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颤的治疗方法房颤怎么办房颤用药疾病查询

向您详细介绍房颤的治疗方法,治疗房颤常用的西医疗法和中医疗法。房颤应该吃什么药。

房颤诊疗知识

房颤一般治疗

(2)3P心房颤动的治疗对策①阵发性心房颤动:发作期治疗的主要目标是控制心室率和转复窦性心律;非发作期(窦性心律时)的治疗目标是预防或减少心房颤动的发作。

②持续性心房颤动:转复窦性心律或控制心室率加抗凝治疗。两种方法的长期疗效尚需大规模临床试验加以证实。

③慢性(永久性)心房颤动:治疗目标主要是控制心室率,预防栓塞并发症。如果慢性心房颤动经药物或电复律治疗可使血流动力学改善则可行复律治疗。应用适量的抗心律失常药物(如胺碘酮、奎尼丁)后,可尝试进行电复律。如在电复律治疗后仍转为慢性心房颤动者,要长期维持窦性心律的可能性则很小。因此,对这类患者的治疗应侧重于控制心室率。根治法导管射频消融术或外科迷宫手术对此类患者有一定疗效。

(3)心房颤动的治疗方法:①药物治疗:抗心律失常药、抗凝剂。

②电学治疗:电除颤、人工心脏起搏器、导管射频消融术(根治疗法)。

③外科手术治疗:外科迷宫手术。

①药物转复:以下为临床选药方法。

A.无器质性心脏病的阵发性心房颤动及有器质性心脏病(但非冠心病亦不伴左心室肥厚)的阵发性心房颤动者,可首选ⅠC类药如普罗帕酮,次选索他洛尔、依布利特(ibutilide)。若仍无效,可选用胺碘酮,它也可作为首选。

B.有器质性心脏病或心力衰竭者:胺碘酮为首选药。

D.迷走神经介导性心房颤动:选用胺碘酮,或胺碘酮与氟卡尼联合应用,也可用丙吡胺(双异丙吡胺)。

现阶段我国对器质性心脏病合并心房颤动者使用的药物中仍以Ⅰ类抗心律失常药较多,但它可增高这类患者的死亡率,故应引起重视。器质性心脏病的心房颤动,尤其是冠心病和心力衰竭患者,应尽量使用胺碘酮、索他洛尔,避免使用ⅠA类(奎尼丁)和ⅠC类(普罗帕酮)药物。

电复律见效快、成功率高。电复律后需用药物维持窦性心律者在电复律前要进行药物准备,服胺碘酮者最好能在用完负荷量后行电复律,也可使用奎尼丁准备。拟用胺碘酮转复者,用完负荷量而未复律时也可试用电复律。

③心律转复后要用药维持窦性心律:此时可继续使用各有效药物的维持量。但电击复律后首选胺碘酮。

(2)预防或减少心房颤动的发作:主要针对阵发性心房颤动的发作。偶发的阵发性心房颤动不需维持用药以预防发作,例如数月或1年发作1~2次者。较频繁发作的阵发性心房颤动可以在发作时开始治疗,也可以在发作间歇期开始用药。判断疗效要看是否有效地预防了阵发性心房颤动的发作。

①洋地黄类:A.其正性肌力、负性频率作用,对心房颤动伴心力衰竭者尤为适用;B.可与小剂量β受体阻滞药或钙拮抗药联合应用,效果较单独使用一种药物的效果更佳。但要注意调整地高辛、毛花苷C(西地兰)剂量,避免过量中毒。

②钙拮抗药:危重急症时,心房颤动的心室率使用洋地黄治疗无效时,可静注地尔硫卓。

③β受体阻滞药:如美托洛尔(倍他乐克)、阿替洛尔(氨酰心安)、β受体阻滞药多与洋地黄制剂(如地高辛)合用。

④预防心房颤动血栓栓塞并发症:心房颤动最常见、最严重的并发症是附壁血栓脱落造成重要器官的栓塞表现,特别是脑栓塞,它是导致心房颤动病人死亡的主要原因。目前的对策主要是抗凝治疗。

