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生子女不能继承父母房产!?2021年起,房产继承有新规!有房子

父母该如何分配房产?房产继承新规必须了解。

2021年起,继承父母房产,统统按“新规”处置,再闹也没用!

01继承父母房产新规

新的《民法典》将从2021年1月1日开始实行,在这其中就对父母的房产如何通过继承的方式转让给子女们做出了详细的规定,在这些规定中,有不少内容是结合当前的情况提出的新规定。也就是说,“继承权”新规,2021年起,父母房产统统按“新规”处置。

1、新的继承权增了2种立遗嘱的方式。

立遗嘱在我国并不普及,因为在常人的观念中,遗嘱就等同于“将要去世”,有种不安的感觉。如果亲戚朋友或者邻居听到了谁家要“立遗嘱”,第一想法就是这个人是不是出现什么问题了,或者精神错乱了?没事儿立什么遗嘱。所以说,即便是很多老年人有立遗嘱的想法,但是除非必要,他们是不愿意公开立遗嘱的。

在以往,立遗嘱的常见方式,也是最有效的方式就是去公证处进行公证,但是有很大的弊端和局限性,想要立遗嘱的人一般都是年迈的老人,既然年纪大了,那么行动自然迟缓和不便,还有的老人只能坐在轮椅上,公证处动辄几十上百公里路程,老人们经不起这样折腾。

新的继承规定,增加了2种合法有效的立遗嘱方式:录像遗嘱和打印遗嘱。这可就减轻了老人们的很多麻烦事儿,例如很多老人不识字、年老了认识不清,可以录像。

2、为了防止立遗嘱被迫无奈,新增了“见证人”规定。

现在的一线城市房价4-8万元,二线城市房价也在1万元以上,如果没有父母们的资金支持,年轻人想要纯粹依靠自己买房子不那么容易,即便是买房上车了,可能这套房子不是自己唯一的一套房子,有研究显示,家庭1个孩子出生,就需要至少1套房子,随着这个孩子成年,家里至少需要3套房子(不管是置换还是总计3套)。一套房子几百万元,这可是很多人半辈子才能挣到的钱了。

所以为了争父母的房产,有很多兄弟姐们出怪招,例如事先跟父母讲一些事情,要求父母必须按照自己的意见立遗嘱,不然就就有严重后果。所以,为了防止这种事情发生,规定必须有2名见证人在场才行,确保遗嘱出自老人内心的想法。

3、新增加遗嘱的“宽恕”制度。

顾名思义,就是给老人立遗嘱一次反悔的机会,在现实生活中,经常会见到子女们不孝顺父母,但是为了获得父母的房产表面一套背后一套。所以“反悔”制度就给了父母们另外一道保障,有机会修改遗嘱。

4、新规定设定“遗嘱最新第一”原则。

5、新规增加了有效继承人范围。

虽然说现在有序开放了二胎,但是社会文化水平也在逐渐提高,为了追求更高的生活质量,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不愿意生育,更愿意独善其身,随着家庭缩小化越来越明显,可能很多家庭没有第一第二合法有效继承人,那么这些人奋斗一辈子的财产和房产最终讲给谁?新规定增加继承人范围,外甥、外甥女、侄儿、侄女都位列其中。都可以依法继承房产了。

这些就是新民法典中关于继承的改变。关于继承,并没有大家想象中那么简单,如果一不小心,可能就会失去继承财产。

02这五种财产不能被继承

独生子女也不行!

