支持,可以引导房地产市场从比较低迷的状态稳重求进,发挥房地产行业的国民经济支柱作用。贾康认为,关于优质头部房企的认定标准,还需要在工作中进一步细化。
在“解决好新市民、青年人等住房问题”方面,贾康表示,中央强调新市民和年轻人可以通过租购并举的途径来解决住房问题,“过去已经发展了一些年的共有产权房、公租房和政策配套的长租房,对应了年轻人不同需求的有效供给形式,这些都是需要特别注重的。”贾康认为,重视新市民和青年人的住房问题,可以被理解为促进房地产发展的信号,“中央重视房地产行业,希望房地产行业能够实现健康长效的发展机制。”
此外,严跃进认为,政府工作报告还提及“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这也充分说明今年的工作重中之重是提振住房消费需求。
贾康表示,居民改善性住房需求的潜力是很可观的,“一般来说,第一套房子可能是居民在职业生涯初期购买的,如果收入有限,可能买的是比较小的房子,随着居民收入的提升,就会有第二套改善性需求,比如想换大一点的房子,中国有这么大的市场,改善性住房需求的规模是非常可观的。”贾康认为,政府需要给有改善性住房需求的居民提供一个公平的交易环境,可以利用经济手段调节房地产行业,遏制炒房行为,保障居民合理的改善性住房需求。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部长倪虹3月7日在第二场“部长通道”答记者问时表示,现在对房地产市场的企稳回升充满信心,而对2023年的房地产工作,要稳住房地产,就要坚持因城施策、精准施策、一城一策,大力支持刚性和改善性的住房需求,提振信心,促进房地产市场企稳回升,平稳健康发展。
红星新闻记者注意到,在今年两会期间,也有很多代表委员提出了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的意见和提案。
全国政协委员、中信资本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张懿宸建议,推出针对“保交楼”的专项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工具,解决烂尾楼的资金问题,进一步化解烂尾楼风险。
关键词2
汽车
红星新闻记者注意到,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特别提到,在2022年“采取减免车辆购置税等措施促进汽车消费,新能源汽车销量增长93.4%”。此外,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过去五年,我国汽车保有量突破3亿辆、增长46.7%。
红星新闻记者3月12日从东风汽车集团官网获悉,“进入3月,神龙公司日均达成销售订单环比大幅增长。”
据红星资本局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已有至少30个汽车品牌参与到这场价格战,最高优惠超过10万元。
红星新闻记者注意到,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特别提到,要“稳定大宗消费”。而汽车消费正是大宗消费中的重要项目。
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秘书长崔东树表示,虽然现在给大家的普遍感觉是机动车已经逐步普及,但实际上,我国与发达国家的千人汽车保有量相差4倍,国内汽车市场仍有很大发展空间。
贾康认为,政府可以在政策上进一步细化,给予混合动力汽车、新能源汽车更多扶持政策,引导居民购买新能源汽车,符合绿色低碳和高质量发展的要求。
关键词3
旅游
消费回暖,专家建议增强配套设施
红星新闻记者注意到,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在回顾过去五年工作时特别提到了“帮扶旅游业发展”。
而据国家统计局今年2月公布的数据显示,2022年全年国内游客25.3亿人次,比上年下降22.1%。不过随着疫情防控政策的优化,大家对旅游市场复苏普遍持看好观点。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旅游研究院院长戴斌今年2月在参加一场活动时判断,2023年国内出游人次、旅游消费、出境旅游人数将分别恢复到2019年的85%、75%和40%,并于年底进入正常发展轨道和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
贾康表示,从春节期间的旅游消费来看,旅游消费已经出现了明显的回升趋势,各地应该抓住时机,进一步完善旅游业的服务和配套措施,吸引和留住消费者。
中国人民大学休闲经济研究中心主任王琪延在接受红星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在2023年外出旅游,但是由于此前三年的冲击,大家的消费能力被抑制,所以并不大会出现“爆发式”增长。“大多数人可能还是选择短途或者近郊游,肯定会有所增长,但是要恢复到疫情前还是需要一个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