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创张瑜:2025就看“解套”,解开“物价房价股价”三螺旋

一瑜中的文:华创证券研究所副所长、首席宏观分析师张瑜

报告目录

核心观点

报告正文

自2022年年底疫情放开以来,宏观主要矛盾在持续切换中。2022年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经济的定调是“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2023年年底,定调有微调“有效需求不足、部分行业产能过剩、社会预期偏弱、风险隐患仍然较多”。2024年9月26日政治局会议指出,“当前经济运行出现一些新的情况和问题”。此处,未明确指出何为“新的问题”。

结合三季度消费、地产、地方财政、股市等问题进一步凸显,以及若干权威讲话,我们认为当前主要矛盾或可总结为——“经济下行、财富缩水、预期疲软”,即以物价、房价与股价代表的经济、财富、预期三大市场的螺旋交织问题,我们称之为“三螺旋”。

“三螺旋”之下,“解开”的思路需要“系统施策”,2025年的经济与资产配置将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一进程顺利与否。

PART1:回答“解开三螺旋”的四个问题

一、深刻理解当下的宏观矛盾:“三螺旋”如何交织影响?

1、经济下行+预期走弱,加剧财富缩水:财富的指标层面,房价下跌,尤其是一线城市下跌更为严重。居民净资产连续10个季度增速为负,房企连续三年净资产增速为负。原因层面,经济的影响通过就业影响居民收入,通过财政影响公务员与事业单位工资。预期的影响体现在居民的购房意愿、金融资产配置意愿都处于极低位置。

2、经济下行+财富缩水,加剧预期走弱:预期的指标层面,PPI低迷,叠加M1的大幅下行,显示企业预期较低。股价在9月26日政策转向前表现低迷,反映居民、外资等权益市场参与者预期较低。原因层面,经济的影响体现在消费与投资偏弱,企业感受到的需求持续不足,企业ROE趋于下行,股市缺少盈利支撑。财富的影响体现在卖地收入承压、化债压力加大背景下,地方政府涉企收费增多,企业预期走弱。居民净资产增速持续走弱,结合海外经验,居民与外资悲观预期有所加剧。

3、财富缩水+预期走弱,加剧经济下行:经济的指标层面,是社零与固投两大内需指标增速较低。其中,社零方面,一线城市压力更大。投资方面,地产与地方政府的投资压力更大。原因层面,财富的影响体现在居民财产性收入增速下行,消费能力受到削弱,这对一线城市居民影响更大。同时,土地出让收入减少背景下,地方政府支出能力受到削弱。预期的影响体现在居民购房、购买耐用品的意愿不足。以及,PPI持续低迷背景下,政府的税收收入同样承压,进一步加剧其支出压力。

二、把握政策应对的方向底线:可能会做什么,可能不会做什么?

其次,把握本轮政策应对的思路。其诉求是“解开三螺旋”。

总结而言,本轮或是升级版的2014-2015年,相同的四板斧都有经验的总结,也有增量的尝试和不一样的挑战。2014-2015年:大宽松+金融创新;化债+政府财政纪律弱化;地产量价双升;行政化的供改。当下政策逻辑:宽松+金融强监管;化债+政府纪律强化;地产控量保价;市场化的供改。

本轮增量的尝试是消费补贴以及可能的扩围用以补偿地产控量之下的“需求”缺失。本轮增量的挑战是外部环境的较大不确定性。

具体而言,对消费、投资、PPI、股价、房价有针对性的举措。同时,中长期的高质量发展方向仍要坚持,既往的教训也大概率会总结和规避,因而思路或是:

4、针对扩内需(消费与投资):宽财政或是必然之路,但会更强调“财政纪律”。2015年的宽财政,存在地方“边化债边加杠杆”,留下了“隐性债务”这一隐患。彼时化债规模达12.2万亿(2015-2018年)。期间城投有息负债、城投非标、PPP规模均快速增加。如PPP,项目总投资2016年初的8.1万亿增加到2018年末的17.7万亿。本轮,宽财政,同样从化债开始(2024-2028年,10万亿规模),但强调“将不新增隐性债务作为‘铁的纪律’”。这意味着,后续财政加力的方向,更多是中央引导的方向,而非地方的无序扩张。消费与投资相对而言,如盲目投资冲动被按住,那么本轮财政加码过程中会自然更侧重消费。

三、评估政策实施的力度体量:“解套”需要做多少努力?

