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大爷今年65岁,平时身体倍棒,血压不高,血糖正常,就是有时心慌,也没太在意。早上遛弯时,他突然出现左侧肢体麻木无力,眼睛发花。到医院做了个磁共振,才知道原来是脑梗死,俗称脑血栓。血压不高,血糖正常的王大爷为什么会得脑梗死呢,原来是心慌惹得祸!他的心慌感觉是房颤导致的,心电图就可以确诊!这是前几天到神经内科会诊的一个病例,这一临床病例说明控制心房颤动的病因是至关重要的。别小瞧房颤轻则心慌重则中风
首先我们要知道什么是房颤
房颤,全称心房颤动,是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通俗来说就是心房跳的不规律了,是指心房(主要是左心房)乱发指令,导致心房各部分的心肌“各自为政”,杂乱无章的电活动,但没有有效的机械收缩,每分钟最快可以达到350-600次,而且没有任何规律,整个心脏的正常跳动进而被影响。房颤发作时,心室节律绝对不整齐,并且最快可达到100~180次分。房颤可以是间断发作的,也可以呈慢性病程。
哪些人是房颤的高危人群
老年、高血压、甲状腺功能亢进、糖尿病、肥胖、吸烟、酗酒、冠心病/心肌梗死、房颤家族史。如果您属于以上这几类容易得房颤的人群,平时就应该自我观察有没有房颤的表现,必要时需到医院做进一步检查!
房颤都有什么症状
房颤都有哪些危害
房颤的最大危害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首先,房颤时心房机械收缩功能消失,心房血液淤滞,导致血栓形成,血栓一旦脱落会随着血流导致栓塞,最常见的是导致脑卒中。房颤引起的脑卒中具有起病较急、发病率高、致残率高、致死率高和复发率高几个特点,一旦发生了脑卒中,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并且会给个人及家庭带来极大的经济负担,严重者甚至可以危及患者生命。其次,房颤时心房没有收缩功能,心房辅助泵功能消失会导致心脏射血功能下降,加之快速心室率可以引起心肌病和心力衰竭等。
如何发现和诊断房颤呢
房颤的诊断一般根据患者的病史、症状和体格检查以及心电图检查。首先可以了解一下患者临床表现是否出现心悸、胸闷等症状,其次可以通过体格检查,了解患者是否存在有心律绝对不齐、心音强弱不等和脉搏短绌等特征性表现,最终需要依靠心电图检查明确诊断。如果是阵发性房颤患者的确诊则要根据发作时的心电图或24小时动态心电甚至长程动态心电图检查来诊断。如果患者第一次确诊房颤,还需要对房颤患者进一步评估,包括判断房颤发病原因、房颤类型寻找与房颤发病心脏以外的有关因素。
关于房颤的治疗方式
一是非药物治疗。在临床中发现,很多房颤患者存在肥胖、劳累、饮酒、呼吸睡眠暂停综合征、慢性炎症等情况。通过戒烟戒酒、控制体重、规律作息等方式,部分患者的房颤可以得到缓解甚至消失。
三是手术治疗。以导管射频消融术为例,这是一种微创手术,通过将导管放置于心脏内,以射频能量治疗心房病灶,达到根治房颤、有效预防栓塞/脑卒中的效果。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导管射频消融手术已经很成熟。总体来说,符合手术指征的患者,发现得越早、做得越早,效果也就越好。
房颤患者生活中要注意什么
1.健康饮食。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升,越来越多的家庭习惯了精制米、面为主的饮食方式,膳食纤维和蔬果的摄入量不足,油脂、糖分却严重超标,长此以往,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也会不请自来,增加人们罹患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从健康的角度来说,大家不妨“返璞归真”,尽量食用糙米/糙面、多吃蔬果、适量肉类,做到粗细搭配、荤素搭配、蛋白质充足,满足身体所需的营养物质。
2.规律生活。如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劳累、熬夜,保持心态平和。
3.定期体检。定期体检是保持健康的重要手段。对于房颤来说,心电图检查即可确诊。
4.坚持运动。适当的运动对房颤是有好处的。做了房颤消融手术以后,有些患者认为做过心脏手术就要尽量少动,这种观点并不正确。研究表明,适度的的运动对于减少房颤复发是有好处的。但要避免剧烈运动及重体力劳动。
南华大学附属长沙中心医院心血管内科副主任叶国红医学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