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房价不断上涨,作为遗产继承大头的房产,由于继承公证费按照标的数额一定比例收取,对普通老百姓而言,成为一笔不小的支出。
上海从去年开始,在全国率先将2%的公证费降低为1%,大大减轻了老百姓的负担。
公证收费“新规”将给老百姓的“钱袋子”带来什么影响?记者独家专访了上海市公证协会会长、东方公证处主任黄群。
1为新规算笔“省钱账”
此次的新规,来自一份降低部分行政事业性收费新标准。记者查询后看到,在司法部门的收费标准中规定了梯级收费的标准:公证收费中证明财产继承、赠与、接受遗赠的收费标准,由现行按受益额的2%收取下调为:
受益额20万元以下的部分,按不超过1.2%收取;
超过20万元不满50万元的部分,按不超过1%收取;
超过50万元不满500万元的部分,按不超过0.8%收取;
超过500万元不满1000万元的部分,按不超过0.5%收取;
超过1000万元的部分,按不超过0.1%收取。
比如,一套100万元的房产继承,原先公证费1%,即1万元,如今按照新政策,现在不超过9400元,至少节省6%。300万元的房产,原先继承公证费3万元,现在不超过2.54万元,至少节省15%。500万元的房产,原先继承公证费5万元,现在不超过4.14万元,至少节省17%,即少了8000余元。
同时按照这项新规,房屋总价越高,节省比例越高,千万元以上的豪宅最划算。比如1200万元的豪宅,原先继承公证费12万元,现在不超过6.84万元,节省近一半。
“据统计,2012年上海商品住宅套均成交价格271万元,按照新规,继承公证费套均节省14%,老百姓受益的幅度还是不小的。”
但是,有关负责人也透露,由于新规只是制定了收费的“上限”,但本市具体如何执行?怎样调整制定分段计收的具体标准等,还要等上海市公证行业协会研究制订实施细则,并由价格主管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制定明确标准,老百姓仍需拭目以待。
2公证能否“亲民”更便捷
■公证收费:价格可否更亲民?
李瑞华是杨浦区五角场镇妇联执委、镇司法所法律志愿者,她曾遇到不少居民就遗产公证等问题向她咨询求助。
为此,法律志愿者为张老太出了个主意,家庭成员集体坐下来商议,暂时不分房,还是让老母亲住在里面,但由张老太出具一份遗嘱公证,承诺百年后房产均分给3名孩子。而遗嘱公证和按标的收费的继承公证不同,是按份收费的,只需几百元就可。
【公证员支招】将遗嘱登入市公证遗嘱库
在各种遗产纠纷中,遗嘱的真实有效性常常成为争议焦点。根据我国《继承法》的规定,遗嘱有公证遗嘱、自书遗嘱、代书遗嘱、录音遗嘱、口头遗嘱等形式,其中公证遗嘱在效力上优于其他遗嘱形式,在诉讼中被法院采信的可能性最大。
但对于一些多子女或再婚家庭,遗嘱往往涉及到财产的分割,因此,不少老人出于避免矛盾等各种原因,生前往往不愿意将遗嘱公布。但去世后,财产份额较少的子女等容易对自书遗嘱等提出质疑,引发诉讼。
此外,老人还可以像到银行开“保管箱”一样,在公证机构办理保管遗嘱业务,每年只需支付较少费用便可保存自己的遗嘱,不必将秘密藏在“树洞”中。
■公证手续:可否更简化快捷
汤先生的儿子在一起事故中意外身亡,父母在悲痛之余,发现由于不知道儿子银行、股票账户密码,为此,要继承儿子名下的财产,还需通过公证手续。尽管账户内数额不大,却也经过了许多手续,悲痛的心情下又增添了不少烦心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