厘清方向之后,更重要的是估算力度。考虑到股市受房价、PPI、消费、投资影响较大,我们更关心在去库存、去产能、宽财政这三个方面的体量需要多大才有望“解开三螺旋”。

1、去库存,需要去多少?不含土地收储,预计需1.4-4.3万亿左右。我们测算,截止至2024年9月,房地产总库存为56亿平,其中:土地库存为36.6亿平、期房库存为15.8亿平、现房库存为3.8亿平。若将现房去化周期去到2016年年末水平,或需1.4万亿;若将现房和期房库存均去化到2016年年末的水平,或需4.3万亿。此处并未考虑土地库存,若将土地库存去化到合意的程度,需资金较多(或在5.1-5.6万亿),但土地若不开发不影响房价。

2、去产能,需要去多少?工业整体产能的1.4%-2.0%。一是观察历史经验。1998年-2000年,纺织业产能压降23.6%,煤炭业产量压降18.4%,综合影响下,工业整体产能去化2.0%左右。2016-2018年,煤炭和钢铁去产能下,工业整体产能去化1.4%左右。二是观察2013年以来PPI与产能利用率的关系,PPI同比为正的年份,产能利用率均值为76.6%;PPI同比为负的年份,产能利用率均值为74.97%。这意味着,今年产能利用率基础上,再提升1.5%左右,PPI同比才有望转正,对应产能去化幅度为2%。

3、宽财政,需要多少钱?政府广义赤字率或需在9.6%-11.0%之间。一是观察历史经验。过去四次PPI同比为负阶段,财政都做出了积极的应对。我们使用广义赤字率来计算财政扩张的幅度。平均而言,四次积极的财政对应的广义赤字率提升2个百分点左右。2024年的广义赤字率,预计在7.6%左右,则,2025年需要的广义赤字率或为9.6%左右。二是从支出法角度进行估算,物价回暖,从名义GDP的角度,或需要达到5%以上(平减指数转正)。在居民消费、制造业投资、地产、净出口、政府收入等参数做出合理假设的情况下,预计需要的广义赤字率在2025年或需达到11.0%左右。

四、动态跟踪政策实施的效果:把握“解套”的五大信号

最后一步,是动态跟踪政策实施效果。五大信号分别是财政预算外资金发力、企业居民存款增速差持续回升、M1持续回升、一线城市房价同比转正、PPI同比转正。从先后顺序上讲,如果政策实施较为顺利,可能先是预算外资金、居民的资金配合财政发力,需求扩大,叠加供给侧改革,企业利润与资金状况好转,信心提升,支出意愿上行,政府、居民、企业形成良性循环,最后合力带动房价与PPI好转。

1、信号一:财政的“乘数”放大。本轮财政预算外的资金将主要来自中央的有序指导,目前相对明确的指导方向有三个:1)政策性银行扩表:10月17日住建部发布会指出,“(100万套城中村和危旧房改造)开发性、政策性金融机构可以给予专项借款。”2)专项债撬动系数扩大:10月12日财政部发布会指出,“下一步,增加用作项目资本金的领域,最大限度扩大使用范围。”3)经济大省挑大梁:7月30日政治局会议指出,“要继续发挥好经济大省挑大梁作用”。

