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华社7月27日报道,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部长倪虹在近日召开的企业座谈会上说,大力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进一步落实好降低购买首套住房首付比例和贷款利率、改善性住房换购税费减免、个人住房贷款“认房不用认贷”等政策措施;继续做好保交楼工作,加快项目建设交付,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
●继续降低首套房首付比和贷款利率
对于住建部“进一步落实好降低购买首套住房首付比例和贷款利率”的提法,严跃进认为:“降低首付比例和贷款利率的含义在于,还有很多城市没有把首付比例降低到20%,且利率依然高于4.0%,所以预计在8月上旬前会有一波降首付和降利率操作。”
据易居研究院统计,根据简单算术平均计算,全国20个重点城市首套房首付比例平均值为24%。具体看,此类城市首付比例主要分为三档,即35%、30%和20%。总体上城市能级越高,首付比例越高;城市能级越低,首付比例越低。
具体城市而言,上海、北京的首付比例是最高的,为35%、40%,广州、深圳、苏州、杭州和三亚的首付比例也比较高。相对来说,一些弱二线城市和绝大多数三四线城市,都已经执行了20%的首付比例政策。包括哈尔滨、沈阳和郑州等城市,首付比例均为20%,这和此类城市持续降低入市门槛、降低购房成本等有直接关联。
中指研究院也指出:“目前,多数城市首付比例已经降至监管部门要求的最低水平,首套最低20%、二套30%,除此之外,个别城市二套首付比例较高,如北京、上海二套房首付比例最低60%、50%(普宅),最高为80%和70%(非普宅)。”
就房贷利率而言,随着LPR(贷款市场报价利率)的下调,首套房和二套房贷款利率下限也不断下降。
据贝壳研究院监测显示,2023年7月,百城首套主流房贷利率平均为3.90%,二套主流房贷利率平均为4.81%,均较上月下降10个基点。
“整体来看,当前房地产市场调整压力较大,多个城市房价下跌态势未改,部分符合评估期内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和同比连续3个月均下降的城市,仍有望继续下调首套房贷利率下限,此前已经下调房贷利率下限的城市,也存在小幅下调空间。”中指研究院市场研究总监陈文静说。
●进一步落实“认房不认贷”政策
中指研究院指出,目前,“认房又认贷”的城市主要集中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成都等城市,严重限制了需要换房改善的购房群体,换房需求同样是合理的住房需求,政策应适时调整予以支持,优化认房又认贷政策,可以激活核心城市置换链条,活跃市场交易。
以北京为例,按照当前认房又认贷政策,很多购房者在改善换房过程中,二套房首付比例最高达80%、房贷利率高达5.25%。但若是优化该政策,二套房首付比例最低将至35%、房贷利率可以降至4.75%。
另外,在支持改善需求方面,这次住建部也明确提出了“换房减免税费”。
严跃进认为:“降低交易税费,如通过降低个人所得税、契税、增值税、中介费用等降低购房成本,也有利于修复置业预期。”
而在去年9月30日,对于换房减免税费,财政部、税务总局还发布过支持居民换购住房有关个人所得税政策”的公告,对于“卖一买一”的置业人群,实行个人所得税退税优惠,最高全部退还。
●7月多部门密集表态房地产调控
事实上,进入7月份,对于下半年的房地产市场,中央以及各大部门发声不断。
7月2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在涉及房地产方面,指出要切实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适应我国房地产市场供求关系发生重大变化的新形势,适时调整优化房地产政策,因城施策用好政策工具箱,更好满足居民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要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和供给,积极推动城中村改造和“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盘活改造各类闲置房产。
其中,“适时调整优化房地产政策”为首次提出。在广东省城规院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李宇嘉看来,这意味着房地产调控政策体系或基调或将面临大调整。
在城中村改造方面,7月21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在超大特大城市积极稳步推进城中村改造的指导意见》,指出在超大特大城市积极稳步实施城中村改造是改善民生、扩大内需、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业内人士认为,通过公共服务均等化、全覆盖,不仅能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还能真正释放消费潜力和内需。
还有“金融16条”中涉及房企存量融资以及商业银行发放的专项借款配套融资两条政策的延期,有助于促进项目完工交付,在保交楼的同时,也有助于修复市场预期。
原标题:《降低首套房首付比、落实“认房不认贷”!住建部最新明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