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财政部会计司回复咨询问题选编财会金融企业会计制度小企业会计准则税务

原文发布日期:2020年6月23日至2020年9月9日

转载自:财政部网站

转载者注:2020年6月23日至2020年9月9日期间,财政部会计司通过财政部官方网站“交流互动”版面“留言回复”陆续回答了网友留言的会计核算咨询问题。现选编其中部分回复内容转载如下:

咨询问题:您好:员工在京东购买了商品,在京东APP上有“查看发票”按钮,点击按钮后手机屏幕上出现了一张电子发票,员工把这张电子发票截图上传到了公司报销系统(公司报销系统可以进行无纸化报销)报销,请问这张发票截图是否可以作为报销凭证?谢谢!

向上滑动阅读

回复:您好,根据《会计档案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国家档案局令第79号)和《财政部国家档案局关于规范电子会计凭证报销入账归档的通知》(财会[2020]6号)有关规定,“单位以电子会计凭证的纸质打印件作为报销入账归档依据的,必须同时保存打印该纸质件的电子会计凭证”。

咨询问题:会计司领导:您好!企业会计准则第19号—外币折算第十一条规定,企业在资产负债表日,应当按照下列规定对外币货币性项目和外币非货币性项目进行处理:

(一)、外币货币性项目,采用资产负债表日即期汇率折算。因资产负债表日即期汇率与初始确认时或者前一资产负债表日即期汇率不同而产生的汇兑差额,计入当期损益。

(二)、以历史成本计量的外币非货币性项目,仍采用交易发生日的即期汇率折算,不改变其记账本位币金额。货币性项目,是指企业持有的货币资金和将以固定或可确定的金额收取的资产或者偿付的负债。货币性项目分为货币性资产和货币性负债,货币性资产包括现金、银行存款、应收账款和应收票据以及准备持有至到期的债券投资等;货币性负债包括应付账款、其他应付款、短期借款、应付债券、长期借款、长期应付款等。非货币性项目,是指货币性项目以外的项目。希望解答的是,预付账款和预收账款是货币性项目还是非货币性项目?或者说怎样判断预付账款和预收账款是货币性项目或非货币性项目?谢谢!

回复: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19号——外币折算》第十一条,以历史成本计量的外币非货币性项目,仍采用交易发生日的即期汇率折算,不改变其记账本位币金额。非货币项目是指货币性项目以外的项目;货币性项目,是指企业持有的货币资金和将以固定或可确定的金额收取的资产或偿付的负债。

预收账款是企业为将来提供商品或服务而预收的金额,预付账款是企业为将来获取商品或服务而预付的金额,预收账款和预付账款均不满足货币性项目的定义,属于外币非货币性项目。

咨询问题:咨询一个关于<企业会计准则第19号-外币折算>中记账本位币规定的理解问题.准则原文:第二章记账本位币的确定第四条记账本位币,是指企业经营所处的主要经济环境中的货币。企业通常应选择人民币作为记账本位币。业务收支以人民币以外的货币为主的企业,可以按照本准则第五条规定选定其中一种货币作为记账本位币。但是,编报的财务报表应当折算为人民币。

第五条企业选定记账本位币,应当考虑下列因素:

(一)该货币主要影响商品和劳务的销售价格,通常以该货币进行商品和劳务的计价和结算;

(二)该货币主要影响商品和劳务所需人工、材料和其他费用,通常以该货币进行上述费用的计价和结算;

(三)融资活动获得的货币以及保存从经营活动中收取款项所使用的货币。

请问:

1."为主"的判断标准是什么,是否比例最大的那个货币就可以判断是"为主的货币".例如在一个涉及国际销售的公司中,涉及10种货币的销售和收款,其中比例最大的美元占30%,其他币种的比例均小于10%,是否可以判定美元是"为主"的货币.

回复: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19号——外币折算》第四条和第五条,企业选定记账本位币,应当考虑下列因素:

企业在实务中确定记账本位币时,上述因素的重要程度因企业具体情况不同而不同,需要企业管理层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判断,但这并不代表企业管理层可以根据需要随意选择记账本位币,而需根据实际情况,综合考虑上述因素后,将一种货币确定为记账本位币。

同时,企业应当在附注中披露选定的记账本位币及其选定的原因,记账本位币发生变更的,需说明变更理由。

咨询问题:会计准则有关融资售后回租资产递延收益按折旧进度进行分摊,请问分摊的期限是应该按折旧期限还是回租期呢?

