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还愿意找中介买房、卖房吗?不找,你又搞得清楚繁琐的手续吗?媒体这几日对上海链家有关问题的报道,让消费者知道了不少东西:其实买房卖房不是一定要找中介。
“谢谢博主,房子已经卖掉啦”“猴哥猴哥,我要吐槽一个极品中介……”类似这样的私信,二手房手拉手交易微博“互助卖房”经常收到。2014年下半年,上海白领“猴子”注册了一个微博账号,开通了这个基于“互联网+”卖房租房的公益平台,并一直运营到今天。
挂出二手房源超万套
“售长宁区淞虹路905弄仙霞绿园小区房屋。2室1厅,67.47平方米,1997年竣工……245万元,从小区步行5分钟有两个大型菜市场……”本月24日,“互助卖房”平台挂出了这套房源,25日平台就发布“此房已售”的消息,并转发了房东致谢的微博,网友们称赞“太有速度了”。本月22日平台挂出了一套位于宝山通河八村的房源,昨天房东也通过微博通报买家已付定金,“互助卖房”同样给予转发,告知“此房已售”。
运营一年半来,“互助卖房”已形成了自己的品牌,许多网友买房卖房都会想到它。在该平台发布的每套房源,都会有网友“评头论足”。“平台在挂出房源时,会提供房东的微博ID,有兴趣的买家可以通过微博与其联系,这样也保护了房东的隐私。”
最真实反映楼市价格
对于二手房买卖的双方来说,如何摸清市场价不让自己吃亏是个头疼的问题。各房产网站虽然都有楼盘的价格指标,但彼此间也高低不一,参考价值有限;而中介在网上挂出的房源,哪些属于挂牌价虚高或者故意报低价的假房源,也让人“傻傻分不清楚”。
2015年初,感知到楼市将热的“猴子”建议置换客尽早出手,一批听取建议在上半年就早早购房的买家后来对“猴子”十分感激。
建议慎签“独家代理”
在“互助卖房”,通过卖家、买家、从业者的种种“吐槽”或现身说法,提醒大家避开房产交易的一个又一个“雷区”。
“猴子”说,在网友的反馈中,栽跟头在中介独家代理业务中的为数不少,所以他会在微博平台上给出提醒,建议大家对此多留心眼。“有网友告诉我,中介让他签了独家代理,结果房价挂高了卖不出去,又因为他是置换客,他看中的房子又被人买走了,陷入尴尬中。还有的网友在中介那里挂了独家房源,到我这里也来试着挂挂,结果我们这边有买家想买,但中介那边不同意,说违约,要他赔违约金。”
[新闻纵深]
“网上房地产”推广任重道远
如今二手房交易,除了像“互助卖房”这样的民间平台,消费者还有其他可以绕开中介的渠道么?其实,早在多年前,由上海市房地产交易中心主办的“网上房地产”就已存在,为市民提供从上网挂牌到产权、资金交割等所有手续的全程服务,但由于种种原因,市民卖房却还是很少通过这一渠道。
昨天,记者看到在“网上房地产”首页的二手房服务专栏,在“出售房源”和“最新挂牌”一栏里,罗列的主要是崇明县、青浦区、金山区等郊县房源,有些单价不足1万元/平方米,青浦区重固镇一套近120平方米的三室二厅总价205万元,已经是其中最贵的房源了;而松江区辰花路一套31平方米房源标价10万元。在最后一列的“成交案例”中,点开索性为空白。
从“更多”的二级页面点进去,静安区罗列的一众房源中,单价大都在5万-6万元/平方米,但从单套房源信息点进去,可以看见基本是各路中介代为挂牌。有业内人士表示,不接受中介服务、仅靠网络挂牌的房产很难销售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