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名下房屋转让继承赠与税费实务分析

一、直接转让房屋所涉税种及计算方式

二、房屋继承及赠与需要缴纳的税种分析

三、总结

笔者按

(一)增值税

个人将购买不足2年的住房对外销售的,按照5%的征收率全额缴纳增值税;个人将购买2年以上(含2年)的非普通住房(建造容积率1.0以上,单套住宅建造面积144平方米以下)对外销售的,以销售收入减去购买住房价款后的差额按照5%的征收率缴纳增值税;个人将购买2年以上(含2年)的普通住房对外销售的,免征增值税。上述政策仅适用于北京市、上海市、广州市和深圳市。但是,因为国家对房地产的调控政策,导致部分地区如深圳规定,居民家庭新购买商品住房,自取得不动产权利证书之日起3年内禁止转让。

(二)土地增值税

(三)印花税

(四)个人所得税

3、“家庭唯一生活用房”是指在同一省、自治区、直辖市范围内纳税人(有配偶的为夫妻双方)仅拥有一套住房。在有些城市,办理不动产权证书之前,需要提供《家庭财产查询证明》,而该《家庭财产查询证明》是以家庭为基础进行查询,包括夫妻双方及未成年子女。

各地税务局办理个税的方法普遍有两种计算征收方式:一种是核定征收:在纳税人不能提供有效原始购房票据的情况下,采取核定征收,按照房产交易总额的1%-3%征收(比如,深圳市普通住宅为1%、非普通住宅或非住宅为1.5%,拍卖房为3%)。

上述税种都是转让方需要缴纳的,那么受让方需要缴纳的税种是什么呢?受让方需要缴纳的税种只有契税,缴纳标准如下:

契税税率:交易价格的1%——4%。

(1)家庭唯一住房,且房产面积小于等于90㎡,契税税率为1%;

(2)家庭唯一住房,且房产面积大于90㎡,契税税率为1.5%;

(3)家庭第二套住房,且房产面积小于等于90㎡,契税税率为1%;

(4)家庭第二套住房,且房产面积大于90㎡,契税税率为2%;

但是,北京市、上海市、广州市、深圳市暂不实施第(3)、(4)中契税优惠政策。而对于深圳来讲,购买非普通住房、二套及以上住房,以及商业投资性房产(商铺、办公写字楼、商务公寓等),均按照3%的税率征税。

房屋继承和房屋赠与在很多政策中都有相同之处,因此在此部分将两种方式一并阐述。

对于转让方而言:

(一)免征增值税(注意范围)

家庭财产分割,包括下列情形:

1、离婚财产分割;

2、无偿赠与配偶、父母、子女、祖父母、外祖父母、孙子女、外孙子女、兄弟姐妹;无偿赠与对其承担直接抚养或者赡养义务的抚养人或者赡养人;

3、房屋产权所有人死亡,法定继承人、遗嘱继承人或者受遗赠人依法取得房屋产权。

根据该规定,我们可以看出,房屋继承和房屋赠与免交增值税,但是继承和赠与时都有范围的限制,超出此范围,则要征收增值税。请务必引起注意。

(二)不征收个人所得税(注意范围)

1、房屋产权所有人将房屋产权无偿赠与配偶、父母、子女、祖父母、外祖父母、孙子女、外孙子女、兄弟姐妹;

2、房屋产权所有人将房屋产权无偿赠与对其承担直接抚养或者赡养义务的抚养人或者赡养人(注意,现在已经取消必须进行赠与公证的程序);

3、房屋产权所有人死亡,依法取得房屋产权的法定继承人、遗嘱继承人或者受遗赠人。

(三)土地增值税

1、房产所有人、土地使用权所有人将房屋产权、土地使用权赠与直系亲属或承担直接赡养义务人的。

2、房产所有人、土地使用权所有人通过中国境内非营利的社会团体、国家机关将房屋产权、土地使用权赠与教育、民政和其他社会福利、公益事业的。

除上述范围外,赠与给其他人需要缴纳土地增值税。

(四)印花税

在上述规定中,个人向他人无偿赠与不动产,包括继承、遗产处分及其他无偿赠与不动产等三种情况,因此,继承和赠与需要缴纳印花税。

对于受让方而言:需要缴纳契税和印花税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规定,非法定继承人根据遗嘱承受死者生前的土地、房屋权属,属于赠与行为,应征收契税。因此,房屋的继承要区分法定继承与非法定继承,法定继承不征收契税,非法定继承属于契税的征税范围。

