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满70周岁的老人办理遗嘱公证免费;对符合条件的老年人,取消法律援助事项范围限制;调解员进驻全市16个区法院立案庭免费提供诉前调解服务……昨天下午,北京市司法局发布16项法律服务便民利民举措,这些举措将于6月10日北京市司法局公众开放日时正式实行。
满70岁办遗嘱公证免费
在13家公证机构已开通网上申请办理部分公证事项的基础上,年底前全市25家公证机构全部开通网上申请办理公证事项服务。
对申请办理住所地、死亡、学历、学位四类公证事项,当事人确实无法提供证明材料的,由公证机构帮助当事人调查核实。
继在通州区设立公证处办证室之后,年底前在海淀、昌平地区,再设立1至2家公证处办证室,满足当地群众公证服务需求。
法律援助范围再次扩大
同时,缩短法律援助审查期限。符合条件的一般案件当日受理,当日审批。群体性案件、复杂疑难案件,法律援助审查期限由法定的5个工作日缩短至3个工作日。
今后,全市16个区法院都将设立法律援助工作站,派驻值班律师,依法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提供法律援助。
调解进法院免费诉前调解
针对疏解整治区域的群众,市司法局提供“一站式”综合法律服务。成立法律服务团,进驻项目现场,向疏解整治区域群众提供包括法律咨询、法律风险提示、告知市民委托律师注意事项、防诈骗宣传、办理公证事项、化解矛盾纠纷等“一站式”综合法律服务。
手机扫码就能查律师信息
为方便群众查询律师和律所信息,律师执业证书上增附二维码,扩充律师执业信息内容,当事人扫码就能查询律师信息。
此外,北京已建立市、区两级律师协会市民投诉受理查处中心。市民可对律师在执业当中存在违法违纪违规问题进行投诉,以切实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和规范律师执业行为。
在全市推行公职律师和公司律师制度,实现全市处级以上党政机关普遍设立公职律师,市、区国有独资或国有控股企业全面建立公司律师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