回复: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21号——租赁》(财会〔2006〕3号)第三十一条,售后租回交易认定为融资租赁的,售价与资产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应当予以递延,并按照该项租赁资产的折旧进度进行分摊,作为折旧费用的调整。因此,对于形成融资租赁的售后租回交易,其递延损益应当按照折旧期限进行分摊。

咨询问题:我公司将设备出租给承租人(融资租赁),租赁期为5年。租金全部以或有租金的形式收取(假设每年按设备产生的收入10%),请问承租人在收到租赁设备是该如何记账(是否计入固定资产,资产价值如何确认)?承租人支付租金时如何记账?

回复: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21号——租赁》(财会〔2006〕3号),对于融资租赁,在租赁期开始日,承租人应当将租赁开始日租赁资产公允价值与最低租赁付款额现值两者中较低者作为租入资产的入账价值,将最低租赁付款额作为长期应付款的入账价值,其差额作为未确认融资费用。最低租赁付款额,是指在租赁期内,承租人应支付或可能被要求支付的款项(不包括或有租金和履约成本),加上由承租人或与其有关的第三方担保的资产余值。或有租金应当在实际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

因此,如果设备租金完全取决于未来每年产生的收入,可将其作为或有租金处理,不纳入最低租赁付款额。承租人应当将租赁开始日租赁资产公允价值与最低租赁付款额现值两者中较低者作为租入资产的入账价值(问题所述情形可能为0)。或有租金应根据准则规定在实际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

咨询问题:

1、担保企业如何执行新会计准则?财政部[2005]17号的《担保企业会计核算办法》是否继续有效?

2、新会计准则仅在第30号-《财务报表列报》的应用指南中简单的一句带过:担保公司应当执行保险公司财务报表格式和附注规定,如有特别需要,可以结合本企业的实际情况,进行必要调整和补充。这句话太过笼统,给企业的操作预留下的空间看似很大,但实际上缺乏可操作性,单个的企业不可能具备如此强大的业务能力。我们做出的报表要得到其他各方的认可,目前,绝大数的担保企业仍在执行小企业会计制度,根本不去理会新会计制度,他们仍然认可2005年的核算办法,主要原因是担保企业的业务与保险公司存在非常大的不同,应用指南所列报表格式,存在很大差异,无法操作!

3、经我们自行“调整和补充”后编制报表,是否会得到税务部门及其他政府部门的认可?急切盼望得到您们的答复!

回复:《担保企业会计核算办法》制定的依据之一是《金融企业会计制度》,由于《金融企业会计制度》已废止,财政部将适时废止《担保企业会计核算办法》。原执行《金融企业会计制度》的企业,应当执行企业会计准则。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30号——财务报表列报》,企业应当以持续经营为基础,按照《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和其他各项会计准则的规定进行确认和计量,在此基础上编制财务报表。财政部发布了一般企业和金融企业财务报表格式,企业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列报格式和项目等,以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现金流量

咨询问题:企业短期融资券在什么科目核算

回复:企业应当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4号》的规定,对持有短期融资券形成的金融资产或发行短期融资券形成的金融负债进行分类并进行相应会计处理。会计科目设置可参考该准则应用指南,在不违反会计准则中确认、计量和报告规定的前提下,可以根据本企业的实际情况自行增设、分拆、合并会计科目。

我们在应用《企业会计准则第21号-租赁》时,遇到了一个比较有趣的个案,特致信贵会咨询。

A公司与某业主签订了一份20年的租约,合同约定第1年为免租期,每5年递增10%;A公司同时将该物业转租给第三方租户,租约为5年,合同约定第1年第1季为免租期,每年递增5%因为A公司转租给其他公司的年限一般为5年,经测算,如果A公司以5年为一期按直线法摊销租金成本,比起按20年直线法摊销租金成本,会更加合理和符合现金流的规律。会计准则规定如果其他方法更合理,也可以采用其他方法。

因此,企业应当根据使用租赁资产的模式等实际情况判断应采用直线法或其他合理的方法确认租金费用。本例中,A公司与业主签订的20年租约仅第1年为免租期,如以5年为一期按直线法确认租金费用,则导致因出租人提供的免租期租金优惠在第1个5年期,而非在整个租赁期间内确认,导致该方法未能更合理地反映企业使用租赁资产的模式等情况。

咨询问题:尊敬的部委领导:我单位为人寿保险公司,近期准备开展保险合同转换、权益转换业务。保险合同转换是指经保险人审核同意后,投保人可于保险合同生效满2年后将保单现金价值作为趸缴保险费转换为新合同;权益转换是指被保险人身故后,受益人可将保险金以趸缴方式投保人身保险。

对于此两类业务的会计核算,应仅在营业收入明细科目内部借贷,还是收入、成本分别记账?具体可以参照哪些文件资料。谢谢!