印花税属于双方都需要缴纳的税种。

鉴于以上分析,房屋直接转让、赠与、继承涉及的税种散见在上述诸多规定中,比较杂乱,难以记忆,为方便理解与记忆,现通过表格形式对以上规定做一归纳总结。

THE END
1.房子过户给子女哪种最划算快讯在综合考虑以上三种过户方式时,我们发现赠与过户和买卖过户各有优劣。赠与过户虽然操作简单,但存在失去房产的风险;而买卖过户则可以保留房产所有权,但需要支付较高的税费。相比之下,继承过户虽然不需要支付税费,但需要经过法定程序,且可能存在房产价值下降的风险。因此,在选择最划算的过户方式时,您需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https://ae.watatora.com/18201.html
2.赠与房产过户与买卖房产过户哪个更划算房屋赠予过户与房屋买卖过户哪个费用更划算? 一般过户房产有两种情况: 1、如果这套房产以后不需要再次买卖,那么就选择赠与比较好,这样只需要缴纳:契税:3%的房款、测绘费:1.36元/平米、权属登记费及取证费:150内、公证费:0.3%的房款。不过这个过户再以后需要交易房产时需要缴纳个税20%的房款。 https://mip.66law.cn/laws/202262.aspx
3.父母的房产是赠与划算还是转让好父母房产是赠与划算还是转让好,这个问题涉及多个方面,包括税费、手续复杂性以及后续可能的影响等。总体来说,哪种方式更划算取决于具体情况和需求。 一、赠与方式 税费方面:赠与房产需要缴纳住房评估费(千分之六)、公证费(2%的住房评估价格)、契税(3%--5%的全额)、印花税(万分之五)以及手续费(几百元)。但如果是https://lvlin.baidu.com/question/339267488960067605.html
4.名义赠与需要多少钱,这套房子后期也要买卖,转让和赠与哪个划算可以签订协议办理公证 https://www.findlaw.cn/wenda/q_38313411.html
5.房子过户赠与和买卖哪个划算?5、产权转让 在不动产登记时,要进行赠与程序的最后一道程序,要明确,赠与是一种无偿的法律行为,它的法律后果不能与有偿转让相提并论。经过公证的赠与是无法被取消的,因此在办理房屋赠与的时候一定要仔细斟酌。 以上就是房子过户赠与和买卖哪个划算?的回答,相信大家已有所了解,希望以上内容对你有所帮助。https://www.jiwu.com/baike/32085.html
6.房产赠与和买卖过户,哪个更省钱?分3种情况契税征收房地产转让价不少人向赵老师咨询,房产赠与和买卖过户,哪个更省钱? 本期内容咱们就一起聊聊赠与和买卖过户,哪种情况更省钱?根据房屋的年限可分3种情况,咱们一个一个讲。内容对你有用,点赞收藏,方便查看。 一、五年以内的房产,赠与更省钱 房产五年以内且不满2年,若买卖过户,需要缴纳的税费主要有个人所得税、增值税,契税。https://www.163.com/dy/article/I102E73T0552JHQ8.html
7.房屋继承赠与买卖,哪个税费划算?综上,本案中,A、B以继承方式将房屋给女儿是最划算的。 四 拓展分析:C继承或受赠后再次买卖的,是否比正常二手房买卖额外担税? 继承人转让房屋的:个税=应纳税所得额(转让房屋收入-原被继承人人取得该房屋的实际购置成本)×20% 受赠人转让房屋的:个税=应纳税所得额(转让房屋收入-原赠与人取得该房屋的实际购置http://www.wlawyers.com.cn/wlawyers/vip_doc/25612884.html
8.房屋继承赠与以及过户哪个费用更便宜些更划算些呢房屋继承、赠与以及过户哪个费用更便宜些?购房税费 赠与 过户 继承 费用 房屋 3人参与回答白白桃花 继承要划算些! 一般亲属间转让房屋,会习惯性地选择赠与的方式,而且2009年新的税费方式执行以后,直系亲属赠与房屋确实有部分免税政策。过户有两种方式,一是赠与过户,第二是买卖过户,如果该房产受让者今后打算转让,建议还http://qd.17house.com/goufangshuifei/0ef1be143d1d7aef8bb1d77f243a378a.html
9.房屋赠与和买卖过户费用哪个划算房屋赠与和买卖的区别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涉及到转让、买卖、赠予、继承遗产等方式获得房产,由于过户方式不同,最后双方缴纳的税费也有所区别,为此小编整理了在不同情况下房屋赠与和买卖在过户费用上的区别。 亲属间房屋赠与和买卖过户费用哪个划算 需要注意的是: 1)二手房过户个人所得税:转让个人自用5年以上,并且是家庭唯一生活用房取得https://m.loupan.com/hf/news/202104/2778641
10.父母房产赠与最新规定是什么(父母房产赠与最新规定)继承、赠与、买卖哪个更划算? 1、赠与 房产赠与,是指房地产权利人将自己拥有的房地产,无偿转让给他人的一种民事法律行为。赠与对象可以是任何人,房屋产权人可以自主进行选择。 赠与分两种形式,一种是直系亲属的赠与,另一种是非直系亲属的赠与。根据赠与的形式不同,税费上也会有区别。直系亲属赠与前面其实已经说得https://www.kstnjscl.com/xsfl/130910.html
11.房产过户跟赠与哪个划算律师普法房产过户跟赠与哪个划算 普法内容 一般过户房产有两种情况: 1、如果这套房产以后不需要再次买卖,那么就选择赠与比较好,这样只需要缴纳:契税:3%的房款、测绘费:1.36元/平米、权属登记费及取证费:150内、公证费:0.3%的房款。不过这个过户再以后需要交易房产时需要缴纳个税20%的房款。https://www.110ask.com/tuwen/4591828608936344759.html