小于60岁的“孤立性心房颤动”(指无器质性心脏病出现的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脑栓塞年发生率仅0.55%,当合并高危因素≥1个时,栓塞概率成倍增长。在血栓栓塞并发症中以缺血性脑卒中为主,并随年龄增长。一旦发生,约有半数致死或致残。

抗凝治疗的适应证:A.不能恢复窦性心律的心房颤动,只要无禁忌证,都应常规抗凝治疗,尤其具有上述8种高危因素之一者更应尽早抗凝治疗。B.除非患者无上述高危因素,且年龄小于65岁,属低危病人,可以不常规抗凝治疗。孤立性心房颤动者的栓塞并发症危险性并不高于一般人群,故也不强调抗凝及抗血小板治疗。

抗凝治疗的选择:经6000余例非瓣膜病心房颤动患者中用抗凝药物对脑栓塞进行一级或二级预防,结果显示华法林降低脑卒中危险率68%,阿司匹林降低危险率21%,均明显优于安慰剂组。华法林又确实比阿司匹林有效(降低危险率相差40%)。因此,20世纪90年代末,欧、美心脏病学会分别建议:对<65岁、无高危因素的永久性或持续性非瓣膜病心房颤动可用阿司匹林,≥1个高危因素者则用华法林;65~75岁、无高危因素者,仍应首选华法林,也可用阿司匹林;有高危因素者应用华法林;>75岁者,一律用华法林,若不能耐受者则可用阿司匹林。阿司匹林与华法林切忌合用。

超过48h未自行复律的持续性心房颤动,在需要直流电或药物复律前应给予华法林3周(剂量保持INR2.0~3.0),复律后继续服华法林4周,避免左心房耳内血栓脱落或形成新的血栓。

②地尔硫:静脉推注负荷量15~25mg(0.25mg/kg),随后5~15mg/h静脉滴注。如首剂负荷量心室率控制不满意,15min内再给负荷量。有效率达95%,可减少心室率20%以上,用药5min之内可明显减慢心室率,个别可转复为窦律,应监测血压。有心力衰竭者慎用。

③维拉帕米:取5mg加于5%葡萄糖液20ml中缓慢静脉推注。效果不理想者10min后可再重复静脉推注一次。能控制心室率,但转复成为窦性心律者少。有心力衰竭者慎用。

④β受体阻滞药:通常采用小剂量口服治疗。普萘洛尔10mg,2~3次/d;美托洛尔12.5~25mg,1~2次/d;阿替洛尔(氨酰心安)12.5~25mg,1~3次/d。多与洋地黄制剂合用,能控制心室率,偶有转复作用,急性心力衰竭、肺水肿患者禁用β受体阻滞药。

⑤病因治疗:如病因未控制,心房颤动难以消除,心室率也难以控制,故应积极治疗病因。

(2)心房颤动的复律治疗:①复律指征:A.心房颤动持续1年以内,心脏扩大不显著(心胸比例<0.5)且心力衰竭已纠正者。

B.超声心动图检测心房内无血栓,左心房内径<45mm者。

C.基础病因去除后心房颤动持续存在者,如甲状腺功能亢进已控制(药物或手术根治后)、二尖瓣手术后。

②复律禁忌证:A.心房颤动持续1年以上。

B.心脏明显扩大或有明显心力衰竭者。

D.病因未去除者。

E.心房颤动心室率缓慢者(非药物影响)。

G.洋地黄中毒者。

(3)复律方法:①药物复律:A.胺碘酮:胺碘酮负荷量有较大个体差异,临床医生可凭经验对不同的病人采取不同的给药方法,通常在推荐剂量下能达到良好疗效。胺碘酮转复心房颤动有以下一些给药方法:

a.静脉给药:胺碘酮按5mg/kg加入5%葡萄糖20ml中缓慢推注至少3min以上,如无效15min后再重复一次,24h内可重复2~3次。胺碘酮提倡小剂量,24h不超过1200mg。如有效可改用维持量10~20mg/kg,加入15%葡萄糖250~500ml中静脉滴24h。从静脉滴注的第1天起同时口服胺碘酮,200mg/次,3次/d,7天后200mg/次,2次/d,7天后200mg/次,1次/d,维持下去。