2、信号二:居民企业的循环畅通。指标层面是企业居民存款增速剪刀差的修复。原理上,企业发工资及分红,钱流向居民;居民购房及消费,钱回流企业。因而。若该指标回升,那么意味着企业在这一循环中占据有利位置,反映居民购房及消费意愿较高,类似于2017年、2020年-2021年,经济周期运行向上;若该指标回落,意味着企业在这一循环中占据不利位置,反映居民购房及消费意愿低,类似于2018年、2022-2023年,经济偏弱。

PART2:分析资产看法,不同情境和情境下不同的阶段,资配策略差异较大

需要紧密的跟踪和研判,这也是明年投资最挑战的地方,我们力争将情景和阶段的定量指标梳理清楚,给资本市场以坐标系,以期可跟踪、可量化、可验证。每一阶段我们都会参考历史进行客观复盘,但投资绝不是刻舟求剑,外部因素的不确定和供给侧改革的灵活性都可能造成投资顺序的“随时打断”和“随时插队”。

五、情景一:经济走向复苏之路,股债从齐飞到背离

1、这一情景需要看到复苏之路,逐步证真。何为证真?核心是“三螺旋解套”的五大信号逐步出现。有两种可能,一种是两会之前,在目前政策影响下,数据逐步好转。另一种可能是全年政府工作报告确定的完整的工作部署力度符合或超预期。这两种情形有其一,或可认为到明年年底之前,经济朝着复苏之路演变,资产配置上(股债之间、股的风格之间)需要随时准备做调整。

2、这一情景之下对于权益市场的表现,要分三阶段。阶段一为政策底到PPI领先指标好转,阶段二为利润领先指标好转到PPI转正,阶段三为PPI转正之后。具体而言,此前两轮经济周期,阶段一对应:2014年6月底-2015年6月底、2018年12月底-2019年10月底。阶段二对应:2015年6月底-2016年9月底、2019年10月底-2021年1月底。阶段三对应:2016年9月底-2017年年底、2021年1月底-2021年年底。

每一阶段行情的特征略有差别,我们分析两轮行情的股市涨幅、估值与盈利的贡献拆分、以及占优行业(两轮行业涨幅均超行业中位数的行业)。1)阶段一:股市整体而言上涨幅度较大,且股市的涨幅主要由估值贡献。股市的风格层面上需要重视非银与科技板块,包括非银、军工、计算机、通信等行业。2)阶段二:股市能否上涨存在不确定性,或取决于前期是否上涨幅度过大。股市的风格层面上需要重视消费板块,包括食品饮料、汽车、医药、家电、电子、消费者服务等。3)阶段三:股市继续上涨,且股市的涨幅主要由盈利(净资产增加)贡献。股市的风格层面需要重视周期与耐用品,包括煤炭、钢铁、有色、电子、汽车等。

3、这一情景之下对于债券市场的展望:利率可能会经历三个阶段,或需且战且退。1)阶段一(利润领先指标尚未持续回升):一方面,政策利率或仍会调降。另一方面,从历史经验来看,无论银行间利率是否宽松,十年期国债收益率均会持续下行,因而,债市依然不空,波动或来自于居民购买理财与债基的动量强弱变化。2)阶段二(利润领先指标回升,PPI同比尚未转正):若PPI同比继续回落,此时银行间利率易下难升。如果期间银行间利率大幅回落,对应十年期国债仍有下行可能(对应2015年、2022年年初);但如果银行间利率相对平稳,对应十年期国债或在底部震荡(2009年上半年、2019年下半年)。若PPI同比开始向上,此时银行间利率易升难降。如果期间银行间利率开始向上抬升,此时十年期国债或开始逐步转熊(2009年下半年、2020年下半年)。但如果此时银行间利率仍维持低位,那么债券市场牛市可能尚未结束(2016年)。3)阶段三(PPI同比转正):这一阶段如果PPI同比抬升源于需求拉动,那么债券收益率有大幅上行的风险;但如果PPI同比抬升源自成本冲击(2021年油价飙升推动PPI同比走高),那么债券收益率则将跟随短期需求的变化而进行调整。