第一种情况,被继承人与他人共有的财产中,属于他人的部分。

什么意思?就是财产表面上看来是属于被继承人的,实际上被继承人并不拥有全部的所有权,最常见的情况是夫妻共有财产。

我给您举个例子您就明白了。

老张夫妇有两个儿子,夫妇俩婚后买了一套房子,登记在老张名下,老伴去世后老张和小儿子一起住着。现在老张也去世了,留下一份遗嘱写明房子归小儿子。

那是不是大儿子就分不到房了?不是,大儿子还能分到1/6的房产。为啥啊,我给您看张图您就明白了

我们看图:

您看,实际上老张的太太也有1/2房子的所有权,如果老张的太太去世前没立遗嘱,那按照法律规定,老张的太太手里1/2的房产会由老张、大儿子和小儿子平分。

分配结果就是,老张占2/3产权,大儿子和小儿子各占1/6产权。而老张的遗嘱只能决定这房子2/3的产权归属。

网上说独生子女有可能不能继承自己的房子,也是这个道理。怎么解决这些问题?简单,立个遗嘱说明白就行了。

第二种情况,使用权不能继承。

最常见的是农村宅基地使用权和公有住房使用权。

先说农村宅基地,农民对宅基地只有使用权,而这块儿土地是归农民集体经济组织所有的,所以,宅基地不能算个人的遗产。但是,宅基地上建成的房屋是个人财产,可以作为遗产被继承,而且就算儿女的离开农村转成城市户口也能继承。

再说公有住房,个人对公有住房只享有使用权,而它的产权归国家或单位所有,因此不属于个人遗产。不过,如果公房“房改”后转为产权房,就可以作为遗产被继承了。

第三种情况,有些权利是不能被继承的。

第四种情况,死亡赔偿金、抚恤金是不能被继承的

因为这份财产一般是在被继承人因事故或因公死亡之后获得,是对死者近亲属的经济补助和精神抚慰。注意了!这是给死者近亲属的,因此不属于死者的遗产,不能被继承。

第五种情况,保险金

保险金是否可以作为遗产被继承,看情况。一般来说,如果保险指定了受益人,那么被保险人死亡后,保险金应该属于受益人,而不是被保险人的遗产,当然特殊情况除外。

03继承、赠与、购买房产,哪个最划算?

一般而言,我们从父母或其他亲属那里获得房产,主要有三种形式:继承、赠与和购买,这三种形式不同,交的税也不同,我们具体看下,哪种形式最划算?

假如:由于房子过户时所交税费和房产购买年限及面积等因素有关,为了便于计算,我们分别以(1)一套面积80平方米、价值300万元的普通住宅,(2)一套面积152平方米、价值690万元的非普通住宅为例,且上述两房产均满五年且唯一。

继承方法

计算公式

继承房产所涉及税费多少与房屋价值和是否法定继承人有关,与房屋是否满五唯一和是否非普宅无关。

(1)以上述300万元的房子办理继承过户,承担费用包括:1万元的房屋评估费用+2.54万元的公证费用+80元的登记费+5元的权证印花税=35505元。

(2)以上述690万元的房子办理继承过户,承担费用包括:1.975万元的房屋评估费用+4.14万元的公证费用+80元的登记费+5元的权证印花税=61230元。

【备注】一般来说子女都是父母资产的法定继承人,可以免缴契税,因此继承比赠与的方式少了一大笔契税。同样,通过继承、遗赠取得的房产,都可以免交个人所得税和营业税,只需要支付公证费和工本费。

继承的房产再出售所涉及税费

(1)300万元普通住宅满五年且唯一住房则免征个税;

如果是满二未满五,卖方需支付300万元×1%=3万元的个税;

如果证未满两年出售还需缴纳房屋总价300万元÷1.05×5.60%=16万元的增值税(注:此处证满两年也是从继承前房屋购买之日开始算,并非继承之日开始算)。

因此案例1中转售继承房产(满五且唯一),卖方免征个税;买方需缴纳测绘费108.8元+评估费1.5万元+契税(按首套房算)3万元+手续费85元,买方共计缴纳约4.52万元。

