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这个爱心公益活动,我们老两口一共省了2000元,太感谢了。”10月27日下午,在阳泉市晋东公证处,年过七旬的张大爷夫妇来办理遗嘱公证时高兴地说道。
这是阳泉市晋东公证处于今年重阳节当天启动的“为老年人免费办理遗嘱公证服务”爱心公益活动。根据活动安排,10月25日至11月23日期间,我市年满70周岁的老年人均可到此免费办理遗嘱公证。
近年来,随着社会发展、老龄化加剧以及人们思想观念的转变,越来越多的老年人选择在生前办理遗嘱公证,使得其在生前即可按自身意愿安排自己的财产和身后事务,为儿女们留下嘱托。据统计,阳泉市晋东公证处平均每年遗嘱公证为50余件。今年以来,共计办理遗嘱公证30件。
遗嘱有自书遗嘱、录音遗嘱、代书遗嘱、口头遗嘱、公证遗嘱等5种形式。其中,公证遗嘱具有最高法律效力,市民可以通过这5种形式的任意一种设立遗嘱,处置自己的合法财产。即将于2021年1月1日起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取消了现行法律规定中对公证遗嘱的最高效力认定,规定“立有数份遗嘱,内容相抵触的,以最后的遗嘱为准”,以保障立遗嘱人的最后意志得以实现。
虽然《民法典》取消了公证遗嘱优先执行的效力,但公证遗嘱仍有许多优势。
其次,《民法典》降低了公证遗嘱的修改门槛。以往办理了公证遗嘱后,立遗嘱人若想修改遗嘱,一般需通过再次公证的方式进行修改,而《民法典》生效后,立遗嘱人可通过其他遗嘱形式修改公证遗嘱,更加保护了立遗嘱人的自由意志。最后,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2019修正)的规定,已为有效公证文书所证明的事实当事人无须举证,除非当事人有相反证据足以推翻的除外。
“公证遗嘱具有证据上的‘优先效力’,可以有效减轻受益人的举证负担,不须再为证明遗嘱的真实性而苦恼。”张华程解释。
时下,很多老年人在丧偶后会寻找“另一伴”共同生活,面对父母的“黄昏恋”,子女们最担心的就是老年人上当受骗,且针对老年人的骗婚事件也屡见报端。对此,张华程建议,老年人为防止财产在其死亡后引起子女纷争、解决自身生老死葬,包括婚姻涉及其婚前财产处置、遗产归属等问题,都可提前做好安排,订立公证遗嘱。
“老年人需思维清楚、表达清晰,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才符合办理遗嘱公证的条件。申请人提交材料后,公证员都会对其进行核实,以确保是老年人的真实意愿。公证处还可以根据老人的需求,提供涉及遗嘱保存、执行等一揽子的法律服务。”张华程表示。(荆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