回复:保险合同转换和权益转换应当视为旧保险合同提前解除、新保险合同设立,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原保险合同》第七条、第十三条、第十五条和第十八条进行会计处理。

咨询问题:河南万基铝业与民生金融租赁公司签订了售后租回协议,为签订这项业务发生的手续费和资产管理费是否需要作为初始直接费用?

对于经营租赁的租金,出租人应当在租赁期内各个期间按照直线法确认为当期损益;其他方法更为系统合理的,也可以采用其他方法。出租人处理方式:对于经营租赁的租金,出租人应当在租赁期内各个期间按照直线法确认为当期损益;其他方法更为系统合理的,也可以采用其他方法。

请问,出租人2013年、2014年、2015年、2016年在会计核算上应确认收入是多少,承租人乙公司2013年、2014年、2015年、2016年在会计核算上应确认费用是多少。我问了很多会计师事务所,他们的回复五花八门,请贵部领导予以权威答复,谢谢。

出租人提供免租期的,出租人应将租金总额在不扣除免租期的整个租赁期间内,按直线法或其他合理的方法进行分配,免租期内应当确认租金收入。

因此,在免租期2013年9月至2013年11月期间,甲公司应当确认租金费用,乙公司应当确认租金收入。如无其他合理方法,甲公司应将整个租赁期内的租金总额按直线法在租赁期间确认租金费用,乙公司应将整个租赁期内的租金总额按直线法在租赁期间确认为租金收入。

1、售后回租业务中期初手续费是计入资产价值,还是直接计入当期损益?

2、售后回租业务中,存在残值的资产处理时,租回资产计提折旧时,是(新入账价值-原值*残值率)/剩余使用年限,还应该是(新入账价值-新入账价值*残值率)/剩余使用年限,前者收回时整个资产价值是没有影响的,后者由于残值的改变,计提的折旧会改变,收回时整个资产也会变化。这两者应该采用哪个方式进行处理

回复: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21号——租赁》(财会〔2006〕3号),售后租回交易认定为融资租赁的,承租人在租赁谈判和签订租赁合同过程中发生的,可归属于租赁项目的手续费、律师费、差旅费、印花税等初始直接费用,应当计入租入资产价值。同时,承租人应当采用与自有固定资产相一致的折旧政策对新的融资租入资产计提折旧。

咨询问题:1、融资租赁中非按月支付租金的,未确认融资费用分摊应该按支付租金时确认财务费用,还是按月分摊确认费用?

回复: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21号——租赁》(财会〔2006〕3号)第十五条,未确认融资费用应当在租赁期内各个期间进行分摊。因此,未确认融资费用应当按照会计分期进行确认,而非在实际支付时进行确认。

咨询问题:请问企业购入理财产品如何使用那个科目(交易性金融资产、持有至到期投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短期投资),理财产品包括两种固定期限和不固定期限。谢谢

回复:执行《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的确认和计量》(财会〔2017〕7号)等新金融工具准则的企业,应当根据企业管理理财产品的业务模式及其合同现金流量特征将购入的理财产品分类为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和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记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并进行相应会计处理。会计科目设置可参考该准则应用指南,在不违反会计准则中确认、计量和报告规定的前提下,可以根据本企业的实际情况自行增设、分拆、合并会计科目。

请指点以下问题:

一、例如:6月份我个人休了两天年假的带薪假期,公司采用非累积带薪缺勤制度,月薪6000(假设月工作天数20天,即日薪300元),那么计提工资时是否是做以下分录:借:管理费用6000贷:应付职工薪酬—短期薪酬-工资5400—短期薪酬-带薪缺勤—非累积带薪缺勤600还是借:管理费用6000贷:应付职工薪酬—短期薪酬-工资6000

二、再例如:2014年我的两天年假的带薪假期未休,公司采用累积带薪缺勤制度,月薪6000(假设月工作天数20天,即日薪300元),2014年底应该需计提以下分录:借:管理费用600贷:应付职工薪酬—短期薪酬-带薪缺勤—累积带薪缺勤600

第一种情况:在2015年1月时,我休去年年假两天,那么1月份工资计提时借:管理费用5400贷:应付职工薪酬—短期薪酬-工资54002015年1月发工资时借:应付职工薪酬—短期薪酬-工资5400借:应付职工薪酬—短期薪酬-带薪缺勤—累积带薪缺勤600(冲去年已计提)贷:银行存款等(不考虑扣缴保险及个税等)

