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遗产继承人顺序怎么排

娄建军律师,上海市海华永泰(沈阳)律师事务所专职律师。秉承“客户至上、勤勉尽责”的服务理念,坚持以客户的需求为核心,致力于提供最优质的法律服务。擅长就特定法律问题和复杂案件提供专门和深入的法律分析,提供完善的争议解决方案、策略。尽最大努力维护委托人的权益。主要业务领域:刑事辩护、婚姻家事纠纷、房产纠纷、合同纠纷、交通事故、债权债务、各类侵权损害赔偿等。主要业务范围:1、接受委托,进行民事、刑事辩护

18940218841

找律师

18万律师在线服务

问律师

咨询身边的法律专家

查知识

更多更全的法律资讯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顺位法定继承人包括配偶、子女以及父母三类人。如提到的那样,这里所讲的“配偶”特指婚姻关系存续期间的另一方;而“子女”则涵盖了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养子女及存在抚养关系的继子女四种情况;至于“父母”,则包括生父母、养父母以及存在抚养关系的继父母。在进行遗产分配时,同一顺位的法定继承人应享有同等的继承权,即他们所继承的遗产份额通常应该是相等的。然而,对于那些生活上存在特殊困难且缺乏劳动能力的继承人来说,在分配遗产时,应当给予适当的照顾。此外,如果某个继承人对被继承人尽到了主要的抚养义务或与其共同生活,那么在分配遗产时,他/她有权获得更多的份额。最后,如果某个继承人具备抚养能力并且有抚养条件,却没有履行抚养义务,那么在分配遗产时,他/她可能会面临不分或少分遗产的境地。

第一顺位继承人包括我们的伴侣、孩子还有爹妈。所谓的伴侣就是结婚后的那个人;而孩子不管是亲生的还是领养的,甚至是有抚养关系的继子继女都算在内;至于爹妈那就更不用说了,包括生爸爸妈妈、养爸爸妈妈以及有抚养关系的继爸爸妈妈。当要分遗产的时候,同一个顺位的继承人,他们能拿到的遗产份额应该差不多才行。但是如果有些人生活特别困难,还没有工作能力的话,那么在分遗产的时候,就要给他们多一些照顾。对于那些对被继承人照顾得最多,或者跟被继承人住在一起的继承人来说,在分遗产的时候,他们可能会得到更多的份额。当然如果有些继承人明明有能力也有条件去照顾别人,却不愿意去做的话,那么在分遗产的时候,他们可能就拿不到什么,甚至可能会被少分一点。

第一顺位继承人包括丈夫或妻子及孩子们和自己的亲爹妈。伴侣就是婚姻中的那个他/她;儿女包含出生的和没出生却被抚养的,还有领养的与有亲缘关系的,或者是继父或继母所生的;父母则是亲生的、养育的以及有亲缘关系的。在分配遗产时,同一顺位的人应平分财产,除非其中有人生活特别困难且无劳动能力,这时就得给予适当照顾。如果某个继承人对被继承人的赡养贡献最大,或者与被继承人共同生活,那么他们在分配遗产时就能多拿些。而那些有能力和条件赡养却不愿意赡养的人,在分配遗产时就只能得到很少甚至没有。

咱们来聊聊这个第一顺序继承人就是你的老公、老婆还有孩子们,当然也包括你的亲爹妈。这个配偶就是你们结婚期间的那个人;说到这个孩子可不仅仅是你亲生的还包括那些私生子、收养的小孩儿以及和你有抚养关系的继子女;然后你的亲爹妈也是算在内的,不管他们是不是你亲生的,只要和你有抚养关系就行。在分财产的时候,如果你是同一个顺序的继承人,那你得到的财产应该是差不多的。但是,如果你生活特别困难,而且没有工作能力的话,那在分财产的时候,就得特别照顾你一些。还有如果有人对你的爸爸妈妈特别好,或者是和你一起生活的人,那他在分财产的时候,可能会比别人多拿一点。不过如果有些人明明有能力抚养,却不愿意抚养你的爸爸妈妈,那在分财产的时候,他们可能就得不到什么好处了。

遗产继承顺序中排在第一顺序是自己的配偶、子女、父母。第一顺序继承指的是法定继承遗产的继承顺序。这个顺序是针对第二顺位继承人而言的。配偶,不分性别都享有平等的继承权。子女包括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养子女和有扶养关系的继子女。父母包括生父母、养父母和有扶养关系的继父母。【法律依据】《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七条,遗产按照下列顺序继承:(一)第一顺序:配偶、子女、父母;(二)第二顺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继承开始后,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第二顺序继承人不继承;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的,由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本编所称子女,包括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养子女和有扶养关系的继子女。本编所称父母,包括生父母、养父母和有扶养关系的继父母。本编所称兄弟姐妹,包括同父母的兄弟姐妹、同父异母或者同母异父的兄弟姐妹、养兄弟姐妹、有扶养关系的继兄弟姐妹。

