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税发[2006]144号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加强房地产交易个人无偿赠与不动产税收管理有关问题通知[条款失效]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加强房地产交易个人无偿赠与不动产税收管理有关问题通知[条款失效]

国税发[2006]144号2006-09-14

亿企智库提示——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地方税务局,西藏自治区国家税务局:

为加强房地产交易中个人无偿赠与不动产行为的税收管理,现将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关于加强个人无偿赠与不动产税收管理问题

(一)[条款失效]关于加强个人无偿赠与不动产营业税税收管理问题

(1)属于继承不动产的,继承人应当提交公证机关出具的“继承权公证书”、房产所有权证和《个人无偿赠与不动产登记表》(见附件);

(2)属于遗嘱人处分不动产的,遗嘱继承人或者受遗赠人须提交公证机关出具的“遗嘱公证书”和“遗嘱继承权公证书”或“接受遗赠公证书”、房产所有权证以及《个人无偿赠与不动产登记表》;

(3)[条款失效]属于其它情况无偿赠与不动产的,受赠人应当提交房产所有人“赠与公证书”和受赠人“接受赠与公证书”,或持双方共同办理的“赠与合同公证书”,以及房产所有权证和《个人无偿赠与不动产登记表》。

上述证明材料必须提交原件。

税务机关应当认真审核上述材料,资料齐全并且填写正确规范的,在提交的《个人无偿赠与不动产登记表》上签字盖章后退提交人,将有关公证证书复印件留存,同时办理营业税免税手续。

2.对个人无偿赠与不动产的,税务机关不得向其发售发票或者代为开具发票。

(二)关于个人无偿赠与不动产契税、印花税税收管理问题

对于个人无偿赠与不动产行为,应对受赠人全额征收契税,在缴纳契税和印花税时,纳税人须提交经税务机关审核并签字盖章的《个人无偿赠与不动产登记表》,税务机关(或其他征收机关)应在纳税人的契税和印花税完税凭证上加盖“个人无偿赠与”印章,在《个人无偿赠与不动产登记表》中签字并将该表格留存。税务机关应积极与房管部门沟通协调,争取房管部门对持有加盖“个人无偿赠与”印章契税完税凭证的个人,办理赠与产权转移登记手续,对未持有加盖“个人无偿赠与”印章契税完税凭证的个人,不予办理赠与产权转移登记手续。

二、关于加强个人将受赠不动产对外销售税收管理问题

(一)关于加强个人将受赠不动产对外销售营业税税收管理问题

(二)关于加强个人将受赠不动产对外销售个人所得税税收管理问题

[条款失效]受赠人取得赠与人无偿赠与的不动产后,再次转让该项不动产的,在缴纳个人所得税时,以财产转让收入减除受赠、转让住房过程中缴纳的税金及有关合理费用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按20%的适用税率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

在计征个人受赠不动产个人所得税时,不得核定征收,必须严格按照税法规定据实征收。

三、关于加强对个人无偿赠与不动产后续管理的问题

(一)税务机关应对无偿赠与不动产的纳税人分户归档管理,定期将留存的公证证书复印件有关信息与公证机关核对,保证公证证书的真实、合法性。

(二)税务机关应加强与房管部门的合作,定期将《个人无偿赠与不动产登记表》中的有关信息与房管部门的赠与房产所有权转移登记信息进行核对,强化对个人无偿赠与不动产的后续管理。

(三)税务机关应加强对个人无偿赠与不动产的营业税纳税评估,将本期无偿赠与不动产的有关数据与历史数据(如上年同期)进行比较,出现异常情况的,要做进一步检查和核对,对确有问题的赠与行为,应按有关规定进行处理。

(五)税务机关应向房屋中介机构做好税法宣传工作,使其协助做好无偿赠与不动产的税收管理工作。

个人无偿赠与不动产登记表

以下由赠与人(或代理人)填写赠与人情况

姓名

身份证号码

住址

赠与不动产地址

面积(㎡)

以下由受赠人填写受赠人情况

与赠与人关系

我将所拥有的不动产无偿赠与,不收取任何货币、实物或经济利益,该无偿赠与行为是真实、合法的。

赠与人(代理人):

年月日

我无偿接受了所拥有的不动产,没有支付任何货币、实物或经济利益,该无偿受赠行为是真实、合法的。

THE END
1.房产赠与税收规定,房产赠与税务处理流程房产赠与税收注意事项 在进行房产赠与时,有几个关键注意事项需要牢记。首先,赠与人应按规定缴纳相应税款,确保合法合规。其次,受赠人需及时办理登记过户手续,确保房屋所有权合法转移。在办理无偿赠与减免税手续时,应如实提供相关证明材料,避免因信息不实导致税务问题。最后,受赠人若再次转让赠与的房产,需根据法律规定计算https://www.jiwu.com/baike/58076.html
2.赠与房产要交税吗?且看赠与房产的收税准则与流程详解房产赠与它属于房地产交易其中的一种形式,它在我们的平常的日常生活中是经常出现的。房产赠送是否有税收呢? 及时楼市资讯,就上楼盘网 长按识别二维码,查看详情! 房产赠与是指一方当事人自愿将自己的私有房产无偿给予另一方所拥有,对方的当事人也同意并愿意接受的行为。这种行为一般是发生在亲属或朋友之间。房产赠与https://m.loupan.com/yz/news/201807/34005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