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慌!严重心律失常这样处理心律失常心动过速处理严重房室药物传导阻滞室速窦房波群静脉

夜班或者急诊常会遇到一些严重的心律失常,如房扑、房颤,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室速、室扑室颤,它们常会引起严重的血流动力学障碍、意识丧失,甚至猝死,因此早期的识别和处理十分重要。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

1、临床特点

突然发作并突然终止,发作可持续数秒钟、数小时或数日,部分病人发作时可伴有晕厥先兆或者晕厥。

2、心电图特点

图1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3、急救处理

可先用简单的迷走神经刺激法,但此种方法在急危重症抢救中受到一定限制,对于无效或效果不良者可采用药物治疗。用药原则切忌多种抗心律失常药物同时使用,应为临床医生所注意。

(1)机械刺激迷走神经的方法

用压舌板刺激悬雍垂,诱发恶心呕吐;

深吸气后屏气再用力做呼吸动作(Valsava法);

颈动脉按摩,病人取仰卧位,先按摩右侧约5-10秒,如无效再按摩左侧,切忌两侧同时按摩,以防引起脑部缺血;

压迫眼球:嘱病员眼球向下,用拇指压迫一侧眼球上部10-15秒,如无效可试另一侧,此法老人不宜,有青光眼或高度近视者禁忌。

(2)抗心律失常药物的应用

维拉帕米(异搏定):5mg稀释后静注(5分钟),发作中止即停止注射,15分钟后未能转复可重复一次;

普罗帕酮(心律平):70mg稀释后静注(5分钟),10-20分钟后无效可重复一次;

三磷酸腺苷(ATP):为一种强迷走神经兴奋剂,常用ATP-20mg稀释后快速静注,5-10秒内注射完毕,3-5分钟后未复律者可重复一次;

洋地黄:西地兰0.4mg稀释后缓慢静注,2小时后无效可再给0.2-0.4mg,室上速伴有心功能不全者首选,不能排除预激综合征者禁。

(3)电复律

药物无效且发生明显血流动力学障碍者,可考虑同步直流电复律,能量不要超过30焦耳,但洋地黄中毒者禁忌。

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PVT)

2、心电图特点(与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区别)

连续3个或3个以上的室性异位搏动,QRS波群宽大畸形,QRS时限大于0.12秒,心室律基本匀齐,频率多为140-200次/分,可有继发性ST-T改变,有时可以见到保持固有节律的窦性P波融合于QRS波的不同部位,遇合适机会可发生心室夺获(图2)。

图2

(1)抗心律失常药物的应用

利多卡因:为首选药物,50-100mg静注,1-2分钟注完,必要时5-10分钟后再给50mg,直至心律转复或在总量达300mg为止,有效后以1-4mg/min的速度静脉滴注24-48小时。

普罗帕酮(心律平):以1.0-1.5mg/min静脉滴注维持。禁忌证有重度心衰、严重心动过缓、窦房、房室、室内传导阻滞等。

普鲁卡因酰胺:100mg静注(3-5分钟内),每隔5-10分钟重复一次,直至心律失常被控制或总量达1000mg,有效后以1-4mg静脉滴注维持。在静脉应用过程中,如出现血压下降应立即停止注射。

胺碘酮:3mg/kg稀释后缓慢静注,或以5~10mg/kg加入液体100ml中于30分钟内静脉滴注或至发作停止,一般一日量不超过300~450mg。主要禁忌证有严重心动过缓、高度房室传导阻滞等。

苯妥英钠:最佳适应证有为洋地黄中毒患者。可用100-250mg加入注射用水20-40ml中缓慢静注(5分钟以上),必要时10分钟后可重复静注100mg,总量2小时内不宜超过500mg,一日量不超过1000mg。禁忌症有低血压、高度房室传导阻滞(洋地黄中毒例外)、严重心动过缓等。