(2)以690万元的非普通住宅计算,满五唯一免征个税,但需要缴纳非普通住宅的增值税,税费为房屋总价690万元÷1.05×5.6%=36.8万元。

因此案例2中的转售继承的非普通住宅,卖方共需缴纳增值税36.8万元;买方需缴纳测绘费206.7元+评估费3.45万元+契税(非普宅3%)20.7万元+手续费85元,买方共计缴纳约23.84万元。

【分析】继承房产需要提供父母死亡证明,因此父母在世时无法办理继承过户,只能通过立遗嘱,确保日后房产归儿女所有。

优点是税费最少,缺点是证明手续复杂,而且房子要等父母过世后才能办理过户。

赠予方法

赠予房产所涉及税费多少与房屋价值、是否直系亲属、房屋是否满五唯一和是否非普宅均有一定关系。

(1)案例中300万元的房子办理赠与过户,承担费用包括:1万元的房屋评估费用+2.54万元的公证费用+80元的登记费+9万元契税,约12.5万元。

(2)案例中690万元的房子办理继承过户,承担费用包括:1.975万元的房屋评估费用+4.14万元的公证费用+80元的登记费+5元的权证印花税+20.7万元契税,约26.82万元。

【备注】父母的住房一般都住满5年以上且属于近亲属之间的赠与,因此可免交增值税和个人所得税。但赠与比继承需多交3%的契税,事实上,继承和赠送的费用差别也主要在契税上面。

赠予的房产再出售所涉及税费

如果证未满两年出售还需缴纳房屋总价300万元÷1.05×5.6%=16万元的增值税(注:此处证满两年也是从继承前房屋购买之日开始算,并非继承之日开始算)。

因此案例(1)中转售继承房产(满五且唯一),卖方,免征个税;买方需缴纳测绘费108.8元+评估费1.5万元+契税(按首套房算)3万+登记费80元,买方共计缴纳约4.52万元。

(2)以690万的非普通住宅计算,满五唯一免征个税,但需要缴纳非普通住宅的增值税,税费为房屋总价690万÷1.05×5.6%=36.8万元。因此转售案例(2)中继承的非普通住宅,卖方共需缴纳增值税约36.8万元;买方需缴纳测绘费206.7元+评估费3.45万元+契税(非普宅3%)20.7万元+手续费85元,买方共计缴纳约23.84万元。

【分析】出售赠予房屋和出售继承房屋一样,都需按照正常的税费标准缴纳;赠予房产所涉及税费多少与房屋价值、是否满五唯一和是否非普宅均有一定关系,但与是否直系亲属赠予并无关系。

买卖方法

(1)案例中300万元的房子办理买卖过户,承担费用包括:80元的登记费+1%的契税3万+测绘费109元,约3.01万元。

(2)案例中690万元的房子办理买卖过户,承担费用包括:80元的登记费+3%的契税20.7万元,约20.7万元。

【备注】房屋买卖可不经公证直接过户,赠与和继承过户则必须经过公证程序,另外缴纳公证费。评估费是评估公司收取,贷款买房需评估,全款交易可无需评估。通过买卖过户房产,按二手房常规交易标准收费,而父母与子女间买卖交易,还可以省下公证费。

买卖过户的房产再出售所涉及税费

(1)300万元普通住宅满五年且唯一住房则免征个税;如果是满二未满五,卖方需支付300万元×1%=3万元的个税;

如果证未满两年出售还需缴纳房屋总价300万÷1.05×5.6%=16万元的增值税(注:此处证满两年也是从继承前房屋购买之日开始算,并非继承之日开始算)。

因此案例(1)中转售继承房产(满五且唯一),卖方免征个税;买方需缴纳测绘费108.8元+评估费1.5万+契税(按首套房算)3万+登记费80元,买方共计缴纳约4.52万元。

(2)以690万元的非普通住宅计算,满五唯一免征个税,但需要缴纳非普通住宅的增值税,税费为房屋总价690万÷1.05×5.6%=36.8万元。因此案例(2)中转售继承非普通住宅,卖方共需缴纳增值税约36.8万元;买方需缴纳测绘费206.7元+评估费3.45万+契税(非普宅3%)20.7万+登记费80元,买方共计缴纳约23.84万元。