第二种情况:在2015年1月时,我休去年年假两天,那么1月份工资计提时借:管理费用6000贷:应付职工薪酬—短期薪酬-工资6000同时借:应付职工薪酬—短期薪酬-带薪缺勤—累积带薪缺勤600贷:管理费用6002015年1月发工资时借:应付职工薪酬—短期薪酬-工资6000贷:银行存款等(不考虑扣缴保险及个税等)6000实务中具体是怎样操作呢?另如我2015年仍未休这两天假期,公司拟补偿给我,那么是否是借:应付职工薪酬—短期薪酬-带薪缺勤—累积带薪缺勤600贷:银行存款600总结以上即:在当月计提工资时是否将当月实际发生的缺勤工资从“工资”中分离出来在“带薪缺勤”中独立核算,还是只有提供了补偿的职工缺勤才在“带薪缺勤”中核算呢?在“带薪缺勤”中核算的具体是什么?急切盼复,谢谢

对于问题二,假设职工休年假时首先使用上年结转的带薪年休假,则2014年底确认累计带薪缺勤时的会计分录为:借:管理费用600,贷:应付职工薪酬——短期薪酬——累积带薪缺勤600。2015年1月计提工资时的会计分录为:借:管理费用5400,贷:应付职工薪酬——短期薪酬——工资5400。发放工资时:借:应付职工薪酬——短期薪酬——工资5400,应付职工薪酬——短期薪酬——累积带薪缺勤600,贷:银行存款6000。

1、用工公司与劳务公司签订劳务合同,劳务公司派遣员工到用工公司工作,由劳务公司向用工公司开具劳务费发票,用工公司据此向劳务公司支付款项,劳务人员的工资和五险一金等由劳务公司发放和承担,那用工公司会计核算时是否将劳务费计入应付职工薪酬范围内?(全额支付情况)

2、用工公司与劳务公司签订劳务合同,劳务公司派遣员工到用工公司工作,用工公司对劳务公司员工发放工资时也代扣代缴五险一金,那用工公司会计核算时是否将劳务费(包括劳务人员工资、五险一金和劳务公司管理费)计入应付职工薪酬范围内?(差额支付情况)请分别按《企业会计准则第9号——职工薪酬》修订前后进行回复。谢谢!!

回复: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9号——职工薪酬》(财会[2014]8号)第二条,职工薪酬,是指企业为获得职工提供的服务或解除劳动关系而给予的各种形式的报酬或补偿。职工薪酬包括短期薪酬、离职后福利、辞退福利和其他长期职工福利。

咨询问题:《商品期货套期业务会计处理暂行规定》(财会[2015]18号)规定中没有明示套期关系下买入期货怎么进行会计处理。请问按最新规定其保证金、手续费各应怎么记账?(各入什么科目)

实务中有人处理情形一

1.初交保证金时借:套期工具—期货交易保证金1000贷:其他货币资金—期货结算保证金10002.月末价格变动时借:套期工具—期货交易保证金200贷:套期损益—存货套期200

实务中有人处理情形二

1.初交保证金时借:其他应收款—期货保证金1000贷:银行存款10000借:期货交易清算0贷:套期工具—期货合约02.月末价格变动时:借:套期工具—期货合约200贷:套期损益—套期工具200借:其他应收款—期货保证金200贷:期货交易清算200

回复:2017年3月,财政部修订印发《企业会计准则第24号——套期会计》(财会[2017]9号)。在境内外同时上市的企业以及在境外上市并采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或企业会计准则编制财务报告的企业,自2018年1月1日起施行;其他境内上市企业自2019年1月1日起施行;执行企业会计准则的非上市企业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执行该准则的企业,不再执行《商品期货套期业务会计处理暂行规定》(财会[2015]18号)。

企业初交保证金时,应当作为其他应收款处理。

咨询问题:我公司为美国上市公司在中国的一家独资公司,母公司实行了股票期权激励计划,我公司也在享受之列,请问我公司员工享受的母公司股票期权是否要我公司(中国公司)账务中处理?如何处理?多谢!

回复:根据《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4号》,企业集团(由母公司和其全部子公司构成)内发生的股份支付交易,应当按照以下规定进行会计处理:

(一)结算企业以其本身权益工具结算的,应当将该股份支付交易作为权益结算的股份支付处理;除此之外,应当作为现金结算的股份支付处理。结算企业是接受服务企业的投资者的,应当按照授予日权益工具的公允价值或应承担负债的公允价值确认为对接受服务企业的长期股权投资,同时确认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或负债。

(二)接受服务企业没有结算义务或授予本企业职工的是其本身权益工具的,应当将该股份支付交易作为权益结算的股份支付处理。接受服务企业负有结算义务且授予本企业职工的是企业集团内其他企业权益工具的,应当将该股份支付交易作为现金结算的股份支付处理。在咨询案例中,如果接受服务公司(中国子公司)没有结算义务,应当将该股份支付交易作为权益结算的股份支付处理。

咨询问题:请问,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9号——职工薪酬》第二章第六条的规定,是否可以理解为,企业不能计提职工福利费,实际发生的费用计入成本费用?