胺碘酮以5mg/kg剂量加入5%葡萄糖液20ml中缓慢静脉推注(10min),继以1000mg加入5%葡萄糖液500ml中24h滴完改口服胺碘酮200mg,3次/d,心律失常控制后减至200mg,1~2次/d,以后每周服5天。

b.口服给药:胺碘酮200mg/次,3次/d,7天后200mg/次,2次/d,7天后200mg/次,1次/d。也可以后每周服5天。

胺碘酮200mg/次,3次/d,心律失常控制后减至200mg,1~2次/d,以后每周服5天。

胺碘酮200mg,3次/d,1~2周可望复律,复律后改为维持量,200mg,1次/d。

一旦复律,1年后仍巩固为窦性心律者可达2/3。

B.普罗帕酮:常规首剂70mg,稀释于5%葡萄糖液20ml中缓慢静脉推注,10min后如不复律可重复一次,静注总量以不超过350mg为宜。也可试用口服复律法:每次150~200mg,3次/d;复律后改维持量每次100mg,3次/d。不良反应:室内传导障碍加重,QRS波增宽,出现负性肌力作用,诱发或使原有心力衰竭加重,造成低心排血量状态。因此,心肌缺血、心功能不全和室内传导障碍者相对禁用或慎用。

②电复律:同步直流电复律其转复成功率达80%~85%。首次60~80J,无效时可递增能量。一般不宜超过200J。连续3~4次不成功者应停止电转复治疗。电复律后仍需药物来维持窦性心律。通常采用胺碘酮,在电复律前口服胺碘酮200mg,3次/d,连服7天,电转复后,仍口服200mg,2次/d,连续7天,再改成200mg,1次/d维持下去。电复律前服胺碘酮或普罗帕酮后,则电复律成功率高。

4.导管射频消融术近年来消融术不仅其成功率再创新高,而且临床研究的结果还对心房颤动机制的研究产生了重要影响,但还处在不断发展过程中。

(1)适应证:①不伴有器质性心脏病的阵发性心房颤动,症状明显且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效果不佳或出现严重的药物不良反应者。

②器质性心脏病已经得到良好的控制,但心房颤动仍然频发的阵发性心房颤动。

④永久性心房颤动是否适合消融治疗尚无共识。但一些有限的报告展示了希望。目前不建议对较大年龄(75岁以上)、左心房明显增大(>55mm)、左心房血栓、未加控制的心力衰竭、合并严重心脏病等患者进行心房颤动射频消融治疗。