从省钱角度来看,如果是普通住宅,父母不通过中介并以买卖方式过户给子女最省钱,双方直接到房地产交易中心办理,主要承担1%的契税。

如果是非普通住宅,买卖过户契税较高,继承过户的方式能省一大笔税费,主要承担公证费。但过户手续只能在产权人去世后才可办理。

THE END
1.直系亲属房产过户新政策20212021年直系亲属房产过户可以选择买卖过户,买卖过户就是正常的二手房交易,个税、契税、增值税等该交的税费都是需要交的,不过满两年就可以免增值税,如果满了五年又是家庭的唯一住房,那么可以免增值税和个税,就只需要交1%-3%不等契税了。 房产过户的注意事项 https://m.loupan.com/longyan/news/202110/4785662
2.二手房过户费用是多少?未满2年:5.6%税率(5%增值税,如非普通住宅) 满2年:免征(部分城市可能根据政策有所不同) 个人所得税: 一般为1%计税价格或差额20%,满五唯一的房子可免征(需满足满5年和唯一房产条件) 此外,还有: 中介费:成交价的1% - 3%,具体由中介决定(中国相对较低) https://www.autohome.com.cn/ask/9404992.html
3.2021直系亲属房产过户新政策过户后,5年后再转让怎么交税不论你房产来源是购买还是受赠,5年后你过户应交的费用包括:1、印花税:房款的0.05% 2、交易手续费https://www.66law.cn/question/answer/1093590.html
4.2021直系亲属房产过户免费吗2021年直系亲属的房子办理过户时并不是免费的,根据相关规定,假如房子是以赠予的方式来办理过户手续的话,那也是需要缴纳公证费的,公证费的缴费比例是2%,另外还需要缴纳5%的评估费以及1%的增值税、1%到3%的契税,除了这些费用以外,还需要缴纳100元左右的房产登记费。房地产在转移登记的时候,双方也是需要准备好各自的身份https://m.jiwu.com/baike/15461.html
5.契税法9月1日起施行夫妻过户子女继承房产均免征契税《中华人民共和国契税法》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一次会议通过,自2021年9月1日起施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契税法》中指出,有六种情形可免征契税。其中,最引人关注的是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夫妻之间变更土地、房屋权属;法定继承人通过继承承受土地、房屋权属; https://www.zj.gov.cn/art/2021/9/26/art_1229568722_59129698.html
6.2021年取消过户费是真的吗2021年过户费新政策3、以上提到的直系亲属过户,得到房产的情况,不征收营业税,不征收个人所得税,契税受赠人需要缴纳3%,再转让房产,按照正常的房屋买卖计税。 以上就是关于2021年取消过户费的相关内容,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想要了解更多关于2021年取消过户费的内容,就请继续关注齐装网。https://m.qizuang.com/baike/26538.html
7.直系亲属房产过户2021年最新政策刘云海律师法律短视频2021-04-05372 最新房产过户费用,直系亲属过户 对于个人无偿赠予房产行为,应对受赠人全额征收契税,需要注意的是:非家庭成员之间的房产赠与合同,必须经公证处公证,赠予过户获得的住房,如果是直系亲属之间赠予,再次出售和买卖过户获得的住房一样正常交税,满五年且家庭住房可免征营业税和个税非直系亲 https://www.110ask.com/video/9456888226380652122.html
8.房产居间协议(精选6篇)房产居间合同范本 1甲方(出售方)身份证号码: 乙方(买售方)身份证号码: 丙方(居间方) 甲、乙、丙三方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及***市相关规定,本着自愿、公平、平等、诚实信用原则,经协商一致订立本合同。 第一部分 关于房屋买卖 https://www.360wenmi.com/f/filemhe5p3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