溴苄胺:5-10mg/Kg稀释后缓慢滴注(至少8分钟),必要时隔15-30分钟重复应用。主要副作用有恶心、呕吐、严重低血压。禁忌症为严重心衰、休克等。

(2)电复律

尖端扭转型室速(PSVT)

尖端扭转型室速是较为严重的一种室性心律失常,发作时呈室性心动过速特征,QRS波的尖端围绕基线扭转,典型者多伴有QT间期延长。其发生机理与折返有关,因心肌细胞传导缓慢、心室复极不一致引起。常反复发作,易导致昏厥,可发展为室颤致死。常见病因为各种原因所致的QT间期延长综合征、严重的心肌缺血或其他心肌病变、使用延长心肌复极药物(如奎尼丁、普鲁卡因酰胺、胺碘酮等)以及电解质紊乱(如低钾、低镁)。

图3-尖端扭转型室速

(1)对属于获得性病因者(间歇依赖性TdP)

静脉补钾和补镁:低钾可使细胞膜对钾的通透性降低,使复极延迟,根据缺钾程度通常用氯化钾静脉滴注方式给予;镁可激活细胞膜上ATP酶而使复极均匀化以及改善心肌代谢等,予1-2g硫酸镁稀释后缓慢静注,继以1-8mg/min持续静滴,即使血镁正常亦无妨。

异丙肾上腺素:1-4μg/min静脉滴注,随时调节剂量,使心室率维持在90-110次/min之间。应用异丙肾上腺素可缩短QT间期及提高基础心率,使心室复极差异缩小,有利于控制TdP的发作。

TdP发作时,可试用Id类抗心律失常药物如利多卡因、苯妥英钠,但禁用Ia、Ic和III类抗心律失常药。

TdP持续发作时,应按心搏骤停原则救治,有室颤倾向者,可用低能量电复律。

对顽固发作伴严重心动过缓、严重传导阻滞者,药物应用有矛盾,宜安装永久调搏器。

(2)对属先天性病因者(肾上腺素能依赖性TdP)

β受体阻滞剂为首选药物,常用美托洛尔25-50mg,日2-3次口服或普蔡洛尔10-30mg,日3次口服。Β阻滞剂可使心率减慢,QT间期因此延长,但QTc可能缩短。治疗效果以长期随访不再有晕厥发作来衡量,而QT间期可能并不明显缩短。

对上述药物治疗无效的持续性发作者可采用直流电复律或安装永久性起搏器。

患者应避免剧烈体力活动及精神刺激,禁用延长心室复极和儿茶酚胺类药物。

心室扑动与颤动(VF.Vf)

发生室扑与室颤时,心脏失去排血功能,患者有晕厥及阿斯综合征表现。

(1)心室扑动

图4心室扑动

(2)心室颤动

心电图表现为形状不同、大小各异、极不匀齐的快速频率波形,频率多在250-500次/分。根据室颤波振幅可分为粗颤型(室颤波幅≥0.5mV)和细颤型(室颤波幅<0.2mV预示病人存活机会极小,往往是临终前改变。室颤与室扑的识别在于前者波形及节律完全不规则,且电压较小(图5)。

图5心室颤动

(1)紧急非同步直流电转复为唯一的治疗手段,能量从200-360焦耳进行电除颤,若室颤波甚细,可静脉注射肾上腺素1-3mg,使室颤波变粗,有利于除颤成功。

(2)在没有除颤设备的情况下,如发生在目击下或1分钟之内,应立即单手叩击心前区,并实施心肺复苏术之基本生命支持;同时也可使用药物除颤,但效果不及电转复快捷和确切,用药方法同室速的处理。

预激综合征伴快速心律失常

预激综合征又称WPW综合征,是指患者除正常的房室传导途径外还存在附加的房室旁路,其心电图有预激表现,临床上有心动过速发作。

预激本身不引起症状,但由于房室之间存在附加通道,常可发生严重心律失常,频率过快的心动过速尤其是持续发作的房颤,冲动经不应期短的旁路下传,预激综合征合并室上性心动过速,临床以顺向型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最为常见,其次为心房颤动及逆向型或预激性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预激综合征的解剖分类)