(3)严重并发症:心脏压塞、血栓栓塞、肺静脉狭窄,其发生率分别为1%、0.5%和1%。

THE END
1.房颤治疗方法专家文章房颤患者需要使用抗溶栓和抗凝药物进行治疗,可服用新斯的明片以及普鲁卡因胺等,或者也可以煎服苓桂术甘汤或者定心汤等中药方剂。另外,患者可以采用直流电复律等电学疗法来治,必要时则最好及时做心脏换瓣或者安置支架一类外科手术。 房颤其实就是指心房颤动,是一种心律失常类疾病。而当人们患上这种疾病时,会对身体https://www.bohe.cn/article/view/111327.html
2.心房颤动的治疗方法?现在可以应用阿司匹林肠溶片,倍他乐克,胺碘酮,稳心颗粒等药物治疗,必要时可以电除颤治疗。https://mip.yilianmeiti.com/question/95262.html
3.心房颤动的治疗方法有哪些有问必答心房颤动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我因为得了心房颤动所以他平时的学习和工作都受到了不小的影响,心房颤动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温馨提示:因无法面诊,医生建议仅供参考 龚新宇 副主任医师 内科 极速问诊 三级甲等 中日友好医院 问题分析:心房颤动的治疗方法有药物减慢较快的心室率。房颤时如果不能恢复窦性心律,可以应用https://mipsm.club.xywy.com/wenda/195994109.htm
4.心房颤动的治疗方法有哪些?全国目前心房颤动的治疗方法主要有传统的药物保守治疗和外科手术治疗,以及属于微创介入技术的导管消融术等治疗https://www.1633.com/ask/196671.html
5.心房颤动的治疗方法问题描述:心房颤动的治疗方法 医生回答 胡泽平 主任医师 心血管内科 三级甲等 病情分析:心房颤动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房颤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药物治疗包括复律的药物,有氨碘酮、伊布利特、心律平等,此外,房颤如果心室率过快要使用减慢心室率的药物,包括洋地黄类以及b受体阻滞剂等。房颤最https://mip.3zhijk.com/doctor/mip/mip_question/36eeb6007875a5579576625f6abe8ac0.html
6.心房颤动的治疗方法病情描述: 我这两天总觉得心脏乱跳,去医院检查是心房颤动导致的,请问心房颤动的治疗方法?在线提问微信提问 问 共1位医生回复 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及药品推荐仅供参考 答 蔡丽娥 北华大学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副主任医师 冠心病,高血压病,心肌病,心脏瓣膜病的诊断及治疗 我要咨询 病情分析:如果患者的心房https://www.99.com.cn/wenda/1254100.html
7.心房颤动的治疗方法心房颤动的治疗方法如下: 1、药物治疗:治疗原则为转复窦性心律、控制心室律、抗凝治疗。药物转复常用普罗帕酮、胺碘酮;控制心室律常用美托洛尔、倍他乐克、洋地黄; 2、介入治疗:如射频消融治疗,阵发性房颤成功率可以达到80%-90%,持续性房颤成功率在70%左右; 3、封堵治疗:封堵心耳部位,降低栓塞事件的发生概率。https://www.cnkang.com/video/article/304153.html
8.心房颤动的治疗方法有哪些心房颤动一般可以配合针对医生服用抗凝类的药物进行治疗,有助于避免患者出现栓塞的情况,并且也可以服用https://www.cnys.com/ask/100823.html
9.房颤最好的治疗方法心房颤动的治疗是首先治疗疾病的原因。风湿性心脏病,冠心病,高血压心脏病,甲状腺功能亢进,心肌病等原发性心脏病患者可发生房颤。此外,它还针对房颤的对症治疗,包括抗凝治疗,心脏复律窦性心律,控制心室率。 邓捷主任医师 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心脏房颤怎么治疗最好 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是最常见的持续性心律失https://www.rwys.com/articlecontent/44555
10.心房颤动的治疗方法心房颤动的治疗方法性别: 年龄:请问心房颤动的治疗方法,希望大夫帮我解答一下医生回答 房颤的主要治疗方法:1 .抗凝治疗,如使用新型口服抗凝剂和华法林,可减少患者的栓塞和中风;2.导管消融治愈率约为60%-70%;3.控制心室率或使用药物转换房颤患者,如胺碘酮药物、RAS阻断剂等。这种药物可能从中枢和肾脏影响它,延缓https://www.33120.com/wd/39e1BgvTB2ffB.html
11.什么是心房颤动如何治疗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是一种快速心律失常,心房激动频率为350-600次/分。房颤的治疗包括抗凝、心率控制和节律控制,其中抗凝的目的是预防血栓栓塞。 房颤患者是否需要抗凝治疗主要取决于房颤的类型和栓塞评分。对于瓣膜性房颤,无论评分多少,都要接受华法林抗凝。服药期间需要监测INR,最好保持INR在2-3之间;非瓣膜性房颤需https://www.bugu120.com/articles/3781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