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燕赵名医大讲堂】“心跳乱了节奏”小心房颤找上门
房颤有哪些典型症状?
心悸、头晕、胸闷、乏力是房颤患者的最常见症状,部分患者还会出现晕厥、多尿等,但也有部分患者没有任何症状,被称为“沉默性房颤”。
房颤会对身体产生哪些危害?
如何治疗房颤?
“房颤的治疗策略就是要预防严重事件的发生。”齐书英说道。近年来,房颤的治疗越来越趋于成熟,目前主要包括预防治疗、恢复窦律治疗和抗凝治疗。
在具有房颤危险因素而没有进展为房颤时,即进行危险因素的控制,避免房颤的发生,这被称之为房颤上游治疗,具体包括控制体重、控制血压、控制血糖、规律作息、适度活动等。
房颤时丧失了窦性心律,治疗的目的之一便是恢复窦性心律。恢复窦性心律可缓解症状,也可恢复心房的功能。恢复窦性心律可通过药物和介入手术完成。其中,药物包括普罗帕酮、胺碘酮等抗心律失常药物,但常需长期服用,会一定副作用。而介入手术指的是射频消融。
房颤最可怕的地方在于卒中。卒中的预防,也就是房颤的抗凝治疗至关重要。对于房颤引发的血栓问题,通常有口服抗凝血药物和“左心耳封堵”两种预防方式。
如何减少房颤的发作?
房颤患者大部分伴有冠心病、高血压等疾病,减少房颤发作的首要前提是有效控制伴发疾病。同时,具备房颤高危因素的人更应提起重视,控制危险因素避免出现房颤。例如:三高人群、肥胖人群、鼾症患者、吸烟酗酒人群等。
减少房颤发作最重要的是改善生活方式,“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戒酒,心态平衡。这16字口诀希望广大网友都能够坚持,保持一个健康的身体状况,远离疾病。”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心血管内科副主任、主任医师齐书英讲道。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