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继承不容易公证费成千上万闹人心!房产资讯

*本页涉及面积,如无特殊说明,均指建筑面积

买房加群,省钱不踩坑,只买对的不买贵的

继承房产公证费少则上千多则上万

李女士母亲去年底过世了,给她在劲松二区留下了一套60平方米的房产。但李女士想要继承母亲的这点遗产却费了不少劲儿。拿着母亲的房本,李女士去朝阳房管局咨询如何过户,得到的答复是要先去做继承公证。

到朝阳区某公证处,李女士一打听,“要拿老人的死亡证明、本人的户口本、房本等,开一系列的证明材料。”而更让李女士不舒服的是,继承公证要收一笔不小的继承公证费。“母亲的房子是公房,要按照60元/平方米收取继承公证费,60多平方米的房子就要3600元。”

李女士不理解,“公证处让我提供的一系列材料全是我自己去办理,缘何收费还这样高?”原来,公证处告知她,李女士需要准备一系列材料:除了她和她母亲的母女关系,还要其他继承人明确放弃继承。李女士得去她母亲原单位开人事证明,其中包括她外公、外婆、父亲已去世。由于李女士还有一个弟弟,她还得拉着弟弟去公证处签字,明确表示放弃继承权。让她更难以理解的是,收了高额公证费的公证处还要求她保证,所有材料、陈述都是如实,否则由此产生的责任李女士承担。

法院判决书过户“规避”高额公证费

李女士的一位律师朋友给她支了一招儿:如果不做继承公证,还可以花几百块钱诉讼费,通过法院程序来办理,获得法院判决书或者调解书后,带上房本、死亡证明等材料,就能够直接在房屋登记中心办理过户了。

“虽然法院也是按照标的物价值的一定比例来收取诉讼费,但可以通过低估房子价值的方式,让诉讼费降低。”律师朋友建议,李女士做原告,她弟做被告,通过司法途径来解决,慢则一个月,快则两周。“他向我强调,通过这样操作,诉讼费不超过1000元。但我感觉,本来我们姐弟两个就没有异议的事情,为了获得一个法院的材料,两人还得上法院,太跌份了,最后也就没走这条路。”李女士说。没办法,李女士只能硬着头皮继续开证明。最后交了三千多的继承公证费,才把所有的手续都办完。

继承公证收费方式合不合理?

北京知名律师陈旭介绍,根据我国的法律体系,房屋遗产继承必须进行公证才能在房管部门更名过户。而早在1998年,当时的国家计委、司法部《关于调整公证服务收费标准的通知》中,即规定“证明财产继承、赠与和遗赠,按受益额的2%收取,收取200元”。

据介绍,上述文件中所说的“2%”并不是商品房当下市值,而是评估价。评估价要比商品房市值低很多,但15年来,北京房价翻了十倍,评估价再低,基数也不小。据了解,目前在北京,多家公证处一般在实际操作中,公房、经济适用住房按照60元/平方米收取,商品房则按照评估价的2%收取。

但对此,正在办理父亲房产继承公证手续的方先生和李女士一样提出质疑,“公证处实际上是依据我提供的整套材料,公证其具有继承房产的权利。既然公证的是权利,那和房子价值有什么关系呢?不管房子是值50万元还是500万元,和我是否具有继承权没有任何关系,为什么要收这么多钱?”

对此,北京多处公证处的工作人员解释,公证是一个有风险的事务,如果公证错了,公证处是要赔钱的。“从表面上看,我们只是盖了一个章,但是在这个背后,公证包括大量的调查,有些时候还需要亲自上门核实,只是市民看不见而已。”东二环附近某公证处的一位公证员表示。

上述公证员还强调,虽然《公证法》里规定,其他机构要对公证机关的工作提供协助,但在现实工作中,大家对公证处的工作支持力度不够。“这让调查难度增大,风险也增大,公证费中有一部分进入了风险基金,以便来应对可能出现的公证赔偿。”

房产继承公证按件收费才合理?

对于上述公证人员所强调的“出了错要赔偿”这一说法,采访中,不少市民并不认同。“各区县房屋登记大厅每天过户那么多房子,同样要审核大批材料,弄错了也得赔钱,为什么房屋过户登记是按件收费,且一件才80元?”一位房地产业内人士表示。

他表示,公证处不能够以出错要承担赔偿为理由。因为虚假材料可能造成公证损失而收取高额费用也站不住脚。根据我国《公证法》规定,公证机构、公证员在执业活动中如果出现过错,假如这种过错是由于当事人提供虚假材料造成的,并且给他人造成了损失,最终承担赔偿责任的应该是当事人。这意味着,公证处具备了赔偿以后向当事人追偿的权利,《公证法》同时新增加了对当事人及其他个人或组织伪造公证书、提供虚假证明材料骗取公证书等须追究的法律责任。“如果我造假,最后追究的还是我的责任。”和李女士一样,近期刚办完房产继承公证的孙先生强调。