咨询问题:您好!本人对租赁准则后续计量存在疑问,希望后续应用指南可以进一步明确。包括:1.准则要求参照固定资产准则对使用权资产计提折旧,请问是否按照当月增加,当月不折旧处理?2.后续因合同变更或终止需计入当期损益,是否需要区分原因分别计入折旧费或利息费用?3.使用权资产折旧对应费用是否可以沿用原租赁项目所使用的费用科目?

回复: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21号——租赁》(财会〔2018〕35号)并参考该准则应用指南,承租人应当参照《企业会计准则第4号——固定资产》有关折旧规定,对使用权资产计提折旧。使用权资产通常应自租赁期开始的当月计提折旧,当月计提确有困难的,为便于实务操作,企业也可以选择自租赁期开始的下月计提折旧,但应对同类使用权资产采取相同的折旧政策。

咨询问题:您好。如果公司的母公司为在海外上市发债的公司,执行IFRS,并定期公布公司的财务报告,为了与母公司保持一致,避免准则差异产生的巨大工作量,并且能够做到严格执行IFRS,且公司的财务报告公开可见,该中国公司是否可以于2019年1月1日实施新的租赁准则。谢谢。

回复:根据《关于修订印发<企业会计准则第21号——租赁>的通知》(财会〔2018〕35号),在境内外同时上市的企业以及在境外上市并采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或企业会计准则编制财务报表的企业,自2019年1月1日起施行;其他执行企业会计准则的企业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

母公司或子公司在境外上市且按照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或企业会计准则编制其境外财务报表的企业,可以提前执行本准则,但不应早于其同时执行我部2017年3月31日印发的《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和2017年7月5日印发的《企业会计准则第14号——收入》的日期。

咨询问题:您好,请问《企业会计准则第24号—套期会计》应用指南2018中,第47页例27,表3中,“本期公允价值变动”一列的金额是如何计算出来的?非常感谢!

回复:《企业会计准则第24号—套期会计》应用指南2018第47页例27表3中,“本期公允价值变动”一列为例题给出的已知条件。

咨询问题:收入准则应用案例——亏损合同案例(2018-12-11)中会计处理用“预计负债”是否正确?认真研读准则及应用指南觉得应该用“合同履约成本减值准备”或“合同取得成本减值准备”。

咨询问题:利润表中资产减值损失(损失以“-”号填列)是否不妥,与本科目名称相违背,损失以负数填列,冲回用正数,是否会给投资者带来误导?

咨询问题:企业在2018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期间新购进的设备、器具,单位价值不超过500万元的,允许一次性计入当期成本费用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不再分年度计算折旧;关于这段文字的会计分录,具体应该如何处理,请教,非常感谢!

您所提问题是税收政策问题。在会计处理方面,企业应当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的有关规定对固定资产进行会计处理。

咨询问题:加计抵减的金额贷记“其他收益”科目。企业适用于小会计制度准则应记到哪个科目

咨询问题:请问,中小企业是否都适用《小企业会计准则》,还是只针对小企业

咨询问题:请问公司月末如果有留抵增值税进项税额(即当月进项税额大于销项税额),月末是否要转入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科目的借方,同时转入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转出多交增值税科目的贷方。谢谢

咨询问题:你好,请问财政部发布的增值税会计处理里面规定月末多交的增值税要做如下处理:借: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转出多交增值税请问月末如果有留抵增值税进项税额属于多交增值的情况吗?

咨询问题:本单位为军工企业,生产的军用装备,时常因为技术问题返厂进行无偿排故和修理等。请问是否可以在确认收入时,按时产品预计的排故修理费用确认预计负债呢?谢谢!

咨询问题:之前人民出版社出版了财政部会计司编写了《企业会计准则讲解2010》,但这本书之后未见有新出版的会计准则讲解的合订本,请问是不是没有出版了?如果有新出版的,请问在哪里买?谢谢

问题一:此类业务建筑业是否只能使用投入法,如果用产出法计量(企业与客户和监理方当期确认的产值计量,部分上市公司一直这样)是否违背产出法中提到的“当选择的产出指标无法计量控制权已转移给客户的商品时(建筑产品的控制权一直在客户手里),不应采用产出法。”?