六、情景二:螺旋解套困难重重,低利率成投资主线

主要担心的堵点可能是:1)财政稳增长力度不够大,本轮稳增长是在约束地方举债、严控地产增量的前提下进行的,需要的财政增量规模相较以往或要偏高一点。2)稳房价的难度较大。3)去产能面临稳就业的掣肘。从就业目标完成率来看,2023年以来冗余量较小(如2023年全年目标新增就业1200万人,实际完成1244万人,参考前两轮供给侧改革,去产能需要分流员工100万人以上)。4)贸易环境出现较大变化。

七、商品:寻找供给侧改革阻力最小的方向

八、汇率:内有政策转向,外有美国换届,波动或加大

后续汇率走势将受三个因素影响,波动率或将明显高于今年。1)美元指数:受特朗普可能的新政影响(如加征关税、收紧移民政策等),美国有望保持对非美的相对利差优势,支撑美元指数偏强。2)贸易顺差。按照特朗普的执政纲领,“逐步停止从中国进口必需品等”。我们测算,若特朗普对中国进口关税率加征至60%,或拖累中国整体出口-2.6%到-5.8%,中性区间或在4-5个点左右。3)PMI:PMI强弱影响净结汇率。考虑到国内政策已全面转向稳增长,后续PMI的波动或也将加大。若政策力度偏强,PMI有望趋于上行,若力度不及预期,PMI也可能重新回落。

九、黄金:“非寻常定价”之下,仍是中期配置基本盘

首先,过去两年黄金价格走势或更多来自地缘冲突等“非寻常定价”。包括与美国实际利率走势的背离、与全球基金经理调查中地缘政治风险的得分走势趋同(越来越高,且与黄金价格的走势相当一致)。其次,从目前主流国际智库的观点来看,后续俄乌、巴以、朝韩等问题上不稳定的因素或仍较多。中期维度仍看好黄金的配置价值。

PART3:一些特殊问题的分析

十、经济层面,贸易摩擦的风险“不容小觑”

定量测算,极端情形下,若特朗普对中国进口关税率加征至60%,或拖累中国整体出口-2.6%到-5.8%,中性区间或在4-5个点左右。测算过程详见正文。定性分析层面,本轮国内供需矛盾或更尖锐,贸易摩擦对手或更具“议价权”,导致本轮加关税国内或负担更大。

十一、制度层面,改革加快落地,或有新机遇

十二、资金层面,居民的存款搬家“潜力可观”

资金层面,以居民储蓄与A股市值之比衡量居民入市的潜力,8月底为1.81,与2008年以来的几次股市上涨行情相比,与2014年6月末接近(1.82),高于2009年、2019-2020年两次行情的起点。因而,本轮行情,居民“存款搬家”或成为重要影响因素。

十三、流动性层面,美国降息之路或并不顺畅

1、2025年美国经济软着陆的概率更大,韧性较强的基本面难以支撑美联储持续大幅的降息。分部门来看:居民部门,美国高收入群体“家底”厚(资产负债率处于历史极低位置)、低收入群体虽存在风险但在经济中的体量较低(消费支出占比为5%),因此居民消费的韧性将是美国经济稳固的基本盘。企业部门,企业整体经营利润保持较快增长,风险相对较大的小企业在利率与通胀下行的背景下也在边际改善。

2、特朗普经济举措或可能抬升通胀。特朗普执政思路中抬升通胀的举措偏多。可能抬升通胀的举措包括①主张对进口商品征收10%-20%的基准关税,并对中国征收60%关税,②反对移民并主张大规模遣返非法移民,③对企业大幅减税或推高赤字等;可能压低通胀的举措或包括主张降低能源成本到特朗普第一个任期内的历史低点以下等。

