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富传承的工具:生前赠与和继承专业文章上海

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你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一、生前赠与

1.什么叫赠与?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三编第十一章“赠与合同”规定,赠与,是指赠与人将自己的财产无偿给予受赠人,并且受赠人表示接受赠与财产的一种法律行为。赠与是一种直接、简单的财产分配工具,系赠与人生前对其个人财产的传承和处置的一种方式,通常情况下,赠与人会在生前自主完成赠与财产的转让和交付。赠与合同是诺成性、单务合同。

2.生前赠与的任意撤销权及限制

赠与人在赠与财产的权利转移之前可以撤销赠与,但是以下三类赠与不得撤销:

(1)经过公证的赠与合同;

(2)具有救灾、扶贫、助残等公益性质的赠与;

(3)具有道德义务的赠与。法律并未明文规定何种行为属于具有道德义务性质的行为,实践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判断。

3.立遗嘱后又将财产赠与他人,会产生怎样的法律后果?

遗嘱人生前以赠与方式处分遗嘱中所列部分财产的,遗嘱效力如何?最高人民法院民一庭意见是遗嘱视为被撤销。最高人民法院审判业务意见(民一庭意见):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自然人有权根据自己的意愿,通过遗嘱处分自己的财产。立遗嘱人也有权在有生之年通过赠与的形式处分自己的财产,不受遗嘱行为、内容的限制。因此,遗嘱人生前的行为与遗嘱的意思表示相反,而使遗嘱处分的财产在继承开始前灭失,部分灭失或所有权转移、部分转移的,遗嘱视为被撤销或者部分被撤销。

4.先公证赠与后又公证遗嘱,会产生怎样的法律后果?

上海二中院审结了一起涉及公证赠与和公证遗嘱的案件,老人将房屋先公证赠与给孙子,后又以公证遗嘱的形式将该房屋留给三个儿子,在后的公证遗嘱能对抗在前的公证赠与吗?答案是不能。因为根据《民法典》第六百五十八条规定,经过公证的赠与合同不得被撤销。经过公证的赠与合同,应该说是赠与人经过慎重考虑的,不存在一时冲动的问题。如果允许赠与人任意撤销公证赠与,则违背诚实信用原则,所以经过公证的赠与合同,赠与人不得行使任意撤销权。

5.赠与与财富传承

赠与是受很多中国企业家青睐的一种财富传承方式,可以实现精准定向传承,生前解决财产分配问题,避免一代突发死亡、失能等意外情况出现时给家人造成的慌乱,避免遗产未经梳理、丧失或者被人窃取的风险,避免子女之间对优质财产的抢夺纷争,尤其是多子女家族,婚生、非婚生子女家庭。从财富传承角度来看,赠与的缺陷在于:一代对财产失去控制,无法避免子女不孝和挥霍;如果二代婚变,可能作为夫妻共同财产被分割;难以防范外界“别有用心”之人对财产的觊觎,二代如果缺乏驾驭财产的能力,可能导致财产流失。笔者不建议一代在做财富传承安排时对赠与合同进行公证,尤其是大额、重要的资产,一旦公证则很难再撤销。

二、继承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六编“继承”规定,继承,是指一个人(被继承人)的生命结束后,继承人对死者生前的财产权利和义务的承受,是处理死者遗产的法律关系。

1.继承的方式:法定继承、遗嘱方式继承、遗赠扶养协议

(1)法定继承,是在被继承人没有对其遗产的处理利用遗嘱的情况下,由法律直接规定继承人的范围、继承顺序及继承分配的原则的一种继承方式。

(2)遗嘱方式继承,是按照立遗嘱人生前所留下的、符合法律规定的遗嘱内容的要求,将被继承人的遗产的全部或者部分,由指定主体予以继承的一种继承方式。遗嘱方式继承包括遗嘱继承、遗赠及遗嘱信托。

(3)遗赠扶养协议,是指遗赠人和扶养人为明确相互间遗赠和扶养的权利义务关系所订立的协议。

它们之间的效力顺序是:遗赠扶养协议>遗嘱方式继承>法定遗赠

三、法定继承

1.“法定”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1)法定的范围和顺序:第一顺序是被继承人的配偶、子女和父母,第二顺序是被继承人的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继承开始后,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第二顺序继承人不继承;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的,由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