(1)预激综合征合并室上性心动过速

顺向型房室折近性心动过速:呈反复发作性,频率180-260次/分以上,节律规整,QRS波群形态正常(伴束支传导阻滞或室内差异性传导时QRS波群可增宽),常伴有QRS波电交替和(或)心动周期长短交替。

逆向型或预激性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心室率常大于200次/分,delta波明显,QRS波群宽大畸形,若不经电生理检查,此型极易与室速混淆,应引起注意。

(2)预激综合征并发房颤

大致可分为房室结-希浦系统前传优势型、旁路前传优势型和中间型三种。其中旁路前传优势型患者因旁路前传能力强或因误用了房室结阻滞剂(洋地黄类、β阻滞剂、钙离子抗剂)使房室结-希浦系统前传封闭,冲动仅能或主要经旁路下传,由于其不应期短,心室率极快(大于200次/分),QRS波群呈完预激形,极少数呈部分预激或室上性,血流动力学改变较明显,易诱发室颤而危及生命(图6)。

图6预激综合征发房颤

(1)药物治疗

主要作用于房室结的药物:通过延长房室结的不应期,终止顺向型折返性心动过速。常用普萘洛尔(3-5mg稀释后缓慢静注)、ATP(20-40mg快速静注,3-5分钟后可重复1次)、洋地黄(西地兰0.4mg稀释后缓慢静注,2小时后无效可追加0.2mg)、维拉帕米(5-10mg稀释后静注,30分钟后可重复1次)等。但对逆向型折返性心动过速和旁路下传为主的房颤,普萘洛尔、ATP常无效或可使病情加重而不用,洋地黄缩短旁路有效不应期,应禁用;维拉帕米也因加速旁路前传和诱发室颤而禁用。

主要作用于旁路的药物:其共同特征是延长旁路有效不应期,主要用于冲动经旁路下传的快速性心律失常如逆向型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和房颤。目前认为应首选普罗帕酮(1.0-1.5mg/kg静注,20分钟后可重复)或普鲁卡因酰胺(50-100mg静注,5-10分钟1次,直到有效或总量达1000mg)。奎尼丁尚有缩短房室结有效不应期的作用,可用于伴SSS者,用法为:0.2g口服,每2小时1次,共用5次。1-2天无效,增至0.3或0.4g,每2小时1次,共用5次。

作用于房室结和旁路的药物:常用Ⅰc类和Ⅲ类药物如普罗帕酮、氯卡尼和胺碘酮等。其中普罗帕酮抗心律失常谱广,起效快,副作用小,已被列为预激伴快速心律失常的首选药物。胺碘酮的剂量为5-10mg/kg稀释后缓慢静注。

(2)直流电复律

是紧急处理预激综合征伴任何类型的快速性心律失常最有效的措施。若伴有明显血流动力学障碍应首选电复律,对药物疗效不佳或缺乏有效药物时,亦可用电复律,电击能量一般选100-150焦耳。

严重的缓慢型心律失常

严重的缓慢型心律失常主要包括急性窦房结功能不全、窦房阻滞、Ⅱ度Ⅱ型房室传导阻滞、高度房室传导阻滞及Ⅲ度房室传导阻滞。这类心律失常往往对患者血流动力学产生明显影响,病人可感头晕、乏力、胸闷、心悸、黑蒙,有可能发生阿斯综合征,甚至猝死。II度房室传导阻滞听诊可有心音和脉搏脱落,或心率缓慢(30-40次/分),第一心音强弱不等,偶闻大炮音。

