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金融三驾马车,很多朋友其实都有概念,指的是:
银行
证券
保险
这三类金融产品,各有各的功能。
其实追溯根源,保险行业确实有一段“黑历史”,很大的原因都是投保人遇到的保险代理人有问题:
有主观上就进行欺骗的那种
也有代理人自己本身就半懂不懂的,结果好心做了坏事
两者在销售的时候都不可避免的存在各种不合规,最终导致了各种误导销售。
保险行业在国内的第一次发展是在96、97年,那时候的背景是什么?
是全国下岗潮……大量的人离开企业后,走向了不同的领域:
有人选择起早贪黑干起小买卖
有的人被迫南下求生
而有的人在那个特殊时期,进入据说能挣钱的保险行业
那个时期进入保险公司的人,大多都是被生活逼到必须要想尽一切办法活下去的人……
如果说保险公司为了业绩不择手段,其实主要指是销售方式。
代理人靠销售获利,导致销售方式也逐渐变成了:只是极力讲解保险本身带来的好处、掩盖产品不足和缺陷,大力追求快速成交。
这样的模式导致的结果就是:虽然业绩看似很成功,但保单本身已经遗留下来很多后续的问题:
误导客户忽略健康告知,结果以后遇到情况不能理赔
年金产品收益远低于宣传
一些从业人员没挣到钱之后离职,造成很多客户没人服务
久而久之保险本身的名声越来越差……
保险作为一门专业性质要求极高的金融理财学科,并不是人人都能很快搞清楚的。
中国的保险行业采用的是人海战术,大家了解接触保险的渠道极其简单,就是熟人介绍,普通群众对保险的了解少之又少,带着期待购买;但由于业务员不专业,后续只能带着失望理赔。
但在过去这5年,我们能明显感觉到,随着经济的发展以及国家保险制度和金融监管制度的完善,保险野蛮生长的时代基本上结束。
越来越的多人,尤其是年轻人开始接受保险。
小司一直觉得保险其实是个好东西,行业也是很有前景,但只有尽快从“黑历史”里走出来,改掉行业存在的一些问题,保险才能帮到更多老百姓。
在今天,如果我们还带着有色眼镜去看保险,可能就会让我们落后别人一步。
保险毕竟是金融的三驾马车之一,有这么高的地位,没点独特的本事,别的金融产品也不服气啊,那我们仔细思考一下这三驾马车在家庭理财中的功能:
银行的特点是流动性
证券的特点是收益性
那保险的特点就一定是安全性
在做家庭整体的理财规划的时候,这三个要素缺一不可。
很多朋友经常会给小司私信留言,内容无非是问:
“我家有5万闲钱,怎么规划”
“我每个月能挣1万块钱,如何理财”
这些问题如果你单独问银行,证券公司和保险公司,答案基本是:
“来买银行理财啊”
“来开户啊”
“来买保险啊”
而是应该把不同数量的钱分别放在不同的地方,在真正执行起来的时候,我一般都会建议:
先拿出一定比例钱放在银行里。这样可以保持流动性和基本生活
再拿出一部分钱放在保险里,让家庭的资金更安全
最后把剩余部分放在不同的投资产品里,去增值获得收益
但大部分朋友都觉得没必要单独拿出钱放在保险里,觉得钱放在银行也很安全啊,其实我们说的“安全”,完全是两回事。
先问大家一个问题:我们辛辛苦苦挣得钱,放在银行的钱,放在理财产品里的钱,以后一定是自己的吗?一定能花在我们想花的地方吗?
如果不能保证这些钱一定是自己的,一定能花在我们想花的地方,那这笔钱,就不是安全的。而保险产品的安全性就体现在:能帮助我们把钱花在想花的地方,在此之前这笔钱谁也拿不走。
聊几个我们身边经常遇到的情况:
1.第一个场景:70%的中国老人,一生的积蓄会在生命的最后几年花光,花在了医疗费上,交给了医院。
难道老人们奋斗一生的目标是挣足医疗费给医院吗?
肯定不是……
谁不想有优越的养老生活?哪个老人不想老了以后做个富家翁,一家老小还围着自己转,天天有人叫自己爷爷、奶奶、爸爸、妈妈。
2.第二个场景:在一线城市奋斗的小两口刚刚有了孩子,想着有了孩子就该考虑买房,不要带着孩子一起漂。
为了攒首付,丈夫工作更努力,过了30岁迎来事业上升期。上有老板给的业务指标,下有公司年轻人不断成熟随时准备挤掉自己。
作为家庭经济支柱扛着压力、努力打拼、天天熬夜加班、顿顿外卖变成生活标配。首付终于攒够了,但是长期高负荷下,忽然有一天没有抗住,丈夫突发心梗倒下了……
这笔拼命换来的钱,是买房还是救命?
我们该怎么办?
1.怎么让老人一生的积蓄不被医院拿走,变成一笔安全的钱?
现在最常见的百万医疗保险就能做到,60岁以上老人买也只要1000多块。哪怕以后面对上百万的医疗费,我们也不用自掏腰包,保险公司会帮我们解决,这样自己的钱,才能变成安全的钱。
2.怎么让打拼的小两口买房的目标不会化为泡影?
除了配置好医疗险外,还要补充重疾保障。哪怕因病不能工作,保险也能把未来几年的工作收入提前给到我们。不仅自己的首付还在,以后几年每月还贷也不会成为压力,只有这样的财务安排,我们的钱才花在了我们真正想花的地方。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意识到:
但理财本来就需要同时考虑开源和节流这两件事情。
只关心收益流入,不去控制利益外流的风险。就算我们挣了再多的钱,可能我们只是个数钱的人,而不是花钱的人。
尤其实在现在的金融市场里,当我们没有那么多优秀的产品来保障收益时,我们应该借这个机会,好好布局、替自己安排好一笔安全的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