问题二:如果建筑业可以用产出法计量当期收入,那么当期对应的成本如何计算,是否按照之前《建造合同》的方法用履约进度乘预计总成本?问题三:当履约进度不能合理确定时,企业已经发生的成本预计能够得到补偿的,应当按照已经发生的成本金额确认收入,直到履约进度能够合理确定为止。那么企业已经发生的成本预计不能够得到补偿的是否计入当期成本费用?

企业应当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14号——收入》(财会[2017]22号)中第十一条判断履约义务是否满足在某一时段内履行的条件,如不满足,则该履约义务属于在某一时点履行的履约义务。

咨询问题:请问,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资产=负债+净资产,这些基本的规定,它们的文件依据是什么?。

咨询问题:农业生产者销售自产农产品(财税字(1995)52规定的农产品范围),免征增值税,是否属于财会(2016)22号文第二条第(七)项第4点所说的“当期直接减免的增值税”?

咨询问题:请问,是否所有的BOT项目在实际执行中都要遵循企业会计准则2号文件,是否有特殊情况或其他可以参照的文件。同时,PPP项目在实际执行中是否都要遵循企业会计准则2号文件,是否有特殊情况或其他可以参照的文件。

咨询问题:领导和专家你好!请问:加工企业的供应商赠与的材料在财务上如何进行账务处理,如何办理增值税和所得税?赠与的材料在发票中不体现数量和金额(包括折扣),但在合同中只体现数量(金额是0)是依据发票入账还是可以依据合同入账?如何进行账务处理如何办理增值税和所得税?较急,非常感谢回复!

咨询问题:请问,会计准则2号不让确认“固定资产”是站在什么角度?对于项目公司是按《公司法》成立的,股东有出资和分红及其他的权利和义务,且资产产权属于项目公司,为什么不能确认“固定资产”。

咨询问题:税务对小规模纳税人未达起征点减免的征值税属于16号准则当中的政府补助吗?应该计在哪个会计科目下?谢谢!

企业应当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16号——政府补助》(财会[2017]15号)中政府补助的定义和特征,根据交易事项的实质判断是否属于政府补助。关于小微企业免征增值税,小微企业应当按照《增值税会计处理规定》(财会[2016]22号)的有关规定进行会计处理,计入“其他收益”科目。

咨询问题:尊敬的老师,您好,我想请问新收入准则下,企业赠送给客户的促销品,应如何核算:1.是属于单项履约义务,其成本结转至销售成本,并且分摊正常销售订单的收入;2.还是属于应付客户对价,其成本要冲减销售收入;3.还是属于销售费用,其成本结转至销售费用。请老师指导,谢谢。

咨询问题:《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完善固定资产加速折旧企业所得税政策的通知》(财税〔2014〕75号)中规定“允许一次性计入当期成本费用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请问在会计处理上,可以一次性计提折旧计入当期成本费用吗?

咨询问题:原建造合同准则下,我司已完工未结算款,报表上列示为存货,考虑亏损合同预期损失时,计入的存货跌价准备,并确认资产减值损失。按新收入准则亏损合同的应用案例,写的是计入主营业务成本,确认预计负债。那么我们是不是将存货跌价准备调整到预计负债去?

我们集团咨询德勤审计师,回复是区分情形:如果期末形成了已完工未结算款,则表明存在资产,预期亏损确认减值准备。如果期末形成了已结算未完工款,则表明期末是一项负债,预期亏损才是按案例里写的计入主营业务成本,确认预计负债。

但我认为,亏损合同是从整个合同收入与预算总成本比较的角度来考虑预期亏损的,与期末形成的是已完工未结算还是已结算未完工没有关系,我认为应该按应用案例里的确认主营业务成本,计提预计负债,包括以前的建造合同存货跌价准备也应该转入预计负债。请问我的理解准确还是审计师的意见准确?

咨询问题:疫情期间出台的减免税政策,一般纳税人应该如何做账务处理?财政部能否出个解读公告?包括增值税免税政策,土地使用税、房产税减免政策,网上有很多做法是计入其他收益;企业应该如何做账务处理?

1.增值税免税,是否可以可以直接做:借:银行存款、应收账款贷: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含税)还是应该:借:银行存款、应收账款贷: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不含税)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减免税款)贷:其他收益是不是应该用第一种做法比较好?

2.房产税、土地使用税免征的情况下,是否是无需做账务处理,如果是减征,能按照减征后的做账务处理吗?借:税金及附加等贷:应交税费——应交房产税/应交城镇土地使用税还是一定要通过其他收益核算?