子女,包括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养子女和有扶养关系的继子女。

父母,包括生父母、养父母和有扶养关系的继父母。

兄弟姐妹,包括同父母的兄弟姐妹、同父异母或者同母异父的兄弟姐妹、养兄弟姐妹、有扶养关系的继兄弟姐妹。

丧偶儿媳对公婆,丧偶女婿对岳父母,尽了主要赡养义务的,作为第一顺序继承人。

(2)法定的份额:同一顺序继承人继承遗产的份额,一般应当均等。某些特定情形下也可以不均等。

2.法定继承与财富传承

法定继承不是一种理想的财富传承的工具,容易引起家族内部纷争。此外,还存在诸多问题:遗产的梳理和分割难、复杂的身份证明手续、遗产落入非本人意愿的继承人手中。

四、遗嘱方式继承

根据遗嘱的内容不同,其形成的法律后果不同,遗嘱方式继承细分为遗嘱继承、遗赠及遗嘱信托。自然人将个人死后的遗产指定由法定继承人中的一人或者数人继承,即遗嘱继承;当然,遗嘱人也可以立遗嘱将个人财产赠给国家、集体或者法定继承人以外的人,即遗赠;遗嘱人以遗嘱的方式设立信托,将其合法财产权委托给受托人,在委托人身故后对遗产进行管理和处分的法律行为,即遗嘱信托。

1.遗嘱继承与遗赠的区别:

(1)遗产接收主体不同:遗嘱继承中,遗产的接收主体是被继承人指定的法定继承人范围之内的人;而遗赠本质上是一种特殊的赠与,其受赠主体是被继承人指定的法定继承人之外的其他人。

(2)遗产接收主体意思表示不同:继承开始后,遗嘱继承人如果放弃继承的,应当在遗产处理前以书面形式作出放弃继承的表示,若没有表示的,则视为接受;而受遗赠人只有在知道受遗赠后60日内作出接受的表示,方可视为接受遗赠,否则将视为其放弃接受遗赠。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观点集成》认为,60日的起算点,如果是死亡之前就知道的,从“死亡之日”起算。如果是死亡后知道的,从“知道受遗赠之日”起算。

遗嘱继承与遗赠的共性:代位继承仅适用于法定继承的情形之下,无论是遗嘱继承还是遗赠,如果继承人/受遗赠人先于立遗嘱人死亡的,继承人/受遗赠人的法定继承人不再享有继承财产的权力。举例:A老先生立遗嘱表示百年之后遗产全部由儿子B继承,B先于A死亡,并且B死亡时A已经成为无民事行为能力的人,A死亡后将按照法定继承,不再执行遗嘱。

2.遗嘱继承与遗嘱信托的区别:

(1)遗产的权利属性不同:遗嘱继承中的继承人取得的是财产所有权,遗嘱信托中的继承人取得的是信托受益权;

(2)继承人范围不同:遗嘱继承中,只有在世的自然人可作为继承人;遗嘱信托中,在世的自然人和尚未出生的人都可以指定为信托受益人;

(3)遗产分配方式不同:遗嘱继承中的被继承人死亡后,遗产将直接分配给继承人;遗嘱信托中,受托人可以根据被继承人的意愿,将被继承人的遗产按条件、分步骤地分配给信托受益人;

(4)形式要件不同:遗嘱继承中的遗嘱形式要件应符合民法典中关于遗嘱的法律规定,遗嘱信托中的遗嘱形式要件不仅应符合民法典中关于遗嘱的法律规定,还要符合信托法中关于信托文件的法律规定,遗嘱在内容上应包含一个有效信托的全部条件。

五、生前赠与和继承的税收后果

1.不动产的赠与与继承

在不动产的赠与和继承过程中,主要涉及到的税种:印花税、契税、个人所得税、增值税和土地增值税。具体如下:

表5.1不动产赠予与继承中所涉及的税种

具有免税资格的特定人群主要包括以下两类主体:

第一类,配偶,父母、子女、祖父母、外祖父母、兄弟姐妹、孙子女、外孙子女。

第二类,对转让人或被继承人承担直接抚养或者赡养义务的抚养人或者赡养人。

总结:关于房产,法定继承和遗嘱继承税赋最轻,向不特定的人生前赠与税赋最重。向二代传承房产,如果采用生前赠与则要征收契税和印花税;如果采用法定继承或者遗嘱继承,则仅征收万分之五的印花税,不征收其他税种。

2.非上市公司股权赠与和继承

在非上市公司股权赠与和继承过程中,主要涉及到的税种:印花税和个人所得税。具体如下:

总结:一代向二代、三代传承非上市公司股权,无论采取哪种方式,仅征收万分之五的印花税,不征收其他税种。

3.上市公司股票赠与和继承

在上市公司股票赠与和继承的过程当中,涉及到的税种:印花税、个人所得税和增值税。具体如下:

总结:对于上市公司的限售股的赠与、法定继承、遗嘱继承、遗赠,是需要按照20%的税率征收个人所得税。但是在实操中,其实税负也是0或者很低。原因在于在依法继承的情形下,根据财税〔2010〕70号《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证监会关于个人转让上市公司限售股所得征收个人所得税有关问题的补充通知》规定,转让方(即被继承人)的转让收入,是以转让方取得该股票时支付的成本计算,故实际税负其实为0。如果限售股的持有人将限售股以0对价或极低对价转让给特定人(如配偶、父母、子女、祖父母、外祖父母、孙子女、外孙子女、兄弟姐妹等),这种赠与或者低价转让被视为有正当理由,因此实际税负可以是0或者比较低。