(1)窦房阻滞

图7Ⅲ度窦房阻滞

(2)Ⅱ度Ⅱ型房室传导阻滞

又称MorbizⅡ型,表现为P-R间期恒定(正常或延长),几个P波之后脱落一个ORS波,呈3:2、4:3等传导阻滞。Ⅱ度Ⅱ型易发展成Ⅲ度(图8)。

图8Ⅱ度Ⅱ型房室传导阻滞

图9高度房室传导阻滞

(4)Ⅲ度房室传导阻滞

图10Ⅲ度房室传导阻滞

救治原则是尽量高过于缓慢的心率,促进传导,以改善或保证重要器官的血供;同时还要针对病因治疗及消除诱因,包括停用致心动过缓及传导阻滞的有关药物、纠正电解质失调等。

异丙肾上腺素:1-4μg/min静脉滴注,控制滴速使心室率维持在60次/分左右,该药适用于任何部位的房室传导阻滞,有较强心脏兴奋作用,增加心肌耗氧量,且可引起快速型心律失常,对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或心衰者慎用或禁用。

阿托品:予1-2mg加入250-500ml液体中静脉滴注,也可以0.5-1mg皮下注射或静脉注射。临床主要用于迷走神经张力过高引起的心动过缓及各种原因引起的房室传导阻滞。其不良反应有口干、皮肤潮红、排尿困难等,对前列腺肥大的老年人慎用,青光眼者禁用。

糖皮质激素:地塞米松10-20mg静脉滴注,用于急性窦房结功能不全或急性房室传导阻滞,有利于病变的恢复。

碱性药物(碳酸氢钠或乳酸钠):有改善心肌细胞应激性、促进传导、增强心肌细胞对拟交感药物反应的作用,尤其适用于高血钾或伴酸中毒时。

(2)心脏起搏器治疗对急性窦房结功能不全、Ⅱ度Ⅱ型、Ⅲ度房室传导阻滞伴晕厥或心源性休克者,应及时给予临时人工心脏起搏。对于经药物治疗无效的各种严重缓慢型心律失常应考虑植入永久性起搏器治疗。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我有话说