对于市民的抱怨,某公证处的一位资深公证员也觉得自己很委屈。“因为继承问题复杂,房屋价值又大,公证部门才有了介入的必要性。”他解释,“单一个继承,就有法定继承和遗嘱继承之分,而其中又有转继承、代位继承等一系列复杂的法律关系,必须要由专业的社会组织即公证处提供这个服务。”但这位人士也承认,按件收取公证费更为合理。

THE END
1.房屋继承公证费用收费标准2024房产遗嘱公证费用标准 遗嘱公证 992人浏览 房产继承公证费收取标准2024 从法律角度,房产继承公证费在不同情况下的具体处理方式如下: 1. **了解当地收费标准**:首先,继承人应了解当地公证机构对房产继承公证费的收费标准,这通常可 全部3个答案 > 1.76万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婚前财产协议的内容有哪些 婚前财产https://www.findlaw.cn/wenda/q_46407852.html
2.房产继承公证费收取标准是多少律师普法房产继承公证费收取标准是多少 《公证法》第三十四条 当事人应当按照规定支付公证费。对符合法律援助条件的当事人,公证机构应当按照规定减免公证费。 第四十六条 公证费的收费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价格主管部门会同同级司法行政部门制定。https://www.110ask.com/tuwen/5775093974795611816.html
3.房屋继承公证费用收取标准房屋继承公证费的收费标准是不固定的,了解到继承公证费是根据受益金额来计算费用的,如果受益金额在20万以上,那么按照总价格的1.2%来收取,受益金额在20~50万,那么是按照1%来收。这些费用都缴纳到当地的公证处。办理继承房产过户,继承人必须出示公证证明才行。如果无法出示公证证明,那么肯定是办理不了房产过户手续的。https://m.jia.com/wenda/mip/a-672308.html
4.房产遗产继承收费标准及法律依据涉及遗产继承公证律师费遗产2、证明不涉及房产的财产继承,赠与和遗赠,收费标准为受益额50万元以下部分含50万元,按0.8收取,按比例收费不到200元的按200元收取;50万元以上至500万元部分含500万元,按0.6收;500万元以上至1000万元部分含1000万元,按0.5收取;1 听律网小编为大家整理了关于房产遗产继承收费标准及法律依据涉及遗产继承公证、律师费、https://www.471.cn/zhishi/5089688.html
5.遗嘱房产继承公证费详解:收费标准与计算方式在房产继承过程中,遗嘱房产继承公证是一项至关重要的法律程序,它不仅确保了遗嘱的真实性和有效性,还为继承人提供了强有力的法律保障。本文将结合最新的法律法规,详细解析遗嘱房产继承公证费的收取标准及其计算方式,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对这一过程。 一、遗嘱房产继承公证费收取标准 http://m.haoyunlawyer.com/hyxw/4631.html
6.继承法关于房产继承的税费(新规继承父母房产不需公证了)新年将至,又成功调解一个继承纠纷案件,阖家欢乐才有年味!侄女与姑姑因北京西城区房产继承产生纠纷,https://www.dalvlaw.cn/question/483199.html
7.最新公证费收费标准公证费是公证机构根据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申请,依照法定程序对民事法律行为、有法律意义的事实和文书的真实性、合法性予以证明的活动而收取的费用。下面法律快车小编为您介绍国家公证费收取的标准,希望对您有帮助。 公证机关办理公证房产案件,是要按照国家的规定收取一定的公证费用,现将一般的公证收费的的标准简介https://www.lawtime.cn/zs_143988/
8.北京房屋继承法律咨询费用一个月多少法律知识专题(一)继承权公证费用继承权公证费按照继承人所继承的房地产的评估价的2%来收取,低不低于200元。(二)房地产价值评估费用根据沪价房(199 问题相似?直接咨询 > 2 山东房屋继承法律咨询费用多少 一、房屋继承过户费用多少,法律上的标准是什么 律师解答房产一般通过继承公证和继承诉讼取得继承公证书、调解书或者法院https://m.tinglv.cn/zt/2334709.html
9.江苏公证服务收费标准2022:房产继承赠与公证收费多少?3、对80岁以上老人首次办理遗嘱公证,免收遗嘱公证服务费。 综上,江苏公证服务收费标准2022可以参考(苏发改收费发〔2021〕1178号)文件,其中,居民房产继承、赠与和接受遗赠公证收费标准,以受益额及费率计算,最低收费200元。希望农交网小编的本文对大家有用。https://www.nongjiao.com/news/read-22234.html
10.2020年直系亲属房产过户交税新政策来了!这样过户,税费最低最省钱16、买卖合同公证费 由公证机关向涉外方收取,征收标准: 过户价×0.003%(过户价<50万) 过户价×0.0025+250(50万<过户价≤500万) 过户价×0.002+2750(500万<过户价≤1000万) 以上就是宝哥为你介绍的关于直系亲属房产过户新政策的法律知识,继承意味着继承人不需要支付房屋本身的价格而获得房产。另外根据规定子女以https://tc.loupan.com/html/news/202007/44121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