THE END
1.房产赠送与继承哪个比较好两者之间的区别房产赠送与继承的区别是什么?房产赠送与继承是存在区别的,小编今天给大家介绍介绍关于房产赠送与继承的区别,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及时楼市资讯,就上楼盘网 长按识别二维码,查看详情! 对于很多父母来说,他们大半辈子都在为自己的子女操劳奔波,自己就算是再辛苦也想着为子女多挣一点钱或者多买一套房子,等到自己老了https://m.loupan.com/bijie/news/201307/4260181
2.房产继承和赠与的税费有什么区别房产继承与赠与的税费主要的区别在于契税、印花税的收取。与遗产继承相比,房产赠与往往需要多缴纳3%的契税以及赠与双方需各自交纳万分之五的印花说,加起来是3.1%的税。对于房产继承,根据规定如果子女以继承的方式获得父母的房屋,不需要缴纳契税,只需要支付公证费和工本https://mip.findlaw.cn/ask/question_jx_5451.html
3.房屋赠与和继承的区别及相关流程解析一、房屋赠与和继承的区别 房屋赠与和继承在时间和税费方面存在差异。首先,在时间上,继承需要满足被继承人生前立有合法遗嘱和被继承人已死亡,而赠与则是在当事人在世的情况下进行。其次,在税费方面,赠与房产需要缴纳一部分税费,大概需要3%的税率,而房屋继承的税费则根据具体情况而定。 https://www.jiwu.com/baike/132712.html
4.房产赠与和继承的区别是怎样的?房产赠与和继承的区别是怎样的? 导读:性质不同。法律规定的继承权,只是继承人享有的一种期待权,如果被继承人没有死亡,继承关系就不会发生,只有在被继承人死亡以后,继承权才会成为既得权。遗嘱继承权的实现,必须存在被继承人生前立有合法遗嘱和被继承人已死亡,否则遗嘱继承关系不会发生。https://www.64365.com/zs/888633.aspx
5.法定继承遗嘱继承和遗赠有什么不同?遗嘱和遗赠的区别在哪呢? 其一、税费方面,遗嘱继承人属于法定继承人,房屋过户时免收契税,而遗赠则属于赠与,需征收3%的契税。 其二,遗嘱继承人可以先完整接受遗产(比如房子),但同时也必须接受相关债务;而受遗赠人不需承当债务,但必须先等被遗赠人债务清偿完毕后,才可后接受赠与,如果遗产不能清偿债务,赠与将无法生效https://m.5i5j.com/wx/zhishi/2-3792.html
6.房产赠与和继承有什么区别律师普法房产赠与和继承有什么区别 普法内容 房产继承与赠与具有以下区别: 1、主体不同: (1)继承的主体为配偶、父母、子女,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的,由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第二顺序继承人享有权利或者是继承人遗嘱指定的继承人; (2)赠与的主体为赠与人自愿指定的任何受赠人。https://www.110ask.com/tuwen/13347830169346472483.html
7.房产继承遗赠是赠与的一种特殊形式,接受赠与人是法定继承人以外的人或组织。谁有房产继承权 法定继承人享有房产继承权。在我国的《继承法》中有明文规定:法定继承人的范围包括被继承人的配偶、父母、子女、兄弟姐妹、祖父母和外祖父母。 1、配偶 配偶是夫妻之间的相互称谓。配偶以合法有效的婚姻关系为条件的,只要男女双方https://www.fabao365.com/baike/427.html
8.2024年遗嘱继承与生前赠与的法律效力有何不同?头条新闻3. 《不动产登记暂行条例》第14-16条:明确了不动产登记的一般程序,包括因继承、受遗赠等原因引起的不动产权利变动的登记要求。 4.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证法》第25-30条:对公证业务的受理、审查、出具公证书等程序做了详细规定。 生前赠与与遗嘱指定房产继承的区别是什么? https://www.maxlaw.cn/n/20240310/11017308868243.shtml
9.三种过户法详解:法定继承遗嘱继承遗赠在房产过户中,与继承相关的有三种,分别是法定继承、遗嘱继承和遗赠。这三种过户方式有较大不同,我们今天就这三种方式稍作分析,希望有涉及到这三种方式的朋友们能了解一二。 法定继承 法定继承又分为三种,分别是协商继承、公证继承、诉讼继承。 所谓协商继承,是指所有法定继承人就被继承房产之间的份额达成协议。然后根https://baike.focus.cn/qd/detail/132483.html
10.上海房屋遗产继承需要哪些材料?遗嘱和遗赠有哪些区别?此外,根据不同地区的法律规定和具体情况,可能还需要提供其他相关的文件和证明材料。为了确保顺利办理房屋继承手续,建议在办理之前咨询专业的律师或相关机构,了解具体的法律要求和程序,并及时准备和提交所需的资料。 二、遗嘱和遗赠有哪些区别? 遗赠与遗嘱继承是指在个人去世后,遗留下的财产分配方式。虽然https://sh.jialilvshi.com/jlal/case/4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