咨询问题:在执行以前收入准则期间,我们国家对于现金折扣一直都采用总价法,销售方或者采购方所产生的现金折扣都直接计入财务费用,但近期学习新收入准则,看到国内很多教材说法不一。

有的教材认为,现金折扣属于准则中的可变对价,在销售附有现金折扣条件的销售,交易价格实际上属于可变对价,最终如果销售产生现金折扣,应当冲减当期销售收入。还有的教材说,现金折扣是在销售商品收入金额确定的情况下,债权人为鼓励债务人在规定的期限内付款而向债务人提供的债务扣除,本质上是企业筹集资金过程中产生的间接期间费用,因此仍然按照总价法计入财务费用。此外,查阅了2020年财政部会计资格评价中心编制的《初级会计实务》一书,该书在收入这一章节关于现金折扣的业务处理中,将现金折扣计入了财务费用。

以上是主要困惑,按照以前的收入准则,现金折扣必须采用总价法核算,其折扣因计入财务费用,新准则引入了可变对价这一概念,但对于以前的现金折扣没有明确的规定。所以请问财政部的老师:1.目前现金折扣,企业是否可以自行根据情况,选择使用总价法或者净价法2.销售方现金折扣目前是冲减收入还是计入财务费用

咨询问题:保险公司收到税务部门的代扣代缴手续费如何进行账务处理?发放给代办人员的部分如何进行账务处理?

(一)合同各方已批准该合同并承诺将履行各自义务;

(五)企业因向客户转让商品而有权取得的对价很可能收回。跟老准则相比,对风险及控制权的转移有所弱化。

咨询问题:新的报表(一般企业)没有了应收利息与应付利息项目,涉及原上述项目的内容在哪个项目列示,请明确、

咨询问题:您好!我咨询一下我国现行会计科目中对“应收账款”具体的定义内容是什么该“应收账款”的定义,是否是各类会计在做账务处理时必须严格遵守的重要内容

咨询问题:(财会【2018】15号)对利润表“研发费用”的填列解释是否有问题?

咨询问题:财会〔2019〕6号文件的附件资产负债表里没有单独列示长期应付职工薪酬,是要合并列示在应付职工薪酬吗?还是可以自行单独列示?

咨询问题:请问财政部2004年发布的《投资公司会计核算办法》财会[2004]14号,目前是否仍然有效,还是在企业会计准则及外商企业法发布后已经被废止?谢谢!

咨询问题:根据财政部会计司公布的《收入准则应用案例-亏损合同案例》因为未考虑税费问题,因此提出以下问题:工程合同在按履约进度进行收入确定时以下哪种方法为正确的确定待转销项税额的方法?1.借:合同结算-收入结转109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待转销项税额9主营业务收入1002.借:合同结算-收入结转100贷:主营业务收入100借:应收账款9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待转销项税额93.借:合同结算-收入结转100贷:主营业务收入100(第三种方法为不确定待转销项税额,在确定应收账款时直接确定应交销项税额)

企业向业主办理工程结算价款的时点早于增值税纳税义务发生时点的,应贷记“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待转销项税额)”等科目,待增值税纳税义务发生时再转入“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等科目。

增值税纳税义务发生时点早于企业向业主办理工程结算价款时点的,应借记“银行存款”等科目,贷记“预收账款”和“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等科目。

咨询问题:请问对于具体会计准则及解释会计实务中应用不同的机构之间出现不同理解。由哪个部门可以作为权威的裁判。

咨询问题:2004年财政部颁发了农业企业会计核算办法,而2006年又颁布了针对于境内所有企业的企业会计准则,农业企业会计核算方办法有没有因为企业会计准则的颁布而废除呢?谢谢!!

咨询问题:请问,同一个自然人投资设立了两个公司,这两个公司合并成为一家公司,请问这两家公司的合并是否属于同一控制合并?

咨询问题:《企业会计准则实施问题专家工作组意见(一)》中,就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做了如下解释“一、问:如何认定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

除此之外,一般不作为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请问这个解释是不是还有效?同一自然人出资成立的企业合并,是否属于同一控制下的合并

咨询问题:您好!我公司是一家劳务公司,企业会计准则2017年16号对“政府补助“”进行了修订,我想咨询一下:我公司享受财税2019年22号文件增值税减免部分,属于政府补助的其他收益还是营业外收入-补贴收入?