0/500

同步到新浪微博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THE END
1.房颤合并房室传导阻滞治疗39问医生房颤合并房室传导阻滞可采取心电图监测、抗凝治疗、起搏器植入、射频消融术等治疗措施。1.心电图监测心电图监测通过记录心脏电信号来评估心脏节律异常情况,有助于诊断房颤合并房室传导阻滞。适用于长期监测患者的心脏节律变化,特别是在症状不典型或需要精确评估的情况下。2.抗凝治疗抗凝治疗旨在预防血栓形成,常用药物包https://wapask.39.net/question/108149350.html
2.房颤合并房室传导阻滞是什么肖明医生的语音科普房颤合并房室传导阻滞是什么_语音科普_肖明医生_主任医师_内科_山东省立第三医院。妙手医生是全国首个医生语音健康教育平台,由全国知名医生专家本人录制。医生主讲要点:房颤同时合并房室传导阻滞,是临床上比较常见的一种心律失常组合。心房颤动时,心房正常的收缩节律消失https://www.miaoshou.net/voice/zvq4GevEmW7onQwa.html
3.房颤合并高度房室传导阻滞快速问医生首先对房颤,假如没有复律的机会,那就维持房颤心律,评估病情,必要时抗凝治疗。合并高度房室传导阻滞的https://m.120ask.com/askg/bd_detail/96398686
4.房颤合并三度房室传导阻滞是什么意思科普问答医患互动房颤合并三度房室传导阻滞是什么意思 294人浏览病情描述: 请问:房颤合并三度房室传导阻滞是什么意思 相关回答(1) 优选 马晓昌主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心血管科 房颤合并三度房室传导阻滞,这是一种相对比较少见的、严重的心律失常,在房颤合并三度房室传导阻滞的时候。患者的心室率是比较缓慢的,24小时https://www.ght120.com/ask/89978.html
5.房颤合并传导阻滞怎么办有问必答问题分析:房颤合并传导阻滞应心律复苏的药物治疗,必要时安装心脏起搏器。心房颤动的患者,一般来说心率是绝对不齐的,所以,当患者心率整齐要注意两种情况。第一种是患者心房颤动转为窦性心律,第二种是患者心房颤动合并三度房室传导阻滞,如果是转为窦性心律,那么不需要特殊治疗,如果心房颤动合并三度房室传导阻滞,此https://3g.club.xywy.com/static/20221101/195732912.htm
6.动态心电图对房颤合并Ⅱ度房室传导阻滞的诊断分析摘要 目的探讨合适的心房颤动(AF)合并Ⅱ度房室传导阻滞(Ⅱ°AVB)的诊断标准.方法记录67例AF病人的24小时心电图.结果(1)58例病人发生>1.5秒的长R-R间歇,平均最长R-R为2.30秒±0.53秒,多数发生在夜间(占84.91%);(2)平均心室率为80.95次/分±15.17次/分,发生长间歇病人的平均心室率为76.25https://www.zhangqiaokeyan.com/academic-journal-cn_jiangsu-journal-practical-electrocardiology_thesis/0201231269899.html
7.左束支起搏救治房颤合并高度房室传导阻滞患者济南的赵大爷,今年83岁,10年前出现心悸症状,在济南某大型医院诊断房颤合并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RBBB),一直没有进行系统治疗;2周前出现喘憋,伴乏力、晕厥、恶心、纳差,伴有下肢浮肿,就诊于当地医院,心电图检查为房颤合并高度房室传导阻滞,心脏彩超检查见心脏扩大、三尖瓣重度关闭不全、肺动脉高压(中度),BNP 700http://www.zxyy.cn/content/2022/rjlm6_1/23228.html
8.房颤合并三度诊断标准是什么专家文章房颤合并三度指的是心房颤动合并三度房室传导阻滞,其诊断标准主要是心电图表现,如P波消失、心室率缓慢而规则等。伴发室性期前收缩二、三联律,测量逆偶联间期固定>1.0s或与逸搏周期一致,可作出相应诊断。 若为心房颤动合并三度房室传导阻滞,心电图上的P波消失,被大小以及振幅完全不同的颤动波替代,可以看到房颤https://www.bohe.cn/article/view/umpu5kxfkmdojog.html
9.壹生资讯3.3 房颤合并房室传导阻滞 房颤伴一度房室传导阻滞时无法通过心电图诊断。房颤伴三度房室传导阻滞时QRS节律变为缓慢而规整,容易诊断。目前房颤合并二度房室传导阻滞诊断尚存争议。既往有学者提出以下标准,符合一条即可提示诊断房颤合并二度房室传导阻滞,符合的条件越多可靠性越大: https://www.cmtopdr.com/post/detail/087c8e9c-5c83-4873-906e-9a3d9a661f26
10.房颤伴三度房室传导阻滞心房颤动在合并三度房室传导阻滞的时候,心室率可以突然变得缓慢而规则,在心电图上可以看到RR间期变得https://www.myzx.cn/ask/6536302
11.心电图图例分析:心房颤动三度房室传导阻滞交界性逸搏心律心室率控制对那些持续性房颤的高血压或心脏疾病的老年患者量个合理的选择,对年轻人,尤其是那些伴阵发性孤立性房颤的患者,转复和维持窦性心律是一个比较好的初次治疗方案。对于房颤合并三度房室传导阻滞的患者,结合临床可以考虑建议起搏器治疗。 参考文献: https://m.iiyi.com/bdxz/xw-411485.html
12.董建增教授:心脏激动顺序异常与心衰—优医迈专家视角对于前者,其发病机制具有一定程度的可逆性,因此房颤、房扑、房速、预激、室速导致心衰的患者,导管消融治疗消除心房或心室激动顺序异常的起源点,维持窦性心律,可有效改善心衰症状和预后;对于束支传导阻滞和房室传导阻滞导致心衰的患者,心脏再同步化或起搏治疗使心脏电传导和心肌收缩同步,也可使心脏功能显著改善甚至完全https://www.uemeds.cn/info/infodetail/140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