遗产继承的案件很多,又是就会涉及到继承权的问题,今天小编就来为你介绍代位继承权有关知识,那么代位继承权和赡养义务,代位继承权分多少房产,代位继承权权利有哪些呢,更多内容尽在律图百科栏目,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THE END
1.遗产继承顺序是怎样的?遗产按照下列顺序继承: (一)第一顺序:配偶、子女、父母; (二)第二顺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 继承开始后,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第二顺序继承人不继承;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的,由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 第一千一百三十条 同一顺序继承人继承遗产的份额,一般应当均等。 对生活有特殊困难又缺乏劳动能力https://mip.findlaw.cn/ask/question_jx_39477.html
2.法定继承的顺序是什么?法律法规房产问答问 房产法定继承顺序是怎样的 答 有遗嘱,优先按遗嘱分配遗产。没遗嘱,法定继承人共同继承,第一顺序继承人包括父母、配偶、子女,平分或者协商分割遗产。法定继承是指在被继承人没有对其遗产的处理立有遗嘱的情况下,由法律直接规定继承人的范围、继承顺序、遗产分配的原则的一种继承形式。法定继承又称为无遗嘱继承,https://m.jiwu.com/wenda/9255010.html
3.法定继承的继承规则及法定继承的继承顺序法定继承的继承规则具体如下:继承开始后(被继承人死亡后),由第一顺序继承人全部继承,第二顺序继承人不继承,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的,由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法定继承的继承顺序:被继承人的配偶、子女、父母为第一继承顺位,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为第二顺位进行法定继承。法定https://www.lawtime.cn/zhishi/a3996997.html
4.法定继承顺序的认定和裁判规则遗产继承法律百科法定继承顺序的认定和裁判规则 【审查要点】 法定继承人遵从第一顺位优先于第二顺位的基本规定。具体审查时,要注意重点审查继承开始时间、被继承人之间相互关系、继承人继承资格、遗产范围、财产分割等方面的问题。 1.继承开始后,由第一顺位继承人继承,第二顺位不继承;如被继承人虽然无在世第一顺位继承人,但其子女http://anyuan.lawbang.com/index.php/topics-list-baikeview-id-321510.shtml
5.法定继承顺序怎样规定的律师普法法定继承顺序怎样规定的2021-02-05 169 普法内容第一顺序是:配偶、子女、父母:第二顺序:兄弟姐妹、祖父母、个祖父母。丧偶儿媳对公、婆,丧偶女婿对岳父、岳母,尽了主在赡养义务的,作为第一顺序继承人。《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七条第一顺序是:配偶、子女、父母:第二顺序:兄弟姐妹、祖父母、个祖https://www.110ask.com/tuwen/13411939334088044772.html
6.《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重要修订条文及变化普法课堂法律服务根据《民法典》第十六条规定,在涉及遗产继承、接受赠与等胎儿利益保护的情形下,赋予胎儿民事权利能力,同时明确了胎儿在娩出时为死体的,其民事权利能力自始不存在。赋予胎儿民事权利能力将扩大继承人的范围,为在胎儿未出生时对其赠与的行为效力判断提供了可适用的规则。 https://www.cdutcm.edu.cn/dzbgs/flfw/pfkt/content_57531
7.张本基律师:什么是法定继承?张本基律师:什么是法定继承? 律视发布于:山东省2024.12.09 15:17 +1 首赞 法定继承,是指按照法律的直接规定,将遗产转移给法定继承人的继承方式。法定继承的优先级低于遗赠扶养协议和遗嘱继承,因此,法定继承具有兜底的属性,在没有其他继承方式时,遗产适用法定继承。https://www.sohu.com/a/834584259_120016265
8.委员建议:扩大法定继承人范围调整继承顺序中工民生与此同时,委员们认为,民法典继承编的修改应当坚持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建立与市场经济和社会发展相匹配的、更加细致完备的民事法律制度,为相关民事主体提供更全面的继承法律保障。 审议中,法定继承人的范围成为热议焦点。草案二审稿第九百零六条规定:遗产按照下列顺序继承:(一)第一顺序:配偶、子女、父母;(二)第二顺https://www.workercn.cn/32850/201906/28/190628071738335.shtml
9.十人以上集体诉讼的法律规定为了财产更多流转在血亲家族中,而非收归国家,《民法典》将代位继承扩大至被继承人的兄弟姐妹先于被继承人死亡的情形,使得被继承人的侄、甥获得第二顺位法定继承人资格,突破了原先晚辈直系血亲的限制。(第一千一百二十八条) 40.增加打印、录像遗嘱新形式 https://www.51zlaw.com/flzs/95754.html
10.遗产的法定继承及相关规定解读第一个方面,我国关于遗产继承顺序的规定。 第二,法定继承的相关规则。 第三,法定继承中继承人与继承的顺序。 第四,法定继承中第一顺位继承人的范围。 第五,法定继承中常见的问题。 第六,继承中代位继承和转继承区别包括哪几个方面? 第七,代位继承当中常见的问题。 https://www.ziguanyun.com/course/article/detail/10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