咨询问题:19年4月1日起,享受加计抵减10%进项税的企业,税金及附加是直接按加计抵减10%进项税后的应纳税额计提费用,还是将加计抵减10%进项税部分的税金及附加计入其他收益。

“19年4月1日起,享受加计抵减10%进项税的企业,税金及附加是直接按加计抵减10%进项税后的应纳税额计提费用,还是将加计抵减10%进项税部分的税金及附加”属于税收问题,请咨询税务部门。

请根据财政部会计司官方网站“政策解读”栏目“关于《关于深化增值税改革有关政策的公告》适用《增值税会计处理规定》有关问题的解读”,实际缴纳增值税时,按应纳税额借记“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等科目,按实际纳税金额贷记“银行存款”科目,按加计抵减的金额贷记“其他收益”科目。

咨询问题:按照39号公告,公司适用10%加计抵减政策。实务操作中,发生抵减金额只要直接在缴纳增值税时,按加计抵减的金额贷记“其他收益”科目;那在发生进项税的时候,对进项税的10%加计抵减需计提,先行冲减成本费用嘛?

THE END
1.缴纳房产税的地方是哪里去查看 免费 西城区 平台律师团队 北京-西城区 擅长拆迁安置专业 官方账号 在线咨询 律师解答 专业整理,在线解决法律问题 1、纳税人可以到住房所在区县的房地产交易中心税务窗口申报缴纳个人住房房产税。税务机关将开设个人住房房产税申报纳税绿色通道,专窗受理纳税人申报缴纳税款。纳税人用带有银联标志的银行卡通过https://m.66law.cn/v/wenda/792091.aspx
2.房产税怎样交,全面解析与操作指南红茶系列2、按时申报纳税:房产所有者需按照税务部门的要求,按时申报纳税,避免逾期产生罚款。 3、保留相关凭证:在缴纳房产税过程中,房产所有者需保留相关凭证,如房产证、缴税凭证等,以备查验。 4、咨询专业意见:对于复杂的房产事务,房产所有者可以咨询专业税务师或律师的意见,以确保合规申报纳税。 https://www.hbqinmin.com/post/1137.html
3.房产税征收机关房产税征收机关是指负责管理和征收房产税的政府部门,其职责是确保房产税的公正、透明和高效征收。房产税是一种针对房地产的税收,通过对房产进行评估和征收税款,可以有效地调节房地产市场,促进经济平稳发展。 房产税征收机关的工作主要包括房产评估、征收通知、税款征收和监督管理四个环节。房产税征收机关会对房产进行评估http://www.qlzsw.cn/fangchan/29474.html
4.网上留言房产税申报https://12366.chinatax.gov.cn/nszx/onlinemessage/detail?id=dc2ad21d6a104df19b71f1a4575b7c63
5.房产税应该咨询哪个部门律师普法房产税应该咨询哪个部门 2020-05-07869 普法内容 房产税属地税局管辖。各地税务局都设有征收分局负责征收,分局下有办税厅接受纳税申报,同时也有咨询窗口,可以去办税厅询问。房产税是以房屋为征税对象,按房屋的计税余值或租金收入为计税依据,向产权所有人征收的一种财产税。https://www.110ask.com/tuwen/14060732198890130953.html
6.农村道路硬化属于哪个部门管理村里的道路硬化属于哪个部门管理 找法网咨询顾问已解答 继续咨询 > 2分钟 响应时间 60分钟 沟通时长 99% 问题解决率 农村道路硬化属于哪个部门管理 马上提问 3456 位律师在线解答中2022年房产税政策内容 房产税消息 784人浏览 农村道路硬化属于哪个部门管理 找法网咨询顾问已解答 继续咨询 > https://wap.findlaw.cn/wenda/q_45452235.html
7.和你有关!《上海市加快经济恢复和重振行动方案》百问百答来了根据房产税和城镇土地使用税有关规定,对从事国家限制或不鼓励发展产业的纳税人,不予减免税。其中“国家限制或不鼓励发展产业”是指按照国家和本市有关部门公布的《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属限制类和淘汰类产业。(市税务局) 24、我们企业在上海市有一处房地产,2022年3~5月被政府应急征用作为疫情防控设施,6月起https://web.shobserver.com/staticsg/res/html/web/newsDetail.html?id=494188
8.财政部会计司回复咨询问题选编关于《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中小企业融资(信用)担保机构有关准备金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政策的通知>》(财税〔2017〕22号)、《融资性担保公司管理暂行办法》(银监会、发改委、工信部、财政部、商务部、人行、工商总局令2010年第3号)等相关规定,建议咨询财政部税政司等相关部门。 http://www.360doc.com/content/20/1218/03/734868_952211874.shtml
9.发生土地征收纠纷要找哪个部门,征收土地买社保的规定是什么?我们在生活中遇到法律问题时,可以通过运用法律知识或者是相关专业人员的帮助来解决,以此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在上述的文章内容中已经对发生拆迁地基纠纷找哪个部门?的问题进行了解答,对于该问题如果还有其他疑问的话,点击下方“立即咨询”按钮我们会匹配专业律师为您解答。 http://www.tjsheng.com/news/53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