PART4:2025年主要经济数据的预测

1、就经济而言,预计2025年会面临与2024年同样的问题,“价比量更重要”。以GDP实际增速代表量,名义GDP增速代表价,或仍是实际GDP增速更高。预计全年实际GDP增速4.9%左右,其中地产业、金融业、批发零售业可能会好于今年。预计全年名义GDP增速在4.6%左右,全年CPI同比均值为0.8%,PPI同比均值为-1%左右。

2、需求侧,出口的问题会较为复杂。若无关税问题,则全年增速或小幅回落至3%左右,受基数及外需影响,或呈前低后高的态势。但若美加征60%关税,则全年增速或降至-2.5%左右,抢出口影响有可能出现前高后低的态势。地产方面,受施工面积增速较低影响,预计地产投资-10%左右,但地产销售在城中村改造货币化安置的影响下有望增速转正。消费方面,社零增速有望回升至4-5%之间,“两新政策”有望延续。

THE END
1.现在卖房的人都会后悔?中央定调:2025年的房价,将超乎想象!中央都说了,预计到2025年,房价还得往下走,这个趋势看来是挡不住了。现在楼市挺清淡的,想卖房的人一堆,买房的人却不多。经济增速慢了,城市化的步子也差不多到头了,房价想涨也没那个劲头了。 那些说房价要涨的人,要么是房子多,想让自己的财产增值;要么就是卖房的,为了业绩当然希望大家都买房。但这些说法不https://www.toutiao.com/article/7444395021262799375/
2.中央定调!五大信号,明确未来5年房地产走向确定未来5年乃至15年,房地产市场的政策框架无疑能为市场注入一股极为重要的“确定性”。 现在它来了。 日前,《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全文发布。关于房地产市场,文中透露五大信号,为未来5年的楼市走向定调。https://m.gelonghui.com/p/423220
3.中央定调!时隔14年,货币政策重回“适度宽松”民生和产业政策关注度较高,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定调证伪风险相对较低,会议落幕后的市场反应或将决定农历年https://my.mala.cn/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6675600
4.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前瞻:明年宏观政策基调或更积极按照惯例,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在近期召开,会议将分析当前经济形势,并对2025年宏观政策走向定调。分析师普遍认为,明年宏观政策基调或更积极,同时,会议或在房地产、化解地方政府债务以及促消费等方面提出进一步安排。 看点一:政策基调或更积极 9月底一揽子增量出台以来,我国政策的底层逻辑已经转变,稳增长重回C位。分析师预http://m.uuuyt.cn/CVI/moa/ZQyhY.html
5.2025年房地产行业重启去库存,新周期再出发.docx2025年房地产行业重启去库存,新周期再出发.docx,目录 1、 本轮房价调整:供需关系直接影响,扭转居民预期是关键 4 2、 展望未来:房价止跌回稳的几种路径 7 、 中央政策:中央涉房定调转变,政策诚意十足 8 、 地方政策:一线城市具有示范作用,信号指导意义较强 10 、供https://m.book118.com/html/2024/1204/6042125201011004.shtm
6.明年还能买房吗?楼市传来两个大消息房价会迎来新一轮的上涨吗目前,石家庄、青岛、长沙、重庆等城市总体上炒房需求较大,如果此类城市房价上涨节奏比较快,不排除后续出台相应的收紧政策的可能。 二、一周内中央三次表态 一周内的三次中央表态,事实上已经为2017年楼市定了调。 12月26日,全国住房城乡建设工作会议在京召开。住房城乡建设部党组书记、部长陈政高强调,2017年要千方百https://cai.verywind.com/xx/eenerddcdiwwmyenwmd.htm
7.中央定调!这几大信号明确未来房价走向!这几大信号明确未来房价走向! 最近,《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全文发布,未来5年的规划蓝图也全都有了。而关于房地产方面,也透露出一些信号,为未来楼市定调。1 及时楼市资讯,就上楼盘网https://m.loupan.com/cq/news/202011/4516435/
