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小张前几天去4s店看车,被“吓了一跳”~
小张发出疑问:“为什么4s店宁愿完全免息也要让客户贷款买车呢?这里面真的没有坑吗?”
2023年的时候,互联网平台上曾曝光一起买车贷款纠纷:
买车的陈先生在买车时办理的三年免息贷款,实际上是以租金的形式在偿还,车辆所有权不属于他本人。
这样的情况并不常见,但也让许多准备购车的消费者产生怀疑:“免息贷款是不是有猫腻?”
买车免息贷款可不可信
市面上买车的免息贷款有真诚的,也有套路的。
消费者普遍的疑问在于:
如果是真诚的,那4s店不亏吗?!
市面上正规的免息贷款有哪几类?
1.厂家支持的免息贷款
2.经销商提供的免息贷款
这是由4S店或汽车经销商自主提供的免息贷款。经销商可能为了达到销售目标或清理库存,自行吸收利息成本,向消费者提供免息贷款。
3.第三方金融机构联合促销提供的免息贷款
有时,汽车制造商、经销商和金融机构会联合推出免息贷款促销活动。这种情况下,免息的部分可能由各方共同承担。
总得来说,推出免息贷款的原因有几个:
有套路的免息贷款又是什么样的?
虽然许多免息贷款是合法、公正的促销手段,但不可忽视的是确实也存在一些免息贷款的诈骗或不诚实的营销套路,让消费者防不胜防。常见的套路大概有以下几种:
1.隐藏费用
虽然贷款本身没有利息,但可能会有其他隐藏的费用,例如处理费、手续费、保险费或强制购买额外服务和配件的费用。这些费用可能会在不显眼的地方提及,或在签约过程中被忽略,最终导致实际成本远高于预期。
比如说就有人遇到过强制自动提前还款的情况,而提前还款需要支付一定的手续费。
2.提高车辆售价
为了补偿免息贷款给经销商或贷款机构带来的成本损失,一些不诚实的商家可能会提高车辆的售价。消费者最终可能为所谓的“免息”付出更多,因为车辆的实际购买价格被人为抬高了。
3.短期免息,长期高利
部分免息贷款可能只在短期内免息,例如前几期或前一年。一旦超过免息期,贷款的利息可能会突然变得异常高昂。如果消费者没有详细阅读合同,可能会被这种变相的高利率所困扰。
4.严苛的贷款条件
某些免息贷款可能设有严苛的还款条件,比如提前还款罚金或绑定购买指定的服务和保险产品。如果消费者违反这些条件,可能会面临高额的额外费用。
5.诱导性消费
完全免息的宣传可能仅仅是一个营销噱头,用来吸引消费者进入销售渠道。一旦消费者表达了购买意向,销售人员可能会试图说服他们选择实际上包含隐藏费用或不利条件的贷款方案。
作为消费者,
如何保证自己的免息是真的免息呢?
有买车意愿的未来车主们要注意:
如果你已经不幸“中招”了,
那么首要的就是积极维权。
在进行维权时,保持理性和冷静,遵循法律途径和程序,不要采取任何可能反而损害你自身利益的行为。保持所有证据的完整性,及时行动是成功维权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