8.华创证券宏观专题宏观2025年度策略报告:解开三螺旋27、2022年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经济的定调是“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宏观专题】宏观2025年度策略报告期转弱三重压力”。 28、2023年年底,定调有微调“有效需求不足、部分行业产能过剩、社会解开三螺旋预期偏弱、风险隐患仍然较多”。 29、2024年9月26日政治局会【宏观专题】宏观2025年度策略报告议指出,“当前http://www.yanbaohui.com/doc-10f7db49f82a839b5859d80026d3f4bb.html
9.山药蛋视频房价或将跌回2016年?如果不眷出手,炒房客赔的只会简介:山药蛋视频上传的财经视频:房价或将跌回2016年?如果不尽快出手,炒房客赔的只会更多,粉丝数29864,作品数23420,点赞数20,免费在线观看,视频简介:买房似乎成了每个人必须承担的义务,没有房子,就无法行使自由婚配的权力;没有房子,就没有为孩子择校的权利,可见房子是非常重要的!https://www.iqiyi.com/v_19ruz6mp8c.html
10.2025年上半年A股投资策略报告:顺势而为,乘势而上需求端来看,稳住房价以遏制市场下行压力成为政策主基调。参考本轮央行对股市的调控模式,稳定资产价格、抑制居民负面预期反馈,可能是此次房地产维稳的核心。因此,在需求侧,房价走势将成为市场关注的核心指标之一,预计2025年房价跌幅有望逐步收窄并趋稳。总体而言,房地产行业的景气度恢复或将是一个相对缓慢的过程,建议密切https://www.vzkoo.com/read/202411194c1c6c5506ac90b65120e4c4.html
11.[西部证券]:政策分析一次具有转折意义的政策冲锋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前瞻 ?核心结论 分析师 证券研究报告 宏观点评报告 2024年12月08日 按照惯例,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在12月中旬召开,会议将全面总结2024 年经济工作,并系统部署2025年经济工作。2025年中国经济面临着内外部各种挑战,在中国经济修复式增长格局即将进入第三个年头之际,我们预计https://www.fxbaogao.com/detail/4621762
12.2013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经济频道一年一度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是每年级别最高的经济工作会议,是判断当前经济形势和定调第二年宏观经济政策最权威的风向标。http://jingji.cntv.cn/special/2013zyjjgzhy/shouye/
13.博览财经每日A股大参考第7477期2412112、据新华社消息,12月9日,最高决策层召开“重磅会议”,分析研究2025年经济工作。 其中会 议“罕见直白地”强调明年要“稳住楼市股市”,引起热议。 点评:分析指出,通过本次重磅会议相关定调可以窥见接下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部分政策基调, 也为了解2025年政策走向提供了重要参考。 而此次会议对楼市、股市的支持态度http://huiyunyan.com/doc-c14159bb11fd4b5cc3fed22ff14d7dc1.html
14.bm.scs.gov.cn/pp/gkweb/core/web/ui/business/auth/login.html国家公务员局 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2025年度考试录用公务员专题 考生登录 提示:为了确保您的个人信息安全,退出时请确认关闭所有窗口。http://bm.scs.gov.cn/pp/gkweb/core/web/ui/business/auth/login.html
15.触摸屏版{"code":1,"data":null,"msg":"鍐呴儴寮傚父"} http://m.nmc.cn/
16.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稳住楼市股市释放积极政策信号中指院政策研究总监陈文静指出,2025年稳定房地产市场对宏观经济至关重要。此前9月26日的政治局会议已定调要促进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本次会议再次提出要“稳住楼市”,释放了更加坚定的稳楼市信号。 金茂华中营销管理部副总经理周熙认为,会议首次强调“超常规逆周期调节”,说明后续政策工具会更丰富多元。这将有助https://news.china.com/socialgd/10000169/20241210/477314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